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后两一道题,我前面就说过,认为是背答案的人,可以说那答案的区间很少,但是那是在假定知道肯定是计算16位数的14次以下开方这个前提下才成立,也就是说必须现场观众和评委统统都是托儿的情况下才成立,否则如果是15位数、17位数、开13次方、开15次方。。。这样来做准备的话那要背的东西量就大了去了,这你同意吗?(BTW 某个习惯自以为是的傻大叉没明白我说的这个意思,还在那里讲什么小数点后一位、两位的计算难度问题,真是让人无语啊,先看懂别人的话再咬会死吗?)用背结果或中间结果的穷举法,后两道题的难度和第一道题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乘方这道题,14次方以内不到100个结果,数字的长度也还马马虎虎,用什么技巧记下这些数字,楼上各位举了很好的背圆周率的办法可以参考。小学毕业生十几岁,正是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比研究生的记性好得多,更不用说比教授了。好比背GRE单词,是个力气活,拼的是毅力和集中力,新东方也用励志故事来训练。
如果是再高阶的乘方,记忆的内容增加得很快,原则上从某个数开始用简单的对数表就比穷举法更合算。由于不知出题范围和极限测试结果,并不知道周玮掌握什么方法。但可以确定的是,他用的方法是别人训练的,不是无师自通或特异功能,理应是那些训练他的人出来讲清楚。为了保持神秘或不被戳穿,做电视节目可以,做科学研究绝对不行,而在里面抬轿子的科学工作者还要往科学研究的路子上招呼,现在说他们骗子就不冤枉,直到他们拿出更有说服力的测试过程。
没说的是(或者需要较真的是): 是不是任意给他个16位的整数,他能开 3次、4次方?http://newspaper.jfdaily.com/jfrb/html/2014-01/28/content_1138769.htm
方舟子提出的 “让他开个3次、4次方”这类运算也测试了,结果周玮都能算出来。
这回我和你较个真:记那一百个结果,跟记圆周率小数点后一百位,这两者在记忆力水平上讲还真不是一个级别的:前者是分离的一组一组的数,有长有短,要把它们都背下来比被圆周率这个一串到底的数字难多了,后者可以编一个连贯的故事,但前者做不到--你怎么确保哪组数字到哪里停,相互不会混淆呢?其次背完以后上台做题时还有个检索的过程,圆周率小数点后100位默写下来不希奇,但是你试试背完以后问你小数点后第34数字是几你用3秒钟回答出来。
没说的是(或者需要较真的是): 是不是任意给他个16位的整数,他能开 3次、4次方?
两位老大,连续10个小时的测试啊,之前报道内容不够详细的时候我就跟老何说过:凭逻辑推理我觉得测试专家没有必要回避方舟子提出的几道题。。。现在更详细的报道出来了,的确没有回避。现在还是一样,凭逻辑以及这些专家并没有造假前科的事实,我相信这些专家对周玮做出的测试结论:周玮不是靠记忆背答案的,周玮的计算能力超出常人。欢迎较真。这个记忆不是圆周率100位的级别,而是1000位的级别,我讲了对于十几岁的孩子来讲,这是个力气活。对于和周玮同龄的正常孩子来讲,我认为可以做到,只是这事对周玮有用处对别人没用处。对周玮来讲,需要几个月到几年的时间来训练,而现有证据表明他多年来一直接受算术训练。
算术只是数学里面非常小的一个分支。为什么从来不测试或公布周玮在其他分支的能力?在已经公开的题目里,速算技巧和出题范围的关联性太高了,测试的案例必须公开,以保证覆盖率。
“在测试过程中,专家组有时会让这位智力中度低下的“雨人”把心算过程写出来。结果他们看到的是,周玮会把很多数字分解。例如,在一张写着题目“321×678”的答题纸上,他写下的运算过程为:“321÷3=107,678÷6=113,107×113×3×6=217638”。上海交大数学系和自然科学研究院特别研究员徐振礼表示,对周玮的很多数字分解,他并不理解,因为分解后似乎还是很难心算,但周玮分解后就能得出答案了。”这事不能偏激。 不能否认的是,周炜是有计算能力的,而且经过这么多年的训练,计算能力还很强!
计算能力是建筑在一些技巧和记忆之上的: 比如算任何一个尾数为5的数的平方(拿 75 的平方为例), 算的步骤为:
1) 7 x (7+1) = 7 x 8, 这个是技巧
2) 7 x 8 = 56, 这个需要记乘法口诀
3) 结果是 56, 再加 25 --> 5625, 这个也是技巧!
关于后两一道题,我前面就说过,认为是背答案的人,可以说那答案的区间很少,但是那是在假定知道肯定是计算16位数的14次以下开方这个前提下才成立,也就是说必须现场观众和评委统统都是托儿的情况下才成立,否则如果是15位数、17位数、开13次方、开15次方。。。这样来做准备的话那要背的东西量就大了去了,这你同意吗?(BTW 某个习惯自以为是的傻大叉没明白我说的这个意思,还在那里讲什么小数点后一位、两位的计算难度问题,真是让人无语啊,先看懂别人的话再咬会死吗?)
所以说,综合三道题来看,我觉得要单纯靠记忆背诵来表演的话,那个记忆量是惊人的-除非现场的人都是托。当然,凡是被肘子盯上的,最终都要走到这个结果:所有一切不同意他预设罪名的人都是托儿,全世界都在造假,只有肘子和肘粉是真的。。。不信我们走着看。![]()
参见上贴。这是电视节目,出题范围通过什么机制来确认,随机范围有多大,都无从知道。技术上,存在许多方法来使当事人不知情而配合,也不需所有人都知情配合。
加大测试范围可以解一些惑。但是到现在为止周玮阵营的回答属于答非所问,舍近求远,语焉不详。
就好比是: 让“骗子”来证明自己不是“骗子”,滑稽得狠这是电视节目,出题范围通过什么机制来确认,随机范围有多大,都无从知道。技术上,存在许多方法来使当事人不知情而配合,也不需所有人都知情配合。
加大测试范围可以解一些惑。但是到现在为止周玮阵营的回答属于答非所问,舍近求远,语焉不详。
你是说,先在毫无证据的情况下假设某人是骗子,然后再用此假设证明此人的话不可信,因为他是骗子?就好比是: 让“骗子”来证明自己不是“骗子”,滑稽得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