渥太华华人社区马年庙会实况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Riven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看过一段渥太华大桶化的熟食部,绝对是非常非常赚钱的。
 
这里做生意的综合成本是多伦多的两倍. 在这里做生意必须想好了, 顾客是谁, 能出多少钱,
否则一味迁就顾客, 非要头破血流.
:evil:
渥村老中太抠门
轮胎自己换
待客自己做
钱基本只进不出

其实,也要一分为二地看。 村里人抠门儿,但做好了,客源是很稳定的
 
在我热狗铺, 我在一个家庭年薪16万的老中家庭上赚的钱还比不上从一个领救济的索马里难民家庭赚的.:cool:


因为国人不吃热狗
 
其实,也要一分为二地看。 村里人抠门儿,但做好了,客源是很稳定的
多伦多和温哥华的老中比本村的老中更爽快大气.
 
多伦多和温哥华的老中比本村的老中更爽快大气.


其实,看过cfc 就能品出村里国人的口味。 你也不能赖村里人抠门,村里的店面有几个舒适敞亮,厨师跑堂的有几个换了自己衣服都像明星
 
多伦多和温哥华的老中比本村的老中更爽快大气.

你要有钱开个中国小吃那样的店。找个老中必经之地,店面不用很讲究,但有怀旧的成分,简单的桌椅,不要太大。很随便的一碗馄饨。 弄几个小笼屉蒸几个汤包。 黄瓜白菜做盘凉菜,油条。 这些你不需要自己做,批发来,你就负责蒸煮,再加点小炒菜,做几个葱油饼,一锅粥,等等都是很简单的。 成本就能降下来,味道也好调。也不担心人手的变更而造成的麻烦。 开饭店辛苦,但钱好赚。 不急功近利,就一定会有常客,,, 你只要作出大通话熟食部的一半,你就赚死了
 
这句话, 深刻,精辟.

把视角放大一点, 本村的大环境不是一个商业城市, 不光是老中, 和其他真正的大城市相比, 同等收入的本地人的消费潜力也比不上
你要有钱开个中国小吃那样的店。找个老中必经之地,店面不用很讲究,但有怀旧的成分,简单的桌椅,不要太大。很随便的一碗馄饨。 弄几个小笼屉蒸几个汤包。 黄瓜白菜做盘凉菜,油条。 这些你不需要自己做,批发来,你就负责蒸煮,再加点小炒菜,做几个葱油饼,一锅粥,等等都是很简单的。 成本就能降下来,味道也好调。也不担心人手的变更而造成的麻烦。 开饭店辛苦,但钱好赚。 不急功近利,就一定会有常客,,, 你只要作出大通话熟食部的一半,你就赚死了

老兄, 人流量啊. 本村老中的人口还比不上大温地区一个小市镇华人人口的1/3.......... 本村很多老中尽管收入高, 但是大多是寄人篱下, 都是看政府单位领导或公司老板经理脸色小心谨慎度日的, 对未来的不安定感和对如果丢失工作的恐惧是消费能力和收入极其不成比例的根本心理原因.

如果哪天能看到本村有更多老中能在自己的行业或专业独领风骚, 有更多老中能和老板较板炒他鱿鱼, 那时消费市场就起来了.
 
最后编辑:
要不,你开一个,看看你的店能维持多少天!

你要有钱开个中国小吃那样的店。找个老中必经之地,店面不用很讲究,但有怀旧的成分,简单的桌椅,不要太大。很随便的一碗馄饨。 弄几个小笼屉蒸几个汤包。 黄瓜白菜做盘凉菜,油条。 这些你不需要自己做,批发来,你就负责蒸煮,再加点小炒菜,做几个葱油饼,一锅粥,等等都是很简单的。 成本就能降下来,味道也好调。也不担心人手的变更而造成的麻烦。 开饭店辛苦,但钱好赚。 不急功近利,就一定会有常客,,, 你只要作出大通话熟食部的一半,你就赚死了
 
老兄, 人流量啊. 本村老中的人口还比不上大温地区一个小市镇华人人口的1/3.......... 本村很多老中尽管收入高, 但是大多是寄人篱下, 都是看政府单位领导或公司老板经理脸色小心谨慎度日的, 对未来的不安定感和对如果丢失工作的恐惧是消费能力和收入极其不成比例的根本心理原因.
如果哪天能看到本村有更多老中能在自己的行业或专业独领风骚, 那时消费市场就起来了.

内什么,我是看你对村里国人饮食的感叹,帮你想的。 这也是我考察了几年,针对不肯掏腰包的国人论证出的极为可行的方案
 
要不,你开一个,看看你的店能维持多少天!


我可真帮过人致富,而我无饮食行业的具体经验,只能观望。 再说,干这一行,我怕我气场不够,没人听我的,最后我成了受气的,,,划不来
 
今天去看了,哗,好多华人啊!真是第一见到这么多华人一起。太高兴了。表演节目非常丰富,要感谢那个做安排的,她能够把节目排得满满的。
学校里面的光线充足,明亮,非常舒服。但有两点不足的是,一是买完美食后,没地方做,只能站的吃。二是,舞台下面的群众太吵了,搞得舞台效果不太好,也给别人不太礼貌的感觉。
....
总的来说,这次我觉得搞得非常成功,完满。辛苦你们了。

:zhichi:
舞台下面的群众太没礼貌!! 人家台上卖力的表演, 台下观众大声讲话. 有哪麽多话不能在家或其他场合讲??
 
市长 寂寞●我特神 来漏个脸儿没?
 
这个跟口味有关系吧。 老中谁没事去买热狗吃。买个包子肉夹膜还差不多。索马里的一般不挑食。花光吃光好继续领救济。

在我热狗铺, 我在一个家庭年薪16万的老中家庭上赚的钱还比不上从一个领救济的索马里难民家庭赚的.:cool:
 
你家搞活动的时候别忘记请他们。:p
侨领荟萃的聚会,我家怎么能比。N多年前参加过一次描绘,记得 Chiarelli 去了,主推市府预算,下面人声嘈杂,就听他重复一词,“八戒”“八戒的”:evil:
 
:zhichi:
舞台下面的群众太没礼貌!! 人家台上卖力的表演, 台下观众大声讲话. 有哪麽多话不能在家或其他场合讲??
有同感,不知为啥,国人只要一聚堆,就大声喧哗,喜庆的场合这样,悲伤的场合也这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