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2-11-16
- 消息
- 1,689
- 荣誉分数
- 190
- 声望点数
- 193
喜欢传统节日的日本人,不会轻易忘记古代的事情,但却总是没有勇气面对现代。
每年的7月7日,日本人为传说中的牛郎和织女相会而庆祝“七夕节”,举行各种祭典。可是,对日军在同一个日子挑起的卢沟桥事变,他们只字不提。
淡忘历史是日本战后的风潮。而到了21世纪的今天,这种现象更为突出。
懂历史的日本人,目前不敢谈历史;对历史了解不多的人,却又歪曲历史,盲信保守派出版的歪曲历史的书籍。“南京大屠杀”、“慰安妇”等历史名词都被一一踢出历史教科书。
不断寻找自辩理由
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在为历史举办“葬礼”之际,日本还巴不得把其他亚洲国家的人拉在一起,共同埋葬关于历史的记忆。
中国《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马立诚在《战略与管理》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中,呼吁中国在发展中日关系问题上要有新思维,不应纠缠历史问题,被日本的《读卖新闻》、《朝日新闻》反复引用。
上月,韩国总统卢武铉访问东京时,对历史问题谈得确实不多。不过,他在出席旅日韩国人集会时,曾经说过一段话:“谈历史,不代表历史问题就能够马上解决;不谈历史,不代表没有历史问题。”
另外,在日本国会演讲时,他也指出:“日本应该做好历史功课。”
对于这些谈话,许多日本报章都不报道。相反,卢武铉对日本说的一些好话,却变成头版头条新闻。所谓“未来志向”、“日韩新世代”,都成为日本粉刷历史的新材料。
对日本不能不讲历史
可笑的是,东京TBS电视台在卢武铉访问东京之际对韩国做的一项目民意调查,却揭露了日本自欺欺人的一面。调查显示,81%的韩国民众认为,韩国和日本的历史问题还未获得解决。因此,所谓的“未来志向”,其实只不过是日本自导自演的一出戏,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模拟空间。
“未来”和“过去”是反义词,却有着不可脱离的连贯性。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中刻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指的就是要正视历史。中国领导人江泽民、胡锦涛口中的“以史为鉴”,更是重视历史教育的名言。
良药苦口利于病。当面对一个只知道用麻醉药来背叛历史、逃避罪行的日本政府时,不好好揭它的疮疤,就会让它继续生脓包。和日本谈历史,绝不是什么纠缠不请,而是以事论事。倘若日本人真有心追求永恒的“未来”,那就不应该抗拒亚洲的批评,不要躲开历史问题。要和日本打交道,也只有一条路、一种“旧思维”:敦促日本正确面对历史。
每年的7月7日,日本人为传说中的牛郎和织女相会而庆祝“七夕节”,举行各种祭典。可是,对日军在同一个日子挑起的卢沟桥事变,他们只字不提。
淡忘历史是日本战后的风潮。而到了21世纪的今天,这种现象更为突出。
懂历史的日本人,目前不敢谈历史;对历史了解不多的人,却又歪曲历史,盲信保守派出版的歪曲历史的书籍。“南京大屠杀”、“慰安妇”等历史名词都被一一踢出历史教科书。
不断寻找自辩理由
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在为历史举办“葬礼”之际,日本还巴不得把其他亚洲国家的人拉在一起,共同埋葬关于历史的记忆。
中国《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马立诚在《战略与管理》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中,呼吁中国在发展中日关系问题上要有新思维,不应纠缠历史问题,被日本的《读卖新闻》、《朝日新闻》反复引用。
上月,韩国总统卢武铉访问东京时,对历史问题谈得确实不多。不过,他在出席旅日韩国人集会时,曾经说过一段话:“谈历史,不代表历史问题就能够马上解决;不谈历史,不代表没有历史问题。”
另外,在日本国会演讲时,他也指出:“日本应该做好历史功课。”
对于这些谈话,许多日本报章都不报道。相反,卢武铉对日本说的一些好话,却变成头版头条新闻。所谓“未来志向”、“日韩新世代”,都成为日本粉刷历史的新材料。
对日本不能不讲历史
可笑的是,东京TBS电视台在卢武铉访问东京之际对韩国做的一项目民意调查,却揭露了日本自欺欺人的一面。调查显示,81%的韩国民众认为,韩国和日本的历史问题还未获得解决。因此,所谓的“未来志向”,其实只不过是日本自导自演的一出戏,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模拟空间。
“未来”和“过去”是反义词,却有着不可脱离的连贯性。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中刻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指的就是要正视历史。中国领导人江泽民、胡锦涛口中的“以史为鉴”,更是重视历史教育的名言。
良药苦口利于病。当面对一个只知道用麻醉药来背叛历史、逃避罪行的日本政府时,不好好揭它的疮疤,就会让它继续生脓包。和日本谈历史,绝不是什么纠缠不请,而是以事论事。倘若日本人真有心追求永恒的“未来”,那就不应该抗拒亚洲的批评,不要躲开历史问题。要和日本打交道,也只有一条路、一种“旧思维”:敦促日本正确面对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