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家庭结构

神马那地方这地方的
唉,你呀,完全忽视了讲那话的是国学大师,不是WSN。。。人讲的是气度气量精神层次上的。。。。
求科普,那个大师讲的?谢了
 
爱多少多少,最好别被偶发现。
 
胡适 辜鸿铭解读男女关系:男是茶壶 女是茶杯

传闻民国时期,诗人徐志摩和名媛陆小曼结婚时,请好友北大教授胡适喝喜酒。胡适西装革履,欣然前去,还带去自己画的一张画做贺礼。画上画的是一把茶壶和一只茶杯。

陆小曼皱着娥眉看了半天,不解画中意,徐志摩笑着对她耳语了一番,她才明白过来,笑得前仰后合,在婚床上打滚。画中的茶壶当然是徐志摩,茶杯当然就是陆小曼,一把茶壶只配一只茶杯,这是说徐志摩配陆小曼。

没想到,满腹经纶的胡适,幽默起来竟然也是很让人刮目相看的。婚后,陆小曼怕徐志摩再和别人谈恋爱,所以对他说:“你不是我的茶壶,乃是我的牙刷,茶壶可以公开用的,牙刷不能公开用的!”

也是在民国,在清华大学教国文的清末探花汪鸾祥,曾因赞助戊戌政变被罢官,他却赞成多妻制。他的理由是,男子譬如茶壶,女人譬如茶杯。一把茶壶的水可以倒在若干茶杯中,但几个茶杯中的水却不可以倒在一个茶壶内,那样做,水会变混浊的。

近代诗人易顺鼎在京城宠爱女优刘喜奎,传闻他曾写诗给刘喜奎:“我愿将身化为纸,喜奎更衣能染指。我愿将身化为布,裁作喜奎护裆裤。”用现在的广告语来说就是:我愿身为卫生巾,不渗不漏护紧你;我愿身为护舒宝,让你干爽而舒服。

这多少有些恶搞,还不如一首流行歌曲中唱的:“如果你是朝霞,我愿是那小草;如果你是那片云,我愿是那小雨。终日与你相偎依,会是多么绚丽。”情纯而意浅,不至于让人想入非非。

其实,拿茶壶和茶杯来比喻男人与女人的关系,并非胡适的首创。据说最先说出这话的是民国时期的著名教授辜鸿铭。

辜鸿铭中西皆通,愤世嫉俗。据说为讽刺英国作家毛姆,他送了两首古诗给毛姆,毛姆不懂中文,后来请人翻译出来一看,原来是两首赠妓女的诗,令毛姆哭笑不得。

辜鸿铭主张男人纳妾,他的理由是男人好比茶壶,女人好比茶杯,一把茶壶配几只茶杯是很自然的事。辜鸿铭的这个说法一传出来,立刻受到当时许多北大教授的反击。

其实,那些教授们的心里大概也巴不得自己这把破茶壶能多配几只漂亮的小茶杯,才心满意足。当然,最好是温润美丽,洋溢着无限风情那种。

张爱玲也是一只弥漫着诱惑意味的茶杯,可胡兰成这把烂茶壶没珍惜她。胡兰成拥有的茶杯太多,武汉有年轻漂亮的小周,温州有丰满妩媚的范秀美,还有一个鲜花初绽的小美女。这些茶杯,于他一个也不能少。

徐志摩跟胡兰成就不一样,他是见到一个好茶杯,就毫不犹豫地把旧茶杯扔掉。陆小曼喜欢赌博,又热衷于吸毒和按摩,哪一点都比不上张幼仪好,可因为是个新茶杯,徐志摩就小心翼翼地在掌心呵护着。

胡适为人稳重文雅,在许多人的眼里,他是个标准的好丈夫。可是,这样的人一旦花起心来,也是人间典型的情痴和情种,在美国,他有个丰满标致的外国女人,他带她回到徽州老家,试探自己的母亲。

后来,胡适又有一个女同学,还有杭州的小表妹,胡适这把破茶壶也可谓是配了几只精美的茶杯。但是,对于江冬秀这只旧茶杯,胡适一直甩不掉。

江冬秀厉害,一次她抱着儿子站在胡适面前,高高举起菜刀说,你再提离婚,我娘俩死给你看。这种阵势把胡适的脸吓得变了色,最终使出浑身解数,才哄住了这个小脚徽州女人。

从南京去台湾时,胡适唉声叹气,因为他只拿到一张船票,不知道如何将江冬秀带走。在那样的一个兵荒马乱的生死关头,胡适还能惦记着自己这把破茶壶的原配茶杯。可见,茶杯虽旧,用久了也就用顺手了,舍不得再丢掉了。

http://guoqing.china.com.cn/2013-02/12/content_27942878.htm
 
现代社会特别重视资源问题
一个茶杯一壶茶都应付不了,如何应付2壶茶啊,忒浪费了吧,这,科学吗?
哥,健身房不能停啊!
 
凭啥男人是茶壶女人是茶杯啊,我怎么觉得相反?你没见蚂蚁蜜蜂什么的是一大堆公的围着一个母的?
支持我黑姐的,毕竟okalala她老公还是不多的
 
谢谢老向,大师们的境界俺没看懂,只看到了些精致的萎缩和自私。
 
支持我黑姐的,毕竟okalala她老公还是不多的
反正谁现在提议废除一夫一妻,我肯定支持。废除婚姻制度也很好。
 
3人赚钱的家庭确实应该稳定, 3份工资, 家庭开销不增, 太牛了。 :dx:
 
只要工资全部上缴我老人家,管它几只壶还是几只杯子呢。俺还保证不争风吃醋。
 
最近读了格雷厄姆格林的《恋情的终结》。

故事以格林生命中一段真实的经历为原型。作者用了“the end of affair”做标题,而不是“the end of love”,因为他知道,爱是绵绵无绝期的,而一段感情,看得到开端,也清楚地说得出结束的时刻。

格林在42岁那年和30岁的凯瑟琳相恋,凯瑟琳是六个孩子的母亲,她的丈夫亨利是一个百万富翁、一个有前途的政治家。

凯瑟琳和格林一见钟情。两人第一次一起吃饭时,点了盘牛排洋葱。洋葱是爱情的暗号,有丈夫的女人不愿意吃洋葱,担心回去吻丈夫的时候被厌嫌。凯瑟琳则大大方方点了洋葱,格林被她的坦率所打动,在那一刻爱上了她。

3e89803fgdd3b6dd646fd&690

(图片是根据格林《恋情的终结》所改编的同名电影的海报)


凯瑟琳和格林相恋,她的丈夫从一开始就知道,格林常常来夫妇家做客,而夫妇也并未分房而居。
凯瑟琳还常常陪格林旅行,她会写信给丈夫报告自己的行程,分享旅途中的快乐。而丈夫的回信则会说:你肯定很高兴,意大利也肯定很有意思,希望你能好好休息。能与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太好了,希望格林也一切都好……”

凯瑟琳说:我从来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谁比亨利更宽容,他那种宽博的胸怀,他与格林一样理解人性中的欲望和感情,但是他在生活中可以不要性爱……”

格林则是依赖于性爱的。性爱让相爱的人找到爱的证明,为不再相爱的人制造爱的假象,它拟合裂痕,也制造间隙。格林和凯瑟琳无休止的疯狂性爱中,绝望相爱,并知道这爱持续不了多久。
格林发狂地嫉妒着凯瑟琳的家庭,而凯瑟琳却丝毫不嫉妒同样有家庭的格林,不肯嫉妒他的过去,或者他会有的将来。这让格林更加愤怒,我用自己嫉妒的程度来测算爱情的深浅。根据这个标准,当然她就根本不可能爱我了。

在格林和凯瑟琳的关系中,爱、恨、妒忌、绝望、占有、厌恶、迷恋、猜忌,一刻不停地交互出现,甚至同时存在着。或许亨利看似软弱的包容才是正确的,凯瑟琳从未真正想过离开亨利,他才是真正的胜利者。爱是暂时的,温情与安全感最终会代替它。

凯瑟琳最后生病住院,直到死去,格林都没有去看过他,只有丈夫亨利一直陪在她床边。
凯瑟琳死后,丈夫亨利给格林写信,信中说:你不应该自责,当然,你给我带来痛苦,但是谁能保证自己一生从未给别人带来过痛苦呢?你也带来过快乐,人生是很难简单做一个加减法的。但是你给了凯瑟琳别人无法给东西(到底是什么,我也不知道)。不能说这东西改变了她的生活,但是却可以说让她变成了一个情感更为深刻的人……”

亨利感谢格林,甚至感谢格林以令人难以接受的坦诚写下了他们三人的故事(在小说《恋情的终结》里,格林甚至没有给丈夫亨利取个化名),因为格林完善了妻子的生命。

凯瑟琳像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卡列宁娜,把生活中偶尔出现的激情与纯粹的瞬间当成救命稻草,其他人都向生活妥协了,而她不能,并且为这不能感到深深的愧疚和痛苦。

无法因为生活的富足、安稳与温暖而满足,这不是文艺青年病,是绵延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的漫长矫情。人们往往把这种情况称为矫情。对于矫情,毛姆在《面纱》中是这样解释的:
从来无法都无法得知,人们是究竟为什么会爱上另一个人。我猜也许我们心上都有一个缺口,呼呼往灵魂里灌着寒风,我们急切需要一个正好形状的心来填上它,就算你是太阳一样完美正圆形,可是我心里的缺口,或许恰恰是个歪歪扭扭的锯齿形,你填不了。

格林冷漠、暴躁、残忍,可对于凯瑟琳却正好填补了灵魂漏风的缺口。

同 样的丈夫、妻子、情人的三人行故事,还发生在日本作家冈本加乃子身上。冈本加乃子出生在明治年间,是大户人家的富家女,嫁给了漫画家冈本一平。婚后,冈本 加乃子连续遭到丧兄、丧女的打击,在痛苦之中,与年轻的大学生相恋。丈夫不仅一直守护着她,还同意她年轻的情人也在家中一起同居,直到大学生移情加乃子的 妹妹。

之后,冈本加乃子又先后恋上了作家芥川龙之介、外科医生新田一。她甚至和情人、丈夫、儿子一起游历欧洲各国,写下大量游记。

冈本加乃子死时,丈夫和情人一直在病床前悉心照料。

平心而论,冈本加乃子的小说我并不非常喜欢,只觉得清新独特,但远远不如另一位早逝的女作家樋口一叶。但是川端康成对加乃子评价却非常高,说她丰富而深奥

我 一直以为,把生活变得跌宕起伏、富有戏剧性,以此作为写作的材料,是二流作家的伎俩。现如今,我却不得不承认,生活与作品,很难分清楚谁为因谁为果。有才 的人总是很多情,他们写下奇情曲折、不可思议的故事,而如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报应一般,奇情曲折、不可思议的人生也会随之而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e89803f0102ele6.html?tj=1
 
茶壶茶杯本身就不恰当。看看蚂蚁蜜蜂吧,一窝只一个母的,所有的公的都出去寻找食物。
这么说吧,一般男人要妻妾成群,不是让妻妾去找食物的。女的要多个老公也不是去为了找更多食物的。冲这点,人类的确是进步的。
BTW,那些出去找食物的蜜蜂蚂蚁都没有性别,大概算是人类里面的太监。

以前一妻一妾的三口之家生个孩子生父母都好确定,一妻两夫就难度大多了。现在没这个问题了,别说2+1啥组合都有可能,就算1+1也有可能是顺边儿的。:dx: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