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老人必须是白人?

这种也属于妄自菲薄吧 :(

说笑而已, 不过华人家长确实要加强给小孩的中华文化的灌输. 培养一种自豪感.
 
以后我要给孩子灌输"节日礼物"是炎帝, 黄帝给的"思想.

为什么不就说礼物是圣诞老人给的?
 
为什么不就说礼物是圣诞老人给的?
既然以前说了, 现在也说圣诞老人,但是如果孩子问起圣诞老人的种族, 我就说圣诞老人不属于任何一个种族.谁也没见过他.
 
说笑而已, 不过华人家长确实要加强给小孩的中华文化的灌输. 培养一种自豪感.


我觉得华人就不会顺其自然,非要人定胜天。 把自己的狭义的理解强加于一个与自己不同背景,不同理念的孩子中,是可以误人子弟的
 
最后编辑:
我觉得华人就不会顺其自然,非要人定胜天。 把自己的狭义的理解强加于一个人与自己不同背景,不同理念的孩子中,是可以误人子弟的
每个人都有认可和不认可的权利. 我还算文明, 一种美好的东西, 不同表述而已.
而老穆家庭的解释就太暴力了.
 
既然以前说了, 现在也说圣诞老人,但是如果孩子问起圣诞老人的种族, 我就说圣诞老人不属于任何一个种族.谁也没见过他.


这对,实事求是。你也该明白告诉ta ,你小时在中国没有,你以前不知道,也是才知道,,,,我是很严肃滴说的
 
本来一个宗教是不应该搀杂种族的成分的,搀杂种族的成分在宗教就是一种文化霸权. 我是坚决反对的.
现在既然主流要强化精神和美好事物的象征是白人的概念. 那我只能给小孩淡化这个种族的概念.


怎么和你说呢? 嗯,这只是你个人的愿望。你的小孩会有朋友和社会伴ta长大,你固执倔强地坚持,一定会有点格格不入感,而朋友社会是温良的潜移默化。等ta 有了思维(10岁就行),也许认可你的话,也许会完全排斥你所有的言辞,,,,所以,你的脑子里就不该有什么应该怎样,而是把你知道的告诉ta,仅这个作用,,,,你地明白?
 
怎么和你说呢? 嗯,这只是你个人的愿望。你的小孩会有朋友和社会伴ta长大,你固执倔强地坚持,一定会有点格格不入感,而朋友社会是温良的潜移默化。等ta 有了思维(10岁就行),也许认可你的话,也许会完全排斥你所有的言辞,,,,所以,你的脑子里就不该有什么应该怎样,而是把你知道的告诉ta,仅这个作用,,,,你地明白?

关于认可, 每个华裔或亚裔孩子在北美都有类似的个人归属感的历程.
说个故事吧, 有个在这里长大的CBC, 语言,生活习惯都西化了. 有一次参加同事的婚礼(同事是白人), 结果亚裔和Indian裔包括他,被排在最后一桌, 那些移民的亚裔没什么不满, 这个CBC就很强烈的表达了不满.
 
关于认可, 每个华裔或亚裔孩子在北美都有类似的个人归属感的历程.
说个故事吧, 有个在这里长大的CBC, 语言,生活习惯都西化了. 有一次参加同事的婚礼(同事是白人), 结果亚裔和Indian裔包括他,被排在最后一桌, 那些移民的亚裔没什么不满, 这个CBC就很强烈的表达了不满.


这说明什么? 只能更证明我讲的是对的。 那些移民就觉得自己不是主流,而CBC 自认是主流,这是根本不同!!!
你若天天刻意强化你移民的意识,连圣诞老人都不放过,你是打算让你的孩子拥有和你一样的心理吗? 让ta以后在面对社会认同和感知的过程中多些纠结吗? 你不会说白雪公主是黑人或柬埔寨人吧
 
这说明什么? 只能更证明我讲的是对的。 那些移民就觉得自己不是主流,而CBC 自认是主流,这是根本不同!!!
你若天天刻意强化你移民的意识,连圣诞老人都不放过,你是打算让你的孩子拥有和你一样的心理吗? 让ta以后在面对社会认同和感知的过程中多些纠结吗? 你不会说白雪公主是黑人或柬埔寨人吧?

那个CBC他自认为和移民不同, 但是主流还是把他划成和移民一类, 这是他归属感迷失而产生不满的根源. 与其是这么几十年削尖脑袋都融不进去, 干脆强化他原属地归属感反而更好些.
 
最后编辑:
关于认可, 每个华裔或亚裔孩子在北美都有类似的个人归属感的历程.
说个故事吧, 有个在这里长大的CBC, 语言,生活习惯都西化了. 有一次参加同事的婚礼(同事是白人), 结果亚裔和Indian裔包括他,被排在最后一桌, 那些移民的亚裔没什么不满, 这个CBC就很强烈的表达了不满.

这几天正看JAMES推荐的高晓松的“晓说MORNINGCALL”,这小子看来是个万事通,读了不少书,走了不少路,天文地理、三教九流都能侃,当然我作为同龄人自惭不如,不知道真伪,就信了吧。

关于西方世界的主流是有深厚历史基础的,甚至是骨子里的,高晓松说美国橄榄球的四分卫,必须是白人。圣诞老人一直是什么形象当然不是说变就变的。西方盛行的一些文化那么有生命力和扩散力,不是谁不理解就没价值的。

中国还是需要放下身子,各界人等坚持执着奋斗100年再说吧。
 
那个CBC他自认为和移民不同, 但是主流还是把他划成和移民一类, 这是他归属感迷失而产生不满的根源. 与其是这么几十年都融不进去, 干脆强化他原属地归属感反而更好些.


在农村融不进去,在大城市就不一样了。 童鞋,把眼光放远,你孩子长大的时候,这个世界的主流怕是cbc ,abc的,,,

哦,跟你说呀,洋农民和中国农民一样,就认家门口的俩半人,连对外村的洋农民也一样排挤,不奇怪。那个CBC 为什么敢说出来,因为他自信,他就是主人,,,,,,移民就少有这底气,,,,移,你热狗白卖了,这道理还犹豫 !!!
 
这几天正看JAMES推荐的高晓松的“晓说MORNINGCALL”,这小子看来是个万事通,读了不少书,走了不少路,天文地理、三教九流都能侃,当然我作为同龄人自惭不如,不知道真伪,就信了吧。

关于西方世界的主流是有深厚历史基础的,甚至是骨子里的,高晓松说美国橄榄球的四分卫,必须是白人。圣诞老人一直是什么形象当然不是说变就变的。西方盛行的一些文化那么有生命力和扩散力,不是谁不理解就没价值的。

中国还是需要放下身子,各界人等坚持执着奋斗100年再说吧。
我的观点是:
- 让孩子入乡随俗并没有错.
- 但是没有必要认为全盘接受西化思想就才对孩子未来有好处.
- 要加强孩子对祖先文化的尊重和自豪感.
 
那个CBC他自认为和移民不同, 但是主流还是把他划成和移民一类, 这是他归属感迷失而产生不满的根源. 与其是这么几十年削尖脑袋都融不进去, 干脆强化他原属地归属感反而更好些.

CBC不能和扎根上百年的LOCAL一比也是属于正常。和移民、老印坐在一起也不能算歧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