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原楼里,我对这位”mangliu”的跟贴还没有回,他就跳出来另起一楼了!
俗话说“人急跳楼”,看来他真是受到巨大刺激了。否则,有什么话不能接着讨论,非得招摇过市地另起一楼不可呢?
这种另起一楼、专门对某个人进行攻击的做法,其本身就为人不耻!我要是不理会吧,总有趟浑水者;我要是回吧,算是顶贴了。
一些人总把“主流”、“非主流”挂在嘴边,本身就是自卑的行为。除非个别特定的情况,我从来不觉得我“主流”了,我也不觉得自己“非主流”。按照你的方式、自信地生活就是了。说那些不靠边的、自怜自爱的话干什么!
本人做这种Backcountry Camping,也不是一年两年了。只不过这次说得多了点而已。如果说有显摆的成分,
那个最初的贴子可能有点。但如果把那也叫作“显摆”,那CFC上显摆的贴子就太多了。
话说回来,我如果真是显摆,也有这个资本!你有吗?
Backcountry Camping,即使是在本地长大的人中,也并不普遍(这次同行其他三人中,就有一位是平身第一次。他已经50多岁了)(所以,还不能把这种野营作为评判所谓的“主流“的标准);至于在中国人中间,就更为罕见了!更何况,这次野营非常特殊,-- 非常寒冷,还遭受到了暴风雪!我把它说出来,就怎么刺激了一些人的神经了!
至于后两个贴子(
小费、和
钓鱼),完全是在关注中西文化的差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并没有特别褒贬哪一个文化,而主要是在做对比。这也不应该刺激某些人。
我历来主张,如果你想更好的认识一个人,那你就和他一起进行一项活动、特别是一起出去旅行。
人的本性如何、人的生活习惯如何,在这些“活动“中,能够很容易地显现出来。哪怕举个马路边散步的例子,有些人总是习惯走在内侧,把安全的外侧让给同伴;有些人总是喜欢走在前面,而有些人总是习惯跟在后面。
像这种野营,你整天都在和同伴近距离接触。你晚上要和某位同伴睡在一个帐篷里,从早晨一睁眼、到晚上在睡袋里睡着,无时无刻不在协同。同时,文化的差异(如果有的话)也表现得淋漓尽致,得到充分的展现!另外一方面,如果关系不密切,你也不会带别人玩。
对差异了解,平时并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
对于只是出国留学的人来说,可以说,几年下来很难了解到什么“差异“。有些小留学生可能住在本地人的家里,但那是被照顾的对象,你和人家不对等。地位不对等,自然很多东西就掩盖了。工作单位里比较对等,工作关系也要复杂的多,有协作、也有矛盾,因而能更多地感受到单位、和同事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态度。但是,个人生活中的东西,就不一定都能在工作单位里表现出来。
我写“小费”的贴子时,并没有打算接着写“钓鱼”。否则,那个小费贴子的题目就应该定为什么“之一“,然后才有现在钓鱼的“之二”。
这两天论坛里有关文化差异的东西比较多,特别是那个埃及导游的什么十条总结,就更加凸显了差异。这才有了写“钓鱼”贴的激发。
我再说一遍:
“有感而发、有兴致而发、有闲而发而已”!
你如果觉得受到了什么刺激,那是你的事!
我没有义务对你进行心理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