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大校长在学生大会上把崔永元转基因调查作为反面教材强调思考能力的重要性

不能因为某几种、就否定其他:monster:
若反对某个、就应该反对所有:evil:


太阳有黑子, 所以太阳是黑的?
这该需要多么牛蹦的逻辑啊 :monster:
 
方肘子说蛋白质吃进去后会被分解为氨基酸,所以gmo蛋白对人体无害。以前我提过一个问题,至今还是困惑,许多毒素是蛋白毒素(例如毒蘑菇),许多人对某些蛋白过敏(例如nut过敏)照理说这些蛋白吃下去会被分解然后才吸收,对人体是不应该产生毒害或过敏的。哪位大侠给指点一下,哪里出了问题捏?:confused::shy:

对啊。要都分细了,什么都是分子,离子,电子。。。可是怎么组合起来就能形成这么丰富多彩的物质和物种呢。 真的是区别就在上帝吹的那一口仙气吗?
 
太阳有黑子, 所以太阳是黑的?
这该需要多么牛蹦的逻辑啊 :monster:

说的就是你的逻辑,你还蹦呢。
 
太阳有黑子, 所以太阳是黑的?
这该需要多么牛蹦的逻辑啊 :monster:

太阳黑子是黑的吗?
你不懂相对论,转基因又吃的多,认为太阳黑子是黑的,难怪。:monster:
 
太阳黑子是黑的吗?
你不懂相对论,转基因又吃的多,认为太阳黑子是黑的,难怪。:monster:

我说了太阳黑子是黑的了吗?

:jiayou:
 
太阳有黑子, 所以太阳是黑的?
这该需要多么牛蹦的逻辑啊 :monster:
老向,科学模型里,太阳是一个黑体:rolleyes::monster::evil:
学肘子,科个普。

http://www.kepu.net.cn/gb/special/200911_01_trn/w4/04.html
太阳的黑体辐射

太阳是一个炽热的气态球体,太阳主要组成气体为氢(约80%)和氦(约19%)。由于太阳内部持续进行着氢聚合成氦的核聚变反应,所以不断地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并以辐射和对流的方式由核心向表面传递热量,温度也从中心向表面逐渐降低。由核聚变可知,氢聚合成氦在释放巨大能量的同时,每1g质量将亏损0.00729。根据目前太阳产生核能的速率估算,其氢的储量足够维持600亿年,因此太阳能可以说是用之不竭的。

031.jpg


在太阳平均半径23%(0.23R)的区域内是太阳的内核,其温度约为8×106~4×107K,密度为水的80~100倍,占太阳全部质量的40%,总体积的15%。这部分产生的能量占太阳产生总能量的90%。氢聚合时放出γ射线,当它经过较冷区域时由于消耗能量,波长增长,变成X射线或紫外线及可见光。
从0.23 ~0.7R的区域称为“对流区”,温度降到1.3×105K,密度下降为0.079g/cm3。0.7~1.0R之间称为“辐射输能区”,温度下降到5×103K,密度下降到10-8g/cm3。

太阳的外部是一个光球层,它就是人们肉眼所看到的太阳表面,其温度为5762K,厚约500km,密度为10-6g/cm ,它是由强烈电离的气体组成,太阳能绝大部分辐射都是由此向太空发射的。光球外面分布着不仅能发光,而且几乎是透明的太阳大气, 称之为“反变层”,它是由极稀薄的气体组成,厚约数百公里,它能吸收某些可见光的光谱辐射。

太阳大气的上层,被称为“色球层”,厚约1~1.5×104km,大部分由氢和氦组成。“色球层”外是伸入太空的银白色日冕,温度高达1百万度,高度有时达几十个太阳半径。

从太阳的构造可见,太阳并不是一个温度恒定的黑体,而是一个多层的有不同波长发射和吸收的辐射体。不过在太阳能利用中通常将它视为一个温度为6000K,发射波长为0.3~3μm的黑体。
 
啥叫斗鸡体?
人类思维要符合人类思维规律和习惯,说理时要符合逻辑,比如逻辑推理的三段论。三段论由三个部分组成: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

金属可以导电。(大前提)
是金属。(小前提)
铜可以导电。(结论)

而方肘子及其教徒们的思维,使用的逻辑混乱不堪,不符合人类思维和习惯。其推理也是逻辑要素残缺不全漏洞百出的,例如缺少大前提或小前提,或牵强附会,或颠倒黑白。 向左使上面的话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种斗鸡体,因为不符合人类思维习惯,经常在与人类交流时产生障碍或无法交流。

斗鸡体很容易学。例如可以以斗鸡体说:

方肘子连自己是斗鸡眼都不承认,有什么资格谈诚信,谈什么打假?
向左使是学生物的,谈投资连中国大妈都不如,有什么资格跟mimi_ge谈股票和房产?
向左使肚里有bt蛋白,所以向左使是转基因的?
 
最后编辑:
这个呢,也只是猜测,结果也可能相反,不是毁灭而是制造出超人神马的。:evil:

鸭,科学试验成果的推广要有中试,确保无误后才可推广。猜测没有被否定前就推广,那是不负责任。
 
反转基因的找到的都是些上不了“大雅之堂”(主流科学杂志) 的文章,或者是反转基因组织的。看这篇作者是哪个组织的吧。
要说不靠谱,你家肘子更不靠谱啊,更上不了大雅之堂啊,你咋就信他呢?:eek::monster:

你指的是那个文章的作者还是这个在Journal of Hematology & Thromboembolic Diseases上的文章的作者啊?貌似原来刊登在http://www.doi.org/index.html 上。DOI是神马东东,你知道么?我反正以前没听说过。现在也懒得去研究它到底是干啥的。:shy:
http://www.gmoevidence.com/wp-content/uploads/2013/05/JHTD-1-104.pdf
Dr. Mezzomo and his team from the Department of Genetics and Morphology at the Institute of Biological Sciences, University of Brasilia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