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人成绩好却遭名校拒收 ,认为自己“没有悲惨生活 ,没有虎妈”

咱们国人484感觉有点过好了
你看吧,天才班咱华人多,IB咱华人也不少,这藤校也是华人孩子牛,白人孩子进不去,咱感觉不要太好哦:blowzy::p:D
都是老移民了,按咪咪哥的主流定义也好,俺那阳光名单看也好,白人都不努力都算不好算术甚至要饭,那主流也好阳光名单也罢,华人有几个?:blink:
 
您听说过国移的孩子们在一起声讨他们的家长没有?:evil::evil:
 
您听说过国移的孩子们在一起声讨他们的家长没有?:evil::evil:



有啊,还问我们干嘛不惨加大法,被迫害一下:confused:
 
您听说过国移的孩子们在一起声讨他们的家长没有?:evil::evil:

也谈不上声讨,差不多就是把家长那一套当Joke在一起交流吧:evil::evil:

高中生了,家长那一套基本失去市场

如果高中生了还在国医家长的掌控之中,这孩子基本也就是温室里的小苗苗了
 
也谈不上声讨,差不多就是把家长那一套当Joke在一起交流吧:evil::evil:

高中生了,家长那一套基本失去市场

如果高中生了还在国医家长的掌控之中,这孩子基本也就是温室里的小苗苗了

They do share such "jokes". :lol2::lol2:
 
还好。我家没jokes。
我娃曾说谢谢我,没逼他学数学,学乐器。

他们诉的苦是:他们没有快乐的童年。:bsmile::bsmile:
 
也别把第一代移民家长说的那么不堪,没有那么可怕,起码我周围不少大孩子和家长的关系就不错孩子也能理解家长。而且不能光以高中生的暂时的看法来作为标准,孩子长大后成年后经历了生活的各种甜和苦后,也许会重新反思当年父母的做法。我就听过有家长跟我说孩子当年抗拒,但现在感谢父母当年有点强迫他们学了点什么。
但普遍来说,中国家长对出人投地,对精英教育的重视,的确热情大过对孩子品质和性格能力的培养。这从网上对IB,对爬腾的讨论也能看出来。
所以,对孩子参加学校运动队训练参加比赛,对孩子做家务,对孩子参加volunteer的热情,要和孩子数学竞赛投入一样的关注和赞扬就好。我个人觉得中国家长最伤孩子的地方在于和别人盲目比,说你看谁谁上了什么你没上,即使没有有意去比但话里话外说别人家孩子的事情其实就是在比,所以伤了孩子。对孩子除了academic外的长处赞扬也不够,让孩子觉得只有学习好才能让父母骄傲但孩子又觉得没办法让父母满意所以有怨。。
anyway,我还是觉得总的来说西方教育理念好,但中国教育有它的长处,西方教育也有它的短处,不要绝对地肯定或否定哪种。孩子的智商和先天有很大的关系,但情商就和教育关系很大。这也是家长应该能掌握的。
 
还好。我家没jokes。

我娃曾说谢谢我,没逼他学数学,学乐器。

那你奏是CFC非主流:blowzy::p
看CFC的主流,基本是孩子不上天才班不上IB不学双语,你都不好意思谈孩子的学习:blowzy:



那天,一个帖子报喜孩子爬上藤了,多少人回帖多少点击率:blink:
我发个贴子报喜孩子上了OU,被大家当成Joke:blowzy:
 
看不了视频,不知道那女孩具体说了什么。就事论事评论几句。

1.在极其惨烈的藤校竞争中,录取标准自然水涨船高。“参加九项课外活动、有六个领导职位、参加三个体育校队、SAT分数极高”,的确有点夸张,但是能做到这些的,比GPA/SAT分数更低,“只在披萨店打工,或在校队中是最低职位”的申请人更受青睐,也很顺理成章吧。

问题的关键不是录取标准,而是这些标准的量化指标是否准确反映了申请人的素质。硬推和硬包装出来的,量化指标好看,素质却未必更高,这也是事实。

2. 说实话,如果是为爬藤,从小就功利地包装,而不是出于自己真正的passion, 这样的申请人,其实不比自然发展的优秀孩子更deserve 藤校。

3. 各藤校号称是要选择最优秀的申请人,未来世界的领导者,可是看看他们遴选,培养出来的人才,从华尔街到华盛顿,道德观和责任感又究竟如何?“精英们” 给世界带来的破坏,有时候没准比贡献更多。

4. 一个能在逆境中破土而出的小苗,比温室里的花朵更可贵。所以美国有Quest Bridge 之类的programs, 专门支持寒门子弟申请顶尖名校。比如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要打工要照顾弟妹,还能在学校里名列前茅,就算SAT低点,难道不值得受更好的教育吗?

Affirmative Action 的原意,就是要对背景 less fortunate 的申请人倾斜, 也起到族裔平衡的作用。可是现在做得也比较过头,成了反向歧视了。白人和亚裔中产子弟,受害最深。
 
你必须是参加九项课外活动、有六个领导职位、参加三个体育校队、SAT分数极高,如果只在披萨店打工,或在校队中是最低职位, 就免谈了。

really?

没必要, 而且是个误区.
 
那你奏是CFC非主流:blowzy::p
看CFC的主流,基本是孩子不上天才班不上IB不学双语,你都不好意思谈孩子的学习:blowzy:

那天,一个帖子报喜孩子爬上藤了,多少人回帖多少点击率:blink:
我发个贴子报喜孩子上了OU,被大家当成Joke:blowzy:

听孩子议论家长很有意思。:p

我还听到他们还说,很多中国家长喜欢拿自己的孩子同其他的孩子比,以找到自己值得骄傲的地方;同时,中国家长希望自己未竟的远大理想能够在孩子身上实现。:rolleyes:
 
很多有钱,或者愿意出钱的家庭,只要聘请“包装”公司出主意,很轻松做到:

  • 组织一个马拉松跑步,即使参加人只有20个。
  • 该马拉松跑步是为到非洲,访贫问苦,募集经费
  • 因为,非洲当地战乱,去非洲访贫问苦,不能成行,于是马拉松跑步募集的经费,改成给中国贫苦小学生捐书。

几个周末的事情,算3个课外活动了?

ADMISSION OFFICER的辩识能力不至于这么低.
 
听孩子议论家长很有意思。:p



我还听到他们还说,很多中国家长喜欢拿自己的孩子同其他的孩子比,以找到自己值得骄傲的地方;同时,中国家长希望自己未竟的远大理想能够在孩子身上实现:rolleyes:

这不是孩子原话吧:blink: 或者是英文讲的吧:blink:

奏你这么精炼的中文,估中文学校训练不出来:D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