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找你呢,你那反转派黄万里三峡论哪里找的?还上游金沙江什么的? 黄大叔出名是三门峡吧?黄河那嘎的事吧?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id=9177186&boardid=1&hot=1
我算黄万里的校友,尊敬他,但不迷信他。任何科学问题,事实是第一位的,这是现代科学的基本准则。是衡量事物准确性的真理,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道理,黄老在天有灵,也会赞同。 1993年,黄万里就三峡工程上书中央,“请速决策停工”,重申过去论点:“此坝蓄水后不出十年,卵石夹沙随水而下将堵塞重庆港;江津北碚随着惨遭洪灾,其害将几十倍于1983年安康汉水骤涨21米,淹毙全城人民的洪灾。最终被迫炸坝。” 黄万里的预测,基于他青年时对长江上游干支流的实地考察。他根据岷江都江堰鱼嘴实测的输移卵石,推算三峡段年平均入库卵石高达一亿吨。 现在三峡截流十六年,早就过了十年大限,具体情况怎么样呢?让事实说话: 据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监测统计,三峡建库前,重庆寸滩断面多年平均卵砾石来量22万吨,仅为黄万里推算的千分之二。 三峡蓄水以来,水文局监测统计显示,寸滩断面卵石来量减少至年均4万多吨。到目前为止,重庆主城区河道还冲刷了几百万立方米,“并没有发生卵砾石的严重淤积”。 据监测,与卵砾石一样,悬移质泥沙入库数量亦明显下降,上世纪50至70年代,三峡水库相应范围,年平均来沙量为5亿吨左右,90年代减少至3亿多吨,三峡水库蓄水后进一步减至2亿吨左右。 对于悬移质泥沙的问题,三峡水库以“蓄清排浑”的运用方式应对,即汛期来沙多时降低水位排沙,非汛期来沙少时蓄水兴利。 即便如此,在目前水库运用初期,也仅能排出70%左右的泥沙。据监测,蓄水以来,2003~2007年,每年入库2亿吨泥沙,约有1.3亿吨淤在库内。 1.3亿吨的淤积量,仅约为论证阶段预期的三分之一。 现在,数十艘重庆-宜昌的万吨游轮,穿梭于川江上。事实胜于雄辩。 注:旅游船和货船的吨位,定义不一样。各位读者别理解成货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