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新闻说国内有1亿中产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Riven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老大的标尺也放的太高,要是家庭年收入过二十万家币,这村里的华人90%是贫下中农。
你觉得咱都脱贫了?
 
“6万元-50万元”的标准来自国家统计局城调队的一份抽样调查。
  根据收入标准,中国的中产阶级应该是这样的家庭,年均净收入应该不少于六万五千元人民币。…
:D:D:D

各个城市差距可能很大,北京家庭年收6万,还要看有没有付清的住房。如果没房,应该是相当的痛苦。
 
你觉得咱都脱贫了?
俺原来以为是,您这么一定,俺又得奋斗了。不过也好,斗地主斗不到俺头上了。:oops::oops:
 
我去, 6万就中产了? 在大城市连房子都买不起, 不但买不起, 租房都租不起。
国内还真不能按年收入,许多60,70后受了改制的优惠,房子都好几套,还有许多灰色收入。我看有房有车的在国内都可以算中产。
 
国内中产,60后70后挣出来的相当多,算是卡位一代,得益于大气候。 40,50后也就房子值点钱。 80后就惨点,90后只能怪大饼没剩啥了。
80,90后要是爹妈在城里有房的,也问题不大,估计他们以后日子比他们的父母还要好过。我有些亲戚朋友,估计孩子一个人会有好几套房。
 
加拿大的中产是家庭收入中位数的75%到150%
 
加拿大的中产是家庭收入中位数的75%到150%

就是说,中位数是10万的话,7.5-15万的都是中产阶级?
 
就是说,中位数是10万的话,7.5-15万的都是中产阶级?
春长,自己算
Median total income, by family type, by province and territory
(All census families)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All census families1
$
Median total income
Canada 66,550 68,860 68,410 69,860 72,240

Newfoundland and Labrador 55,210 59,320 60,290 62,580 67,200
Prince Edward Island 58,610 61,010 62,110 63,610 66,500
Nova Scotia 59,200 61,980 62,550 64,100 66,030
New Brunswick 56,930 59,790 60,670 62,150 63,930
Quebec 61,780 63,830 64,420 65,900 68,170
Ontario 69,190 70,910 69,790 71,540 73,290
Manitoba 62,070 64,530 65,550 66,530 68,710
Saskatchewan 65,120 69,800 70,790 72,650 77,300
Alberta 82,030 86,080 83,560 85,380 89,830
British Columbia 65,780 67,890 66,700 66,970 69,150
Yukon 81,080 85,070 84,640 86,930 91,090
Northwest Territories 94,220 98,530 98,300 101,010 105,560
Nunavut 56,160 58,590 60,160 62,680 65,280
1. Census families include couple families, with or without children, and lone-parent families.
Source: Statistics Canada, CANSIM, table 111-0009.
Last modified: 2013-10-02.
 
中国目前99%的公务员一定是中产阶级!北上广深这些城市应该至少有40%是中产;大中城市的中小学老师以及大学讲师以上者都是中产;国企的中层以上都是中产;那些记者编辑也应该80%是中产。总人数应该在3亿左右。那么有10亿人在中产以下,还应该有1亿在中产以上。而10亿中产以下的人中30是贫穷阶层。也就是说中产阶级在中国大致与贫穷阶层人数相同,不知是否准确?
 
看来脱贫是件简单的事,只有多发钞票,自然而然就中产了。
 
在美国留学一年的花销在10万美元左右,就这样,她还觉得自己只是“中产家庭”孩子。

中国留学生挥金如土 泡夜店一晚花6千刀

2014-01-18 中新网
e1ec05f288f7f9d8af4219fe550d1c48.jpg

不差钱的留学生成为美国消费主力

据美国侨报网编译报道,和很多中国留学生一样,伊丽莎白也是奢侈品的忠实粉丝。她在位于美印第安纳州的普渡大学读书,却把信用卡“交给”纽约和洛杉矶奢侈品店的售货员。因为只有这样,她才能第一时间买下卡地亚、古驰和普拉达的最新单品:只要新品到店,销售员便会给她拍照,她一点头,销售员就可以替她刷信用卡。

伊丽莎白粗略估算一下,自己在美国留学一年的花销在10万美元左右。就这样,她还觉得自己只是“中产家庭”孩子。

“有人说我是富二代,但我不这么认为。因为跟真正的富二代比起来,我还差得远呢。”伊丽莎白称,她有一个朋友曾经一次性买下香奈儿的整季新品,还有人在纽约泡夜店一晚上花费6000美元。“我有足够的钱作为生活费,我家还会多给我些钱购物,但我确实不是富二代。”

据福布斯(Forbes)报道,无论是中产还是富二代,伊丽莎白代表了中国留学生的强大购买力。据国际教育协会(NAFSA)介绍,在2011-2012学年,全美19.5万中国留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花销达到220亿美元。超过6成留学生单纯依靠家里提供生活费和全额学费。

很多中国留学生都帮国内的朋友代购。朱迪是一名上海的官二代,她称自己留学时每次回家都要带两个行李箱装代购的物品。“我很讨厌这样,我得帮所有人买各种东西,”朱迪称,“有一次,我帮表姐一个人代购7个寇兹(Coach)手提包。”

曾有调查显示,在纽约和波士顿生活的中国留学生中,74%的人至少在每个季度都会被要求代购,超过30%的留学生每季度都会买奢侈品带回家,也会担当导购的角色。

很多零售商发现这个特殊群体。在威州密尔沃基(Milwaukee),中国留学生滋润了很多当地的零售商,珠宝品牌施华洛世奇(Swarovski)正是其中之一。他们都很欢迎中国留学生到来,因为中国留学生“有钱而且爱花钱”。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