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国内票房远不及“少年派“

mimi_ge

本站元老
VIP
注册
2003-08-23
消息
26,207
荣誉分数
5,637
声望点数
373
《1942》《盛宴》首战疲软 《少年派》口碑好后劲十足



时间:2012-11-30 17:23 来源: 金鹰网 作者:陈希









13720789_780316.jpg
  《1942》



13720790_947850.jpg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13720791_243935.jpg
  《王的盛宴》



  金鹰网讯(记者:陈希)已于11月29日全国同步上映的两部大片《1942》与《王的盛宴》为2012年的贺岁档来开了序幕。据某权威机构提供的数据显示,在首日对决中,冯小刚的《1942》虽获得完胜,但也仅收回2500万票房,与往年相比,相差甚远。《王的盛宴》则仅获得800万。早前引发“交口”的李安导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在两部大片的夹击下走势依然坚挺,29日票房仍过千万。



  《1942》表现平平《王的盛宴》前景堪忧



  与往年冯小刚导演的贺岁大片相比,《1942》显然并非一部创造新票房奇迹的最好选择。从首映第一日看来,各大院线对于冯小刚导演的新作期待颇高在排片上也给予最大限度的支持。据记者了解,长沙万达影片30日排片《1942》有24场次。但该片首日票房获得2500万,与2010年冯导的《唐山大地震》与《非诚勿扰2》3500万左右的票房相比,表现平平。



  而陆川导演的新片《王的盛宴》在各大院线的排片上与《1942》相比稍有逊色,不少影院在首日零点场也并未安排该片的放映。该片的首日票房仅获得800万。上映之后,该片的评价呈现两极分化,相信也是影响到票房的一大原因。



  题材沉重观众不买账《少年派》后劲十足成威胁



  对于两部电影的欠佳表现,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与题材的沉重有相当大的关系。《1942》讲述的是河南旱灾逃荒的故事,与去年同为消费苦难的《金陵十三钗》遭遇了相同的境况。而在今年的上海电影节上,一向自信满满的冯小刚也并未对票房进行任何的预估。



  《王的盛宴》在艰难过审后,导演陆川也做出几版修改,不过刘邦项羽的故事已是家喻户晓,观众对已经了然于心的历史故事明显缺乏新鲜感。过审之后不足一月的宣传档期也让该片的上映未足火候。



  值得一提的是,在两部大片的夹击与排片的缩减下,观众对李安的魔幻大作《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兴趣未减,依然保有持续的热度。虽退出IMAX银幕,但29日单日票房过千万,累计票房达到1.7亿左右。看过该片的观众对这部“零差评”的电影交口称赞,更有不少网友cos该片的海报,无形中在网络上为影片造成热议成为焦点。此番看来,《少年派》仍将对《1942》与《王的盛宴》造成不小的威胁。
 
1942太沉重了.....
Life of Pi还不错,有些场景挺漂亮,去影院看效果更好,比较适合孩子看?
 
有什么不合适?关于宗教?今天早上我儿子跟我开玩笑,说你不能同时信三个宗教,看看,他跟少年派(其实是派爸爸)学了一些东西。
 
有些地方不适合孩子看,尤其是10岁以内的。


具体是指哪些部分呢?

它只是一部进化版的《鲁滨逊漂流记》,加入了很多华丽壮美的景色而已。

“它更像是《伊索寓言》,《少年派的奇幻生活》不仅精彩地讲好一个故事,也顺带附赠了一个哲学的迷思。与《伊索寓言》不同,这个迷思,并无法确切地被概括与描摹,它是有关全人类的,每个人都可以是派,每件事都可以是一场漂流。”

“影片中,派的奇幻漂流之前,大量对于派生长的篇幅贡献给了少年派对于信仰的好奇与渴望。派年幼时信仰多种宗教:印度教(源于他的家庭背景)、基督教(跟哥哥打赌去教堂里喝圣水,从而和牧师交谈)、伊斯兰教(被伊斯兰教的诵经所感染)。同时信仰基督教、伊斯兰教和印度教的派,代表着整个人类,想要亲近宗教,亲近神灵,但这种亲近,却是盲目而无因的。像派一样,认为这些宗教是可以兼容的,认为自己这样就接近了神,了解了神。
  派的名字:π,每增加一个数字都代表了一个成就,而这就是人类的衡量文明进步的标志。如他父亲所说,科技带领人类在这几百年取得的成就抵得上信仰于人类文明几千年的成就。而在这个成就之上,影射的则是人类无穷无尽的欲望,就像π值的无穷尽一样。人类在信仰神灵的过程中,却同时做着违背神性的事;有着无穷的欲望,始终无法脱离心中的兽性。父亲教育派说:“一个人不能同时信仰这么多宗教,如果你什么都信就代表什么都不信。” 暗示着人类盲目的信仰,渴望得到救赎,信仰的盲目不过是无穷尽欲望的出口。 “

”在暴风雨来临的时候,派跪在救生艇上长啸“你带走了我的所有,你还想要什么?”。然而理性正是所有的神教对于人类的一种锻造。漂流的过程,就是派在受戒中不断提升,不断升华的过程。是确立信仰,剥离欲望的过程。影片告诉我们,信仰并不是在某种特定环境下,做一些与神有关的“规定动作”,而是在完全绝望的环境下,如何自持,自处。

“自我并不是用来战胜的,而是用来相处的。你的信仰不会助你度过残酷现实的难关,却可以驾驭你心中猛虎,于安宁处让放它远去。在重回现实文明之后,老虎并不留恋地离开了他。表示他已经获得信仰,可以安然驯服心中的猛虎。就像初上船时,理查德帕克不曾出现一样。“我的父母 我的兄弟 理查帕克 最後都離我而去了 到頭來我相信人生就是不斷地放下 然而痛心的是 我都沒能好好的與他們道別”All of life is an act of letting go but what hurts the most is not taking a moment to say goodbye.这样的一句箴言式的台词,戳中了我们的泪点,感伤自己的失去,并为自己在失去后漫长的伤痛中,自我站立起来的勇气鼓掌。失去需要一个恰当的仪式予以祭奠,我们每次伤感的并不是失去,而是一种习惯的改变,人生并没有预兆会通知我们这种改变。我们的失去造成不安,我们在不安中自我成长着。” ---- 影评

如果深刻的剖析,这部影片确实有很多哲理,见仁见智。但是对于孩子们,我相信奇幻的景象,派如何让小朋友从厌恶到喜欢崇拜他,在一个人和一只虎的大海上,他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和恐惧,最终活下来并开启了自己的美好人生这一段段,可能会更让他们感兴趣或者更有教育意义。毕竟,我们有我们的视角和侧重点,孩子有孩子的视角和侧重点。这几年好电影不多,适合孩子们的更少,我愿意称之为孩子们的阿凡达~~~

1354168760725.jpg
001d092f58e0121bfec435.jpg
 
刚落海的时候,几个动物互相吃,比较血腥那段。看电影的时候,旁边一个老外带着的几个小孩吓得要哭。


老虎吃羊,鬣狗咬死猩猩/斑马,老虎又杀死了鬣狗这几分钟都有点,不过它们毕竟是猛兽是动物,按照剧情也没法让他们一起和平相处啊,说到底它是一部奇幻剧,不是童话剧~~~不过比起后面的两个小时,这几分钟可以忽略了~~要是怕孩子害怕,就把眼睛挡上~~:p

大家都猜测,如果真是几个人剩到最后,第二个版本的故事应该会发生,人与人互相残杀,那时候就真是恐怖片了。
 
现实里有呀!记得以前看到过新闻,说是几个人落海在小船上,最后抽签看谁该死,该被吃掉。。。。。。

原来最可怕的不是老虎,是人~~~~

现在开始要苦练游泳,吃生鱼;).........
 
你的意思是一刀就致死,然后慢慢欣赏?

:)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