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控查房是利益集团的一次反扑

Jason Hao

新手上路
注册
2012-03-19
消息
135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作者:赣能向天笑

  随着房叔、房婶、房姐……一个个的曝光,这让全国拥有多套房产的官员如坐针毡。查房源成为继查手表之后更进一步的网络反腐手段——因为手表可以藏着掖着,但房子就在众目睽睽之下。
  新一届中央领导人上任之后,反腐声日盛。谁最希望反腐?当然是底层的百姓,因为腐败者掠夺的是他们的利益,最高层的执政者高调谈反腐只是顺应民意以巩固执政权而已。所以,最真心实意要反腐的只有百姓,别无其他。
  百姓们抱团取暖,但不要忘记贪官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们是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为什么称之为利益集团呢?因为他们依靠权力非法攫取了大笔利益,这里面有官员,还有依附权力获取非法利益的商人。这个集团有多少人?不得而知。不过,从现在腐败无孔不入来看,这个社会已到了全面腐败的程度,人数自然惊人。
  重庆市原司法局长文强被执行死刑,死前他吐露真言:“谁不明白,如今一个干部要是不贪、不色,谁敢相信你,重用你?你工作干的再好也没有用。全国像我这样的干部不说有几百万至少也有几十万吧!?”事实上,文强也无法统计出像他这样的贪官知多少,但身处官场,耳濡目染,他深知像他这样的贪腐分子比比皆是。
  当然,文强不是一般的贪,而是巨贪,假如再算上大贪中贪小贪,估计像包青天、海瑞这样清廉的官员屈指可数了——从这个意义上看,整个官僚集团及依附其权力的商人,就是当今的既得利益集团。
  所以说,反腐败斗争就是民与官的斗争,就是被剥削阶层与剥削阶层的斗争,就是被统治阶层与统治阶层的斗争,这不是零星的战斗,而是一场大规模的、你死我亡的战斗。
  为抚平民意,既得利益集团对于少数声名狼藉、喜欢招摇并已被人肉出的贪官也会采取“割舍”的办法,以平民愤,否则民怨的火山很快就会爆发,大家都玩完。这种割舍有的是动真格,比如移交司法,大多则是虚张声势,明严惩暗保护,等风头过后悄悄复出。在利益集团内,关系盘根错节,打断骨头连着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谓体制内的反腐败,只是清除异己的手段而已。但有一种例外,就是一不小心被二奶、情人举报,那也不得不来个挥泪“斩”马谡。说是“斩”,亦不过斩其政治前途,其所拥有的既得利益一点也不少。近日,山西省原省委副书记侯伍杰光荣出狱就是个例证。
  看到这儿,您就该明白了,反腐败只是一个欺骗民意的口号而已,千万别当真——如果像西方社会甚至香港那样反腐败,就会导致整个官僚集团的崩溃,这是生与死的较量。假如真要反腐,其实相当简单,公布官员财产就好了,哪里需要网民像侦探一样一个个去挖掘呢?哪里需要有人冒风险去查什么房源呢?哪里需要人们不顾性命去实名举报呢?一切就非常简单了呀。但,要公布财产,基本上所有的官员都存在问题,这样的制度怎么可能通过?无论提交人代会,还是党代会,都会被一致否决。所以,很多人看不到这一点,老是希望公布财产,怎么可能?
  这次由于技术上的问题,导致一些官员的房产被曝光,如果不封堵漏洞,势必愈演愈烈,更多的甚至所有的官员房产都将面临曝光危险,就要出大事了。因此,一些地方赶紧出台了相应规定,严禁查房。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规定很快会被各地效仿,最终成为普遍的做法。
  有人说,严控查房是欲盖弥彰,是做贼心虚,是官僚集体的无耻。错——了!有什么好掩盖的呢?覆巢之下,焉有完卵;酱缸之内,焉有素人。不要迷信还有清官了,在现有体制下,哪有清官?我们不知道的只是具体到某个人究竟贪了多少而已,但只要查,皆是贪官,按照刑法,皆有入刑的可能!
  因此,官僚阶层自然要反对这种趋势蔓延,这不是无耻不无耻,而是本能地救命,他们要自救,再查下去就是要革了他们的命。
  这是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这是一个无处不在的利益集团。他们戴着伪善的面具行走在世界上,你可以小声地批评他,甚至你可以在他身上抓上一把,但不要挑战他——公布财产,查房源就是挑战整个利益集团——没有人可以这样做,也没有人有能力这样做。络实名制就是利益集团的一次反扑,严控查房同样是一次反扑。
  我们现在还没有能力与之对抗,只能等待另一个集团的成长。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