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gxingshifen
知名会员
- 注册
- 2009-11-06
- 消息
- 280
- 荣誉分数
- 11
- 声望点数
- 178
亲戚小孩多大硕士刚毕业,还没找到工作。想边读博边移民。他说有什么安省的计。给硕士毕业生移民名额,但不允许继续读书。
问题是没找到工作之前,又不读书,不就干等。
有明白人给指点一下。多谢。
问题是没找到工作之前,又不读书,不就干等。
有明白人给指点一下。多谢。
亲戚小孩多大硕士刚毕业,还没找到工作。想边读博边移民。他说有什么安省的计。给硕士毕业生移民名额,但不允许继续读书。
问题是没找到工作之前,又不读书,不就干等。
有明白人给指点一下。多谢。
确实谁都没当事人自己明白,旁人说了也是瞎说。安省提名移民挺快,但你说的问题不是这个。
这问题本身应该是个继续读博还是一门心思找工作的不二选择(题),他纠结的是完美主义者的所有便宜都占到,把读博和找工作互为备份的非要“二”的选择。
移民政策被政府改的就是让人不能再“二”了。看看技术移民途径的消逝和安省提名计划鼓励高学历就业的政策实质,本身就是断他的脚踩两只船的“二”的选择;但是他非要所有便宜都赚到留个后手,明明在政策上就已经被防范了,所以“读书不成还能找工作,工作找不到还在读书”的两不耽误的想法,就是和现实较劲了。没有这么“二”的。
一门心思读博和利用申请安省提名一门心思找工作这两条路都摆在那,都不错(读博毕业移民也很便利),也都不是“干等”,都在一条路上走着,“在找工作、只是没找到”和“干等”不能划等号。找其中任何一件事、任何一条路做(走)并做(走)完它,都是移民成功的结果。
但是为了脚踩两只船,结果再一偷换概念,还推理出来一个“干等”的莫须有的状态,结果就是鱼和熊掌都不可得了。人家政策制定的就是让你“只要不贪心鱼和熊掌兼得,选一个拿走就肯定有你的熊掌或者有你的鱼”,结果你说这个孩子一直纠结在“我怎么样丢了鱼还能拿熊掌,或者丢了熊掌还能落条鱼”的十全十美不担风险的选择中,还用“干等”搞出来个dilemma,其实是个人造的困境。
“不想找工作”和“找不到工作”是两回事。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里面可能有个“不想找工作想读书”的implication在作祟,但是把“不想找工作”用“找不到工作”的概念偷换一下,这孩子就把“干等”的人造dilemma给“推理”出来了,看起来好像还挺为难的。
非要求“丢了鱼还能拿熊掌,丢了熊掌还能落条鱼”,才会干等;想好了“要鱼还是要熊掌”,然后直奔目标去,哪个选择,最后都不会出现“白等”的结果。所以,其实不用自欺欺人给自己下套。明明有侧重,痛快点选条路走就是,年轻,有的是重新选择的机会,还没到一把年纪非得前思后想的境况。这孩子不一定是没注意,是大人没告诉他世事没有总给他左右逢源的可能;他走人生路时候不可能随时都有个backup 的plan B在那给他留条后路——找工作不成还能读书,读书不成还可以回来找工作,这是种奢望,没有人一辈子任何阶段都能在两条路上随意切换、什么都不耽误、怎么都不吃亏的。
另一方面,中国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通常很大了,价值观也没有个雏形。在别的国家的孩子心里都有个定海神针,一门心思笃定知道自己这辈子该干什么的时候,中国同龄人还都挣扎着“我到底该读书还是该找工作”的问题,不能自拔。意见还得听大人的和别人的,源头都是来自社会的家人的混乱的价值取向,弄的孩子一个个的这也不是、那也不好的,每天都晕菜,每天都没个准主意,每天都被把人生方向多选题重做一遍就是没有个答案,就没个主心骨自己该干什么,一直到一把年纪,既不知道自己干了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读博士有自己交钱的吗?那这个博士的头脑真有问题,也只能读博士了。
将要过去,不是就还没有过去吗?可这里村长却想提前交钱,怎么,发财没处花了?
老何你甭惯着,该狠时候就狠点,村长说的没错多大硕士毕业生,这个问题应该自己能搞清楚。
哈老何你甭惯着,该狠时候就狠点,村长说的没错
政策经常变,越早申请越好。我CEC当初自己办的时候,递交到landing5个月,现在你再看看,都有人等1年多了。
CIC知道吧?移民局总该知道吧?不知道的话他硕士咋办的?咋入境的。
去CIC网站点Immigrate,超简单,一步一步找下来
http://www.cic.gc.ca/english/immigrate/index.asp
你要的是省提名,Provincial nominees
http://www.ontarioimmigration.ca/en/pnp/OI_PNPSTUDENTS_MASTER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