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状元”在美国读大学后对中国教育的感悟!
收藏该文章
今天接到一个妹妹的电话,她刚查到了高考成绩,问我明天填志愿该填什么专业,她爸爸说金融工程好,以后去银行就业,收入稳定,要不要报金融工程?
我要怎么告诉她呢?我自己为了选择我的专业花了一两年的时间思考,到现在还没有给我自己的职业生涯下一个定论,我怎么样告诉她在一个晚上的时间里快速地判断学什么专业好呢?
中国的教育就是这样,中学时代的孩子什么都不懂,不知道各个专业到底是什么意思、社会上各种职业到底意味着怎样的工作状态、他们到底擅长什么、对什么感兴趣、终生的追求是什么,统统不知道...于是就在高考分数出来之后的某一晚在饭桌上和家长合计了一下,就胡乱报个金融、报个计算机、报个会计...可是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可以在饭桌上花一两个小时决定呢?
我决定整理一下电话里的内容,这些是我在美国四年对大学教育的很多思考,这一阵子一个接一个的社团听到我的讲座邀请我去讲梦想-讲经历、讲选择-受之有愧,因为我毕竟没有那么多超出同龄人的见解可讲,但我又时分迫切地希望更多处在迷茫中的学弟学妹们得到一些正能量,面对压力和挑战更加坚定信心,去做最好的选择。
那么,我干脆写成一篇文章吧。也许在填报志愿这些日子不经意间转发到某位大学新生的手里了还可以给人一些启迪。当然啦,我不是教育学专家,一家之言,有些偏颇的观点还望指正。
一、成功的人都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我首先问她:你想做一个成功的人吗?她迫不及待地说:想!我说:那我告诉你,来源:官方微信:swdt58关注我们 所有成功的人,无一例外,都在做他们感兴趣的事情。如果你不喜欢金融,但是觉得金融好就业就填报金融,那大学四年会非常的难过,工作之后会觉得压力特别的大,生活质量也不高...
但如果你认为你真心的热爱画画、你可以不知疲倦地研究地图、谈到各种美食的烹饪方法就会眉飞色舞,那很有可能你就应该去学美术、地理或者烹饪,并且很可能会取得了不起的成就。哈佛大学的校长Faust曾在毕业典礼上说:你可以选择你的退路,但人生很长,先去做你最热爱的事情,不要一开始就选择退路。
对!人生还很长,即使你现在已经中年了,只要目标坚定,都是可以重头开始的!美国人一般会转行很多次,这也是他们反复探索自己兴趣的一个过程,但是一般对于东亚人来说,重头开始总被认为是特别困难而且丢人的。大家知道折纸原理吗?
50年可以奋斗的人生如果是50张纸叠在一起,就只有几厘米厚,但是目标坚定的人,50年都围绕着一个目标在生活,那么50年之后的成就就像一张无限大的纸折叠了50次一样厚!一张纸折叠50次之后一定会很厚吧?但你绝对无法想象,它的厚度竟然可以从地球伸到太阳!
那我们现在来想象,为什么有人一辈子对人类的贡献微不足道,有的人却可以改写人类的历史呢?这就是梦想的力量!
当然了,这个不适用于没有成功野心的人,很多人就是喜欢安逸的小日子,那随波逐流地选专业、进体制,也未尝不可。但是我想说,社会永远都只有绝对的上游和绝对的下游,和一个正在缩小的的中游,中国的经济脉搏一刻不停,而社会阶层在固化,不进则退的河流里,是容不下一条小船舒适地游弋的。
说到选专业这个事情,我认为就先不要考虑好不好找工作了,反正不好找!今年大学生只有30%不到能找到工作,再说,找工作跟专业不相关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肯定会有人说,那找不到好工作怎么办呢?挣不够钱买不起房丈母娘看不上娶不到老婆怎么办呢...
其实这些不是本文想要讨论的范围,但如果允许我发表一些自己的观点的话,我觉得找不到工作的意思是说找不到好工作,但是即使是工地里的工作都可以至少让自己有饭吃啊,如果梦想够坚定,就能体会到一边流浪一边作画的乐趣,就不会把当下吃的苦看得那么重了...我相信好姑娘会欣赏有梦想有志气的男生的,喜欢这篇文章的人很多都是有能力有野心的人,我相信你们不会连自己都养不活的。
我高中是理科,我一直有种从政报国的念头,于是看着很多领导人的简历,感觉应该去学理科,于是大学也继续学习电子工程(真是一个很奇怪的逻辑,好在现在的领导人都开始变成文科出身了)。我修了很多的数理化,结果发现那些课学起来过于简单(可能是国内高中基础打得好),慢慢地越来越迷茫-我花了这么多的时间,付这么多的学费,到底要来美国学什么?
我不想就这么稀里糊涂地念完大学的四年,最后像大多数华盛顿大学工程系的学生一样去微软、英特尔找个舒适的工作-我接触过这些公司里的一部分工科男,社交圈子非常的窄,每天和程序打交道,以至于英文都说不流利了(当然啦,真心喜欢这个行业的肯定也不少的)... 我跟学校提出要休学,于是我去了中国的西部各省,开始穷游欧洲,后来决定要学社会科学-经济学和国际研究学。
可是在国内可等不得!读了一年多发现不喜欢了再转肯定是很困难的!我们还是先问问自己,本科学习到底意义是什么?英文里,之所以有undergraduate和graduate的区别,是因为西方人觉得研究生才算是真正的大功告成,本科只是打个基础而已。美国上层家庭的子女爱去文理学院,就是因为那里的基础打得好,什么基础呢?人文基础!
美国富人总觉得金融、计算机、工程、医学这种技术性很强的学科是中低阶层的孩子还有很多亚洲人爱学的,他们的孩子以后要做高管,要去政府,就必须学英文文学、历史、哲学、经济、政治、法律这一类的富人才敢学的专业,因为本科毕业不用急着养家糊口,还可以体验几年社会,再继续深造,接着进入商界和政坛。(这里是我与很多美国人交流之后的一个不具权威性的总结,并不代表对任何专业的否定,还是那句话,不管是数学、医学、工程...都是有价值的专业,你必须去学你热爱的东西)中国的富人们也开始慢慢转变思维了,开始避免让孩子选择会计、工程等类似技校也可以学到的专业,而让孩子接受更好的人文教育。
现在大学毕业的时候流行说“感谢室友四年的不杀之恩”了,其原因就是我们从小到大的教育机制让我们一直参与非常盲目狭隘而且没有意义的分数攀比,导致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出现了严重的扭曲。生理上的教训就是现在学生的体质的严重下滑和近视的大规模发生。心理上,学生开始为了自己的一点点利益不择手段,甚至杀害自己的同窗好友,还有更多的人为了一些情感上的问题选择自杀!什么样的问题值得我们牺牲生命的代价呢!
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说:我们的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大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道,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我们的教育体制,正在培养大批这样的“有毒的罂粟花”。
已经进入到大学的各位,肯能深有体会,身边很多人是这样的吧!他们真的很聪明,有手腕,为了自己的保研、留学、奖学金、竞选真的可以不择手段。我在美国的体会是怎样的呢?我的国际研究课上有不少同学,他们在朝鲜进行过食品援助,他们积极地为无家可归者筹集物资善款,他们去非洲帮助难民解决用水问题...这些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真的让我倍受感动,尽管很多人是出于自己的信仰去实现他们的善举,但不管信仰如何,这样的力量指引着人们做真、善、美的事情,我们的社会就还有希望。我在云南看到干海子村的小孩儿们一年只能洗一次澡,几乎完全过着原始人的生活的时候,深深地不明白为什么同一个国家的教育可以差得那么远...我们这边有很多人为自己没考上一本苦恼,那边的孩子上不上得了高中都是个大问题。
我总是在想,我去做公益,你们真的就觉得我不懂为自己捞利益那么傻吗?人活着的意义就是为了快乐,我们的任何一个举动,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让自己快乐,要么直接取悦自己(比如游戏、吃喝),要么避免让自己陷于不快(比如赔偿、减肥)...但是你们想过人的终极幸福来自于哪里吗?人的终极幸福感来自于感觉到被爱和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如果不去亲自参与公益,不去亲自帮助那么一两个人,我想这样的给予所带来的幸福感,是没有办法体会的。正是因为这种对于最伟大的幸福的追求,才会有屈原、鲁迅、南丁格尔、甘地这样的人像灯塔一样照亮人类文明的前进方向。这样的幸福,可不是豪华的汽车别墅和万贯财富可以比拟的。
网友评论:您可以通过设置菜单关闭显示
czhz2013-11-09 07:25:17
哪里看出“中国状元“,说不定是个国内高考落榜生。文章也写得肤浅之极,倒敢恬着大脸乱写。对中美教育感触最深的,是那些在国内受过完整小学中学大学教育,又在美国看着自己的子女从小学到大学的过来人。缺少一边的经历,都是半空对全空。
jin_yin_hua2013-11-09 06:53:35
看来这孩子喜欢做的人生是忽悠别人来挣钱。挺不错的啊,像奥忽悠,习忽悠,那些人生导师。
laborlaw2013-11-09 06:51:29
这个人如果在饥荒年代看到大家吃树皮和观音土,会说怎么不吃肉糜? 要注意营养, 不要像你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那样, 有什么吃什么糟蹋自己。
每个家庭都是自己时代的普通人。 他们做出的选择是他们那个时代那个环境下的最有抉择。 谁比谁聪明?
什么学文科,当领导,那是有钱有地位人家的选择。 有钱人不需要你这个小屁孩教育, 普通人家要听了你的话, 大学毕业以后估计就是在麦当劳或者幼儿园打临时工。
狗門賽2013-11-09 05:53:30
图样图森破!桑苔那一雾!
哈哈。
蓝鼻子2013-11-09 05:49:02
这孩子找工作肯定没人要,申研也不会被录取,只会吹牛,做梦,废物一个,靠家里养着。绝对的loser
卧龙司机2013-11-09 05:46:30
人文教育就一个源头——教会学校。
SurvivalOfTheThickes2013-11-09 05:35:54
国内现在就喜欢这种道德高地夸夸其谈,好莱坞片看多了,除了极端个人主义的演讲,人话都说不溜
awdr2013-11-09 05:30:40
同意这篇文章的许多观点。这个状元不但会读书还会观察和思考,是一个真正有智慧和灵性的人。这篇文章也对我们身在的美国的华人家长如何对待理解孩子们的选择有很大的帮助。
laborlaw2013-11-09 05:16:01
工程师和军人是一个国家的脊梁! 但一个国家的人以当工程师和军人为耻的时候, 我家就要衰亡了。
ipmi 发表评论于 2013-11-09 04:23:13
富裕国家重文轻理,这通常是一个国家开始衰败的预兆。
企业也是一样,一个企业一群高管个个英俊挺拔能言善辩,RUN!
姜小鱼2013-11-09 05:08:23
美国人正在反思学校文化中的病垢,年轻人不推崇脚踏实地科学工程而羡慕浮华的个人主义,聪明人去玩金融资本搞政治等。勤奋踏实本来是当年的美国立国之本,希望这孩子不要被左右。
ipmi2013-11-09 04:23:13
富裕国家重文轻理,这通常是一个国家开始衰败的预兆。
企业也是一样,一个企业一群高管个个英俊挺拔能言善辩,RUN!
完了没2013-11-09 04:15:23
没有人文基础和修养的人从政,大多成为党棍,搞建设那叫一个土,唯上的政治生态,人性扭曲。看看中国的现状吧。
laborlaw2013-11-09 04:12:41
近日,一篇名为《美四年本科后对中国教育的感悟》的帖子在网上和微信上热传。发帖人正是2005年湖北省仙桃市的中考状元郑人元。2008年,他参加了“中美太空少年计划”,飞往美国开始为期10天的探索之旅。由于在美国期间表现优秀,郑人元回国后就收到了华盛顿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明尼苏达大学等九所大学寄来的录取通知书。最终,他选择去全球排名第20位的华盛顿大学深造。
去年回国后,他运营了一家教育类公益组织。
百家争鸣20122013-11-09 04:11:12
sherelot 发表评论于 2013-11-08 23:39:36
看半天也没看出他喜欢什么。
他说了他要从政报国,但不知道怎么做。到了美国想去寻求怎么做,但看他的方向却是不正确,以为美国的培养方式就是正确的选择。其实是误入歧途。要从政就要学习政治家需要知道的东西。在中国寻求道路比外面求学更重要,毕竟中国才是真正政治人才的摇篮。
shanemshane2013-11-09 04:08:57
这孩子高考过没有啊?怎么就状元了?挺多个小留,连工作都没有,哪那么多感悟啊???
完了没2013-11-09 04:01:59
热爱篮球不意味着就要把成为乔丹当作人生梦想,也可以从事篮球相关职业嘛,这个产业链条很广。社会整体发达的程度要高,活法才能多元而不受歧视,宽容的环境和标准,才能使很多新兴职业应运而生。小伙子思考和观察的方向都没错。
不老男人2013-11-09 03:58:19
读了以后,很不是味道。什么“美国上层”、“美国富人”,正如“laborlaw” 所说,"捧这臭脚的人挺多的。" 大大的不是味道。
完了没2013-11-09 03:46:54
父母的经验有的可以听,比如建设性或人生阅历方面的,择业之类的还是遵从自己内心的想法好,毕竟老马识途识得也是旧途,而世界发展之快,差几年就嫌落伍了。人文积淀和健全高贵的人格决定人生的丰富程度和高度。职业如果不与兴趣爱好相结合,很难成大器,而少不了世故匠气,人生的幸福指数也会大打折扣。梦想对于挣扎在温饱线的人显得奢侈,但也不意味着就应该麻木不仁甚至昧心做事做人。毕竟是一个没真正走上社会的年轻人的人生思考,挺不错的。
Dalidali2013-11-09 03:44:51
乳臭未干! 口吐狂言. 顶尖的0.01% 甚至0.1%需要本人素质,社会环境, 家庭能力, 机遇等等诸多因素.
举个例子: 一个NBA球员, 后面是几百个甚至几千个找不到好工作的大学球员. 别忘了美国象样的大学就有几千所. 喜欢篮球的孩子多去了! 都去追求篮球梦??
以这小子的建议, 会害了90%以上的孩子!
laborlaw2013-11-09 03:19:47
捧这臭脚的人挺多的。一个一天班都没上过的人,懂什么呢。
中考哪来什么状元。
Chemist20132013-11-09 03:00:04
无语. 自以为是而且骨子里自卑。
SurvivalOfTheThickes2013-11-09 02:55:21
这孩子太自以为是了。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提供适合产业结构的劳动大军。把每个人都当金字塔尖来培养的后果就是金字塔没有了身体只剩个尖儿,以及一大批没有天才又没有糊口的一技之长的剩余人。他自己觉得容易的就以为别人也没问题,这是典型的Dunning-Kreuger Effect。还嫩啊,图样图森破!
size02013-11-09 02:39:32
除了工作,事业,生活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综合完善的能力来解决。经济是解决生存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已,还有交友,婚恋,照顾自己,照顾家庭,等等这些不是你能通过学校教育就能解决的。还是老看法,一个人的人生主要是由基因和青少年成长的家庭决定的,只有一成左右受控于社会教育。
Minor2013-11-09 02:34:07
此公这样下去很快就废了。缺少生活阅历,站着说话不腰痛。现实生活中,不成功的人是绝大多数。干自己喜欢的事是生命的奢侈,幸运儿极少。非要坚持到底,那就是失业大军里的一员。
vollcanoo2013-11-09 02:15:51
不错,小小年纪就懂得了人生的真谛。
人是需要利用一切机会去丰富自己的阅历的。
常乐侠2013-11-09 02:09:00
总体看值得一读。部分论点有问题。作者骨子里对于诸如“美国上层”、“美国富人”和商人的倾爱还是根深蒂固的。看来也未能免俗。既然是选择自己喜爱的专业,又何必以上层、富人和商人为衡量基准呢?当然,人文基础非常实用,而且是所有学科必须具备的学科,理应给以特别的重视。其次如果过于强调人生是自己的,那得看属于自己摸索出来的人生到头来是否在回首人生路时不会后悔,不会怪罪父母为何当初不予指导。由长辈指引的人生之路常常可以让年轻人避免许多曲折,但也难免会受到某些限制,端看个人对人生的领悟、掌控能力和运气。在你还不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时,多听父母的至少多和他们讨论自己的选择总是没错。父母并非永远都不知道什么选择对你最好,特别是当你还没有做父母的时候最好别下这种论断。最后,作者一方面建言“和优秀的、志同道合的人交朋友”,一方面却避免和中国学生“扎堆”,如果你的这些“中国学生”中没有符合你上述所说“优秀的、志同道合...
合作进步2013-11-09 00:51:32
唉,又是一个自以为是的青年,估计最后会废掉。
supermike2013-11-09 00:49:03
10多年前,那时还在国内。公司来了个实习生,一个小个子的犹太人,聪明得一塌糊涂,他当时还在哥伦比亚的数学系没有毕业呢。有一次问他,以后毕业后干啥啊?为啥想着读数学系啊?他回答很简单,如果我精通数字的话,毕业后我能干的事情太多了。后来他毕业后直接就是麦肯锡,再后来。。。
中国人很多时候选择的时候太功利。其实,只要智商真的高,还不如读数学之类的基础学科呢。我赞同那个小犹太人的说法,当你精通数字时,毕业后干啥不是事半功倍的事情?
sherelot2013-11-08 23:39:36
看半天也没看出他喜欢什么。
ActRiot2013-11-08 23:09:06
同意楼下的,妙笔生花。 不过什么工作最重要的是能挣钱谋生
cofilin2013-11-08 22:58:01
倒挺能写得
Dingxiang2013-11-08 22:51:24
写得好!没白来美国留学。
如果还是很年轻的人,那格外了不起。想明白、讲清楚了许多人一辈子没懂的很多人生要义。
当得起“状元”这头衔。祝一生顺利!
zfyg2013-11-08 22:37:35
现在的年轻人真了不起,留下吧
收藏该文章
今天接到一个妹妹的电话,她刚查到了高考成绩,问我明天填志愿该填什么专业,她爸爸说金融工程好,以后去银行就业,收入稳定,要不要报金融工程?
我要怎么告诉她呢?我自己为了选择我的专业花了一两年的时间思考,到现在还没有给我自己的职业生涯下一个定论,我怎么样告诉她在一个晚上的时间里快速地判断学什么专业好呢?
中国的教育就是这样,中学时代的孩子什么都不懂,不知道各个专业到底是什么意思、社会上各种职业到底意味着怎样的工作状态、他们到底擅长什么、对什么感兴趣、终生的追求是什么,统统不知道...于是就在高考分数出来之后的某一晚在饭桌上和家长合计了一下,就胡乱报个金融、报个计算机、报个会计...可是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可以在饭桌上花一两个小时决定呢?
我决定整理一下电话里的内容,这些是我在美国四年对大学教育的很多思考,这一阵子一个接一个的社团听到我的讲座邀请我去讲梦想-讲经历、讲选择-受之有愧,因为我毕竟没有那么多超出同龄人的见解可讲,但我又时分迫切地希望更多处在迷茫中的学弟学妹们得到一些正能量,面对压力和挑战更加坚定信心,去做最好的选择。
那么,我干脆写成一篇文章吧。也许在填报志愿这些日子不经意间转发到某位大学新生的手里了还可以给人一些启迪。当然啦,我不是教育学专家,一家之言,有些偏颇的观点还望指正。
一、成功的人都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我首先问她:你想做一个成功的人吗?她迫不及待地说:想!我说:那我告诉你,来源:官方微信:swdt58关注我们 所有成功的人,无一例外,都在做他们感兴趣的事情。如果你不喜欢金融,但是觉得金融好就业就填报金融,那大学四年会非常的难过,工作之后会觉得压力特别的大,生活质量也不高...
但如果你认为你真心的热爱画画、你可以不知疲倦地研究地图、谈到各种美食的烹饪方法就会眉飞色舞,那很有可能你就应该去学美术、地理或者烹饪,并且很可能会取得了不起的成就。哈佛大学的校长Faust曾在毕业典礼上说:你可以选择你的退路,但人生很长,先去做你最热爱的事情,不要一开始就选择退路。
对!人生还很长,即使你现在已经中年了,只要目标坚定,都是可以重头开始的!美国人一般会转行很多次,这也是他们反复探索自己兴趣的一个过程,但是一般对于东亚人来说,重头开始总被认为是特别困难而且丢人的。大家知道折纸原理吗?
50年可以奋斗的人生如果是50张纸叠在一起,就只有几厘米厚,但是目标坚定的人,50年都围绕着一个目标在生活,那么50年之后的成就就像一张无限大的纸折叠了50次一样厚!一张纸折叠50次之后一定会很厚吧?但你绝对无法想象,它的厚度竟然可以从地球伸到太阳!
那我们现在来想象,为什么有人一辈子对人类的贡献微不足道,有的人却可以改写人类的历史呢?这就是梦想的力量!
当然了,这个不适用于没有成功野心的人,很多人就是喜欢安逸的小日子,那随波逐流地选专业、进体制,也未尝不可。但是我想说,社会永远都只有绝对的上游和绝对的下游,和一个正在缩小的的中游,中国的经济脉搏一刻不停,而社会阶层在固化,不进则退的河流里,是容不下一条小船舒适地游弋的。
说到选专业这个事情,我认为就先不要考虑好不好找工作了,反正不好找!今年大学生只有30%不到能找到工作,再说,找工作跟专业不相关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肯定会有人说,那找不到好工作怎么办呢?挣不够钱买不起房丈母娘看不上娶不到老婆怎么办呢...
其实这些不是本文想要讨论的范围,但如果允许我发表一些自己的观点的话,我觉得找不到工作的意思是说找不到好工作,但是即使是工地里的工作都可以至少让自己有饭吃啊,如果梦想够坚定,就能体会到一边流浪一边作画的乐趣,就不会把当下吃的苦看得那么重了...我相信好姑娘会欣赏有梦想有志气的男生的,喜欢这篇文章的人很多都是有能力有野心的人,我相信你们不会连自己都养不活的。
我高中是理科,我一直有种从政报国的念头,于是看着很多领导人的简历,感觉应该去学理科,于是大学也继续学习电子工程(真是一个很奇怪的逻辑,好在现在的领导人都开始变成文科出身了)。我修了很多的数理化,结果发现那些课学起来过于简单(可能是国内高中基础打得好),慢慢地越来越迷茫-我花了这么多的时间,付这么多的学费,到底要来美国学什么?
我不想就这么稀里糊涂地念完大学的四年,最后像大多数华盛顿大学工程系的学生一样去微软、英特尔找个舒适的工作-我接触过这些公司里的一部分工科男,社交圈子非常的窄,每天和程序打交道,以至于英文都说不流利了(当然啦,真心喜欢这个行业的肯定也不少的)... 我跟学校提出要休学,于是我去了中国的西部各省,开始穷游欧洲,后来决定要学社会科学-经济学和国际研究学。
可是在国内可等不得!读了一年多发现不喜欢了再转肯定是很困难的!我们还是先问问自己,本科学习到底意义是什么?英文里,之所以有undergraduate和graduate的区别,是因为西方人觉得研究生才算是真正的大功告成,本科只是打个基础而已。美国上层家庭的子女爱去文理学院,就是因为那里的基础打得好,什么基础呢?人文基础!
美国富人总觉得金融、计算机、工程、医学这种技术性很强的学科是中低阶层的孩子还有很多亚洲人爱学的,他们的孩子以后要做高管,要去政府,就必须学英文文学、历史、哲学、经济、政治、法律这一类的富人才敢学的专业,因为本科毕业不用急着养家糊口,还可以体验几年社会,再继续深造,接着进入商界和政坛。(这里是我与很多美国人交流之后的一个不具权威性的总结,并不代表对任何专业的否定,还是那句话,不管是数学、医学、工程...都是有价值的专业,你必须去学你热爱的东西)中国的富人们也开始慢慢转变思维了,开始避免让孩子选择会计、工程等类似技校也可以学到的专业,而让孩子接受更好的人文教育。
现在大学毕业的时候流行说“感谢室友四年的不杀之恩”了,其原因就是我们从小到大的教育机制让我们一直参与非常盲目狭隘而且没有意义的分数攀比,导致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出现了严重的扭曲。生理上的教训就是现在学生的体质的严重下滑和近视的大规模发生。心理上,学生开始为了自己的一点点利益不择手段,甚至杀害自己的同窗好友,还有更多的人为了一些情感上的问题选择自杀!什么样的问题值得我们牺牲生命的代价呢!
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说:我们的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大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道,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我们的教育体制,正在培养大批这样的“有毒的罂粟花”。
已经进入到大学的各位,肯能深有体会,身边很多人是这样的吧!他们真的很聪明,有手腕,为了自己的保研、留学、奖学金、竞选真的可以不择手段。我在美国的体会是怎样的呢?我的国际研究课上有不少同学,他们在朝鲜进行过食品援助,他们积极地为无家可归者筹集物资善款,他们去非洲帮助难民解决用水问题...这些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真的让我倍受感动,尽管很多人是出于自己的信仰去实现他们的善举,但不管信仰如何,这样的力量指引着人们做真、善、美的事情,我们的社会就还有希望。我在云南看到干海子村的小孩儿们一年只能洗一次澡,几乎完全过着原始人的生活的时候,深深地不明白为什么同一个国家的教育可以差得那么远...我们这边有很多人为自己没考上一本苦恼,那边的孩子上不上得了高中都是个大问题。
我总是在想,我去做公益,你们真的就觉得我不懂为自己捞利益那么傻吗?人活着的意义就是为了快乐,我们的任何一个举动,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让自己快乐,要么直接取悦自己(比如游戏、吃喝),要么避免让自己陷于不快(比如赔偿、减肥)...但是你们想过人的终极幸福来自于哪里吗?人的终极幸福感来自于感觉到被爱和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如果不去亲自参与公益,不去亲自帮助那么一两个人,我想这样的给予所带来的幸福感,是没有办法体会的。正是因为这种对于最伟大的幸福的追求,才会有屈原、鲁迅、南丁格尔、甘地这样的人像灯塔一样照亮人类文明的前进方向。这样的幸福,可不是豪华的汽车别墅和万贯财富可以比拟的。
网友评论:您可以通过设置菜单关闭显示
czhz2013-11-09 07:25:17
哪里看出“中国状元“,说不定是个国内高考落榜生。文章也写得肤浅之极,倒敢恬着大脸乱写。对中美教育感触最深的,是那些在国内受过完整小学中学大学教育,又在美国看着自己的子女从小学到大学的过来人。缺少一边的经历,都是半空对全空。
jin_yin_hua2013-11-09 06:53:35
看来这孩子喜欢做的人生是忽悠别人来挣钱。挺不错的啊,像奥忽悠,习忽悠,那些人生导师。
laborlaw2013-11-09 06:51:29
这个人如果在饥荒年代看到大家吃树皮和观音土,会说怎么不吃肉糜? 要注意营养, 不要像你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那样, 有什么吃什么糟蹋自己。
每个家庭都是自己时代的普通人。 他们做出的选择是他们那个时代那个环境下的最有抉择。 谁比谁聪明?
什么学文科,当领导,那是有钱有地位人家的选择。 有钱人不需要你这个小屁孩教育, 普通人家要听了你的话, 大学毕业以后估计就是在麦当劳或者幼儿园打临时工。
狗門賽2013-11-09 05:53:30
图样图森破!桑苔那一雾!
哈哈。
蓝鼻子2013-11-09 05:49:02
这孩子找工作肯定没人要,申研也不会被录取,只会吹牛,做梦,废物一个,靠家里养着。绝对的loser
卧龙司机2013-11-09 05:46:30
人文教育就一个源头——教会学校。
SurvivalOfTheThickes2013-11-09 05:35:54
国内现在就喜欢这种道德高地夸夸其谈,好莱坞片看多了,除了极端个人主义的演讲,人话都说不溜
awdr2013-11-09 05:30:40
同意这篇文章的许多观点。这个状元不但会读书还会观察和思考,是一个真正有智慧和灵性的人。这篇文章也对我们身在的美国的华人家长如何对待理解孩子们的选择有很大的帮助。
laborlaw2013-11-09 05:16:01
工程师和军人是一个国家的脊梁! 但一个国家的人以当工程师和军人为耻的时候, 我家就要衰亡了。
ipmi 发表评论于 2013-11-09 04:23:13
富裕国家重文轻理,这通常是一个国家开始衰败的预兆。
企业也是一样,一个企业一群高管个个英俊挺拔能言善辩,RUN!
姜小鱼2013-11-09 05:08:23
美国人正在反思学校文化中的病垢,年轻人不推崇脚踏实地科学工程而羡慕浮华的个人主义,聪明人去玩金融资本搞政治等。勤奋踏实本来是当年的美国立国之本,希望这孩子不要被左右。
ipmi2013-11-09 04:23:13
富裕国家重文轻理,这通常是一个国家开始衰败的预兆。
企业也是一样,一个企业一群高管个个英俊挺拔能言善辩,RUN!
完了没2013-11-09 04:15:23
没有人文基础和修养的人从政,大多成为党棍,搞建设那叫一个土,唯上的政治生态,人性扭曲。看看中国的现状吧。
laborlaw2013-11-09 04:12:41
近日,一篇名为《美四年本科后对中国教育的感悟》的帖子在网上和微信上热传。发帖人正是2005年湖北省仙桃市的中考状元郑人元。2008年,他参加了“中美太空少年计划”,飞往美国开始为期10天的探索之旅。由于在美国期间表现优秀,郑人元回国后就收到了华盛顿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明尼苏达大学等九所大学寄来的录取通知书。最终,他选择去全球排名第20位的华盛顿大学深造。
去年回国后,他运营了一家教育类公益组织。
百家争鸣20122013-11-09 04:11:12
sherelot 发表评论于 2013-11-08 23:39:36
看半天也没看出他喜欢什么。
他说了他要从政报国,但不知道怎么做。到了美国想去寻求怎么做,但看他的方向却是不正确,以为美国的培养方式就是正确的选择。其实是误入歧途。要从政就要学习政治家需要知道的东西。在中国寻求道路比外面求学更重要,毕竟中国才是真正政治人才的摇篮。
shanemshane2013-11-09 04:08:57
这孩子高考过没有啊?怎么就状元了?挺多个小留,连工作都没有,哪那么多感悟啊???
完了没2013-11-09 04:01:59
热爱篮球不意味着就要把成为乔丹当作人生梦想,也可以从事篮球相关职业嘛,这个产业链条很广。社会整体发达的程度要高,活法才能多元而不受歧视,宽容的环境和标准,才能使很多新兴职业应运而生。小伙子思考和观察的方向都没错。
不老男人2013-11-09 03:58:19
读了以后,很不是味道。什么“美国上层”、“美国富人”,正如“laborlaw” 所说,"捧这臭脚的人挺多的。" 大大的不是味道。
完了没2013-11-09 03:46:54
父母的经验有的可以听,比如建设性或人生阅历方面的,择业之类的还是遵从自己内心的想法好,毕竟老马识途识得也是旧途,而世界发展之快,差几年就嫌落伍了。人文积淀和健全高贵的人格决定人生的丰富程度和高度。职业如果不与兴趣爱好相结合,很难成大器,而少不了世故匠气,人生的幸福指数也会大打折扣。梦想对于挣扎在温饱线的人显得奢侈,但也不意味着就应该麻木不仁甚至昧心做事做人。毕竟是一个没真正走上社会的年轻人的人生思考,挺不错的。
Dalidali2013-11-09 03:44:51
乳臭未干! 口吐狂言. 顶尖的0.01% 甚至0.1%需要本人素质,社会环境, 家庭能力, 机遇等等诸多因素.
举个例子: 一个NBA球员, 后面是几百个甚至几千个找不到好工作的大学球员. 别忘了美国象样的大学就有几千所. 喜欢篮球的孩子多去了! 都去追求篮球梦??
以这小子的建议, 会害了90%以上的孩子!
laborlaw2013-11-09 03:19:47
捧这臭脚的人挺多的。一个一天班都没上过的人,懂什么呢。
中考哪来什么状元。
Chemist20132013-11-09 03:00:04
无语. 自以为是而且骨子里自卑。
SurvivalOfTheThickes2013-11-09 02:55:21
这孩子太自以为是了。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提供适合产业结构的劳动大军。把每个人都当金字塔尖来培养的后果就是金字塔没有了身体只剩个尖儿,以及一大批没有天才又没有糊口的一技之长的剩余人。他自己觉得容易的就以为别人也没问题,这是典型的Dunning-Kreuger Effect。还嫩啊,图样图森破!
size02013-11-09 02:39:32
除了工作,事业,生活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综合完善的能力来解决。经济是解决生存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已,还有交友,婚恋,照顾自己,照顾家庭,等等这些不是你能通过学校教育就能解决的。还是老看法,一个人的人生主要是由基因和青少年成长的家庭决定的,只有一成左右受控于社会教育。
Minor2013-11-09 02:34:07
此公这样下去很快就废了。缺少生活阅历,站着说话不腰痛。现实生活中,不成功的人是绝大多数。干自己喜欢的事是生命的奢侈,幸运儿极少。非要坚持到底,那就是失业大军里的一员。
vollcanoo2013-11-09 02:15:51
不错,小小年纪就懂得了人生的真谛。
人是需要利用一切机会去丰富自己的阅历的。
常乐侠2013-11-09 02:09:00
总体看值得一读。部分论点有问题。作者骨子里对于诸如“美国上层”、“美国富人”和商人的倾爱还是根深蒂固的。看来也未能免俗。既然是选择自己喜爱的专业,又何必以上层、富人和商人为衡量基准呢?当然,人文基础非常实用,而且是所有学科必须具备的学科,理应给以特别的重视。其次如果过于强调人生是自己的,那得看属于自己摸索出来的人生到头来是否在回首人生路时不会后悔,不会怪罪父母为何当初不予指导。由长辈指引的人生之路常常可以让年轻人避免许多曲折,但也难免会受到某些限制,端看个人对人生的领悟、掌控能力和运气。在你还不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时,多听父母的至少多和他们讨论自己的选择总是没错。父母并非永远都不知道什么选择对你最好,特别是当你还没有做父母的时候最好别下这种论断。最后,作者一方面建言“和优秀的、志同道合的人交朋友”,一方面却避免和中国学生“扎堆”,如果你的这些“中国学生”中没有符合你上述所说“优秀的、志同道合...
合作进步2013-11-09 00:51:32
唉,又是一个自以为是的青年,估计最后会废掉。
supermike2013-11-09 00:49:03
10多年前,那时还在国内。公司来了个实习生,一个小个子的犹太人,聪明得一塌糊涂,他当时还在哥伦比亚的数学系没有毕业呢。有一次问他,以后毕业后干啥啊?为啥想着读数学系啊?他回答很简单,如果我精通数字的话,毕业后我能干的事情太多了。后来他毕业后直接就是麦肯锡,再后来。。。
中国人很多时候选择的时候太功利。其实,只要智商真的高,还不如读数学之类的基础学科呢。我赞同那个小犹太人的说法,当你精通数字时,毕业后干啥不是事半功倍的事情?
sherelot2013-11-08 23:39:36
看半天也没看出他喜欢什么。
ActRiot2013-11-08 23:09:06
同意楼下的,妙笔生花。 不过什么工作最重要的是能挣钱谋生
cofilin2013-11-08 22:58:01
倒挺能写得
Dingxiang2013-11-08 22:51:24
写得好!没白来美国留学。
如果还是很年轻的人,那格外了不起。想明白、讲清楚了许多人一辈子没懂的很多人生要义。
当得起“状元”这头衔。祝一生顺利!
zfyg2013-11-08 22:37:35
现在的年轻人真了不起,留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