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教有经验的前辈进来看一下我们这种情况适合何种移民,非常感谢

抱歉,上班时间没太注意去爬楼,不知道您是女士。我还以为是老公,就自话自说的说教上了,多有得罪。

最简单的方法看来还是一方来读研究生然后申请,然后夫人来陪读(可以拿工作签证),最后一起申请移民。
Canadian experience class
http://www.cic.gc.ca/english/immigrate/cec/
或者
Opportunities Ontario: Provincial Nominee Program > International Students > Masters Students
http://www.ontarioimmigration.ca/en/pnp/OI_PNPSTUDENTS_MASTERS.html

这次您有机会可以接触这些东西真是宝贵的机会,不过我觉的还是不够,主要是心态不一样,所以不会有太大的负担,只会觉的很好玩而已。现在还有亲戚帮助你们这点很好,但是你要记住这种帮助顶多可以维持几个月,最多1年就会到头了。你们俩个人的专业跟加拿大来说不是很对口,发展空间很小。俩个人从新回炉上学是一定,10年到不会,但是最起码2-3年会有的。没有这边的学历很难找到一个体面工作。想说的东西还很多,恐怕三天三夜也说不完,我就就此打住,希望您全家一切顺利。

谢谢谢谢,您两次打了这么多字已经是非常诚恳,您说的这些我已经部分体验过了,亲戚只是在加拿大,而且看我们有孩子所以鼓励我们来这边而已,但他们并不在渥太华,在埃德蒙顿那边呢,所以这次来完全是我们自己安排所有事情,他们没有帮任何的忙,包括租房子弄网络,安排家里所有的柴米油盐,因为租的是公寓,里面除了地毯基本上是什么都没有。
我们也已经关注过技术移民的专业,我老公现在从事的工作跟里面有一个接近,但是我不知道是不是,如果不可行,而我们真的决定移过来,肯定优先考虑是您以上提到的办法。非常感谢您帮忙提供参考。
 
谢谢谢谢,您两次打了这么多字已经是非常诚恳,您说的这些我已经部分体验过了,亲戚只是在加拿大,而且看我们有孩子所以鼓励我们来这边而已,但他们并不在渥太华,在埃德蒙顿那边呢,所以这次来完全是我们自己安排所有事情,他们没有帮任何的忙,包括租房子弄网络,安排家里所有的柴米油盐,因为租的是公寓,里面除了地毯基本上是什么都没有。
我们也已经关注过技术移民的专业,我老公现在从事的工作跟里面有一个接近,但是我不知道是不是,如果不可行,而我们真的决定移过来,肯定优先考虑是您以上提到的办法。非常感谢您帮忙提供参考。
再境外申请技术移民和来上学之后再境内申请,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路数。 前者可能会拖上你很多年,不管是心理还是精力上都会有很大的压力,有可能等办下来孩子都已经10岁了,后者虽然快速但你需要有一定量的经济基础来协助完成。
 
确实是这样的!原谅我考虑问题不够全面。:p 。。不过楼主这个帖子是不是跑偏了,呵呵。

说到教育,忍不住要再啰嗦几句。

这么说吧,国内和美加不同的录取标准,决定了学生不同的努力方向。

在国内分数第一的评判标准下,学生只能把全部精力用于提高分数。
近年开始的所谓校长推荐,只不过也是推荐学校里的高分生,外加特权生。

而美加的录取标准里,分数和课外活动同等重要,这就决定了学生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这也是为何港大总是招到不被国内高中老师待见的学生,而高考状元却频频落榜。

从这个角度讲,美加(以及这个系统)的学生是比国内学生更辛苦,压力更大。

再看两个不同标准下培养出来的学生。

前者是一条腿非常强壮的畸形人;而后者算是两条腿都在发展的比较正常的人。

对于后者,即使他们参加课外活动、做义工,只是为了申请大学(当然很多学生是真心愿意做的),可是他们做了,就得到了锻炼,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

我在北京 JJL 做过美国部文案,给学生写PS, CV, RL的,对此了解一点儿。

在还没有更好的录取标准的情况下,美加的这种标准就是目前最好的。

就像多党制也问题多多,但还没有更好的制度之前,要比一党专政要好。

越过大学的录取标准,再看招工的标准。

在美加也看出身学校,但普通学校的学生也是有机会出头的。就像college和university的毕业生,在申请政府工作的时候,只要满足了qualification, 就业的机会是平等的。

可是中国的名校情节,在扩招以后,更是严重。

在招聘时,对很多大企业,研究生是名校读的还远远不够,要本科也是名校的;甚至有的还追到高中是不是重点。

这就决定了学生一定要拼命进名校;再往前推,就到幼儿园了。

在整个社会的这样的状况下,学生也只能跟着打转;除非彻底逃出了这个系统。

跟中国同样的情况,在韩国也存在。

我听在大公司做HR的朋友说过,他们招人,基本只看毕业学校。地方的大学(汉城以外的城市),简历根本不看;汉城的大学,也只看汉城国立大,延世大,和高丽大的。

在这样的标准下,就决定了韩国学生也只能拼了命的往这三大里挤。

而逃离中国和韩国这种教育系统、社会系统的家长们,也只是想让孩子得到比较全面的发展,而不要成为考试机器、一条腿强壮的畸形人。

美加学生有他们的压力。

不过在所有那些压力下,学生会得到比较全面的发展。

我想这是很多家长为了孩子选择移民的原因吧。
真的非常赞同。您打得这么错字,相信也有很多朋友对这些对比有了了解,我想让孩子成为能用任意一条腿都能站的住的人,而在国内我却不得不让她成为一条腿走路的人。
就以北京现在落户的标准看,要求本科开始就是985或者是211,今年还加了一个潜规则,年龄有限制,就是要求你毕业就来北京找工作,否则年龄就超过限制了。也就是说,必须从本科开始就是重点大学,而且一点都不能耽误,在这种环境下,家长只能强迫孩子学习学习再学习。
 
再境外申请技术移民和来上学之后再境内申请,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路数。 前者可能会拖上你很多年,不管是心理还是精力上都会有很大的压力,有可能等办下来孩子都已经10岁了,后者虽然快速但你需要有一定量的经济基础来协助完成。[/quote]
明白了,跟greatapple的观点一致,多谢两位给予的建议,知道了我们努力的方向,回去准备攻读第二学位,同时准备雅思,无论来与不来,这两件事情我都开始去做。
PS:在这边因为事情不多,所以已经背了一个月的单词,备战雅思。
 
直接做剑桥雅思吧,剑4或5开始,反复做,留两套最新的考试之前模拟做。

单背单词很浪费时间,效果也不好。

呵呵,谢谢谢谢,这么晚还不睡?我是要配合国内的工作时间,所以是白天睡觉的。
 
确实是这样的!原谅我考虑问题不够全面。:p 。。不过楼主这个帖子是不是跑偏了,呵呵。

说到教育,忍不住要再啰嗦几句。

在招聘时,对很多大企业,研究生是名校读的还远远不够,要本科也是名校的;甚至有的还追到高中是不是重点。
也罗嗦几句:其实看本科也不是中国的特色,牛津,剑桥的校友仅限于本科生,研究生是不算的。移民新加坡,有学历要求但也是要求本科的学校要在他们承认的名单中(实际上就是国内的重点院校),研究生不算。如果本科不在名单中,而研究生在,也不合格。当然,国内的事不一样,实际是水涨船高,我当然要把门槛设到有足够的候选人即可。谁都一样,即便没有明说,心里都是一样的。这不是歧视。
 
没仔细爬楼。不过我自己的看法。还是别来了。为了孩子想离开国内的教育环境我是可以理解的,我自己也有2 个孩子。但是孩子的教育有很多因素,家庭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LZ夫妇这样的年龄移民后,会有很多其他问题,这些问题对孩子的成长和教育也有着影响。
国内教育是不如这边,但是孩子一直在那边如果能适应的话,也不是问题,家长千万不要以为自己觉得怎么好孩子也会觉得好。有的时候家长自己把问题看大了。父母的心态和育儿智慧和家庭的幸福(包括一定的物质条件)对孩子的教育远比在which国家重要。
当然如果LZ夫妇移民后能有好的心态和幸福的家庭给孩子教育创造好的条件那当然是最理想的了,但是残酷的事实是:不少夫妇没能做到这一点。。
现在国内不一样了,象你们这样的白领,把在国外奋斗的劲头拿出来在国内使,孩子将来的选择也一样很多出国也很容易,也不一定就会被国内的教育逼的多么痛苦。。
我再坦率地跟你说一句,不要以为出来了就多么潇洒怎么过都不在乎孩子怎样都无所谓,第一代移民中国人的圈子里面攀比只是比国内好,但是比房子比孩子也是你能感觉到的,这是我的体会。这儿的many中国家长,为供个永远嫌小的房子不知道多么辛苦,哪家不也是带着娃整天东奔西跑的这班那班的,我说这话肯定挨砖,但是这是我的真实体会。
 
适合不移民
 
lz 已经给村里说不要来的人定性了居心不良,讽刺挖苦。

你们怎么能这样呢?! 你们怎么可以不让人跳呢!这叫明知山有虎,你们还不让去!人楼主是武松好不好.
 
来吧。。。要有不撞南墙不回头的精神。反正都33岁了,不赌一把没机会了。就当LZ现在回去立马启动各种手续开始办,1年能来算快的了吧,按村长的看法5-8年安顿下来。。39-42岁了。如果再拖几年才来养老钱都存不出来就要退休了。。。
 
lz 已经给村里说不要来的人定性了居心不良,讽刺挖苦。

你们怎么能这样呢?! 你们怎么可以不让人跳呢!这叫明知山有虎,你们还不让去!人楼主是武松好不好.
许你移,不让我移,你啥心态呢?
 
博士千万别移民, 移了绝对是浪费, 搞不好一小时赚十来块加币, 跟打labor工差不多。加拿大基本没什么科技和工业, 卖水, 木材, 或油沙, 以本侠客十多年的深刻观察, 所有中国来的博士都应该回国, 中国才是适合博士发展的地方, 加拿大最适合本科生混饭吃, 我看见许多中国的博士沦落为科技民工, 不值啊。
 
考雅思并不能提高自己在这边的生存能力。
 
说的两个专业过来都不好找工作,因为专业术语和交流方面差别会很大,就算来也很难爬回原有的高度。
 
博士千万别移民, 移了绝对是浪费, 搞不好一小时赚十来块加币, 跟打labor工差不多。加拿大基本没什么科技和工业, 卖水, 木材, 或油沙, 以本侠客十多年的深刻观察, 所有中国来的博士都应该回国, 中国才是适合博士发展的地方, 加拿大最适合本科生混饭吃, 我看见许多中国的博士沦落为科技民工, 不值啊。


科技民工算好的了。开出租、工厂里面,菜地里面的博士多了去了。身在渥太华很多人是没见到在多伦多、蒙特利尔那些华人超市里面上货、饭店端盘子、洗碗有多少曾经的博士。搂主现在是带着工资在这里,说话不腰疼。等着她真办下来,辞掉国内的工作移民过来后就不是一样的想法了,天天坐吃山空,如果说有几百万加币也无所谓。要是需要靠工资养活一家子的话。说句不好听得,准备好做labour工了吗? 准备做几年?

以前就说过一个故事,那年有个女孩在蒙特利尔的一个书包长里面干活,干着干着哭了起来说:“我堂堂大学本科生竟然沦落到干这个.....” 旁边大姐安慰她 “不要哭,你是本科生,我是研究生,某某是物理博士,某某是国内某单位主管,某某某是化学博士;不都干的好好的。这些都是暂时的,熬出来就好了”。

当然很多人经过后来学习,找到了好工作,买了车买了房;但是前几年的苦日子你准备好了吗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