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这个,你就知道什么是脑袋进水了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ccc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老毛那不是光喊口号, 老毛是论证, 而且后面他用实践检验了他的论证。

我反对的是老何的原话, 把别人看扁了不好
 
为什么总是喜欢给别人戴顶帽子?你这种讨论方式是最操蛋的,你知道么!

不可救药。
村长息怒,请淡定。。。:evil:
首先,超版要以身作则,不可轻易爆粗口,为了气氛友好,先喊了口号才发表意见的啊,这都要被骂?:(
其次,讨论的方式村长有规定吗?我尊重超版,有规定一定按规定办,卧开?:cool:
然后,那个帖子很平和,哪里给别人戴帽子了?:shale:
最后,我需要拯救吗?俺谁的标准改造和拯救?也不能够都成为村长那么模范吧:D:D:D
 
以下是自己觀察到的一些近日香港人看法:
(1) 中央強迫灌輸愛國教育,踩過了思想自由的底線
(2) 內地遊客採購客產婦多,但相當一部份公民素質不高,擾亂社會秩序引起反感。所謂的蝗蟲論。

個人覺得香港與台灣情況類似,對中國反感最大的其實是社會上比較弱勢,低階層的人。
他們對"被壓迫"有最高的敏感度。就像一些加拿大人找不到工作,就怪中國移民搶了他們工作,買不起房子怪中國土豪炒高房價。
如果有穩定工作,反而樂於和中國多做生意賺錢,做文化交流學習新知;買得起房子不高興自己房子升值嘛?
另外一種情結是類似中國公知罵五毛的一種優越感在作祟。同樣也是最缺乏尊嚴的人最喜歡藉罵人(如中國豬,蝗蟲)來抬高自己。
本身有一定底氣的人反應不會這麼激烈。
說 "反中的人都是爛的香港人" 當然有點阿 Q,因為其實很多內地過去的更爛,錢怎麼來的你懂。
中國本身也要檢討一些不必要的自由干涉。
政治宣傳當然要做,不做就是坐等英美領館的間諜收買人心,但要做得漂亮些。
 
最后编辑:
我反对的是老何的原话, 把别人看扁了不好
你是说乌克兰是有可能解放俄罗斯的是吧? :D
 
以下是自己觀察到的一些近日香港人看法:
(1) 中央強迫灌輸愛國教育,踩過了思想自由的底線
(2) 內地遊客採購客多,但相當一部份公民素質不高,擾亂社會秩序引起反感。所謂的蝗蟲論。

個人覺得香港與台灣情況類似,對中國反感最大的其實是社會上比較弱勢,低階層的人。
他們對"被壓迫"有最高的敏感度。就像一些加拿大人找不到工作,就怪中國移民搶了他們工作。
如果有穩定工作反而樂於和中國多做生意賺錢,做文化交流學習新知等等。
另外一種情結是類似中國公知罵五毛的一種優越感在作祟。同樣也是最缺乏尊嚴的人最喜歡藉罵人來抬高自己。
我前面引用的那幅图,来自于香港游行抗议中共在小学课本强迫灌输香港人要爱党爱国,
 
这帮菘人就是当初被居英权计划抛弃的弃民及其后代。到哪儿都属于没人要的社会底层。
大陆新移居香港的都是高知识and/or极富人群,跟这帮孙子是天上地下的差别。放哪国政府取舍都是明显的。
大家了解一下居英权就知道这帮孙子有多贱格了。
 
村长息怒,请淡定。。。:evil:
首先,超版要以身作则,不可轻易爆粗口,为了气氛友好,先喊了口号才发表意见的啊,这都要被骂?:(
其次,讨论的方式村长有规定吗?我尊重超版,有规定一定按规定办,卧开?:cool:
然后,那个帖子很平和,哪里给别人戴帽子了?:shale:
最后,我需要拯救吗?俺谁的标准改造和拯救?也不能够都成为村长那么模范吧:D:D:D

你别总试图在CFC找个靶子以发泄你对中共的深仇大恨。
Riven应该"认命"你为港督。
 
香港人为什么不高兴?图说大陆人"蝗虫"论(组图)
文章来源: 搜狐财经 于 2013-10-22 09:43:19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Img5670904_n.jpg


“蝗虫论”尘嚣日上 图说香港人为什么不高兴

在香港,称呼大陆双非孕妇、炒楼者为“蝗虫”早已有之。而仅仅就在16年前,人们还怀着激动的心情迎来香港回归,就像找回久别的家人。后来,在磨合中,香港人与内地人时有“擦枪走火”,到如今恶语相向,在其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Img5670903_n.jpg


很多事也许只是巧合,但另一些事却是注定要发生的。香港民众的情绪,在北京大学教授孔庆东评论内地儿童在香港地铁车厢吃面遭港人口水讨伐一事时,称“香港人是狗”、“不说普通话的,都是王八蛋”后,被彻底激怒了。香港人继而以《苹果日报》上一则“蝗虫”广告作为反击,将两地骂战推向最高潮。

Img5670902_n.jpg


2012年2月1日,“香港人,忍够了!”的广告出街,一时引起震动并迅速在网络上流传。而更多内地人通过《环球时报》的报道看到了这则广告:“因为明白你们受毒奶粉所害,所以容忍你们来抢购奶粉;因为明白你们没有自由,所以招待你们来港‘自由行’;因为明白你们教育落后,所以分享了教育资源给你们;因为了解你们看不懂正体字,所以下面用了残体字。来香港请尊重本地文化,要不是香港你们全完蛋了。”香港人为什么不高兴呢?

Img5672733_n.jpg


价值观存差异:恐惧言论自由倒退

2011年,全球新闻自由度排名中,香港排名急跌20位,排名第54位,而在2012年全球新闻自由度排名中,香港排名继续下跌至58位。

Img5670900_n.jpg


据调查显示,70%的香港教师反对加设国民教育科,仅18%的人表示赞成,12%表示无意见。

Img5670899_n.jpg


身份认同危机

据调查显示,香港市民对“中国人”身份认同感跌至12年新低,仅有17%,而对“香港人”的身份认同感上升至10年来新高至38%。

Img5670895_n.jpg


担忧抢夺资源

2012年,据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的数字显示,3岁左右的“双非”儿童人数已由2003年的709急升至2.98万,9年间激增41倍。据香港统计处在过去5年内的意向调查显示,20%到港产子的内地孕妇打算送子女来港读书。按此推算,2012年9月赴港读幼儿园的“双非”儿童人数估计在1700至6000之间,涉及学费资助最多约1亿港元。给香港教育体系带来沉重压力,香港本地人抱怨自己是纳税人,却没能优先享受到当地政府的资源。

Img5670893_n.jpg


担忧抢夺资源

据调查显示,2004年——2011年2月,逾31万内地人持单程证抵港移民。此外期间内地新娘在香港占到73.7%。

Img5670898_n.jpg


担忧抢夺资源

内地访港旅客逐年增加。目前,可以安排香港个人游的内地城市一共是49个,有超过2亿人的游客资源。近10年来,通过个人游计划来香港的内地游客已经超过7847万人次。部分游客不文明行为,引发了港人的反感。

Img5670894_n.jpg


担忧抢夺资源

据统计,1996年到2010年间,港府资助大学,内地学生人数由1996年的791人上升到了2010年的8724人,成上升趋势。此外2011年内地人在香港买房占到了香港整体成交的19.2%,涉及资金达到600亿。

Img5670896_n.jpg


“蝗虫论”尘嚣日上 图说香港人为什么不高兴
 
你是说乌克兰是有可能解放俄罗斯的是吧? :D
乱砍:香港、乌克兰这俩小姑娘,本来是能周旋在几个大V之间当“婊子”的,可是为了“真正”的爱情结婚了。。。你嘛啊,介下好日子到头了。
 
内地游客,香港人不欢迎你!
继2012年,香港大学民意调查显示,港人对内陆人的反感创下多年新高,占受访人比例的31.8%,而对港人有历史宿怨的日本人态度则较为温和。


(德国之声中文网)香港《南华早报》今日报道,据香港大学11月的民意调查显示,香港人对内地人的反感度比例高达31.8%;早在今年5月份,同类调查显示的比例为35.6%,综合全年来看,香港人对内地人2013年的反感度创下2007年以来的新高,这一比例远超港人对有历史宿怨的日本人的反感度,港人对日本人的反感度为14.9%。

中国政府自2003年7月28日起实施港澳个人游(自由行),自由行也被港人称为一柄双刃剑,一方面随着自由行人数逐年递增,为香港零售业、酒店及地产集团等创下可观收入,一度被认为是这个港口城市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但近年自由行也衍生出诸多社会问题,包括双非(父母双方均非香港居民的孩子)、水货客、抬高香港物价、罪案增加和文化价值冲突等,2009年,香港热门论坛"高登社区"上,有港人提出"蝗虫论",批评内陆人到港抢购奶粉、走私水货等。


2012年1月,香港尖沙嘴D&G对港人设置禁拍区引发抗议

"大陆人自己的地方不安全,就来香港"

2012年1月,香港尖沙嘴名店D&G在店面设下"禁拍区",禁止香港市民在对该店拍照,但允许大陆游客进入店内随意拍照,并发生保安以"有知识产权,未获该公司授权不可拍照"为由,遮挡欲拍照的港人和恶语驱赶香港市民事件。有传是临近春节,有大批大陆高官及亲属到D&G购物,因担心隐私泄露而要求商家设置"禁拍区"。同年1月18日,因为大陆游客在香港地铁食面,引发港人与内陆游客地铁暴吵事件,其后北京大学教授孔庆东在一档网络电视节目中评论"地铁食面事件"时,指香港人依然有"英殖民"心态,连骂五次香港人为"走狗";这三起标志性事件令香港与内地两地积聚已久的矛盾升温。香港网民曾集体捐款在报纸上刊出广告,广告中一只蝗虫骑在狮子山上,寓意蝗虫侵蚀香港。

香港 "良心之友"负责人蔡淑芳就此接受德国之声的采访,她表示,香港并非一个排外的城市,这个"自由港"城市一直包容着多元文化,同时也尽力保留着自己生活与文化传统。但香港回归16年来,香港人正慢慢失去自己的生活,港大调查背后折射出香港本土受到的冲击,大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污染、贫富分化、食品安全等问题迭出,有购买能力的大陆人随即涌入香港,购买奶粉、住房等,这些都直接影响到了香港人的生活: "我们不是排斥中国人,中国是我们的根,我们不可能没有中国的感情。但香港很多有孩子的家庭,都很伤心,因为奶粉的问题;这个就被大陆人当成了歧视他们、不喜欢他们,作为一个普通的香港人,我也感觉整个香港到处是大陆的人,香港很多的本土的东西就没有办法保存下来。回归16年来香港变化太大了。中国大陆没有一个地方是安全的,空气、河流、水都很危险,他们到香港来,也是因为自己的地方不安全,但他们来到香港也把香港变成一个沉沦的地方,这让我们很不安,我们不知道香港还可以保全多久。"


蔡淑芳:我们担心香港"大陆化"

"我们担忧香港'大陆化'"

蔡淑芳也向德国之声表示,香港人"排斥大陆人"的表象之后,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对香港有可能失去"自由、法治、民主"等核心价值的恐惧。近期,香港特首梁振英多次表态香港是一个"万能转换器",意即香港成为北京政府和中国大陆的辅助港。

蔡淑芳认为,大陆人涌入香港对港人生活的困扰,加之中央政府不断对港加强控制,这些都交织在一起引发港人担忧,香港的社会形态悄然"大陆化":"我们香港一直希望香港有自己的特色,我们恐惧'香港不再是香港',而是'大陆化';香港可以作为国际和大陆的一个交汇点,但是香港在其中是传承好的一面,特别是'自由、法治、人权'等,我们希望成为这些普世界观价值的前沿地。"
 
香港人为什么不高兴?


20120223074349_56342.jpg


仅仅就在15年前,
人们还怀着激动的心情迎来香港回归,
就像找回久别的家人。
后来,在磨合中,
香港人与内地人时有“擦枪走火”,
到如今某些人恶语相向,
在其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香港广华医院急诊室,一名大陆孕妇在临生产时被抬了进来。
“一天总有那么一起。”急诊室的保安平静地看着医生、护士奔跑着去手术室。他已习惯这样的场景,也习惯了等着叫号的人们不满的眼神和言辞,甚至预料第二天的报纸会有相关报道。
大陆孕妇是香港报纸上的常客,尤其是内地与香港民间骂战升级以来,几乎每天都有。“双非孕妇冲闸诞婴实录”、“数千人签名撑截停双非”、“首宗内地产子中介入罪”等等,比香港特首曾荫权的曝光率还高,成为除特首选举之外的最大政治。
去年,大陆双非(夫妻都不是香港居民)孕妇在香港生育43000名婴儿,将近整个香港生育的一半,而十年前这一数字是620名。
香港民众的情绪,在北京大学教授孔庆东评论内地儿童在香港地铁车厢吃面遭港人口水讨伐一事时,称“香港人是狗”、“不说普通话的,都是王八蛋”后,被彻底激怒了。香港人继而以《苹果日报》上一则“蝗虫”广告作为反击,将两地骂战推向最高潮。
其实在香港,称呼大陆双非孕妇、炒楼者为“蝗虫”早已有之。而仅仅就在15年前,人们还怀着激动的心情迎来香港回归,就像找回久别的家人。后来,在磨合中,香港人与内地人时有“擦枪走火”,到如今某些人恶语相向,在其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要不是香港你们全完蛋了”

很多事也许只是巧合,但另一些事却是注定要发生的。
在孔庆东的过激言论发表前,“林早逝二世”已发起了刊登“反蝗”广告的倡议。
1月20日,这个30岁的地铁工程建筑人员在香港热门讨论区高登网倡议在报纸上刊登“反蝗”广告,“网友自己设计广告,头版20万左右,两百个巴打一人一千蚊,四百个一人五百,有几难?”
“巴打”是高登网上对网友的昵称,粤语发音与英文“Sister”相近,用来代称“兄弟姐妹”,和内地购物网站上的“亲”类似。高登网上的“巴打们”很是积极,他的帖子得到了上千个回复,最后有800个“巴打”参与募款,共募集到10万港元。一些网友说,正好把春节“利是”用来做这样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按照“林早逝二世”的倡议,不少网友提交了自己的广告设计方案,综合其中四个创意,最后决定采用一只绿色的蝗虫站在香港象征狮子山上的广告——后来人们争论说,绿色的是草蜢,褐色的才是蝗虫,这除了普及昆虫知识外并没有减少广告的歧视意味。
在募款的同时,“林早逝二世”开始和香港的报纸联系。几年前,他就发起过民间登报行动,反对香港上市公司在大浪西湾建高尔夫球场和别墅。当时,他们把广告登在免费报纸《AM730》上,但这一次,他不准备选择《AM730》,因为他不认同其老板施永青的言论。就在1月19日,施永青发文称,香港出生率太低,需要借助内地孕妇的生育才能让香港继续保持活力。
而一些报纸对广告的争议内容感到担忧,希望他们做大幅度的修改。他们也不愿意。《东方日报》则要价过高,要20多万。最后他们和《苹果日报》谈妥,价格10万,《苹果日报》旗下《爽报》也一同刊登。“苹果日报没有说修改,只是要我们提交‘每18分钟花100万元养育双非儿童’的证据。”“林早逝二世”说。
《苹果日报》广告负责人称,只要不违反法律,任何团体、个人都可以在《苹果日报》上登广告,但需要先提供内容,报社的律师团队审查后即可刊登。
1月28日,一切谈妥。“林早逝二世”发帖称:“登报‘反蝗’日期为2月1日,所有设计绝不修改,登报引起所有法律问题由我一人负责,与代工画图者无关。”
2月1日,“香港人,忍够了!”的广告出街,一时引起震动并迅速在网络上流传。而更多内地人通过《环球时报》的报道看到了这则广告:
“因为明白你们受毒奶粉所害,所以容忍你们来抢购奶粉;因为明白你们没有自由,所以招待你们来港‘自由行’;因为明白你们教育落后,所以分享了教育资源给你们;因为了解你们看不懂正体字,所以下面用了残体字。来香港请尊重本地文化,要不是香港你们全完蛋了。”
《环球时报》的图片上,对某些字眼打上了马赛克。

20120223133538_28496.jpg


种族歧视?

广告上的激烈言辞与“林早逝二世”的性格并不相符。这个1982年出生的香港年轻人说,广告夸张只是要吸引眼球,引起人们的重视,好让问题的焦点不至于被那些模糊而无谓的争论所淹没。
显然他达到了目的。
“蝗虫”广告引起香港、内地甚至全世界的关注。学者、官员纷纷出来表态,就连刊登广告的《苹果日报》也用内地人熟悉的语气发表社论《要旗帜鲜明反对“蝗虫论”和歧视》。
很多事情超出了他的预料。在他募款的同时,有网友在倡议唱“蝗虫歌”。“虽然我们只有7个人,但是一起唱《“蝗虫”歌》,当时每个人都很兴奋,根本不怕丢人。”一位参与者?说。
“蝗虫”广告与“蝗虫”歌刺痛了人们的神经。人们大都认为他们是同一帮人,“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连续行为。其实他们之间并无关系。“蝗虫”歌的发起者及参与者皆是初中生,当他们在Facebook上发起倡议时,“林早逝二世”并不认为会有人响应,但没想到还是有7个人去了。
“我们要对事不对人。但毕竟是小孩子,十多岁,做一些事是好事,他们有勇无谋,方式不对。”“林早逝二世”说。
“林早逝二世”不愿透露他的真实姓名以及更多个人信息。他的这个网名来源于高登网行政总裁林祖舜。“林祖舜”与“林早逝”粤语发音相近,他们的观点也相近。在广告出来后,林祖舜为其辩解说,“高登仔”的行动不是反对所有内地人,而是反对抢夺本港资源的人,针对事件而非针对族群。
在广告出来后,作为“策源地”的高登网受到指责,被认为煽动种族歧视。专责香港反歧视工作的平等机会委员会主席林焕光说,理解港人忧虑医疗和教育等资源分配问题,但不能透过谩骂和指责解决,至于蝗虫是否涉及歧视,林焕光表示,“这已超越平等机会的法例范围。”
这确实不是平等机会所能裁决的,因为这和种族无关。但香港岭南大学一年级学生余炜彬并不这样认为,“种族歧视和语言、肤色无关,而和政治有关。”他认为,基于政治、经济上不平等的歧视就是种族歧视。
2月3日,他和10名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等高校的学生在岭南大学进行了“反种族主义青年”游行。他们烧毁《苹果日报》的广告,派发传单,高喊“蝗虫与狗团结起来,认清阶级敌人”、“公有化私营医院”等口号。
五天后,他们再一次活动,在岭南大学宿舍区“扫楼”,挨家挨户敲门,讲解他们的宗旨,号召学生加入他们。“成果不错,动员了十来名同学加入我们”,天气的突然降温并没有消减他们的热情,在冷雨霏霏中,他们慷慨激昂。
也许是受到香港学生的影响,2月5日,有深圳网民身穿蝗虫T恤来到罗湖口岸,拉横幅抗议香港歧视内地游客。但显然,他没有机会得到关注。

20120223133549_70316.jpg


香港褪色?

今年年初三,“林早逝二世”因病去了一次医院,看到医院急诊室里很多内地人,“很颐指气使地叫一名工人做事”,这让他觉得受到了侵犯——越来越多大陆人来到香港,孕妇抢占床位,推高私营医院价格,造成20%的公立医院医生跳槽;有钱人炒高楼价,为了内地豪客购买奢侈品不让香港人拍照,培育了地产霸权;深圳的物价高过香港后,深圳人就把香港当成廉价超市……
不是孔庆东惹恼了香港人,虽然孔庆东的言论出来后,香港群情激昂,甚至有人发起“万人围堵中联办要求孔庆东道歉”,中联办主任彭清华也对孔庆东的言论“表示遗憾”。“炸药已经埋了很久。”参与募款登广告的网民“做乜膠呀”说,一般被视为不关心政治的妇女也走上街头游行。
“认为自己有钱了就为所欲为。”一个香港网民这样说。
“林早逝二世”白天上班,晚上上课。香港的大学升学率仅为18%,和众多香港年轻人一样,他在一个进修学校继续着职业培训,希望获得一个建筑工程师的文凭。
他在工作中接触了不少内地人,还学会了普通话。“大陆有14亿人,100个人中有一个精英,也是非常庞大的数目”,而这些精英正越来越多地涌入香港——他并不反对香港引进内地精英的优才计划,甚至认为可以放宽条件以弥补香港出生率低的问题。当然,他对此感受到很大的压力,所以他不辞辛苦要接受更多的再教育。
但今年1月中旬,香港一个社会团体的调查结果却显示,七成香港青年愿意到内地就业。香港青年对内地已不再怀有“低物价、低收入”的传统想法,他们看中内地的发展优势,认为经过内地镀金后回港更有优势。
这是内地连续几十年经济高发展的结果。而香港经济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则持续低迷,去年第四季度环比增长仅为0.3%。“香港悄然走向衰退”,2月8日,《华尔街日报》一篇文章如是说。
香港对内地的优越感不复存在,内地人的优越感却在上升。
2008年8月6日,一位内地旅客因台风滞留香港机场,向记者抱怨机场处理航班延误问题“乱七八糟”,其中一句“要不是中央政府照顾你们,香港,完蛋了”震惊香港。这一句话,令很多香港人开始对内地人有了意见。
这大概是很多人的想法。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大陆如何力撑香港、开放自由行提振香港经济等说法充斥于报端。近些年,内地城市建设狂飙突进,回归后香港的窗口效应日渐减少。在很多人眼中,香港从不可企及的东方之珠变为中国的一个普通发达城市。
2月5日,一位红衣女子在过关时与港方一名制服男子争吵:“香港人有什么了不起?”
香港人也在想这个问题。对于“一国两制”,内地人看着“一国”,香港人看着“两制”,但从物价、生活、工作,他们发现,香港与内地之间正在趋同。
蝗虫广告达到了引起民众、媒体与政府关注的目的。香港特区政府、内地计划生育办先后出台严惩“双非”孕妇来港产子的举措。
但有些事情是“林早逝二世”预料不到的。就是那句“忍够了”的广告被广泛复制,网友纷纷代表北京人、上海人、中国人甚至火影忍者、鸽子推出广告,他们都有忍够了的理由。刊登原版广告的《爽报》也推出克隆版,说“你愿意每一年花$59220000供养‘双非’议员吗”,用来鞭挞那些不称职的议员,并且还称“注意:这不是广告”。
2007年,香港“巴士阿叔”一句“你有压力,我也有压力”引起两地人的共鸣。现在,对于“忍够了”,大家又再一次有了共同话语。
 
某人说得最多的就是; 村长(老何)息怒,其实我是很尊重你的!
 
你别总试图在CFC找个靶子以发泄你对中共的深仇大恨。
Come On, 拜托, 表那么激愤,好伐?
神马深仇大恨的,没那么严重,只是亲身享受着加拿大的民主自由,感慨我国内父老乡亲还在被中共涂炭,发几句牢骚而已。。。扫了CFC某些人的兴, 但绝无个人私怨,不必个人情绪过浓,大家还是相逢一笑同灌水吧,卧开?
 
香港人想人权不妨好好想想同是香港人当初为什么他们这帮孙子没有居英权?
 
其实大陆也可以来这个游行示威的: 香港人,别喝我们的水,别吃我们的猪肉,别靠我们“输血”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