坛子里有没有家长送小孩上Catholic school 的

有啥可怕的,只是玩笑话,不想楼太歪,耽误我讨论正事罢了。
 
近多少?



如果并排两所学校呢?

附近比较近的一所公立学校排名很好,上的人太多,中国孩子也很多去了竞争太激烈(我认识不少的中国孩子用假地址上这个学校,太Hot了)
另外一所公立学校校车多30分钟车程
这个教会学校近,新校舍,设备新,带孩子去参观一下,孩子满意我们满意就报名了
如果耽误校车自己开车不要10分钟就到学校了
 
üueǎhupaüǖbü的h h
 
这个宗教学校的问题让我很困惑,教会学校所有老师都是信教的吗?好像不大对啊,如果不是,学校的目标是要把所有的孩子都培养成信教的吗?还是你爱信不信随你?信不信对学习成绩有影响吗,还是只对那一门课(我知道高中是确实有一门religion的课)有影响?
对现在的公立学校不满意,加上罢工的前景,想把小儿转到家附近的教会学校,不过上面的问题又让我很纠结,毕竟自己不可能再改变信仰(我有信仰么?),但是小孩真的就会被洗脑了么,有坏处么?

你有信仰,你没有的只是宗教皈依不要自我贬低,也不要抬高宗教,信仰〉宗教的范畴,信仰高于宗教的境界。

信仰是心灵的产物,不是宗教,或政党的产物。宗教,或政党只起了催化剂的作用,没有宗教和政党,人同样可以拥有信仰。信仰是人们对生活所持的某些长期的和必须加以捍卫的根本信念。

华人的信仰综合了儒释道三教的哲学观,敬畏自然,但并不过于执迷于某神某人。这是一种非常智慧又平和的信仰。这一点与爱因斯坦的信仰倒很契合爱因斯坦是智慧的人,中国人是智慧的民族


爱因斯坦说:我不相信人格化的上帝,我从未否认这一点,而且都表达得很清楚。如果在我的内心有什么能被称之为宗教的话,那就是对我们的科学所能够揭示的、这个世界结构的没有止境的敬仰。对我来说,‘上帝’一词不过是人类自身脆弱的表现和产物,圣经不过是一本可敬却仍然幼稚的原始传说故事集。没有任何一种解读-不管它有多诡妙-能改变这一点…” “关于上帝,我处在不可知论的立场。我深信,一个以使生命得以改善并使之崇高的道德准则为根本的鲜活良知并不需要‘立约者’(注:指通常宗教意义上的上帝),而为奖罚(人类)而工作的‘立约者’尤为多余。”
 
有宗教皈依的人,未必真有信仰。看看那些触犯宗教戒律和世俗法律的做些卑劣之事的宗教人士就知道,他们根本没把他们的神当回事。

中华民族是智慧的民族,跟地球村的其他民族相比,中华民族还是早慧的民族,在几千年里,领先世界。因为错过了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时代列车,近代中国科技经济发展才史无前例地居然落于人后了。但是,中国人落于人后的是科技与经济,不是信仰,不是智慧,不是文化,不是文明。关于这一点,中国人要有文化和信仰上的自信。

现在中国的科技与经济慢慢赶上那个欧美,中国人也会慢慢重拾起文化和信仰的自信。由于发展阶段的局限性,现在中国仍有很多社会问题,但问题的根源不是中国文化和文明(这些问题在欧美的经济发展早期阶段其实都有,甚至有过失之而无不及),问题的根源反而是因为中国人失落了自己的文化文明秩序和失落了信仰。

如果,中国家长有文化和信仰自信,那送不送孩子上天主教学校是很容易回答的问题。如果中国家长没有文化和信仰自信,那他可能会沾沾自喜地骄傲地忙不迭地把孩子送进天主教学校。
 
哇,半年前的帖子被"hhmm"妹妹翻出来加了一段非常高深的看不懂的回复。。。。

月大侠的回复把我这贴又变成了信仰\宗教讨论贴,其实也无妨,仔细读了一遍,觉得很有道理,我其实非常同意爱因斯坦的说法,我不相信人格化的上帝。十几年前两眼一抹黑落地到加拿大开始,我就知道我只能相信我自己。当然这又扯远了。

不过你最后的结论好象就是说有信仰的家长不会送孩子去教会学校。我不相信送孩子去教会学校的目的真是冲着宗教去的,反而绝大部分都想尽量淡化宗教对孩子的影响,至于能否做到那是另一回事。
 
朋友的孩子9, 10年级去过两年. 朋友没任何信仰. 听朋友说:
1. 每天饭前他们要等女儿祷告完才能开吃.
2. Science课相对教得太浅显.
3. 女儿经常会问她们一些Religion的问题. 当然大多数情况下, 父母都回答不了.

当然也有很多优点:
1. 校风不错, 孩子们较有礼貌.
2. 文史方面的课量重些.
3. 学校各方面的设备比公立强.

以上仅是听说, 没有体验
 
孩子宗教感有強或不強, 我觉得送孩子入教会学校, 宗教感強的会潜意識用校中老师言行來衡量宗教好坏, 他们最終可能对宗教有好感或反感; 宗教感不強的会視宗教如无物.
所以担心被confused, 洗脑还不如担心其它的还实在;)
 
我儿子刚去天主教小学,回来尽唱歌颂上帝儿歌,那天看他在电脑上听歌也是关于god的,不过之前我就跟他讨论过人类是哪里来的?所以他会跟我说:“老师说,上帝造人,我不信!”
 
我儿子刚去天主教小学,回来尽唱歌颂上帝儿歌,那天看他在电脑上听歌也是关于god的,不过之前我就跟他讨论过人类是哪里来的?所以他会跟我说:“老师说,上帝造人,我不信!”
你的是宗教感很強的孩:):)
 
哇,半年前的帖子被"hhmm"妹妹翻出来加了一段非常高深的看不懂的回复。。。。

月大侠的回复把我这贴又变成了信仰\宗教讨论贴,其实也无妨,仔细读了一遍,觉得很有道理,我其实非常同意爱因斯坦的说法,我不相信人格化的上帝。十几年前两眼一抹黑落地到加拿大开始,我就知道我只能相信我自己。当然这又扯远了。

不过你最后的结论好象就是说有信仰的家长不会送孩子去教会学校。我不相信送孩子去教会学校的目的真是冲着宗教去的,反而绝大部分都想尽量淡化宗教对孩子的影响,至于能否做到那是另一回事。


很高兴知道,你也赞同爱因斯坦的说法。

如果如你所说:很多人送孩子去教会学校的目的并不真是冲着宗教去的,那他们更没必要送孩子去教会学校。

相对于老师和学校,孩子是弱势的。不要把孩子送到一个需要孩子在自己小小年纪的时候,就得承受对信仰这样的大命题进行思辩,进行以弱对强的挣扎,那会很折磨精神和信心的。这对孩子很残酷的。
 
如果说中国如今的问题仅用“由于发展阶段的局限性”所致太过牵强,至于和有没有信仰有关也不好说。有或没有信仰的人都有做坏事的人。每个人生活方式都有不同,尊重不同就好了。在法治科学的国家里,孩子的成长有很多方式和途径,教育模式没有唯一。
 
很高兴知道,你也赞同爱因斯坦的说法。

如果如你所说:很多人送孩子去教会学校的目的并不真是冲着宗教去的,那他们更没必要送孩子去教会学校。

相对于老师和学校,孩子是弱势的。不要把孩子送到一个需要孩子在自己小小年纪的时候,就得承受对信仰这样的大命题进行思辩,进行以弱对强的挣扎,那会很折磨精神和信心的。这对孩子很残酷的。

不是有没有必要的问题啊,我想很多家长是想利用教会学校的资源,比如离家近,设施新,据说经费也多。而心底还是希望孩子受到的宗教影响越小越好,或者不太在乎孩子收到的宗教影响。我不知道是否会真的那么折磨人,我周围的孩子没有这样的待遇。我想如果父母看到孩子的挣扎肯定会重新考虑,不过从前面回帖的情况看,送小孩去的家长还没有说后悔的。你这么说是有一手经验吗?
 
渥太华共有英语/法语搭配“公共”/公教四个学校联会,他们各成一体,但全都是公立学校,分享教育税。这个是由于历史造成的。在国会上的人行道上有关于一对姐妹因为当时的安省禁止四年级后使用法语教学起诉教育部长并最终获胜,获得了法语教育权;与此类似,因为法裔的宗教信仰多为公教(中译天主教),而且最初的学校都是教会兴办的,所以他们也要求有特别的教育权。原先的教会学校都是由神父和修女管理施教,民国时候中国的教会学校也是如此。只是后来人员不足,所以普通人也可以进入教会学校做老师。再后来政教分离,原来的教会学校也由教会剥离,转变为公立学校。如楼上的朋友所言,进入公教学校是有优先顺序的。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