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好了,又有小孩上门来卖巧克力了。经过这事以后,想问 这个合法合理 吗?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dolby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zhichi:
给. "俺们学校合唱团要去欧洲比赛,为路费筹款" is very clear.
只要捐款用途和目的一致即可。不需要分析为啥捐。
 
现在,也不用我们买了。老小自己花钱买上门的巧克力。老大用打工的钱买老小的。。。。

好有爱的老大,以后我家哥哥要是也这样就好了:good:
 
要是真是劳动赚钱,你就要问一下自己了:你需要这巧克力吗?
明显小孩子是在靠你的爱心给自己赚一点点人气


:D:D:D:D

成年人尚且有无数的贪念而把持不住,孩子们有点小九九,也可以的吧?! 。。。

对待"鼓励鼓足勇气到一个陌生的社区敲陌生人的门向陌生人推销陌生人并不需要的物品的小孩子" ,

(http://bbs.comefromchina.com/threads/1348661/#post-8694841 ) 不至于拨到"慈善"这高度吧?!


作为家长,鼓励孩子去卖卖巧克力,出发点挺好,但处理的方式方法,我们应该稍稍注意一下。

"这巧克力您自己试吃过吗?有啥特色没有?" "去哪卖呀?去妈妈的公司? 还是去爸爸哪? 什么时候去好卖呀?"

"会不会给叔叔阿姨试吃一颗能更好卖呢?" 有些孩子胆子比较大,有些又不敢说话,为人父母不容易啊。

但是很多事情,也不一定上升到法呀情呀理呀去吧?!








 
合法而且合理。

小孩子学习 people skills 一个很好的方式。我儿子小时曾鼓励他卖糖果(但好象只一两次)和发fliers。可以肯定他受益不少。

另外,还会常常有募捐的登门造访。我自己至今还不曾有勇气去做他们所做的。所以,为了他们的勇于为慈善而站出来的缘故,能帮就尽量帮吧。

:D:D:D:D

尽量帮,当然可以,也应该,不过,就算最后不买,也不一定就是打击孩子咯。

处理好买卖的过程,比之买卖的结果,往往更能给予孩子学习的机会。只可惜,因为有不少华人家长对结果太过上心,

在过程当中给予孩子的帮助与指点实在太小,所以很多华人孩子都在重复了上一代人许许多多的"内向"的性格 - 拿吃苦当烧鸭啃。

:D:D:D:D:D


 
每次我老婆都买,小孩子不易,锻炼他们。赞。
 
噢买糕的,我每次都买,而且不要巧克力,只给钱,就当是我买了,因为家里没人吃,我是不是巨傻呀!
 
噢买糕的,我每次都买,而且不要巧克力,只给钱,就当是我买了,因为家里没人吃,我是不是巨傻呀!
这种做法,好像不太妥当。
 
噢买糕的,我每次都买,而且不要巧克力,只给钱,就当是我买了,因为家里没人吃,我是不是巨傻呀!
人傻钱多速去。
 
今天的事儿:门铃响,往外一瞄,小小的黑影,想必是巧克力上门,准备好了零钱,开门。8岁左右的黑人男孩,含混的说:We are opening a store around the corner, and I am wondering do you want to buy one of the pictures to show your support. 手里拿着一小摞白纸用黑铅笔画的呲牙裂嘴的两张人脸,可能是。问:I don't quite understand. Are you opening a store? What store? 答:Point is do you want to buy a picture to show your support? ,我又问:Show my support to what? The store? 有点急了,答:No no,to support... You see the money will go to charity...

我实在无言以对,只好sorry,bye bye...
 
我个人很反感类似的活动,但是觉得小孩子很不容易,所以大多数情况是给钱的,巧克力我又不拿,因为没人吃的。

我想作为纳税人缴纳高额的税收,这些钱都用在哪里了?别说什么ohip, ohip只占部分,学校呢,政府税收对学校没有拨款吗?!

孩子现在上学了,学校三天两头搞募捐,烦不胜烦,感觉学校穷疯了,pizza day, 一块pizza$2, 其实pizza店卖给学校整张大号的也才$7〜$8...

上面说的是小孩子,要说对成人的募捐,我更是深恶痛绝,我反对一切形式的慈善

第一,我已经纳税,对于如何扶贫,那是政府该管的,就不要再来我家问我要了
第二,讨厌贫穷,我觉得在加拿大这里,如果你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绝对是你自己的问题,要么你没好好读书,要么就是being lazy, 所以活该贫穷
第三,个别族裔,自己本身又穷又懒文化教育程度又低,还一味的生孩子,结果生的孩子也少教养,大了后贩毒抢劫危害社会
第四,像Tim hortons, 这种大型连锁店,每年要缴纳更高的税,为了避税它"做慈善",用做慈善的部分抵税了,赢得人心,比打广告还合适,其实这部分用来做慈善的钱,本来就是它口袋外面的,应缴纳税收的一部分
 
我个人很反感类似的活动,但是觉得小孩子很不容易,所以大多数情况是给钱的,巧克力我又不拿,因为没人吃的。

我想作为纳税人缴纳高额的税收,这些钱都用在哪里了?别说什么ohip, ohip只占部分,学校呢,政府税收对学校没有拨款吗?!

孩子现在上学了,学校三天两头搞募捐,烦不胜烦,感觉学校穷疯了,pizza day, 一块pizza$2, 其实pizza店卖给学校整张大号的也才$7〜$8...

上面说的是小孩子,要说对成人的募捐,我更是深恶痛绝,我反对一切形式的慈善

第一,我已经纳税,对于如何扶贫,那是政府该管的,就不要再来我家问我要了
第二,讨厌贫穷,我觉得在加拿大这里,如果你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绝对是你自己的问题,要么你没好好读书,要么就是being lazy, 所以活该贫穷
第三,个别族裔,自己本身又穷又懒文化教育程度又低,还一味的生孩子,结果生的孩子也少教养,大了后贩毒抢劫危害社会
第四,像Tim hortons, 这种大型连锁店,每年要缴纳更高的税,为了避税它"做慈善",用做慈善的部分抵税了,赢得人心,比打广告还合适,其实这部分用来做慈善的钱,本来就是它口袋外面的,应缴纳税收的一部分
写的挺理性,不过人是有感性 的动物,捐还是不捐是个问题.
捐,有时候是好面子,有时候是看孩子可爱, 有时候是迫于无奈,有时候是积善赎罪,
有时候故事太感人,被深深的打动,说白了,就是入戏了,自己的情绪深入其中,不能自拔,
这时压抑的情绪, 需要释放,需要抽离,而捐款就是很好的出口。
做完好事,觉得自己的人生升华了,有种吸大麻后的飘飘 快感。
然而,到底应不应该捐,有没有帮到该帮的人,真的只有天知道了。
 
我都买的。有时不想吃就给一块钱了事。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