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
郭德纲自称是1973年生人,其实它是1969年生人,已届4张了。至于它为何要说是70年代生人,我想可 能是为了营造气氛,迎合当前70年代一些人的口味吧。至于有一种说法,说郭德纲是牛振华的私生子,这点我不敢认同。就算郭真的是73年生人,牛振华生于 1956年,73年才17岁,从生理角度是可以的,但放在那个年代一个17岁的孩子有私生子不太可能。况且我以为牛振华长得更像于谦而不是郭德纲。郭德纲 最丢人的经历就是它连小学都没上过,可以说是个彻头彻尾的文盲。有些人是注定没文化的,倒不是它的爹娘不供它上学,而是这个孩子从小就表现出了非同一般的 痛恨知识和课堂的天性。又赶上文革后期,所以它没上学也就不足为怪了。如果它真的生于73年,国家逼着丫也得让丫上个一年级,免得丢人。这一点在多年后郭 德纲站在相声舞台上侃侃而弹,痛心疾首的辱骂知识分子和大学生的时候就可以想见当年它被这些人怎样的小视和嘲笑以至埋下了如此仇恨的种子。
郭德纲既然不上学,总得干点什么吧。郭从小挺喜欢到茶馆听说书的,于是他爹就让它到一个评书演员那去学学。应名是学,其实就是想给它栓上笼头,免得出去到社会上惹是生非。
这个人就是被郭德纲口口声声称为师父的金文生。当然了,这也就是郭为了自己随便乱认的师父。实际上不管相声还是评书,拜师是有严格规矩的,绝非自己一说 就行了,必须要得到业内同行的认可。这也就是郭德纲为什么说杨志刚不是它师父的原因。但说起来候耀文要是按老辈子的规矩也不能算郭的师父,因为虽然举行了 拜师仪式,但郭并没有入到相声家谱里,因为这份家谱在殷文硕手里就丢了。所以文革后的拜师仪式其实都是扯淡了。就如同没有传国玉玺的人,你就算做了皇帝也 不叫名正言顺。所以要真正说师父这事,文革后(至少是68年以后拜师的)都是胡扯。
转眼到了80年代中后期,郭德纲20多岁 了,也混了10多年,终于结婚了。它的媳妇是一个老天津的姑娘,属于特事的那种,虽然郭德纲没有工作和学历,但郭德纲的爹是一个**,多年来也攒了一些昧 心钱,家里的日子也还过得去。这个媳妇在公交当个售票员。郭德纲在其父的帮助下在天津红桥文化馆找了个临时工干。正是这段经历是郭德纲最难以启齿和忘怀 的,这也是它为什么念念不忘并在其博客里胡说一番最终导致一场官司的原因。在红桥文化馆遇到了它的一个克兴――杨志刚。杨志刚属于那种典型的政工干部类型 的人,虽然业务上不能说怎么好,可思想上很左。当时社会刚刚有了些自由主意的色彩,可杨志刚对很多事是看不惯的。但郭德纲却恰恰在干这些事。郭德纲最大的 特点就是贪财和颠倒黑白。只要需要,郭德纲可以说它的父亲是驴,它妈是猪,自己是狗。只要能挣钱,它可以舔任何动物的**。郭德纲的另一大特性是撒谎,它 抽烟喝酒无所不为,却常常说自己不会喝酒,抽烟。偏巧有一天抽烟被杨志刚发现了,杨志刚家长作风比较严重,把烟夺过来,拿起郭德纲的一只手,将烟在它手上 按灭了。把郭德纲疼得嗷嗷叫,杨志刚顺手就给了郭德纲一个大嘴巴,还骂了一句:尼玛小杂种,还敢抽烟了。还有一次郭德纲和几个人在文化馆得仓库里喝酒,喝 到兴头上,郭德纲随手把文化馆的几件道具送给了一块喝酒的人拿去玩,自己就睡在了文化馆。不巧第二天早上杨志刚一大早就来了,正好发现了,又把郭臭骂了一 顿。而迫使郭德纲离开文化馆的正是它自己承认的,拿了几千块钱的发票报销被发现了。在那个年代,这是可以判刑的了,亏的它爸是**局的,走后门把它捞了出 来,可文化馆也呆不下去了。离开文化馆没2个月,郭德纲就又出事了。
郭德纲来到北京之后,也还是混在一些野鸡剧团里。这里需要提到两个人,他们对日后的郭德纲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这两个人一个叫王海,一个叫张文顺。应该说 郭德纲还是会说一些所谓传统相声的,其实这也不难理解,网上的录音怎么多,要学很容易。应该说只要是人(哪怕不是中国人),只要不是哑巴,都可以说相声, 这本来没有什么可自豪的。
可郭德纲总把说相声的和唱京剧的相提并论,觉得相声是门学问,得学多少年。其实扯淡。
老辈子的相声艺人确实爱说这么一句话:说相声的不容易。可这句话并不是指这个行当有什么不容易,唱京剧你的有嗓子,玩杂技你得能下叉,当小偷你得练手指 头,要饭你还得有点技巧。可说相声只要一条:豁出去不要脸就行了。老艺人讲的这个不容易是指说相声的活不好干,是个穷命。俗话说日发千言不损自伤。但凡有 条活路,谁也不愿意吃这个开口饭。旧社会说相声的无一不是苦出身,有的是孤儿有的就是些社会渣子流氓无产者。比之要饭的也无二至。比如旧社会很多说相声的 连名字都没有,就叫个什么麻子,这也可以反应出说相声的人的相貌是什么样的。当然这也有例外,比如张文顺。有关这位传奇人物我会单批一篇来讲。
还是先说郭德纲吧,它的相声实际就是跟着录音学的,这里还要说一下郭德纲为什么要到北京来。郭德纲在天津的时候跟着剧团混,有时不满足于打杂,也想上台展示一下。
郭德纲唯一有点条件的是有条驴嗓子,学过唱梆子。可那时候天津人只爱听叉曲,不爱听戏。郭德纲于是就说相声。可有两次演出,它被观众当场轰了下去。搞的 剧团的人再也不敢让它上台了。再加上杨志刚的关系,所有的演出社团都不敢用郭德纲了,只能给它一些打杂的活。这就是郭德纲一直对天津相声界愤懑不平的原 因,大概在这个时候它就已经在天津臭了大街。可谁又能想到若干年后咸鱼也能翻身。
这里还有一个人对郭德纲来说是贵人,他就是 范振钰。高英培死后范振钰没了搭档,从北京回到老家天津。但范在天津的人缘也不怎么好,他不甘寂寞也想出去演出,可没什么机会。偶然一次他和郭德纲相识 了。不久恰好有个穴头想去农村骗点钱,但由于条件不好,没什么人愿意去。于是就找了一批虾兵蟹将凑数,这里面冲门面的就是范振钰。郭德纲也“有幸”第一次 被人叫去演出。它们去了河北河南的一些农村,因为演员太少,范振钰又上了岁数,所以穴头灵机一动就把郭德纲打扮一番,命名为“小万人迷”反正农民也不知道 万人迷是谁,以为是旧社会的妓女呢,于是就纷纷来看热闹。反正这演出也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骗点钱就走。这段经历后来郭德纲自己也老爱念叨,不过却是自诩 为磨炼。不过这一段时间它的脸皮是越练越厚了,再也不怕观众的嘘声了。同时它也落下了管观众叫“**”的口头语。
郭德纲自称是1973年生人,其实它是1969年生人,已届4张了。至于它为何要说是70年代生人,我想可 能是为了营造气氛,迎合当前70年代一些人的口味吧。至于有一种说法,说郭德纲是牛振华的私生子,这点我不敢认同。就算郭真的是73年生人,牛振华生于 1956年,73年才17岁,从生理角度是可以的,但放在那个年代一个17岁的孩子有私生子不太可能。况且我以为牛振华长得更像于谦而不是郭德纲。郭德纲 最丢人的经历就是它连小学都没上过,可以说是个彻头彻尾的文盲。有些人是注定没文化的,倒不是它的爹娘不供它上学,而是这个孩子从小就表现出了非同一般的 痛恨知识和课堂的天性。又赶上文革后期,所以它没上学也就不足为怪了。如果它真的生于73年,国家逼着丫也得让丫上个一年级,免得丢人。这一点在多年后郭 德纲站在相声舞台上侃侃而弹,痛心疾首的辱骂知识分子和大学生的时候就可以想见当年它被这些人怎样的小视和嘲笑以至埋下了如此仇恨的种子。
郭德纲既然不上学,总得干点什么吧。郭从小挺喜欢到茶馆听说书的,于是他爹就让它到一个评书演员那去学学。应名是学,其实就是想给它栓上笼头,免得出去到社会上惹是生非。
这个人就是被郭德纲口口声声称为师父的金文生。当然了,这也就是郭为了自己随便乱认的师父。实际上不管相声还是评书,拜师是有严格规矩的,绝非自己一说 就行了,必须要得到业内同行的认可。这也就是郭德纲为什么说杨志刚不是它师父的原因。但说起来候耀文要是按老辈子的规矩也不能算郭的师父,因为虽然举行了 拜师仪式,但郭并没有入到相声家谱里,因为这份家谱在殷文硕手里就丢了。所以文革后的拜师仪式其实都是扯淡了。就如同没有传国玉玺的人,你就算做了皇帝也 不叫名正言顺。所以要真正说师父这事,文革后(至少是68年以后拜师的)都是胡扯。
转眼到了80年代中后期,郭德纲20多岁 了,也混了10多年,终于结婚了。它的媳妇是一个老天津的姑娘,属于特事的那种,虽然郭德纲没有工作和学历,但郭德纲的爹是一个**,多年来也攒了一些昧 心钱,家里的日子也还过得去。这个媳妇在公交当个售票员。郭德纲在其父的帮助下在天津红桥文化馆找了个临时工干。正是这段经历是郭德纲最难以启齿和忘怀 的,这也是它为什么念念不忘并在其博客里胡说一番最终导致一场官司的原因。在红桥文化馆遇到了它的一个克兴――杨志刚。杨志刚属于那种典型的政工干部类型 的人,虽然业务上不能说怎么好,可思想上很左。当时社会刚刚有了些自由主意的色彩,可杨志刚对很多事是看不惯的。但郭德纲却恰恰在干这些事。郭德纲最大的 特点就是贪财和颠倒黑白。只要需要,郭德纲可以说它的父亲是驴,它妈是猪,自己是狗。只要能挣钱,它可以舔任何动物的**。郭德纲的另一大特性是撒谎,它 抽烟喝酒无所不为,却常常说自己不会喝酒,抽烟。偏巧有一天抽烟被杨志刚发现了,杨志刚家长作风比较严重,把烟夺过来,拿起郭德纲的一只手,将烟在它手上 按灭了。把郭德纲疼得嗷嗷叫,杨志刚顺手就给了郭德纲一个大嘴巴,还骂了一句:尼玛小杂种,还敢抽烟了。还有一次郭德纲和几个人在文化馆得仓库里喝酒,喝 到兴头上,郭德纲随手把文化馆的几件道具送给了一块喝酒的人拿去玩,自己就睡在了文化馆。不巧第二天早上杨志刚一大早就来了,正好发现了,又把郭臭骂了一 顿。而迫使郭德纲离开文化馆的正是它自己承认的,拿了几千块钱的发票报销被发现了。在那个年代,这是可以判刑的了,亏的它爸是**局的,走后门把它捞了出 来,可文化馆也呆不下去了。离开文化馆没2个月,郭德纲就又出事了。
郭德纲来到北京之后,也还是混在一些野鸡剧团里。这里需要提到两个人,他们对日后的郭德纲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这两个人一个叫王海,一个叫张文顺。应该说 郭德纲还是会说一些所谓传统相声的,其实这也不难理解,网上的录音怎么多,要学很容易。应该说只要是人(哪怕不是中国人),只要不是哑巴,都可以说相声, 这本来没有什么可自豪的。
可郭德纲总把说相声的和唱京剧的相提并论,觉得相声是门学问,得学多少年。其实扯淡。
老辈子的相声艺人确实爱说这么一句话:说相声的不容易。可这句话并不是指这个行当有什么不容易,唱京剧你的有嗓子,玩杂技你得能下叉,当小偷你得练手指 头,要饭你还得有点技巧。可说相声只要一条:豁出去不要脸就行了。老艺人讲的这个不容易是指说相声的活不好干,是个穷命。俗话说日发千言不损自伤。但凡有 条活路,谁也不愿意吃这个开口饭。旧社会说相声的无一不是苦出身,有的是孤儿有的就是些社会渣子流氓无产者。比之要饭的也无二至。比如旧社会很多说相声的 连名字都没有,就叫个什么麻子,这也可以反应出说相声的人的相貌是什么样的。当然这也有例外,比如张文顺。有关这位传奇人物我会单批一篇来讲。
还是先说郭德纲吧,它的相声实际就是跟着录音学的,这里还要说一下郭德纲为什么要到北京来。郭德纲在天津的时候跟着剧团混,有时不满足于打杂,也想上台展示一下。
郭德纲唯一有点条件的是有条驴嗓子,学过唱梆子。可那时候天津人只爱听叉曲,不爱听戏。郭德纲于是就说相声。可有两次演出,它被观众当场轰了下去。搞的 剧团的人再也不敢让它上台了。再加上杨志刚的关系,所有的演出社团都不敢用郭德纲了,只能给它一些打杂的活。这就是郭德纲一直对天津相声界愤懑不平的原 因,大概在这个时候它就已经在天津臭了大街。可谁又能想到若干年后咸鱼也能翻身。
这里还有一个人对郭德纲来说是贵人,他就是 范振钰。高英培死后范振钰没了搭档,从北京回到老家天津。但范在天津的人缘也不怎么好,他不甘寂寞也想出去演出,可没什么机会。偶然一次他和郭德纲相识 了。不久恰好有个穴头想去农村骗点钱,但由于条件不好,没什么人愿意去。于是就找了一批虾兵蟹将凑数,这里面冲门面的就是范振钰。郭德纲也“有幸”第一次 被人叫去演出。它们去了河北河南的一些农村,因为演员太少,范振钰又上了岁数,所以穴头灵机一动就把郭德纲打扮一番,命名为“小万人迷”反正农民也不知道 万人迷是谁,以为是旧社会的妓女呢,于是就纷纷来看热闹。反正这演出也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骗点钱就走。这段经历后来郭德纲自己也老爱念叨,不过却是自诩 为磨炼。不过这一段时间它的脸皮是越练越厚了,再也不怕观众的嘘声了。同时它也落下了管观众叫“**”的口头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