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害国啊

蓝领哥,请宽容。
他们说北京地铁可以随地大小便的,没人管,旁边还有人递塑料袋给你
:dx:
 
蓝领不应该把枪口对准中国人民,而应该对准政府铺张浪费

不知道飞来客和老华侨是否也参加国宴去了?

大场面!中国国庆 千人同吃国宴

2013-09-30 凤凰网
9月30日晚,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庆招待会,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四周年。
d5b082659b10192bec60a2a01f084092.jpg

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与1100多位中外人士欢聚一堂,共庆共和国华诞。

22cb336b3399ee48b7286149e2d6ab1b.jpg

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与1100多位中外人士欢聚一堂,共庆共和国华诞。
75c846ee15d8da16c86b8a473db99525.jpg

9月30日,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盛大招待会,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4周年。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与中外人士欢聚一堂,共庆共和国华诞。  
842196495557b63784c7faa6b09bd7e4.jpg

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与1100多位中外人士欢聚一堂,共庆共和国华诞。
699bf0be839585d2f6e1e50909dd1e63.jpg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表讲话。
e6ba6a7aa6f2f4bbbd862a98ea995caf.jpg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表讲话
e1786c66c76119a8d4642b9c69659519.jpg

9月30日,中国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庆招待会,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4周年。
a14a1fdd369e6ff8104edf6886d8583f.jpg

9月30日,中国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庆招待会。
b632782ca11246cb6650a938f0b18f3f.jpg

招待会开始前,服务人员在忙碌。
39a9a50df470fbfffcf1cc2536224671.jpg

9月30日,中国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庆招待会。
 
没有民主,将危害人类!
 
因为下雨,很多人没有耐心找垃圾桶,所以扔到了广场上。
 
十一万人冒雨看升旗。完成后留下五吨垃圾在天安门广场。:eek:


“留下五吨垃圾”之说的来源是哪里?
收垃圾的人说的吗?
他们该不是想虚报功劳故意夸大事实吧

老毛当年在天安门广场每天检阅百万红卫兵, 听说过广场上有多少垃圾吗?
现在人的素质真不如文革的时候?
 
“留下五吨垃圾”之说的来源是哪里?
收垃圾的人说的吗?
他们该不是想虚报功劳故意夸大事实吧

老毛当年在天安门广场每天检阅百万红卫兵, 听说过广场上有多少垃圾吗?
现在人的素质真不如文革的时候?
那个时候红卫兵小将接受过毛主席检阅后,天安门广场到处都是金条 :tx:
 
“留下五吨垃圾”之说的来源是哪里?
收垃圾的人说的吗?
他们该不是想虚报功劳故意夸大事实吧

老毛当年在天安门广场每天检阅百万红卫兵, 听说过广场上有多少垃圾吗?
现在人的素质真不如文革的时候?
来自大陸搜狐。:eek:
 
:kan:完全不尊重事实。:kan:

来自大陸搜狐。:eek:

来自大陸网易:tx:

毛泽东接见红卫兵后 天安门广场出现很多金条
2013-08-29 01:25:46  
作为叶剑英的二女儿,叶向真在“文革”中也有一段惊心动魄的岁月,她策划组织了1966年12月“绑架”彭真事件,并组织公开批斗彭、罗、陆、杨等人的万人群众大会。但在随后,她也经历了身世浮沉。
叶向真:我与父亲的“文革”往事
□周海滨 采写 □叶向真 口述
位于北京西山军事科学院的一个宅院里,叶剑英的夫人吴博和二女儿凌孜(叶向真)平静地生活着,远离喧嚣都市。在挂满叶帅照片的客厅里,凌孜迎面走来,高挑、干练、高雅,完全不似一个年届七旬的老人。
凌孜说,看着客厅里悬挂的那张父亲与她的合影,总是会回忆起1963年11月一个深秋的清晨。那天,凌孜陪父亲在院落里散步。父亲捡起一片红叶观赏了一下,随手交给凌孜,凌孜回屋就把红叶夹进父亲的厚书里。没想到,隔了一天,父亲写了一首五言诗:“翠柏围深院,红枫傍小楼;书中藏醉叶,留下一年秋。”
23年后的1986年,也是在一个枫叶飘落的深秋,叶剑英在这里走完了最后的人生路程。
“我们院里的果树都是他让种的。他特别珍惜土地,千方百计要让土地发挥出价值,能为人所用。”
不难想象,这个叶剑英居住了近30年的庭院,当年一定是绿阴叠翠,瓜果低垂。而今在凌孜的打理下依然生机盎然。凌孜说,无论是苍松翠柏还是瓜果菜蔬,眼前处处都留下了父亲的痕迹:树阴下有他不倦读书的身影,大厅里有他用左手打乒乓球时认真的模样。
凌孜历历在目的,还有与父亲在一起的“文革”岁月。
热血红卫兵
1966年“文革”爆发,那年,我25岁,在中央戏剧学院读书,还担任了中央戏剧学院的学生会主席。“文革”大潮中,我亦难抵造反激情。当时我的想法很单纯,不管是哪个派系,都是永远忠于毛主席,这个宗旨不变。派系间互相看不顺眼,我对你有看法,你对我有看法,如此而已。“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头可断血可流,毛泽东思想不可丢”,这都是当时红卫兵的口号,还成立了毛泽东思想战斗团(叶向真是中央戏剧学院“造反派”组织“毛泽东主义红卫兵”的首脑,成为首都艺术院校的“造反派”领袖)。
父亲这时候主要负责北京的治安,主持军委日常工作。他对这场运动的态度十分谨慎,但目睹“造反派”种种破坏活动,无力制止,只能大力稳定住军队局势,强调军队与地方不同,不能随便揪斗、处分干部。
1966年,毛泽东先后8次在天安门广场接见红卫兵。当时首都治安由父亲管,有一次他一回来就说“糟了”,因为红卫兵走了以后,在天安门广场发现了很多金条。实际是当时红卫兵抄家,把人家的家底儿都抢了来,金子就放在自己口袋里,结果一挤,金条从兜里掉出去了。父亲非常感慨地说了一句:“如果这样下去,年轻人不知道会学成什么样!”
......

http://help.3g.163.com/13/0829/01/97DJNN6B00964JT6.html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