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与上海交大专家鉴定周玮确为心算而非依靠记忆

老何,我问你一个问题,还有 @9981 ,你们俩都说说看,你们现在的观点,究竟是觉得周是靠背答案算出来的呢还是靠速算法训练出来的?
我觉得周是有智障,但是智力还是有的,能上到小学5年级也算不错了,但学东西慢点。 现在表演的东西是速算训练出来的,所谓速算训练是一些技巧和记忆。
 
看来你们是要跟周同学比一比谁更天才哈:dx:
就是农民说的,江苏卫视让周同学动了这帮理科博士后们的cheese,他们能咽得下这口气吗?
 
最后编辑:
为什么只到14次方而不是20次方呢?他们能肯定现场观众一定只会出到13次方的题吗?

在细节缺失的情况下,需要一些合理的估计来补充。现场观众出的题当然会有把关的,以控制难度,或是告诉出题人底线,不然出一个100次方的肯定得打回去。没有公开实验来测试一下周玮的极限是最多到多少次方。电视上演了13次方,那么再加一次做个合理推测,我不过是提供一个思路,你也可以推出20次方要记8x19个数字,看看有多难。周玮能做的极限,是真正感兴趣和有资格的专家应该已经做过的,但现在没有可信的证据。
 
速算法训练的
我觉得周是有智障,但是智力还是有的,能上到小学5年级也算不错了,但学东西慢点。 现在表演的东西是速算训练出来的,所谓速算训练是一些技巧和记忆。
好,那就是说你们还是认为周是真的算出这3题的而不是靠事先背答案上去表演出来的,是这样的吗?
 
好,那就是说你们还是认为周是真的算出这3题的而不是靠事先背答案上去表演出来的,是这样的吗?
闹了半天,好像没说他是事先背答案啊? 速算靠的是机巧+记忆。
 
在细节缺失的情况下,需要一些合理的估计来补充。现场观众出的题当然会有把关的,以控制难度,或是告诉出题人底线,不然出一个100次方的肯定得打回去。没有公开实验来测试一下周玮的极限是最多到多少次方。电视上演了13次方,那么再加一次做个合理推测,我不过是提供一个思路,你也可以推出20次方要记8x19个数字,看看有多难。周玮能做的极限,是真正感兴趣和有资格的专家应该已经做过的,但现在没有可信的证据。
恩,你这个说法有点道理,我接受。
那就按你说的,记到14次方只有104个答案,但这104个答案的数字真的那么好背吗?有规律可寻吗?如果再加上另外两题的答案范围,这个记忆量有多大?还是小学生能够完成的吗?
 
闹了半天,好像没说他是事先背答案啊? 速算靠的是机巧+记忆。
好,那如果不是事先背答案,那就不能说造假了吧?速算也是算嘛,难道不是吗?
@9981 ,再来确认一下,是不是如此:速算那就是真算出来的,不存在“一帮骗子蒙人”这回事,你说呢?
 
最后编辑:
好,那如果不是事先背答案,那就不能说造假了吧?速算也是算嘛,难道不是吗?
@9981 ,再来确认一下,是不是如此:速算那就是真算出来的,不存在“一帮骗子蒙人”这回事,你说呢?
这个是我的个人看法: 周玮用的是速算,而且是不太复杂的速算,他这个本领是训练出来的。

但这次被 Dr.巍们包装成天才了
 
最后编辑:
恩,你这个说法有点道理,我接受。
那就按你说的,记到14次方只有104个答案,但这104个答案的数字真的那么好背吗?有规律可寻吗?如果再加上另外两题的答案范围,这个记忆量有多大?还是小学生能够完成的吗?
看看德国那个最强大脑 两位数的100以内次方全都可以记住
现在是找最强大脑 不是测“智障”的人某方面是否接近普通人 那身残志坚的事迹是另一回事
 
看看德国那个最强大脑 两位数的100以内次方全都可以记住
现在是找最强大脑 不是测“智障”的人某方面是否接近普通人 那身残志坚的事迹是另一回事
周玮的速算能力接近普通人?这个有证据吗?先多找出几个有这能力的普通人嘛。最好都上江苏卫视去PK一下,我也希望中国选出的最强大脑比周玮强啊。
 
http://newspaper.jfdaily.com/jfrb/html/2014-01/28/content_1138769.htm
“中国雨人”来沪一测“究竟”
经两天测试,周玮的心算能力的确超出常人,并不是背了很多答案
2014年1月28日 02:02-上海 稿件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俞陶然

  本报记者 俞陶然

最近,有“中国雨人”之称的周玮成了公众关注的焦点。他被诊断为“智力中度低下”,但在电视节目《最强大脑》中,不到1分钟就心算出了6的13次方和16位数的14次方根,赢得了观众的掌声和泪水。质疑接踵而至——方舟子在微博上写道:“16位数字开14次方取整数结果很简单的,记下就行。如果他能小数都开出来,或者让他开个3次、4次方也能开出来,算他有能耐。电视台找了一帮骗子在那里装有超能力。”

周玮是否真的拥有超常能力呢?

测试表明 心算能力超常

上周,周玮在母亲陪同下来到上海,接受了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专家的测试。上海交大Bio-X研究院的李卫东研究员是专家之一。经过两天测试,李卫东认为,周玮的心算能力的确超出常人,并不是背了很多答案。

据专家组介绍,他们给周玮心算的题目类型有很多,包括多位数乘法、乘方运算、开方运算等。方舟子提出的 “让他开个3次、4次方”这类运算也测试了,结果周玮都能算出来。除了心算测试,专家组还给周玮做了记忆力测试,发现他的记忆力并没有超出常人。这就间接证明了:他不是靠记诵答案来答题的。“应该说,周玮的心算能力不算顶级,但肯定远超常人。”李卫东说。

在测试过程中,专家组有时会让这位智力中度低下的“雨人”把心算过程写出来。结果他们看到的是,周玮会把很多数字分解。例如,在一张写着题目“321×678”的答题纸上,他写下的运算过程为:“321÷3=107,678÷6=113,107×113×3×6=217638”。上海交大数学系和自然科学研究院特别研究员徐振礼表示,对周玮的很多数字分解,他并不理解,因为分解后似乎还是很难心算,但周玮分解后就能得出答案了。

可能属于 “学者症候群”

李卫东认为,周玮很可能属于 “学者症候群”。所谓“学者症候群”,是指有认知障碍,但在某一方面,如对某种艺术或学术有超乎常人能力的人。自闭症患者中,有10%属于学者症候群。

学者症候群患者的智商大部分低于70(以往的测试显示:周玮的言语智商为49,操作智商在46以下),但在一些特殊测试中却远胜于常人,故俗称为“白痴天才”。他们的天赋有多种不同的形式,如乐器演奏、绘画、记忆、计算及日历运算能力。

美国电影《雨人》中的主人公,就是一个典型的学者症候群患者,他的心算能力和记忆力令观众印象深刻。“雨人”的原型是美国人金·匹克,他出生时因巨头畸形导致小脑受损,而且胼胝体发育不全,连接两个大脑半球的神经束完全缺乏。这导致了他到四岁时也不会走路,长大后只会横向走路,在其它运动技巧上也有困难。他的智商低于平均值,但拥有超凡的记忆力:能把读过的书都背出来,读书时每页只需要约10秒钟,而且心算能力惊人。

谈及“学者症候群”的成因,李卫东告诉记者,有一种科学假说:人的语言功能中枢位于左脑,当一个人左脑的功能因先天或后天原因受到限制后,他的右脑在一些未知的条件下可能比常人发达,从而在某些领域拥有“超常能力”。以周玮为例,由于在童年时受到惊吓或遗传学及环境因素等原因,他的大脑发育明显受到影响,导致语言表达能力只有3—4岁儿童水平,但在计算能力上超出常人。

科学研究 需要“雨人”案例

李卫东表示:“周玮的案例,对神经科学研究而言是很有价值的。”因此,他带领的团队把周玮纳入了 “中国超级大脑人才库”。去年10月,上海交大Bio-X研究院联合国内外著名学者开始建设“中国超级大脑研究中心”及“中国超级大脑人才库”,开展对入库人才的遗传资源保护和认知学、脑功能学、行为学、心理学、神经生物学、遗传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深入研究。

上海东方脑科学研究所所长、仁济医院教授王桂松指出,像周玮这样的“弱智天才”并不十分罕见,在音乐上很有天赋的舟舟也是个典型案例。在看了电视节目后,他觉得“中国雨人”不是骗局。据王所长介绍,如今美国、欧盟政府都启动了脑科学计划,旨在探索人类大脑的工作机制、绘制脑活动全图,并开发出针对大脑不治之症的疗法。上海科研人员也已行动起来,力争在脑科学上有所突破,开发出人类大脑的更多潜能。
 
好,那如果不是事先背答案,那就不能说造假了吧?速算也是算嘛,难道不是吗?
@9981 ,再来确认一下,是不是如此:速算那就是真算出来的,不存在“一帮骗子蒙人”这回事,你说呢?

这样吧。 如果你小孩数学不好, 突然有一天开窍什么都做得顺溜了。

你就到CFC来宣布, 是天才, 是天才, 以前被埋没了, 差点被老师埋没了。 :tx:
 
恩,你这个说法有点道理,我接受。
那就按你说的,记到14次方只有104个答案,但这104个答案的数字真的那么好背吗?有规律可寻吗?如果再加上另外两题的答案范围,这个记忆量有多大?还是小学生能够完成的吗?

用背结果或中间结果的穷举法,后两道题的难度和第一道题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乘方这道题,14次方以内不到100个结果,数字的长度也还马马虎虎,用什么技巧记下这些数字,楼上各位举了很好的背圆周率的办法可以参考。小学毕业生十几岁,正是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比研究生的记性好得多,更不用说比教授了。好比背GRE单词,是个力气活,拼的是毅力和集中力,新东方也用励志故事来训练。

如果是再高阶的乘方,记忆的内容增加得很快,原则上从某个数开始用简单的对数表就比穷举法更合算。由于不知出题范围和极限测试结果,并不知道周玮掌握什么方法。但可以确定的是,他用的方法是别人训练的,不是无师自通或特异功能,理应是那些训练他的人出来讲清楚。为了保持神秘或不被戳穿,做电视节目可以,做科学研究绝对不行,而在里面抬轿子的科学工作者还要往科学研究的路子上招呼,现在说他们骗子就不冤枉,直到他们拿出更有说服力的测试过程。
 
这样吧。 如果你小孩数学不好, 突然有一天开窍什么都做得顺溜了。

你就到CFC来宣布, 是天才, 是天才, 以前被埋没了, 差点被老师埋没了。 :tx:
首先我不知道你这个比方和我前面那帖子有什么可比性。
其次你说的这种情况发生可能性很低,因为和肘子教徒不一样,我一般是信任专业人员的判断力的,不会自己随便宣布自己的孩子是天才。:D
 
乘方这道题,14次方以内不到100个结果,数字的长度也还马马虎虎,用什么技巧记下这些数字,楼上各位举了很好的背圆周率的办法可以参考。小学毕业生十几岁,正是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比研究生的记性好得多,更不用说比教授了。好比背GRE单词,是个力气活,拼的是毅力和集中力,新东方也用励志故事来训练。

这回我和你较个真:记那一百个结果,跟记圆周率小数点后一百位,这两者在记忆力水平上讲还真不是一个级别的:前者是分离的一组一组的数,有长有短,要把它们都背下来比被圆周率这个一串到底的数字难多了,后者可以编一个连贯的故事,但前者做不到--你怎么确保哪组数字到哪里停,相互不会混淆呢?其次背完以后上台做题时还有个检索的过程,圆周率小数点后100位默写下来不希奇,但是你试试背完以后问你小数点后第34数字是几你用3秒钟回答出来。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