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医要看名医

reine02

资深人士
VIP
注册
2012-02-27
消息
9,438
荣誉分数
2,120
声望点数
273
一些人对中医有很多错误看法,甚至极端错误看法。典型的如科盲方肘子,造谣说中医是伪科学,并歇斯底里不遗余力的反对中医,实是愚不可及。

中医是经过几千年临床医学实践检验的,并有系统的理论和诊治方法。中医与西医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体系。 如果比较其不同,也是可以比较的。打个比方,在理论方面, 西医相当于地球中心说的宇宙观来描述我们看到的周围天体,行星,月亮等的运动,建立起来的行星的运动轨迹(方程)是非常复杂的;而中医相当于太阳中心说的宇宙观,建立的行星,月亮等的运动轨迹(方程)简洁明了。

从诊病手段和方法上来看,西医大量依赖现代技术手段,化验,透视等。因此,西医医生象快餐厅一样,可以大量复制。而中医医生则不能。中医是依赖医生个人的感官和悟性,采取“望闻问切,综合诊断。中医医生必须具备个人感官灵敏和悟性高(聪明)才行,还得有明师言传身教。这也是为什么好的中医名医一般都是中医世家出身(遗传因素?),或有天赋(gifted)的人才行。所以看中医要看名医

在治疗方法上中医也比西医明显高几个数量级。比如细菌感染,中医手段很多,辩证施治。可以用人体免疫系统,以物理或化学方法抑制和消灭致病的有害菌而不损害有益菌。而西医基本是靠抗生素。抗生素会把人体内的有益菌和有害菌一起杀死,从长期看不仅有害身体,细菌还会产生抗药性以至将来会出现超级细菌,人类将无有效抗菌素可用。中医是可持续的医学,而西医很可能是不可持续医学,解决一个问题反而引起更严重的多个问题。

中医的依靠医生个人异于常人的灵敏感官的诊断方法有很大局限性,没法大量复制。最终还是要靠科技手段,比如新型传感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武装中医。只有这样才能普及中医。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对中医的认识会越来越全面深刻。这不嘛,科学又给中医背书了:

未来有望靠气味诊病:糖尿病闻起如洗甲水

2014-03-12 05:16 中国新闻网

f3faf1a7cbf1d1d65dbc5c5d5363d8a9.jpg

一些糖尿病患者的呼吸中可能会有洗甲水的味道

研究者最新发现称部分疾病可能会引发人体异味,而未来有望借助于机器,通过分辨异味来诊断疾病。

据报道,美国费城莫耐尔化学感官中心研究人员普林悌(George Preti)表示,未来可能通过气味来诊断。他表示,人体会通过新陈代谢产生化学物质,但是一些患有疾病的患者则会产生不同的化学物质,并发出不同的气味。

尽管这些气味对于人类而言过于微小而不易察觉,但现在已经有通过训练狗来诊断癌症和糖尿病的案例。

普林悌的研究中公布了一些疾病可能带有的气味。一些糖尿病患者的呼吸中可能会有洗甲水的味道,而肝功能衰竭的患者则可能会有生鱼的气味。

而即使这些气味难以被人类发觉,也可以迅速地通过“电子鼻”察觉。

普林悌发表在期刊上的研究结果表示,膀胱感染的患者的尿液有一股氨水的味道,而风疹则会导致患者的汗液带有羽毛的味道。

此外,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汗液气味带有醋味,而伤寒则可能让皮肤闻起来带有刚出炉的面包味。黄热病则会让皮肤带有肉店的味道,而淋巴结核则会让患者带有变味啤酒的味道。
 
最后编辑:
名医才多少, 说明中医对全民健康的贡献少得可怜?
 
名医才多少, 说明中医对全民健康的贡献少得可怜?
一般病症,中医与西医对全民健康的贡献差不多。但我不否认近百年来中医止步不前,没有跟上时代发展。
 
最后编辑:
那位绿豆兄是不是名医?
“绿豆兄”是谁?

现在有不少如下面故事里的“秀才医”,无灵敏感官基础,没有名师言传身教,也无聪明悟性。看了点医书就自“自学成才”,自称或被称为中医师,实是庸医。

御醫、儒醫、走方醫

御醫者,皇室御用之醫也。儒醫者,有學問兼具醫術,為時人稱頌之民間大夫也。走方醫者,文化水平低下,對醫術一知半解,但求藥效迅速之草根大夫也。
御醫、儒醫、走方醫各有不同服務對象,醫術各有千秋,地位、身份、待遇亦各異,其中當以御醫為貴,儒醫為次,走方醫最為低下。
但病邪中人,無分貴賤,歷史上皇室貴族染病,御醫束手無策,走方醫卻能藥起沉痾者屢見不鮮,所以走方醫雖然地位低微,仍不可等閒視之也。
至於儒醫,多是一介書生,改投醫道,反而一舉成名者,歷史上為數不少,據任勉芝《草藥尋珍》所說,晚清治療宮廷皇室而馳名於世者,不是御醫,而是江南儒醫馬培之,馬氏深受慈禧太后器重,屢獲賞賜,有史可稽。

不過,儒醫之中,也有名過其實者,以下,撮錄一則有關儒醫誤治之故事聊作談資:

古時有一秀才,屢試不中,念到古人所言:「不為良相,當為良醫。」乃改行學醫。

秀才為人自負,一心自學成材,認真的把所有醫書熟讀強記,隨即掛牌行醫(古時行醫毋需考核註冊)。為了顯示自己並非江湖郎中,竟自稱「儒醫」。
某日有人患了便秘到來求診,這位秀才儒醫開了一條藥方,其中巴豆、大黃等瀉藥,各重用至數兩。病人服過藥後立時狂瀉而死!
家屬告到官府,縣官一看藥方,大吃一驚,忙正色問:「你怎麼可以把巴豆、大黃這些烈性瀉藥用到數兩之重?」
秀才儒醫不慌不忙翻開醫書,道:「醫書云『巴豆、大黃乃割肉洗腸之藥,不可輕用』,我只不過遵照古方,並無不當啊!」
原來他把「不可輕用」理解為「不可輕量使用」,如此「儒醫」,真是害人不淺!
 
所以渥太华看中医要看大家喜欢的名声好的!
 
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标准检验一个医生的水平 只能靠是不是出名比较可怕
就像绿豆名医 那还真是有名吧

医生做错了做对了,也没有标准来判断
 
應該是眀医不是名医。有名的不见得是好,但明白你的病便可以更快给你冶好
 
原來他把「不可輕用」理解為「不可輕量使用」,如此「儒醫」,真是害人不淺!

方肘子与故事中的秀才没啥区别。比如肘子就曾闹出“鸡子忌同鸡”的笑话。就这样一个不学无术只会搜索抄袭的网络时代小丑,还令向左使和何版主崇拜的神魂颠倒,实是另人无语。
 
最后编辑: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