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监控世界 加拿大也参与 将爆更多猛料

Fisher2004

资深人士
VIP
注册
2004-07-25
消息
33,823
荣誉分数
375
声望点数
243
美国政府监控世界 加拿大也参与 将爆更多猛料
2013-06-11 17:21 来源: RCI 作者: 方华


英记者说会爆出更多美国电子监控项目的猛料




从美国爆料人斯诺顿手里获得美国监控记录世界范围的电子通讯资料的项目细节的英国卫报记者格林瓦尔德说,他会在今后几个星期到几个月的时间里根据手中掌握的资料,不断把美国监控世界电子通讯项目的内幕情况介绍给世人。

格林瓦尔德说,斯诺顿提供的文件和证据事关广大民众的利益、事关民主和自由,揭露的是美国政府建立庞大的监控网络用来对付自己国家的公民。

格林瓦尔德说在过去24小时内他收到大量人士的电话和电邮,表示愿意帮助斯诺顿设立司法辩护基金。


今年29岁的斯诺顿是美国政府雇用的电子技术承包公司的一位雇员。现在斯诺顿在美国是非常具有争议性的人物,自由派人士认为他是暴露美国政府滥用权力干涉公民自由行为的英雄,而体制内人物抨击他是叛徒。美国参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费恩斯坦认为斯诺顿的行为属于叛国罪,应该受到司法制裁。

现在斯诺顿已经离开了他原来落脚的香港酒店下落不明。

有报道说加拿大政府的监听机构也参与了美国的电子监控项目。

加隐私专员调查监控项目是否侵犯个人隐私



图片来源: Sean Kilpatrick/Canadian Press

加隐私专员调查监控项目是否侵犯个人隐私

美国监控猛料一出西方国家震动

美国政府秘密监听设施的前外包合同雇员斯诺顿向英国卫报记者格林瓦尔德爆料说,美国政府建立的庞大电子监控设施在监控记录美国境内所有的电话,并监控记录世界上使用谷歌、FACEBOOK等互联网门户网站收发的电子邮件、照片、视频和聊天活动;这一消息震动了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


斯诺顿是在香港的一家酒店房间里接受英国卫报记者格林瓦尔德采访并提供爆料的。斯诺顿在采访过程中非常的小心,当他需要键入自己的电脑密码时他先把自己上半身和电脑都遮盖起来,以防止房间里有电子摄像头记录他的手指动作和被敲击的键盘。斯诺顿说即便你什么事情都没有做,你的行动也会被监控并记录下来。斯诺顿曾经做过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分析员,又以美国政府雇用的承包商雇员的身份在美国国家监听机构工作过。斯诺顿说他坐在办公室的电脑前,有权力监听监视任何人的电讯活动,不管对方是记者、是会计、是联邦法官、甚至是美国总统,只要知道对方的电子邮件信箱就行。

加拿大也搞监听监控


加拿大也有类似的电子监听监控项目,在911美国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加拿大曾经采取了加强电子监听监控的措施,以强化反恐工作。后来这一强化了的电子监控项目一度被缩小规模,但在2011年加拿大保守党政府又悄悄的恢复了强化监听监控的措施。


在斯诺顿爆料的消息曝光后,负责电子监听监控项目的加拿大国防部长麦凯不得不在联邦议会面对反对党的质询。麦凯说加拿大政府授权的电子监控措施不是针对加拿大人的,而主要是针对外国会对加拿大的安全构成威胁的个人或组织。

加拿大隐私专员介入

加拿大负责保护公民隐私的专员斯托塔尔特表示,媒体曝光的美国监控记录本国和世界电子通讯的范围之广令人感到非常担心,她的办公室会与加拿大电子监听机构电讯安全局的主管单位进行接触,了解加拿大公民的个人信息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了监控记录、加拿大公民的隐私权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了损害。


加拿大电讯安全局设在首都渥太华一座不起眼的大楼里,负责监听监控外国的电脑、电话和卫星电讯等电子通讯活动。加拿大电讯安全局有雇员2千人,每年预算4亿加元。加拿大是号称“五眼监控网络”的五个西方国家中的一个;这五个国家是加拿大、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在2011年下半年,保守党政府国防部长麦凯签署了给加拿大电讯安全局的7点授权,其中包括通过对国际电话和电子邮件的监控获得元数据。“元数据”是指搜集电子邮件和电话接收双方的姓名、所在地址、通话时间长短、通话或电子邮件的互动频率等。

西方社会对监听监控反应不一

对于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如此大规模的监听监控本国和外国公民的电子通讯活动,美国和加拿大的社会似乎是分裂成两大阵营。崇尚公民自由的一派认为,政府的监控行动走的太远,把所有的公民都当成了嫌疑犯子,公民们在政府广泛深入的电子监控措施下就象是一丝不挂、毫无隐私可言。政府当局和体制派分析家认为,在国际恐怖活动方兴未艾的情况下,鱼和熊掌不能兼得,要想强力反恐就不得不牺牲一些公民自由。美国国家情报局主任克拉弗说他觉得挺有讽刺意味的是,几个星期前发生波士顿马拉松爆炸事件时,国家情报局被指责监控不够和监控不力;现在又说监控太多了、侵犯了公民隐私权。

爆料者斯诺顿最担心什么?


对于监控项目的爆料者斯诺顿来说,他这个现在所有人都在寻找的台风眼中的人物却从其落脚的香港酒店消失了。美国司法机构寻找他是要把他绳之以法;按照美国

参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费恩斯坦的说法,斯诺顿的行为属于叛国罪,应该受到司法制裁。维权组织在寻找他是为了向他提供帮助,已经有许多人和组织表示愿意帮助斯诺顿设立司法辩护基金,帮助他在法庭上打赢官司。国际媒体也在寻找他,希望更多的了解这位29岁的年轻爆料者的个人生活,也为了得到更多的爆料新闻。

虽然斯诺顿本人现在的安全都成问题,但他表示自己最担心的其实是费了半天劲爆料,最后是什么都没有变化,政府仍然我行我素、继续监控记录公民的电讯行为。

CIA泄密者行踪成谜 退香港酒店房 人仍在香港



《卫报》昨上载斯诺登上周四於香港一间酒店接受该报的专访,他声言本@捍卫「全球人民基本自由」的良心,决意公开美国政府监控通讯的计划。(法新社)




负责采访斯诺登的《卫报》记者格林沃尔德(Glenn Greenwald),昨日中午离开香港的W酒店。





美国政府秘密监控丑闻揭密者斯诺登下落成谜,采访他的《卫报》记者透露,斯诺登仍在香港。 路透社表示,斯诺登是於周一正午左右办理退房手续离开。报道引述同样身在香港的《卫报》记者Ewen MacAskill周一晚透露,斯诺登目前仍身在香港。


Ewen MacAskill说∶「斯诺登没有什麽计划。他在仔细考虑後决定揭露机密文件。之後他再决定,与其保持匿名,不如公开身分。但他之後的计划,基本上都非常含糊。」


他续说:「我能想像中美之间乃至民权组织方面,都将就斯诺登的前途展开激烈角力。斯诺登希望在友好国家寻求政治庇护,但我不肯定这是否可能。」

CNN报道指出,由於香港的酒店房价高昂,相信斯诺登的信用卡上限快到,不能不换酒店。有美国传媒指出,美方情报人员单凭追查「碌卡」消费的主要地点,已可大致锁定斯诺登的下落位置。


离开夏威夷出走美国之前,斯诺登并没有告知家人。他本人则坦言,自己恐怕再不能回到美国。他还一度表示,担心美国情报部门会动用香港的黑社会追查其下落。


近日大爆美国政府全面监控国民通讯的消息人士原来正藏身香港,他是29岁的美国前中央情报局(CIA)人员、国防承包商雇员斯诺登(Edward Snowden)。昨日斯诺登主动公开身分,声言揭露监控黑幕是为了「捍卫全球人民基本自由」,来香港是因为相信「香港支持言论自由及政治异见人士的权利」,特区政府会「反抗美国的支配」。他希望最终可获北欧国家冰岛提供政治庇护。美国众议院国土安全小组主席彼得.金(Peter King)要求把他引渡回国受审,但今次事件涉及敏感政治问题,随时上升至外交层面,考验中美关系。


美议员促引渡受审


斯诺登目前去向不明,美国《华盛顿邮报》昨称,他透露自己藏匿在港岛中区美国驻港总领事馆的「中情局阵地」附近一间酒店,但尖沙嘴Mira Hotel(旧称美丽华酒店)昨证实斯诺登曾入住,昨天已退房。港府发言人表示不评论个别个案,所有个案均会按特区法例处理。


Mira Hotel证实曾入住


英国《卫报》网站上载在香港一间酒店专访斯诺登的片段,戴眼镜、蓄短鹤拥乃古档峭嘎蹲约菏巧璞阜治鍪Γ受雇於美国国家安全局(NSA)的承包商布兹艾伦(Booz Allen Hamilton),可接触NSA电脑系统的最高机密。他在夏威夷办公室取得美国政府截取电讯商Verizon用户通话资料,以及透过PRISM计划监控google、facebook等九大科网巨企业伺服器的证据,提供给《卫报》与《华盛顿邮报》。


盼冰岛庇护 当地∶须亲身来


斯诺登称,他在曝光监控内幕前,经历漫长思想挣扎,他知道泄密面临的风险,但看到密件引发外界关注,感到很值得,「即使只能短暂揭露主宰世界的美国秘密法律、不公平特赦和行政极权,我也感到满意」。他强调并非想对抗政府,只是痛心当权者漠视国民福祉,又相信美国政府会尽一切办法拘捕他,「没想过可以重返祖国」,认为面前任何选择都对他「不利」,但不打算长期匿藏。他透露,香港只是中途站,最终希望获「重视网络自由」的冰岛提供政治庇护。冰岛政府昨日则表示,斯诺登若欲获庇护,必须亲身到冰岛申请。


有美国专家质疑斯诺登为何逃来香港,因为中美虽无引渡协议,但香港与美国可互相引渡不涉政治的疑犯。


金融时报∶中美关系受考验

休斯顿引渡法专家麦克纳布(Douglas McNabb)说,由於斯诺登已承认泄密责任,美国可轻易提出引渡的理据,斯诺登只能辩称事件属政治问题,并非刑事案。


包括众议院国土安全小组主席彼得.金在内的多名共和党国会领袖,要求引渡斯诺登回国受审。他说,「倘若斯诺登真如其他所说泄漏机密,美国政府必须以最严厉法律起诉他,并尽快展开引渡程序。」


英国《金融时报》分析,斯诺登主动现身,令中美关系再面临考验,中方情报部门会有意向斯诺登套取情报,但中方亦不欲被视为包庇泄密者。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院副教授沈旭晖向本报称,虽然今次事件的性质,与美国对中国关於网络安全的指控并不相同,但外界仍将藉此得出美国在网络监控与安全问题上双重标准的印象,这将令中国在这场争议中增加话语权。中国政府仍未回应事件,白宫与中情局则拒就事件置评。




在港3周仅3离酒店房 笠头用电脑防窥视




斯诺登在香港的消息昨日曝光後,有传他下榻中环文华东方酒店,部分传媒机构即派出记者到酒店门外守候(左方栏杆位置),但斯诺登是否身处其中,一直未能证实。(李泽彤摄)

斯诺登自上月20日抵港後,据报匿藏在中环美国总领事馆附近的一家高级酒店,如惊弓之鸟般生活,至今已3周,仅离开过房间3次,还用尽方法避开监听,连在受访时听到酒店响起警钟,也以为是中情局特工逼他现身。

酒店响警钟 怕遭逼现身

昨日身处香港的英国《卫报》记者麦卡斯基尔透露,斯诺登由早到晚在酒店房内,由於房租及餐饮服务费用高昂,「他的信用卡快被『碌爆』」。斯诺登周日在房内接受访问时亦称,餐饮都以房间服务送上。

据《卫报》记者描述,斯诺登非常害怕被人报复跟踪,以枕头塞@房门罅隙以防被监听。在用手提电脑输入密码时,用红头巾遮住自己的头与电脑,免被隐蔽镜头窥视。


斯诺登的行为看来像患了妄想症,但《卫报》指出,他在美国情报界打工近10载,清楚知道美国最大及最秘密的情报监察机构国安局及世上最强大的美国政府正在找他,够他感到如斯害怕。

记者形容斯诺登是个沉静、醒目、易相处及谦逊的人。当谈及可能是通讯专家才明白的监控技术时,他看上去最是眉飞色舞。他对网络自由的重视,从其手提电脑的贴纸可见一斑,其中一个写@「我支持网络权益」,另一个则称赞提供匿名技术的网上组织。


「唯一害怕损害家人」


他在说话时表现冷静,但当谈及泄密决定对家人、特别是几个正为美国政府打工的家人的影响时,他热泪盈眶,「我唯一害怕的是对我家人的损害。我无法再帮助他们,那令我彻夜难眠」。卫报/华盛顿邮报
 
gmail 账户都被监控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