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与上海交大专家鉴定周玮确为心算而非依靠记忆

@方舟子:上海交大数学系副教授徐振礼小学数学不及格吧?居然看不懂周玮为什么要这么分解。这么分解后几位数字都变成1和0,很容易心算乘法了。难怪有科大校友呼吁收回此人的学位证,丢科大人的脸。【在一张写着题目“321×678”的答题纸上,他写下的运算过程为:“321÷3=107,678÷6=113,107×113×3×6=217638”。上海交大数学系和自然科学研究院特别研究员徐振礼表示,对周玮的很多数字分解,他并不理解,因为分解后似乎还是很难心算,但周玮分解后就能得出答案了。】

这个我喜欢啊, 也可以锻炼一下心算能力

诚实地报告一下, 花了一分种
这智商啊,真为你捉鸡。肘子就这么断章取义外加点暗示,你就乖乖地跟着他的棒子进沟里去了。回去读读报道的上下文好不好?
“在测试过程中,专家组有时会让这位智力中度低下的“雨人”把心算过程写出来。结果他们看到的是,周玮会把很多数字分解。例如,在一张写着题目“321×678”的答题纸上,他写下的运算过程为:“321÷3=107,678÷6=113,107×113×3×6=217638”。上海交大数学系和自然科学研究院特别研究员徐振礼表示,对周玮的很多数字分解,他并不理解,因为分解后似乎还是很难心算,但周玮分解后就能得出答案了。”
这个承前启后的“例如”表明了这个例子是作为“有时候写下了心算过程”的例证,而不是后面徐说的不理解的例证。徐的话本来就不是针对这个例子说的。不断章取义的话,读者的正常反应本该是徐讲的是分解后比前面这个难的例子,只是记者没列举出来而已。肘子这么加工一下,就变成了徐看不懂前面这个分解了。他这套把戏玩的是炉火纯青,一般没啥文化的人上当不奇怪,但你这么个有正经职业的博士也上这种当,难得啊。:dx:
 
这智商啊,真为你捉鸡。肘子就这么断章取义外加点暗示,你就乖乖地跟着他的棒子进沟里去了。回去读读报道的上下文好不好?
“在测试过程中,专家组有时会让这位智力中度低下的“雨人”把心算过程写出来。结果他们看到的是,周玮会把很多数字分解。例如,在一张写着题目“321×678”的答题纸上,他写下的运算过程为:“321÷3=107,678÷6=113,107×113×3×6=217638”。上海交大数学系和自然科学研究院特别研究员徐振礼表示,对周玮的很多数字分解,他并不理解,因为分解后似乎还是很难心算,但周玮分解后就能得出答案了。”
这个承前启后的“例如”表明了这个例子是作为“有时候写下了心算过程”的例证,而不是后面徐说的不理解的例证。徐的话本来就不是针对这个例子说的。不断章取义的话,读者的正常反应本该是徐讲的是分解后比前面这个难的例子,只是记者没列举出来而已。肘子这么加工一下,就变成了徐看不懂前面这个分解了。他这套把戏玩的是炉火纯青,一般没啥文化的人上当不奇怪,但你这么个有正经职业的博士也上这种当,难得啊。:dx:
你不能要求理工科的有很强阅读水平吧?否则又懂科学又懂文学的,还不变流氓啊?:evil:
 
我和你的分歧在于,我觉得有怀疑所有这些专家还有记者的专业素质和诚信的必要。
披露出来的测试报告,在措词上过分谨慎,以符合一个预定的结果。

据专家组介绍,他们给周玮心算的题目类型有很多,包括多位数乘法[多位数是几位数?]、乘方运算[几位数?]、开方运算等。方舟子提出的 “让他开个3次、4次方”这类运算也测试了[算的是多少位数?],结果周玮都能算出来[算了多久?]。除了心算测试,专家组还给周玮做了记忆力测试,发现他的记忆力并没有超出常人。这就间接证明了:他不是靠记诵答案来答题的。“应该说,周玮的心算能力不算顶级,但肯定远超常人。”李卫东说。

在测试过程中,专家组有时会让这位智力中度低下的“雨人”把心算过程写出来。结果他们看到的是,周玮会把很多数字分解。例如,在一张写着题目“321×678”的答题纸上[所谓多位数的例子是3位数?],他写下的运算过程为:“321÷3=107,678÷6=113,107×113×3×6=217638”。上海交大数学系和自然科学研究院特别研究员徐振礼[为什么又是他?]表示,对周玮的很多数字分解,他并不理解,因为分解后似乎还是很难心算,但周玮分解后就能得出答案了。

专家讲的故事不是编的,但是他们没有讲故事的全部。整个过程全程录像并不困难,应该公开给同行来评审,或由同行来重复实验。这只能期待专家们真的有这个觉悟。

No,我和你的分歧在于:
在逻辑和证据相悖的时候,我优先选择相信证据,而你选逻辑;
在证据不足的状况下,我选择简单的、更容易自圆其说的逻辑,而你选择复杂的逻辑。

就这个事件来说,江苏卫视到目前为止提供了多个证人证词(Dr 魏的证词,上海专家团的证词)、进行了自证的积极行动(公开表示欢迎质疑者前去PK,到上海找专家验证,验证手段除了重复大量做题还有大脑扫描做题时记忆区的活动状况),哪怕这些证据再不完美,它们也远胜过质疑方的零证据。

至于逻辑方面,承认周玮确实是计算而非背出来的答案,承认他具有一般人难以达到的计算能力,跟其他信息并没有什么大的前后矛盾之处。所以在详细报道出来之前,老何还在纠结于为什么测试专家要回避肘子提的“简单要求”的时候,我就说了这样的话:
“我知道他们让周玮做了10个小时的题,尽管没有更多的信息具体说这10个小时做的题都有哪些,但是从逻辑上我想不出有什么理由他们在那10小时里会回避这些题的。在没有证据证明这些专家有骗人的前科之前,我相信他们的专业能力和诚信。”(160楼)
详细报道出来后,果然有说明专家们没有回避那几题。

而你们从一开始的观点就是周玮做题是假的,是背答案或者速算训练出来的。但是要从逻辑上论证这个观点的正确性,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1)答案的范围小到可以让一个包括记忆力在内的综合智商低于常人的智障青年能够背下来的程度,或者题目的难度小到可以通过速算训练使得这个智障青年能够被培训成功的程度;
2)必须确保现场观众、评委和周玮能够完美配合,使周的表演可以顺利进行,这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漏子都可能导致整场骗局失败;
3)Dr 魏心甘情愿拿自己的大好前程作赌注孤注一掷来参与这个骗局;
4)上海的专家也是这场骗局的同伙(注意:在此之前节目组说的Dr魏身后的团队是三所高校心理学系组成的,但其中并没有上海交大,所以我不知道肘子那个“同一帮骗子”的说法是怎么来的),并且他们得到的好处之大足以让他们置自己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地位于不顾;
5)所有报道这次测试的记者(目前看到至少有两家不同的报社的记者采访了周玮及上海专家)也都是同伙;
。。。。。。(此后还将有多个为周玮或者江苏卫视作证的人,也将被纳入这个节目组的同伙。)

这些条件没有哪一条是容易满足的,最关键的是它们还都必须被同时满足,才能从逻辑上证明你们的论点是能自圆其说的。你光凭空讲这些条件如何容易达到没有用,你至少得切切实实地“实证”一把,才有可能在证据的天平上再扳回来。比如说,真的有人通过训练能够做出周玮做的那些题--什么史丰收算法、华罗庚算法出来都有些年头了吧?如果真容易做到,中国那么多闲人,不说1、2000个,找出1、20个来不难吧?怎么就是没有呢?再比如说,你说可以有办法让现场观众和评委在知情或者不知情的情况下配合这场作假的演出还确保不露馅儿,那么你至少应该拿出一个具体的方案来,让大家看看是不是真的可行吧?剩下的其它条件,我都不想说了--咱们能不能心理光明一点,不要总是认定中国人都是骗子好不好?作这么大一场假,得到的好处对于一群默默无名、初出茅庐的人来说可能确实有吸引力,但对一群功成名就的人来说,也是一样的么?。。。什么证据都没有,什么实证的行动也不采取,就只是不停地挑别人出示的证据里的毛病,那不是寻求真相,那是耍流氓。
 
最后编辑:
现在战况如何?
貌似小篆上面说的有理啊!
但是,周炜好像还真不是什么超级大脑, 天才, 中国的爱因斯坦。对吧?
 
现在战况如何?
貌似小篆上面说的有理啊!
但是,周炜好像还真不是什么超级大脑, 天才, 中国的爱因斯坦。对吧?
我从来没说过周玮是天才是爱因斯坦,自始至终我都是说周玮具有超常的计算能力--Dr 魏和上海的专家都是这么说的,他们甚至指出过把周玮说成“中国雨人”不恰当,也指出周的能力不算顶级。但这是一个电视节目,你要想用学术论文的标准要求上面每个人甚至观众所说的话都严谨万分没有丝毫夸张,就太苛刻了也没有必要。
我所反对的是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指责节目组和所有相关人员是“一帮骗子”,说这节目是“造假”。更反感的是在人家自证之后没有丝毫尊重事实和证据的表现,没有任何积极取证的诚意,反而变本加厉开始以断章取义甚至造谣的方法攻击测试的专家。这种“打假”手段和科学无关,和追求正义真相无关,是地道的流氓无赖碰瓷手法。
 
这里有一个更详细的报道,讲的应该是同一件事,我的疑问用红字:
http://scitech.people.com.cn/n/2014/0128/c1007-24250203.html

23日下午,华东师大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李先春、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和自然科学研究院特别研究员徐振礼等专家,在华东师大俊秀楼的一间小房间对周玮进行了运算测试,以检测他究竟是靠死记硬背还是心算得到的答案。

  房间内,专家拿出许多写着乘、除、开方、次方等数学运算题目的A4纸,随机挑选出一些让周玮当场作答。从14时到19时,周玮连一口水都没有喝。测试的题目包括加减乘除、乘方、开方。测试,主要是探寻他计算的极限。为了避免干扰周玮,节目组要求对测试结果保密,记者也被阻拦在门外不得亲眼见证周玮的计算过程。只能在周玮休息的间隙进入与两位专家进行交流。

  记者看到,专家面前堆放了一沓白纸,不过纸面朝下,那都是周玮算出来的题目。还有一些空白的题目,记者看到有9位数乘9位数,还有12位数开根号,这些都是周玮还没有做的题。专家表示,周玮已经算到了4位数乘4位数,结果都没有问题,时间从几秒到几分钟不等。在记者的再三要求下,专家出示了一道周玮算出的题目。在一张写着题目“321×678”的答题纸上,周玮写下来的运算过程如下:321÷3=107;678÷6=113;107×113×3×6=217638。【还是这么一道题,所有的记者都是这么一道题。】

  专家表示,在测试之前,周玮先进行了“交底”,究竟能算到哪一个程度。周玮写下,11能算到5次方,14能算到5次方,19能算到4次方……【这个交底的极限非常巧,结果最多6位数,长度当然和记忆的难度也是密切相关】事实上,周玮对自己能力的估计还相当保守。在当天的测试中,周玮几乎全面突破了自己之前的各种计算极限。随着题目难度的提升,周玮的思考和解题时间也随之加长,从几十秒到几分钟不等。整个测试中,测试室内时不时传出阵阵掌声。“从测试过程来看,周玮确实是在心算,并不是依靠记忆。他很投入,过程中一直没有喝水。”李先春说,周玮有自己一套独特的运算方法,“比如乘法,他会拆分题中的数字,拆完之后,算的方式也很特别。”“他心算速度很快,这不是每个孩子都可以掌握的。5位数乘1位数再乘1位数【还是这么一道题,不知为什么老是重复这一道当例子、2的18次方【又巧了一回,结果数字又是6位,2的18次方有6位数,3的就有9位,4的有11位,长度的增加很快,这些题目的心算对他来说都没问题,可以马上说出答案,至于怎么算的,他说不出来,我们也搞不清楚,恐怕需要从神经科学的角度进行更深入的探究。”

  24日,周玮在脑扫描过程中,继续进行了各种超复杂运算。专家指出,这是为了更好地求证周玮在心算时脑功能区的活动是否与常人不同。“不应简单地将周玮称为‘天才’或者‘白痴’,他的案例非常特殊。”徐振礼说,周玮的心算能力很强,但还达不到世界顶尖水平。不过,对于一个23岁且神经发育受到一定损害的孩子来说,确实很不容易。

总结一下,这个报道加深了一个怀疑: 周玮的乘方运算可以用穷举法记忆结果或中间结果来速算。
 
Mr. He is almost as smart as 北大数学系, even he doesn't know how to 16位开3次4次 ...

老何还没仔细练啊
 
这里有一个更详细的报道,讲的应该是同一件事,我的疑问用红字:
http://scitech.people.com.cn/n/2014/0128/c1007-24250203.html

23日下午,华东师大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李先春、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和自然科学研究院特别研究员徐振礼等专家,在华东师大俊秀楼的一间小房间对周玮进行了运算测试,以检测他究竟是靠死记硬背还是心算得到的答案。

  房间内,专家拿出许多写着乘、除、开方、次方等数学运算题目的A4纸,随机挑选出一些让周玮当场作答。从14时到19时,周玮连一口水都没有喝。测试的题目包括加减乘除、乘方、开方。测试,主要是探寻他计算的极限。为了避免干扰周玮,节目组要求对测试结果保密,记者也被阻拦在门外不得亲眼见证周玮的计算过程。只能在周玮休息的间隙进入与两位专家进行交流。

  记者看到,专家面前堆放了一沓白纸,不过纸面朝下,那都是周玮算出来的题目。还有一些空白的题目,记者看到有9位数乘9位数,还有12位数开根号,这些都是周玮还没有做的题。专家表示,周玮已经算到了4位数乘4位数,结果都没有问题,时间从几秒到几分钟不等。在记者的再三要求下,专家出示了一道周玮算出的题目。在一张写着题目“321×678”的答题纸上,周玮写下来的运算过程如下:321÷3=107;678÷6=113;107×113×3×6=217638。【还是这么一道题,所有的记者都是这么一道题。】

  专家表示,在测试之前,周玮先进行了“交底”,究竟能算到哪一个程度。周玮写下,11能算到5次方,14能算到5次方,19能算到4次方……【这个交底的极限非常巧,结果最多6位数,长度当然和记忆的难度也是密切相关】事实上,周玮对自己能力的估计还相当保守。在当天的测试中,周玮几乎全面突破了自己之前的各种计算极限。随着题目难度的提升,周玮的思考和解题时间也随之加长,从几十秒到几分钟不等。整个测试中,测试室内时不时传出阵阵掌声。“从测试过程来看,周玮确实是在心算,并不是依靠记忆。他很投入,过程中一直没有喝水。”李先春说,周玮有自己一套独特的运算方法,“比如乘法,他会拆分题中的数字,拆完之后,算的方式也很特别。”“他心算速度很快,这不是每个孩子都可以掌握的。5位数乘1位数再乘1位数【还是这么一道题,不知为什么老是重复这一道当例子、2的18次方【又巧了一回,结果数字又是6位,2的18次方有6位数,3的就有9位,4的有11位,长度的增加很快,这些题目的心算对他来说都没问题,可以马上说出答案,至于怎么算的,他说不出来,我们也搞不清楚,恐怕需要从神经科学的角度进行更深入的探究。”

  24日,周玮在脑扫描过程中,继续进行了各种超复杂运算。专家指出,这是为了更好地求证周玮在心算时脑功能区的活动是否与常人不同。“不应简单地将周玮称为‘天才’或者‘白痴’,他的案例非常特殊。”徐振礼说,周玮的心算能力很强,但还达不到世界顶尖水平。不过,对于一个23岁且神经发育受到一定损害的孩子来说,确实很不容易。

总结一下,这个报道加深了一个怀疑: 周玮的乘方运算可以用穷举法记忆结果或中间结果来速算。


你是在怀疑节目组做假吗?
现在好像比较实在的是那个徐振礼副教授一会儿说题目很难, 一会儿说题目不难。说不难是实话, 说很难是演戏。对吧?
 
这智商啊,真为你捉鸡。肘子就这么断章取义外加点暗示,你就乖乖地跟着他的棒子进沟里去了。回去读读报道的上下文好不好?
“在测试过程中,专家组有时会让这位智力中度低下的“雨人”把心算过程写出来。结果他们看到的是,周玮会把很多数字分解。例如,在一张写着题目“321×678”的答题纸上,他写下的运算过程为:“321÷3=107,678÷6=113,107×113×3×6=217638”。上海交大数学系和自然科学研究院特别研究员徐振礼表示,对周玮的很多数字分解,他并不理解,因为分解后似乎还是很难心算,但周玮分解后就能得出答案了。”
这个承前启后的“例如”表明了这个例子是作为“有时候写下了心算过程”的例证,而不是后面徐说的不理解的例证。徐的话本来就不是针对这个例子说的。不断章取义的话,读者的正常反应本该是徐讲的是分解后比前面这个难的例子,只是记者没列举出来而已。肘子这么加工一下,就变成了徐看不懂前面这个分解了。他这套把戏玩的是炉火纯青,一般没啥文化的人上当不奇怪,但你这么个有正经职业的博士也上这种当,难得啊。:dx:

你没毛病吧, 我不过是看到他这么分解数字想自己试试。

话说回来, 你那样理解有问题啊。 如果他想说明周让人不解的地方, 他应该列出不理解的分解公式, 这样才能集思广益, 难道真把周当秘密武器外星人供起来了, 不理解的地方就不让你们知道。 :tx:
 
这里有一个更详细的报道,讲的应该是同一件事,我的疑问用红字:
http://scitech.people.com.cn/n/2014/0128/c1007-24250203.html
总结一下,这个报道加深了一个怀疑: 周玮的乘方运算可以用穷举法记忆结果或中间结果来速算。
小吃同学,你可以怀疑一切,按照你的这种模式,这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不被怀疑成骗子,因为这个世界充满了大大小小的意外、巧合和无法解释的东西,使得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完美的,更难以保证每件事每个细节都是严丝合缝的。。。但重要的是如果满足不了所有那些条件,你的逻辑始终有硬伤;没有一个真正拿得出手来的证据,你永远也只是停留在臆测的阶段。而如果你能拿出一个确凿的证据来,哪怕只是一个,我相信质疑方的支持率一定会变成压倒性的。
 
你不能要求理工科的有很强阅读水平吧?否则又懂科学又懂文学的,还不变流氓啊?:evil:

要不我吹捧你一下, 改名叫臭流氓?:evil:
 
你没毛病吧, 我不过是看到他这么分解数字想自己试试。

话说回来, 你那样理解有问题啊。 如果他想说明周让人不解的地方, 他应该列出不理解的分解公式, 这样才能集思广益, 难道真把周当秘密武器外星人供起来了, 不理解的地方就不让你们知道。 :tx:
那就一记者的报道,你愿意超出文字范围无限遐想,你自己玩儿去。但这改变不了你被肘子带到沟里去了的事实。:tx:
 
开始加技巧料了啊

从开立方说起
文章中提到,沙昆塔拉在计算开方时,经常能纠正人们提出的问题,指出题目出错了,可见他们是共同约定开方是开得尽的。现在我们也做这样的约定,即开方的答数都是整数。
我国有一位少年,能在一分钟内开6位数的立方。少年能想得出这个方法是值得称道的,但美中不足之处在于他没有把方法讲出来,因而搞得神秘化了。当然也考试了人们,为什么少年能想得出的方法,一些成年人就想不出来,反而推波助澜造成过分的宣扬?
这问题对我是一个偶遇:在飞机上我的一位助手借了邻座一位香港同胞的杂志看,我从旁看到一个数59,319,希望求这数的立方根。我脱口而出答数是39。他问为什么,我说,前二位不是说明答数的首位是3吗?尾数是9不是说明答数的末位应当是9吗?因此答数不该是39吗?
然后,我告诉他,我的完整想法是:把六位数开立方,从前三位决定答数的第一位,答数的第二位根据原数的末位而定:2、8 互换,3、7互换,其它照旧(这是因为1、2、3、4、5、6、7、8、9立方的末位分别为1、8、7、4、5、6、3、2、9)。例如314,432的 立方根是68,前三位决定6,末位是2,它决定答数的末位是8。
沙昆塔拉可以脱口而出地回答188,132,517的立方根是573。当然188决定了首位5,末位7决定了3,但读者试想一下,中间的7怎样算?
归纳起来可以看出有两个方法:一个由头到尾,一个由尾到头。
习题:求90,224,199的五次方根。
 
No,我和你的分歧在于:
在逻辑和证据相悖的时候,我优先选择相信证据,而你选逻辑;
在证据不足的状况下,我选择简单的、更容易自圆其说的逻辑,而你选择复杂的逻辑。

就这个事件来说,江苏卫视到目前为止提供了多个证人证词(Dr 魏的证词,上海专家团的证词)、进行了自证的积极行动(公开表示欢迎质疑者前去PK,到上海找专家验证,验证手段除了重复大量做题还有大脑扫描做题时记忆区的活动状况),哪怕这些证据再不完美,它们也远胜过质疑方的零证据。

至于逻辑方面,承认周玮确实是计算而非背出来的答案,承认他具有一般人难以达到的计算能力,跟其他信息并没有什么大的前后矛盾之处。所以在详细报道出来之前,老何还在纠结于为什么测试专家要回避肘子提的“简单要求”的时候,我就说了这样的话:
“我知道他们让周玮做了10个小时的题,尽管没有更多的信息具体说这10个小时做的题都有哪些,但是从逻辑上我想不出有什么理由他们在那10小时里会回避这些题的。在没有证据证明这些专家有骗人的前科之前,我相信他们的专业能力和诚信。”(160楼)
详细报道出来后,果然有说明专家们没有回避那几题。
从记者报道上看,专家们只说做了某些“难题”,对题本身和出题范围没有细节说明。一共只公布的两道题却是容易题。无论是本章本身承上启下的逻辑,还是回答质疑的现实需要,都应该给难题的例子。如果有个科学研究的样子,还应该给出不成功的例子来分析规律。

而你们从一开始的观点就是周玮做题是假的,是背答案或者速算训练出来的。但是要从逻辑上论证这个观点的正确性,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一个娱乐节目,未必想到方舟子会跳出来踢场子,不至于一上来就往接受FBI调查的结果上准备。他们这些准备,应付一般的质疑也够了,质疑的传播如果没有方舟子,也成不了气候,造成现在这个局面。你码了许多字来分析,很赞你的认真,但还是觉得你想多了。
 
最后编辑: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