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一下三种百科关于转基因食品的介绍:百度百科,中文维基,英文维基。

老闹子

知名会员
VIP
注册
2009-03-07
消息
4,173
荣誉分数
852
声望点数
123
百度百科以反转基因为基调,列举了转基因的科学意义,也举了一些报道过的所谓转基因食品有害的例子,却不提这些例子被科学界批判的事实。

中文维基以支持转基因为基调,举了那些所谓的转基因食品有害的“公共事件”,但同时指出这些被科学界否定。

英文维基直接在开篇介绍语中就指出:“科学界广泛的共识是,市场上的转基因粮食并不比传统粮食对人类的健康更具危险性。”
 
百度百科

转基因食品


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GMF)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简要介绍
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GMF)是指利用基因工程(转基因)
技术在物种基因组中嵌入了(非同种)特定的外源基因的食品,包括转基因植物食品、转基因动物食品和转基因微生物食品。转基因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技术手段,它的不成熟和不确定性,必然使得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从世界上最早的转基因作物(烟草)于1983年诞生,到美国孟山都公司研制的延熟保鲜转基因西红柿1994年在美国批准上市,转基因食品的研发迅猛发展,产品品种及产量也成倍增长,有关转基因食品的问题日渐凸显。
。。。
技术使用
正确使用

为了提高农产品营养价值,更快、更高效地生产食品,科学家们应用有益的基因组合方法,改变生物的遗传信息,拼组新基因,使今后的农作物具有高营养、耐贮[zhu]藏、抗病虫和抗除草剂的能力,不断生产新的有益的基因组合食品。

错误使用

首先是毒性问题。一些研究学者认为,对于基因的人工提炼和添加,可能在达到某些人们想达到的效果的同时,也增加和积聚了食物中原有的微量毒素。转基因毒素的危害性远远大于艾滋病、化学添加剂、农药、环境污染等。美国也已否定了(我们正在推广的)第一代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是美国洛克菲勒家族制造出来的大规模减少全球人口(它们称之为清除垃圾人口)的生物武器。微生物是转基因最常用的转化材料,转基因微生物比较容易培育,应用也最广泛。
美国人威廉·恩道尔在《转基因战争—21世纪中国粮食安全保卫战》的序言中指出:“把转基因作物对人类健康、食品安全的威胁太大了,无论怎样强调都不会过分。如果中国的农业被转基因的种子掌控,最多再过20年,中国将不会作为一个国家而继续存在了。”
2012年6月份美国媒体大量报道美国爆发定时群杀吃了掺有转基因怪物饲料的牛的事件。吃了转基因饲料的牛的寿命和食用时间长短都是在很大范围内变化的,牛的代数也有好几代,但却都在同一时间死亡。说明这种转基因的毒杀功能只与转基因本身有关,而与食用的动物无关,换成人也一样,都是15年寿命!中国是世界上食用转基因种类最多,量最大的国家。中国从1999年开始大规模引进转基因,2002年开始放宽转基因准入条件,那么从2004年开始中国接触到这种定时功能的转基因的概率很高。
。。。
研究情况


一批法国科学家经过对小白鼠长达两年的实验,发现这批被转基因玉米喂养的老鼠普遍患上肿瘤,并有多器官衰竭的症状。据悉,中国每年有80%的大豆依赖进口,但所有进口的大豆中,90%以上都是采用同一公司技术种植出的转基因大豆。

法国卡昂大学教授塞拉利尼领导的这个团队表示,这批200个实验鼠的食物主要是孟山都公司新推出的“NK603”转基因玉米。
研究者称,做实验的这批小白鼠普遍患上乳腺癌,并出现肝脏衰竭现象。50%的雄鼠和70%的雌鼠提前死亡。
该研究强调,这是首次在长达两年以上只吃转基因谷物的实验鼠身上得出的成果,通常在白鼠身上进行的实验往往只持续90天。
研究结果公布后,孟山都公司法国总部称:“我们还需要请专家对研究结果进行评估,现在做出评论为时过早。此前所做的超过300次实验都证明是安全的。”
。。。
管理方法

。。。
因此,中共党中央建议:
一、完善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政策、法规建设
二、控制或限制转基因动物或植物的种养植区域
三、保障消费者食品安全,提高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四、请对转基因食品作出明确标识
五、请全面禁止进口美国转基因食品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转基因食物英语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转基因食品就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从而形成的可以直接食用,或者作为加工原料生产的食品[1]
。。。
公共事件[编辑]
转基因饲料导致猪患胃炎几率增加事件[编辑]
由澳大利亚和美國研究人員進行的新研究显示,由轉基因飼料餵養的豬的胃炎發病率遠高於傳統飼料餵養的豬。不过实验太多缺陷,包括发表的期刊并没有影响因子,实验统计方法错误等[6]

先玉335”玉米致老鼠减少、母猪流产事件[编辑]
2010年9月21日,《国际先驱导报》报道称,“山西吉林等地因种植‘先玉335’玉米导致老鼠减少、母猪流产等异常现象”。经农业部门专家现在勘察,山西和吉林并没有种植转基因玉米,而且“先玉335”也不是转基因品种。根据当地村民描述,当地老鼠数量较往年的确有所减少,这与吉林省榆树市和山西省晋中市多年禁用剧毒鼠药,致使老鼠天敌增加;农户粮仓多使用水泥地板,使老鼠不易打洞造成;而且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太原作为北京备用机场,曾经做过集中灭鼠措施有直接关系。关于母猪流产现象,也与当地实际情况不符。《国际先驱导报》的这篇文章还被《新京报》评为“2010年十大科学谣言”[7]

广西大学生精子活力下降事件[编辑]
2010年2月2日,乌有之乡网站刊登文章称,“多年食用转基因玉米导致广西大学生男性精子活力下降,影响生育能力。”后来据核实,广西省从来没有种植和销售转基因玉米。最终查证该文章有意篡改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某博士关于《广西在校大学生性健康调查报告》的结论,与并不存在的食用转基因玉米挂钩,得出上述耸人听闻的“结论”。[8]

绿色和平诉沃尔玛[编辑]
2010年6月, 绿色和平组织在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法院起诉沃尔玛违法销售转基因大米[9]

黄金大米人体试验[编辑]
2012年8月, 《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发表黄金大米研究论文后, 媒体对其中违规利用儿童实验产生广泛兴趣。 2013年9月,塔夫茨大学对此表示道歉 [10]

斑蝶事件[编辑]
1999年5月,康奈尔大学的一个研究组在《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声称用带有转基因抗虫玉米花粉的马利筋(一种杂草)叶片饲喂美国大斑蝶,导致44%的幼虫死亡,由此引发转基因技术环境安全性的争论。事实上,这一实验是在实验室完成的,并不反映田间情况,因而缺乏说服力,且没有提供花粉量的数据,现在这个事件已有了科学的结论:

  1. 玉米的花粉大而重,扩散不远,在玉米地以外5米,每平方厘米马利筋叶片上只找到一粒玉米花粉
  2. 2000年开始在美国3个州和加拿大进行的田间试验证明,抗虫玉米花粉对斑蝶并不构成威胁,实验室实验中用l0倍于田间的花粉量来喂大斑蝶的幼虫,也没有发现对其生长发育有影响。
目前研究已经证实,斑蝶减少的真正原因,一是农药的过度使用,二是作为大斑蝶越冬地的墨西哥生态环境遭到破坏。[11]

墨西哥玉米事件[编辑]
2001年11月,美国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两位研究人员在《自然》上发表文章,声称在墨西哥南部Oaxaca地区采集的6个玉米地方品种样本中,发现有CaMV35S启动子及Novartis Bt 11抗虫玉米中的adhl基因相似序列。绿色和平组织借此大肆渲染,说墨西哥玉米已经受到了“基因污染”,甚至指责墨西哥小麦玉米改良中心的基因库也可能受到了“基因污染”。文章发表后受到很多科学家的批评,指出其在方法学上有许多错误。所谓测出的35S启动子,经复查证明是假阳性。所称Bt玉米中的adhl基因已经转到了墨西哥玉米的地方品种,则是“张冠李戴”。因为转入Bt玉米中的基因序列是adhl-S基因,而作者测出的是玉米中本来就存在的adhl-F基因,两者的基因序列完全不同,是两码事。显然作者没有比较这两个序列,审稿人和《自然》编辑部也没有核实。对此,《自然》编辑部发表声明,称“这篇论文证据不足,不足以证明其结论”。墨西哥小麦玉米改良中心也发表声明指出,经对种质资源库和从田间收集的152份材料的检测,在墨西哥任何地区都没有发现35S启动子。[12]

加拿大“超级杂草”事件[编辑]
由于基因漂流,在加拿大的油菜地里发现了个别油菜植株可以抗1-3种除草剂,因而有人称此为“超级杂草”。事实上,这种油菜在喷施另一种除草剂2,4-D后即被全部杀死。应当指出的是,“超级杂草”并不是一个科学术语,而只是一个形象化的比喻,目前并没有证据证明已有“超级杂草”的存在。同时,基因漂流并不是从转基因作物开始,而是历来都有。如果没有基因漂流,就不会有进化,世界上也就不会有这么多种的植物和现在的作物栽培品种。即使发现有抗多种除草剂的杂草,人们还可以研制出新的除草剂来对付它们。科学进步的历史就是这样。当然,油菜是异花授粉作物,为虫媒传粉,花粉传播距离比较远,且在自然界中存在相关的物种和杂草,可以与它杂交,因此对其基因漂流的后果需要加强跟踪研究。[13]

美国转基因玉米"MON863"事件[编辑]
2005年5月22日,英国《独立报》披露了转基因研发巨头孟山都公司的一份秘密报告。据报告显示,吃了转基因玉米的老鼠,血液和肾脏中会出现异常。最后迫于压力,应欧盟要求,公布了完整的1139页的试验报告。欧盟对安全评价的材料及补充试验报告进行分析后,认为将“Mon863”投放市场不会对人和动物健康造成负面影响,于2005年8月8日决定授权进口该玉米用于动物饲料,但不允许用于人类食用和田间种植。2009年10月,欧洲食品安全局转基因生物小组按照转基因植物及相关食品和饲料风险评估指导办法及复合性状转基因植物风险评估指导办法提出的原则对转基因抗虫和耐除草剂玉米Mon89034 x NK603用于食品和饲料的进口和加工申请给出了科学意见。欧洲食品安全局在总结报告中说,目前有关MON89034 x NK603玉米的信息代表了各成员国对该品种玉米的科学观点,在对人类和动物健康及环境的影响方面,这种玉米与其非转基因亲本一样安全。因此,EFSA转基因小组认为这种玉米品种不大可能在应用中对人类和动物健康或环境造成任何不良影响。[14]

欧洲转基因玉米品种对大鼠肾脏和肝脏毒性事件[编辑]
欧洲食品安全局转基因小组对de Vendomois等发表的论文(3种转基因玉米品种对哺乳动物健康影响的比较,国际生物科学杂志,2009,5:706-726)进行了评审,同时,转基因小组也对3个90天大鼠喂养研究数据的统计学重新分析进行了评价。转基因生物小组得出结论,论文中提供的数据不能支持作者关于肾脏肝脏毒性的结论。并不存在任何新的证据表明需要对以前得出的转基因玉米转化事件MON 810, MON 863和NK603对人类、动物的健康以及环境无不良影响的结论进行重新考虑。
转基因小组指出该小组对先前针对MON 863玉米的研究(Seraliniet al., 2007)所做的几点基本的统计学批判对de Vendomois等的论文同样适用。在转基因小组对Seraliniet al.(2007)的论文的全面评价中,给出了在MON 863(8%)中发现显著性差异的原因,并表明此差异不会影响MON 863的安全性。de Vendomois等检测并报道的对NK603(9%)和MON 810(6%)显著的变量百分率与Seralini等的论文中MON 863的数值是相似的。
转基因生物小组认为de Vendomois等:

  1. 将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的结果放到生物学因果联系中时,对EFSA提倡的使实质等同分析得以实现的,用以提供变化范围的参考品种的应用作了错误的陈述。
  2. 将观察差异放到生物学因果联系中时,没有考虑到可用的关于用不同饲料饲喂的动物间正常的遗传背景差异的信息。
  3. 没有提供以正确的方式应用错误发现率(FDR)方法得到的结果
  4. 没有提供任何将已广为人知的对饲料反应的性别差异与将差异归结为不同种转基因玉米效应的结论联系到一起的证据。
  5. 以不合理的分析和差异值为基础来评价统计权重。
de Vendomois等强调的显著性差异,在转基因生物小组对MON 810,MON 863和NK603三个玉米转化事件的安全性作出判断时,都曾经被认真评估过。de Vendomois等的研究并未提供任何新的毒理学效应证据。在毒理学相关性方面,de Vendomois等所用的方法并不能对转基因生物及其相应对照之间的差异作出正确的评估,主要原因如下:

  1. 所有的结果都是以每个变量的差异百分率表示的,而不是用实际测量的单位表示的。
  2. 检测的毒理学参数的计算值与有关的物种间的正常范围不相关。
  3. 检测的毒理学参数的计算值没有与用含有不同参考品种的饲料饲喂的实验动物间的变异范围进行比较。
  4. 统计学显著性差异在端点变量和剂量上不具有一致性模式。
  5. de Vendomois等作出的纯粹统计学的论断和与器官病理学,组织病理学和组织化学相关的这三个动物喂养研究间的不一致性并没有被提及。[15]
。。。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are foods produced from organisms that have had specific changes introduced into their DNA using the methods of genetic engineering. These techniques have allowed for the introduction of new crop traits as well as a far greater control over a food's genetic structure than previously afforded by methods such asselective breeding and mutation breeding.[1]

Commercial sale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began in 1994, when Calgene first marketed its Flavr Savr delayed ripening tomato.[2] To date most genetic modification of foods have primarily focused on cash crops in high demand by farmers such as soybean, corn, canola, and cotton seed oil. These have been engineered for resistance to pathogens and herbicides and better nutrient profiles. GM livestock have also been experimentally developed, although as of September 2013 none are currently on the market.[3]

There is broad scientific consensus that food on the market derived from GM crops poses no greater risk to human health than conventional food.[4][5][6][7][8][9] However many analysts have objected to GM foods on several grounds, including public health issues,[7] ecological concerns, and economicconcerns raised by the fact that GM plants (and potentially animals) that are food sources are subject to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
 
上学的时候教授就说过,wiki上的东西写report的时候不可以作为reference
 
上学的时候教授就说过,wiki上的东西写report的时候不可以作为reference
是的,网上的东西很多很随意,不能偏信单方面的信息。
百度百科似乎太离谱,直接筛选能够支持他们立场的报道,故意隐瞒不支持他们立场的事实。
 
上学的时候教授就说过,wiki上的东西写report的时候不可以作为reference
是的,网上的东西很多很随意,不能偏信单方面的信息。
百度百科似乎太离谱,直接筛选能够支持他们立场的报道,故意隐瞒不支持他们立场的事实。
WIKI和百度百科不是权威,也不是REFERENCE,是大家尽量客观的从多个方面阐述事实的地方。

但显然WIKI比百度百科要相对客观严谨的多。
 
老闹子,小心被网霸口水给淹了~~:mad:
自己咔嚓了吧~~:)

昨天,不是告诉您了吗,这里有规定了,人家可以转贴,您不可以~~:eek:
 
WIKI和百度百科不是权威,也不是REFERENCE,是大家尽量客观的从多个方面阐述事实的地方。

但显然WIKI比百度百科要相对客观严谨的多。

我也好奇,难道百度百科的那些人都看不到来自权威部门对这些试验“结果”的批驳吗?如果看到了,为什么他们不提那些批驳呢?
这已经不是编辑词条时严谨不严谨,而是故意误导读者了。
 
老闹子,小心被网霸口水给淹了~~:mad:
自己咔嚓了吧~~:)

昨天,不是告诉您了吗,这里有规定了,人家可以转贴,您不可以~~:eek:
我会游泳的。:)
 
谁也没把这当转基因研究所,不就是提供个参考大家讨论吗~~:)
 
我也好奇,难道百度百科的那些人都看不到来自权威部门对这些试验“结果”的批驳吗?如果看到了,为什么他们不提那些批驳呢?
这已经不是编辑词条时严谨不严谨,而是故意误导读者了。

WIKI和百度百科都是人民大众编写的,有什么样的大众就有什么样的产品,当大众普遍热衷于打鸡血,吃尿蛋,嚼生绿豆,蒸醋,清气上升浊气下降,阴阳五行金木水火土,迷信宫廷秘方,崇拜老祖宗拥有现代人无法理解的博大精深,你觉得他们编辑的词条会严谨客观吗?
 
WIKI和百度百科不是权威,也不是REFERENCE,是大家尽量客观的从多个方面阐述事实的地方。

但显然WIKI比百度百科要相对客观严谨的多。
半斤八两。你我也可以上去发。:D
 
公共事件[编辑]
转基因饲料导致猪患胃炎几率增加事件[编辑]
由澳大利亚和美國研究人員進行的新研究显示,由轉基因飼料餵養的豬的胃炎發病率遠高於傳統飼料餵養的豬。不过实验太多缺陷,包括发表的期刊并没有影响因子,实验统计方法错误等[6]

看来中文维基还更新的比较及时,澳大利亚这个猪试验的报告也列在公共事件的第一条里了。

其它那几条公共事件中的试验报告,这个论坛里的反转网友们也反复引用,完全无视科学界对它们的否定。
 
我也好奇,难道百度百科的那些人都看不到来自权威部门对这些试验“结果”的批驳吗?如果看到了,为什么他们不提那些批驳呢?
这已经不是编辑词条时严谨不严谨,而是故意误导读者了。

看了也是白看。让你提供证据证明有害,你很难提供出来。你让他提供证据证明无害,他也很难提供出来。

除了短期特别明显有害的情况,长期有害,或者有害比较隐蔽的情况,这些搞生物的都很难证明的。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