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搞了个什么主流backcountry camping的老大爷,在国人面前一副很牛X的样子

大家都知道:人无完人,寸有所长,尺有所短, 取长补短,相得益彰。那么,LZ的点评是不是也不太妥当?

记得LZ是明事理,讲道理,也很有正义感的。
 
在我的原楼里,我对这位”mangliu”的跟贴还没有回,他就跳出来另起一楼了!
俗话说“人急跳楼”,看来他真是受到巨大刺激了。否则,有什么话不能接着讨论,非得招摇过市地另起一楼不可呢?
这种另起一楼、专门对某个人进行攻击的做法,其本身就为人不耻!我要是不理会吧,总有趟浑水者;我要是回吧,算是顶贴了。

一些人总把“主流”、“非主流”挂在嘴边,本身就是自卑的行为。除非个别特定的情况,我从来不觉得我“主流”了,我也不觉得自己“非主流”。按照你的方式、自信地生活就是了。说那些不靠边的、自怜自爱的话干什么!

本人做这种Backcountry Camping,也不是一年两年了。只不过这次说得多了点而已。如果说有显摆的成分,那个最初的贴子可能有点。但如果把那也叫作“显摆”,那CFC上显摆的贴子就太多了。
话说回来,我如果真是显摆,也有这个资本!你有吗?
Backcountry Camping,即使是在本地长大的人中,也并不普遍(这次同行其他三人中,就有一位是平身第一次。他已经50多岁了)(所以,还不能把这种野营作为评判所谓的“主流“的标准);至于在中国人中间,就更为罕见了!更何况,这次野营非常特殊,-- 非常寒冷,还遭受到了暴风雪!我把它说出来,就怎么刺激了一些人的神经了!
至于后两个贴子(小费、和钓鱼),完全是在关注中西文化的差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并没有特别褒贬哪一个文化,而主要是在做对比。这也不应该刺激某些人。

我历来主张,如果你想更好的认识一个人,那你就和他一起进行一项活动、特别是一起出去旅行。
人的本性如何、人的生活习惯如何,在这些“活动“中,能够很容易地显现出来。哪怕举个马路边散步的例子,有些人总是习惯走在内侧,把安全的外侧让给同伴;有些人总是喜欢走在前面,而有些人总是习惯跟在后面。
像这种野营,你整天都在和同伴近距离接触。你晚上要和某位同伴睡在一个帐篷里,从早晨一睁眼、到晚上在睡袋里睡着,无时无刻不在协同。同时,文化的差异(如果有的话)也表现得淋漓尽致,得到充分的展现!另外一方面,如果关系不密切,你也不会带别人玩。
对差异了解,平时并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
对于只是出国留学的人来说,可以说,几年下来很难了解到什么“差异“。有些小留学生可能住在本地人的家里,但那是被照顾的对象,你和人家不对等。地位不对等,自然很多东西就掩盖了。工作单位里比较对等,工作关系也要复杂的多,有协作、也有矛盾,因而能更多地感受到单位、和同事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态度。但是,个人生活中的东西,就不一定都能在工作单位里表现出来。

我写“小费”的贴子时,并没有打算接着写“钓鱼”。否则,那个小费贴子的题目就应该定为什么“之一“,然后才有现在钓鱼的“之二”。
这两天论坛里有关文化差异的东西比较多,特别是那个埃及导游的什么十条总结,就更加凸显了差异。这才有了写“钓鱼”贴的激发。

我再说一遍:
“有感而发、有兴致而发、有闲而发而已”!

你如果觉得受到了什么刺激,那是你的事!
我没有义务对你进行心理辅导!
 
话说回来,我如果真是显摆,也有这个资本!你有吗?

几乎每一个人都有可自豪的东西,表达自豪的方式各有不同,举个例子,渔版的版主和几位资深,也“显摆”,但不招人讨厌,甚至可爱,而你的“显摆”,是通过高高在上的态度,教训网友的方式表达。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你有很严重的自恋情节,而且比较严重,属于心理问题了。
 
几乎每一个人都有可自豪的东西,表达自豪的方式各有不同,举个例子,渔版的版主和几位资深,也“显摆”,但不招人讨厌,甚至可爱,而你的“显摆”,是通过高高在上的态度,教训网友的方式表达。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你有很严重的自恋情节,而且比较严重,属于心理问题了。
为什么就你感觉到是被“教训”了?!

”可自豪的东西“,种类很多。
有些东西,可以为有些人所reach、所感受,他们或许会对其有某种亲近感、甚至”可爱“感;
而有些东西,如果有些人感受不到、或者距离很遥远,就会在精神上产生被冒犯的感觉,甚至感觉被”教训“了。这种心理有问题的人,不在少数。

然而,如果对人家随便一个描述,就认为人家”自豪“了,这种心理问题的人,就不多了。
 
...
Backcountry Camping,即使是在本地长大的人中,也并不普遍(这次同行其他三人中,就有一位是平身第一次。他已经50多岁了)(所以,还不能把这种野营作为评判所谓的“主流“的标准);至于在中国人中间,就更为罕见了!
...

这么说吧, 这玩意在国内叫穿越(不是现在电视剧里的穿越), 从一天到一,两周的都有, 环境也有非常艰苦的, 准备不充分死人的事也有发生(不推荐)。 但好这口的国人的确不在少数, 在国内几乎我每去过的公司都有这么一帮人(年青的居多)。不就是玩呗, 但为什么一定是“即使是在本地长大的人中,也并不普遍;至于在中国人中间,就更为罕见了! ” 为什么不能是“在本地人和本地的中国人中都不普遍”?有点先入为主哟
最后肯定一下,“这次野营非常特殊,-- 非常寒冷,还遭受到了暴风雪!”, 这个还是牛B的
 
顺便介绍两个同样牛B的--都是本地华人干的事哈



 
这么说吧, 这玩意在国内叫穿越(不是现在电视剧里的穿越), 从一天到一,两周的都有, 环境也有非常艰苦的, 准备不充分死人的事也有发生(不推荐)。 但好这口的国人的确不在少数, 在国内几乎我每去过的公司都有这么一帮人(年青的居多)。不就是玩呗, 但为什么一定是“即使是在本地长大的人中,也并不普遍;至于在中国人中间,就更为罕见了! ” 为什么不能是“在本地人和本地的中国人中都不普遍”?有点先入为主哟
最后肯定一下,“这次野营非常特殊,-- 非常寒冷,还遭受到了暴风雪!”, 这个还是牛B的
本来觉得我在这里的回贴已经很多余了。但因为思维混乱、逻辑不清的人实在很多,如果不回,这么多糊涂者就好像得了理。
但没想到,还有更糊涂的人:
1)你不能因为找出某个存在,就说它普遍存在。我根本没有否定它的存在。 我说的是比例!
2)你切换了讨论范围。我说的是加拿大的人(包括这里的中国人),你说那些中国的事干什么?退一步,即使在中国,那也是非常少见的。试想,即使我在中国玩“穿越”,那也是可以一提的。
3)尽管在本地人和本地的中国人中都不普遍,但比例的差异还是巨大的。为什么要忽略这个差异呢?! 特别是,我那样说,是有上下文的。
4)至于随后罗列的“本地华人干的事哈”, 那更不能说明问题。第一,那不过是个例,不能证明它多么大比例;第二,那还不是Backcountry Camping(一个是漂流,一个是滑雪);第三,那个漂流聚集了十几个人,正好反映了中国人扎推钓鱼的文化特点;第四,那个动不动就把pose打出来,把人像照出来,不也是我们的文化特点吗(“埃及导游十条”)?

顺代一说,我佩服那个华人俱乐部;我甚至还参加过他们的活动;我早在那个“Big J”的贴子里提到了他们。你这里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你看,就是这么一个思维混乱的贴,居然还有支持者。唉,实在没办法!
 
本来觉得我在这里的回贴已经很多余了。但因为思维混乱、逻辑不清的人实在很多,如果不回,这么多糊涂者就好像得了理。
但没想到,还有更糊涂的人:
1)你不能因为找出某个存在,就说它普遍存在。我根本没有否定它的存在。 我说的是比例!
2)你切换了讨论范围。我说的是加拿大的人(包括这里的中国人),你说那些中国的事干什么?退一步,即使在中国,那也是非常少见的。试想,即使我在中国玩“穿越”,那也是可以一提的。
3)尽管在本地人和本地的中国人中都不普遍,但比例的差异还是巨大的。为什么要忽略这个差异呢?! 特别是,我那样说,是有上下文的。
4)至于随后罗列的“本地华人干的事哈”, 那更不能说明问题。第一,那不过是个例,不能证明它多么大比例;第二,那还不是Backcountry Camping(一个是漂流,一个是滑雪);第三,那个漂流聚集了十几个人,正好反映了中国人扎推钓鱼的文化特点;第四,那个动不动就把pose打出来,把人像照出来,不也是我们的文化特点吗(“埃及导游十条”)?

顺代一说,我佩服那个华人俱乐部;我甚至还参加过他们的活动;我早在那个“Big J”的贴子里提到了他们。你这里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你看,就是这么一个思维混乱的贴,居然还有支持者。唉,实在没办法!
你看不起中国人扎堆的文化特点,那您老人家就和你喜欢的人和文化玩去呗。
何苦又跑到中文网站来挨骂呐!
 
几乎每一个人都有可自豪的东西,表达自豪的方式各有不同,举个例子,渔版的版主和几位资深,也“显摆”,但不招人讨厌,甚至可爱,而你的“显摆”,是通过高高在上的态度,教训网友的方式表达。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你有很严重的自恋情节,而且比较严重,属于心理问题了。
支持。不是针对LHQ。真的。:)

觉得描述的这几种人挺真实的。
不喜欢的情绪也对头。:):D
 
你看你, 一上来就对人不对事
好吧, 那就扯扯
1)你不能因为找出某个存在,就说它普遍存在。我根本没有否定它的存在。 我说的是比例!
我有哪句提了它普遍存在?我的确说了“但好这口的国人的确不在少数”, 不在少数就代表普遍存在吗?

2)你切换了讨论范围。我说的是加拿大的人(包括这里的中国人),你说那些中国的事干什么?
退一步,即使在中国,那也是非常少见的。试想,即使我在中国玩“穿越”,那也是可以一提的。

“Backcountry Camping,即使是在本地长大的人中,也并不普遍(这次同行其他三人中,就有一位是平身第一次。他已经50多岁了)
(所以,还不能把这种野营作为评判所谓的“主流“的标准);至于在中国人中间,就更为罕见了!”

这可是你的原话,你既然提了中国人, 我为什么不能说些中国的事?表达不清还要怨别人?
我刚才是要提醒你玩这个的中国人大有人在,现在我告你,不光在中国, 在渥太华的也大有人在。

3)尽管在本地人和本地的中国人中都不普遍,但比例的差异还是巨大的。为什么要忽略这个差异呢?! 特别是,我那样说,是有上下文的。
”尽管在本地人和本地的中国人中都不普遍“ 谢谢

4)至于随后罗列的“本地华人干的事哈”, 那更不能说明问题。第一,那不过是个例,不能证明它多么大比例;
第二,那还不是Backcountry Camping(一个是漂流,一个是滑雪);第三,那个漂流聚集了十几个人,
正好反映了中国人扎推钓鱼的文化特点;第四,那个动不动就把pose打出来,把人像照出来,不也是我们的文化特点吗(“埃及导游十条”)?

你一再谈比例,不是瞎扯吗?有谁做过这方面的统计吗?我告你,这里玩户外的华人很多,可能超过你的想象,
华人的基数这么少, 你觉得比例对本地人公平吗?
本来给两个链接是提醒你一下, 你又乱扯些个文化出来, 就这么说吧, 本地户外牛X的华人很多, 但我个人认为你连边都粘不上。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