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 晒晒牡丹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ccc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太羡慕了!都是高手啊!请教一下牡丹给啥肥啊?
 
第一年不要施肥!
以后施什么肥都可以,氮磷钾要均匀。钾肥对牡丹很重要,茎秆木质化需要大量钾,正常情况,牡丹一年长一尺缩八存,钾肥充足,可能缩六寸就不缩了。
入冬前最好能多埋起来一些,软枝直接放倒,挖槽埋起来,掩埋好的话,一年长一尺,可能只缩2、3寸,这样生长一年相当于不加保护生长3~4年。
春天底下的土芽要及时去掉或放倒挖槽掩埋全部茎秆 ,只留枝叶,如此来年土里每个叶芽都会发一株特别粗壮的枝干,而且有自己的根系,可以分株(比如共享给我:tx: );也可以不分株而继续掩埋新的枝干,这样一株牡丹就会变成一片牡丹,而且越来越壮。
第一年最好不要让它开花,有蕾就打掉,来年才开得好。
花后要及时剪去不留种的果荚,施肥。
芍药根嫁接的牡丹(这里卖的都是)要深栽,避免自己发芍药芽;在牡丹自己根系长成后(2年左右)将芍药根除去,永远不要指望芍药根能支撑一株大牡丹,芍药根浅的很,只有10来厘米深,牡丹根系可以深达数米,除去芍药根后,营养才会集中到牡丹根上去。
图例1:红色圈中为去年的压条发出的新枝(压条全部在地下,子株一个月大),新枝离母株已有相当距离。
s_IMG_1835.1.JPG

图例2:去年的压条(近处的子株,远处大的为母株的枝干部分,母株的新枝与花在图外)压条全部在地下,子株一个月大,此图可以清楚看出新枝尚未木质化,但已经足够健壮。
去年的压条(近处的子株,远处大的为母株).JPG


埋条时顶芽要掐除,取消顶端优势,以利于生根与萌发更多植株。
 
“春天底下的土芽要及时去掉或放倒挖槽掩埋全部茎秆 ,只留枝叶,如此来年土里每个叶芽都会发一株特别粗壮的枝干,而且有自己的根系,可以分株(比如共享给我:tx: );也可以不分株而继续掩埋新的枝干,这样一株牡丹就会变成一片牡丹,而且越来越壮。”

出来的芽,听说那个长出来也不是牡丹,都让我拔掉扔了。:shy:
 
“春天底下的土芽要及时去掉或放倒挖槽掩埋全部茎秆 ,只留枝叶,如此来年土里每个叶芽都会发一株特别粗壮的枝干,而且有自己的根系,可以分株(比如共享给我:tx: );也可以不分株而继续掩埋新的枝干,这样一株牡丹就会变成一片牡丹,而且越来越壮。”

出来的芽,听说那个长出来也不是牡丹,都让我拔掉扔了。:shy:

出来的土芽有可能是芍药根发的芍药,要鉴别,叶子很不一样,芍药叶子油又亮,牡丹叶子有毛绒感。
不准备分株的话,牡丹土芽及时拔掉是对的。行话叫修脚。芍药要梳头,牡丹要修脚。
 
第一年不要施肥!
以后施什么肥都可以,氮磷钾要均匀。钾肥对牡丹很重要,茎秆木质化需要大量钾,正常情况,牡丹一年长一尺缩八存,钾肥充足,可能缩六寸就不缩了。
入冬前最好能多埋起来一些,软枝直接放倒,挖槽埋起来,掩埋好的话,一年长一尺,可能只缩2、3寸,这样生长一年相当于不加保护生长3~4年。

软枝长在木本枝上就没办法放倒了吧。从根上长出的软枝放倒会不会就从母根上断了呢?
春天底下的土芽要及时去掉或放倒挖槽掩埋全部茎秆 ,只留枝叶,如此来年土里每个叶芽都会发一株特别粗壮的枝干,而且有自己的根系,可以分株(比如共享给我:tx: );也可以不分株而继续掩埋新的枝干,这样一株牡丹就会变成一片牡丹,而且越来越壮。

分株的话要等土芽长出枝叶再埋在土里是吧?直接掰掉还是用刀cut一点母株的根再埋?还是连着母株的时候埋,来年再分开?

第一年最好不要让它开花,有蕾就打掉,来年才开得好。
花后要及时剪去不留种的果荚,施肥。
芍药根嫁接的牡丹(这里卖的都是)要深栽,避免自己发芍药芽;在牡丹自己根系长成后(2年左右)将芍药根除去,永远不要指望芍药根能支撑一株大牡丹,芍药根浅的很,只有10来厘米深,牡丹根系可以深达数米,除去芍药根后,营养才会集中到牡丹根上去。

怎么样去除芍药根?要把牡丹挖出来切掉芍药根再把牡丹种回去吗?

图例1:红色圈中为去年的压条发出的新枝(压条全部在地下,子株一个月大),新枝离母株已有相当距离。
浏览附件328353
图例2:去年的压条(近处的子株,远处大的为母株的枝干部分,母株的新枝与花在图外)压条全部在地下,子株一个月大,此图可以清楚看出新枝尚未木质化,但已经足够健壮。
浏览附件328354

埋条时顶芽要掐除,取消顶端优势,以利于生根与萌发更多植株。
 
第一年不要施肥!
以后施什么肥都可以,氮磷钾要均匀。钾肥对牡丹很重要,茎秆木质化需要大量钾,正常情况,牡丹一年长一尺缩八存,钾肥充足,可能缩六寸就不缩了。
入冬前最好能多埋起来一些,软枝直接放倒,挖槽埋起来,掩埋好的话,一年长一尺,可能只缩2、3寸,这样生长一年相当于不加保护生长3~4年。
...

好细致啊!非常感谢!!好,过几年要有分枝一定送你些 :)

换了新版之后不知道怎么加声望了,不好意思的说……:oops:
 
软枝长在木本枝上就没办法放倒了吧。从根上长出的软枝放倒会不会就从母根上断了呢?
这个季节点用手扶住点新枝根部,很容易放倒,基本不会断,即使断了也没关系,反正是要剔除的枝干,掉了就掉了。
下图中两枝今年的土芽已经放倒,压上了石块,防止反弹(第三个土芽没有放倒,是因为上有大花蕾,等花开了剪下做切花后,也要放倒):
又压倒两枝土芽.JPG

放倒的岛大臣
放倒的岛大臣.jpg

分株的话要等土芽长出枝叶再埋在土里是吧?直接掰掉还是用刀cut一点母株的根再埋?还是连着母株的时候埋,来年再分开?
分株的话在第二年夏末秋初进行,这时压下的枝干已经埋了近一年半了,先挖出一些确认已经生根,然后在分叉处与母株断开,完全无需动母株的根部,也可以只将新生植株带新根单独剪出,多余的枝干继续埋在土里,来年接着干。分株后建议首年室外过冬的的话要用土或树皮全部埋住,来春再刨出枝干。

压条埋枝半年后适当在枝根部与母株的结合处环切一半树皮,有利生根,但要小心,很容易弄断,新手要小心。压条埋枝前在买入部分划伤枝干也有利于在伤口处生根,但是也要小心,避免创面感染,弄巧成拙。总之不是必须的。



怎么样去除芍药根?要把牡丹挖出来切掉芍药根再把牡丹种回去吗?
正确。
 
盆栽的话,只好选择矮植株,单主干,主干上分叉,多数日本牡丹是适合于盆栽的。
 
原理上一枝一花,但我村气候寒冷一个顶芽万一遭霜冻损害则麻烦了,可以最多保留两个花蕾,千万别贪心,开花后,一个剪下做切花,入室内花瓶,另一支留在树上观赏也不错。
 
第一年不要施肥!
以后施什么肥都可以,氮磷钾要均匀。钾肥对牡丹很重要,茎秆木质化需要大量钾,正常情况,牡丹一年长一尺缩八存,钾肥充足,可能缩六寸就不缩了。
入冬前最好能多埋起来一些,软枝直接放倒,挖槽埋起来,掩埋好的话,一年长一尺,可能只缩2、3寸,这样生长一年相当于不加保护生长3~4年。
春天底下的土芽要及时去掉或放倒挖槽掩埋全部茎秆 ,只留枝叶,如此来年土里每个叶芽都会发一株特别粗壮的枝干,而且有自己的根系,可以分株(比如共享给我:tx: );也可以不分株而继续掩埋新的枝干,这样一株牡丹就会变成一片牡丹,而且越来越壮。
第一年最好不要让它开花,有蕾就打掉,来年才开得好。
花后要及时剪去不留种的果荚,施肥。
芍药根嫁接的牡丹(这里卖的都是)要深栽,避免自己发芍药芽;在牡丹自己根系长成后(2年左右)将芍药根除去,永远不要指望芍药根能支撑一株大牡丹,芍药根浅的很,只有10来厘米深,牡丹根系可以深达数米,除去芍药根后,营养才会集中到牡丹根上去。
图例1:红色圈中为去年的压条发出的新枝(压条全部在地下,子株一个月大),新枝离母株已有相当距离。
浏览附件328353
图例2:去年的压条(近处的子株,远处大的为母株的枝干部分,母株的新枝与花在图外)压条全部在地下,子株一个月大,此图可以清楚看出新枝尚未木质化,但已经足够健壮。
浏览附件328354

埋条时顶芽要掐除,取消顶端优势,以利于生根与萌发更多植株。

学习了.
 
去年买了三棵,今年只有一棵结了四个花苞,今天开了一朵,冲着fence。忘了这是哪一种了;)

IMG_2659.JPG
 
软枝长在木本枝上就没办法放倒了吧。从根上长出的软枝放倒会不会就从母根上断了呢?
这个季节点用手扶住点新枝根部,很容易放倒,基本不会断,即使断了也没关系,反正是要剔除的枝干,掉了就掉了。
下图中两枝今年的土芽已经放倒,压上了石块,防止反弹(第三个土芽没有放倒,是因为上有大花蕾,等花开了剪下做切花后,也要放倒):
浏览附件328483
放倒的岛大臣
浏览附件328485
分株的话要等土芽长出枝叶再埋在土里是吧?直接掰掉还是用刀cut一点母株的根再埋?还是连着母株的时候埋,来年再分开?
分株的话在第二年夏末秋初进行,这时压下的枝干已经埋了近一年半了,先挖出一些确认已经生根,然后在分叉处与母株断开,完全无需动母株的根部,也可以只将新生植株带新根单独剪出,多余的枝干继续埋在土里,来年接着干。分株后建议首年室外过冬的的话要用土或树皮全部埋住,来春再刨出枝干。

压条埋枝半年后适当在枝根部与母株的结合处环切一半树皮,有利生根,但要小心,很容易弄断,新手要小心。压条埋枝前在买入部分划伤枝干也有利于在伤口处生根,但是也要小心,避免创面感染,弄巧成拙。总之不是必须的。



怎么样去除芍药根?要把牡丹挖出来切掉芍药根再把牡丹种回去吗?
正确。


真详细,佩服之至呀!保留起来作为我的分株指南了。另外挖牡丹去除芍药根时,要把牡丹全部挖出来把土都抖干净吗?这样会不会伤根?
 
牡丹全部挖出来不会伤根,以分株或取根为目的挖出来的还要晾晒两天,等根脱水软化后掰开时不易伤芽。
牡丹芍药都是盛产根部的,3~5年取一次根无伤大雅。
牡丹芍药分株或取根都要等秋天天凉后方能个挖出,顺便减去病根,弱根,整株分株时以每部分有2~3个芽眼为妙。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