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拔弩张的针锋相对*
日本和中国围绕尖阁诸岛也就是中国所说的钓鱼岛的争端有可能把美国也牵连进来,看来并非是日本媒体的炒作或夸张。
在《朝日新闻》向日本公众报道日中两国围绕东中国海领土争端剑拔弩张的同时,中国官方的新华网则对中国读者展示了中国方面针锋相对的剑拔弩张。
新华网2月4日以显然是赞许的口吻转述香港英文《南华早报》的报道,其中也更明确地提到了美国:
“【香港《南华早报》2月3日报道】题:解放军训练对抗与说英浯的‘第三方兵力’结盟的亚洲对手 随着假想敌的战机撤退,这本来很可能是又一次的例行军演。但是,解放军飞行员随后毫无防备地听到无线电中传来了英语。
“《解放军报》报道,等他们弄明白必须要对抗第三方兵力的时候,他们的指挥系统——一架预警飞机已经被击落。 分析人士说,在解放军的演习中纳入说英语的第三方兵力,目的是传达一个信息:如果中国与邻国因领土争端发生军事冲突,中国军队做好了美国可能干预的准备。”
中国官方的新华社如此转述《南华早报》报道,无疑是意图宣扬中国军队的能力不凡,世界一流。
*中国军队能力如何?*
但经费充足、装备日新的中国军队的能力到底如何?中国国内大致有两种看法。持激烈、强烈民族主义观点又支持中国政府的人认为,中国军队确实是能力不凡,世界一流,现在是中国军队大扬国威的时候了。
对中国政府持批评态度的人则认为,中国军队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在1970年代末跟并越南打一场短暂的边界战争,都被越南军队打得丢盔弃甲惨不忍睹,其惨状中国军方至今都不好意思对外人说;如今的中国军队比那时更腐败,更无能,军心更涣散,更没有战斗力。
对中国军队能力如何这个争议问题,法国主要的工商新闻报纸《回声报》2月3日发表了的驻北京记者加布里尔·格雷斯庸的很有趣、也很辩证、很“一分为二”的看法:
胡锦涛去年6月阅兵
“就军事装备的硬件而言,北京常常呈现迅速的进步,让观察家感到意外。然而,拥有良好的装备跟最好地运用装备是两回事。中国(军方)面临的问题首先是能力问题。在这个高等教育基本上只是忽视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培训的国家,培育能够作出果断决定、能适应难以预测情况的军人不容易。欧洲一位军方官员说,‘中国军队整个指挥链都有一种明显的心态,这就是遇到问题请示上级而不是解决问题。’
“(中国军队的)另一个问题是组织协调问题。由于历史原因,中国没有正式的陆军,而只是有一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核威慑力量)都是其分支。各军种之间的联合指挥是西方军队的强项,在中国军队中则不存在。中国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但中国体制的保守性则阻碍着问题的解决。假如空军、海军和陆军不能协调作战,就不可能有效地运用军队的战力。”
《回声报》记者格雷斯庸在报道中还提到,有幸观摩中国军队演习的外国观察员注意到,中国军队的演习如同照本宣科地演戏,与现代战争实况相距甚远。
*伊拉克军队的教训*
格雷斯庸报道的信息量很大,这里无法一一解说。但这里可以简短地提一提中国军队跟伊拉克萨达姆军队的相似性问题。应当特别声明一句,这里将中国军队跟伊拉克萨达姆军队相提并论,并非是蓄意侮辱中国军队,而是遵循中国官方媒体的先例。
在伊拉克萨达姆·侯赛因政权倒台之前,中国官方的中央电视台特约军事问题专家张召忠将军一度非常看好萨达姆的军队,尤其是他的精锐部队。他预测萨达姆的精锐部队一定会化整为零、保存实力、频繁主动出击,让美军防不胜防,在伊拉克陷入泥潭。
然而,萨达姆的军队却一触即溃、溃不成军,让张召忠将军大为失望,也让中国无数网民大为娱乐。
在分析伊拉克萨达姆军队为何在镇压国内人民的时候凶狠无比,能力强大、内战内行、但外战却一触即溃的时候,专家和学者们提出了很多的分析,其中大致包括:
1)萨达姆军队跟美军实力悬殊太大;
2)萨达姆政权人心丧尽,军人无心恋战;
3)萨达姆政权跟任何专制政权一样忽视和压制主动性和创造性,导致其军人也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只会被动听命令,不会灵活处理各种战机。
格雷斯庸的报道显示,中国军队显然也有类似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