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中的鸢娓》

我认识一个男律师,45岁 -- 50岁年龄。 人长得很帅气, 很稳健,是同性恋。遗憾的是,我从来没想过他是男方,还是女方。 他一直给我们公司的客户做律师。 我经常和他打交道,最后还请他为我自己做了律师。 我去他家做 open home. 他的家在悉尼的城市铁路边上, 铁轨就在窗外窗子上面跑。 一定非常吵。 他的家在二楼,衣柜里都是水,不知道是怎样跑进去的。 家里很肮脏,一片狼藉,所有的地方都有问题。 令人怀疑, 今天怎么会有人生活在那么不堪的环境中。地上是水和垃圾, 家具上的灰尘和杂物象一个百年前的古堡,一切都是破旧的。似乎都是捡来的。 天棚上的灰尘成丝,长长地垂落下来。。。。。。

我向他反馈客户的反应和结果时, 努力斟词酌句。我又不想把实情隐瞒他。他说抱歉, 把这样的物业交给我去卖。 他能理解没人出价。。。。。。
他的谈吐依然优雅,声音那么沉稳,带着以往的魅力,只是这次掺杂着一些为难和难堪。 他说他的伴侣不工作, 惹事太多了,酗酒, 和邻居打仗出手几次了。 他们住不下去了。 。。。。。

我从来没有接触过同性恋,当时我还不太喜欢分析。 按说,一个律师的收入是不菲的, 他的生活应该比一般人更好。 他看起来是一个很正常的人。 是什么让他一直容忍那样一位和自己有巨大反差的同性伴侣呢? 两个男人到一起,真的就没有人喜欢尽职照顾自己的家庭生活吗?

第二个故事, 我初来多伦多,在一个中文夏令营里教小学生中文。
班级里有一个洋人女孩叫 Taylor (是她的 surname)大约9岁。 我的同事刘老师是一个非常温和善良的女子。 对她很好, 把她的名字译成婷乐。 婷乐有一个同性恋的家庭。 她把他们称为 Father 和 Dad. 婷乐很聪明,很善良,很开朗。但是这个家庭也给她一些压力。起码她要向小朋友们有个交代。她对新来的小孩说,她有一个 Father 和一个 Dad。这是小孩子们不能理解的,但就是这样。 每次到了课间,她都坐在刘老师的腿上, 依偎在刘老师的怀抱里。 那分明是一个孩子对妈妈的依恋。 。。。。。
我也很喜欢她,她也和我有很多交流。 有时候笑起来真可爱。 她的Father 是一位欧裔, 非常高大,典型的大男人样子和风范。 她的 Dad 是一位亚裔, 头发梳得很光滑, 很礼貌。 外表看, 和交谈中, 他们是很普通, 让人喜欢的人。
只是那个女孩对女性的依恋,包括她依偎着我, 触摸我的手臂时的样子。那和一般的孩子喜欢一位老师有所不同。 我觉得她很期望有一个母亲。 让我有一丝酸楚。 。。。。。

同性恋者对感情,是对性感觉很认真的人。 一直期望更多了解他们。

腊八的故事写得细腻, 很耐看! 人物刻画得生动, 很深刻。人物的画面展开得非常有起伏感,有异常自然。腊八用了很多生动的描写,景物的衬托和叙述。 另画面感很强,景深很厚。 很喜欢阅读腊八的文字。觉得对我的一个小说障碍似乎有一种通透的启示。文学里,小说里,我很青涩。 有这样的佳作可以学习借鉴,令人很开心。 欣赏腊八的故事! !! Following......
感谢一尘,你写的故事非常有意思,有种历历在目的感觉,感情也非常真挚细腻。
希望看见到你更多的作品,不要担心,笔总是越磨越出彩的,我们大家一起努力!
 
那本身就是六十集的劇集了。上次作者提到有很多內容要整理,20 左右標題的主角才真正出場,
所以很可能根本是一百二十集的馬拉松劇。:D

但我又想到一個故事。有一個作家(忘了名字)常給他一個好朋友寫信,每次都只寫一張信紙。
但有一次他寫了三張紙。最後他寫道:
實在抱歉,最近很忙,沒時間把三張紙濃縮刪減到一張。
精简确实不容易啊!
 
26.

街上的路灯不知怎得忽然灭了,窗口那片温暖的橘黄旋即荡然无存,房间里复归一片阴暗。 又是一夜未眠,IRIS有种虚脱的感觉,头昏昏沉沉的,但怎么也睡不着。


她小心翼翼地将手轻轻地放在孩子的额头上,指尖下的温度正正好,不冷也不热,悬了一晚上的心到此时才终于放了下来。小南瓜安安稳稳地躺在被子下面,睡得十分酣畅,小小的身体舒展着,两只胖嘟嘟的小手轻轻扣住被沿,样子可爱极了。每次看见孩子纯净柔和的小脸,IRIS都觉得自己的心有种要融化的感觉。


她侧过身目不转睛地看着熟睡的孩子,眼睛画笔一样勾勒着孩子小巧精致的面庞。思来想去难以自己,她的生活是混乱的,可是这孩子是无辜的。小南瓜是个特别乖巧的孩子,每当IRIS一个人坐着发呆的时候,他都会很懂事地待在不远不近的地方,不是玩玩具就是捡地上的小石头,默默地陪伴着妈妈,时不时地侧过头看IRIS一眼。有时候小南瓜捡起地上的一片树叶,跑过去递给IRIS,IRIS会微笑的接过树叶,然后抱住他,在他的小脸蛋温柔地亲上一口,然后轻轻拍拍他的后背,放他接着去玩。


IRIS告诉小南瓜他的爸爸去了很远的地方出差,如果遇到有人问就这样回答,小南瓜果然就是这样跟人家说的,不过也常常会遇到人家追问一句:“你想爸爸吗?”这个问题IRIS没有教过,但是小南瓜却根本不需要嘱咐,就懂得简单而清脆的迸出两个字:“不--想。”


“一点也不想?”对方显然不相信,哪有孩子不想爸爸的呢?“嗯,不想。”小南瓜淡淡地说,表情中有IRIS的影子。


每当想到这些IRIS就觉得愧疚,自己怎么可以那么任性地将孩子带到人世来呢,她真的能够看护好他吗?在孩子出生前她曾经以为自己只要肯努力就一定能做到,不过经过这五年的磨难,她的生活依旧是一片在风中飘摇不定的沙丘,现在的她对自己充满了怀疑,再也不敢轻易给出自己的承偌了。


昨天在菊屋上班的时候大家都在谈论那个双胞胎绑架案的新闻,历时3年,震惊世人的离奇绑架案终于告破了,谁也没有想到他们的单亲妈妈才是真正的凶手,从一开始她做的一切陈述都是假的,没有在红绿灯路口拦截他们的黑人逃犯,也没有人拿着刀将她从车上逼下来,开车将她的孩子带走,一切都是这个白人妈妈在极度沮丧和失望中做出的,她本来想自杀,但是又舍不得孩子,她无法忍受自己死了,两个孩子却不得不被遗弃在残酷的人世,于是就计划着三个人一起死。那天夜里她将车开到了山坡上,踩下油门,任车子顺着山坡往下滑,下面是黑茫茫的河流。中途一连三次她后悔了,拉上手刹,从车子里跑出来,趴在凄冷寂静的山坡上放声痛哭,但很快她又依旧觉得无路可走,想来想去也只有死亡这一条路。最后一次,眼看着车就要滑入漆黑无比的河水中,求生的本能又一次捕获了她,她觉得自己不该就此放弃,不能就这样带着孩子不明不白的死了,于是她惊慌失措地打开车门跑出来,慌乱中她不记得自己有没有拉上手刹,等她清醒过来,车子已经缓缓滑下河堤,倾斜着栽入黑洞洞的水面。她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发生,孩子在极度慌乱中将小手死死地抵在窗户玻璃上,大声呼救.......一直到车子完全被河水吞没,她都一动也不动的看着,后来在警察面前她因为恐惧而说了假话,但是此后无论是在白天还是黑夜任何一个孩子的笑声都会让她惊慌不安,她会莫名其妙的幻听,似乎自己的两个孩子又复活了,跟在她身后一声接一声的叫着妈妈......


黑暗中,IRIS幽幽地叹了口气,当人们肆无忌惮地指责杀死孩子的妈妈多么愚蠢和残忍,她什么都没有说,在心里她完全可以了解那位妈妈的感受,人真的可以无助绝望到那个地步,如果自己都觉得没法活下去,带着孩子一起去死真的是为了孩子好。在极度的消沉和抑郁面前,死亡就像诱人的甜点,好像是暗黑中的唯一出口,要抵御那种诱惑困难极了。



这些折磨人的思绪让她头痛的厉害,脑袋里好像有个铁匠铺,不断地传来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她躺也躺不住,不得不爬起身来去橱柜里找了2片止痛药,杯子里是隔夜的茶,她记得母亲总是埋怨她不知道及时将剩茶叶倒掉,不知道将茶叶隔着小漏子倒进水池.....她不知道为什么会想到这些无关紧要的细节,一边毫无意识地拿起又冰冷又浑浊的茶水将药吞了下去。



一切都在黑暗中完成,她害怕一不小心在镜子里看见此时的自己,一定憔悴的不成样子,像个不知所谓的游魂。她宁可将那个悲伤的自己留在黑暗中,没有看到是不是就可以装作不存在呢?她没有退路,只能硬撑。说来好笑,让她不肯倒下的唯一原因是她不肯就此认输,她不能忍受自己死了还要让母亲轻蔑,她必须收拾好心情,挺住意味着一切。


她瞥了一眼桌子上的电子钟,5点零3分,时间还有点儿早,今天7点半要送孩子去幼儿园,9点钟艺术学校有课,11点半去菊屋打工,4点15去幼儿园接回小南瓜顺便看牙科医生,晚上还想去一趟图书馆,找几本最新的店面装潢类的书籍......又是满满当当的一天,为什么一天还没有开始,她就已经疲惫至极了呢?


IRIS在黑暗中站了一会儿,累了,寻思着还是再回床上躺一小会儿吧,否则一天下来只怕又要七荤八素错误不断了。或许是止痛片开始发挥作用,IRIS这次头一沾上枕头,就沉沉地睡去。


梦境中大雾弥漫,浑浊而厚重的雾气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恐惧和不安犹如黑色的潮水,四周一片凉冰冰的,湿漉漉的,没有路,没有方向,一片混沌。


那个男人一直守在自己的身边,她能感觉到他,她可以确定,那个人肯定不是艺术家,但他是谁?为什么会在这里陪着自己?好想看清他的模样,可是IRIS觉得自己的头很重,努力了好几次,还是怎么都抬不起来,唯一能感到的是他手臂的力度,他非常用力的扶住自己的肩膀,紧紧地拖着自己往前跑,她不知道他们将跑向哪里,也不知道能否跑出迷雾,但是他们一起发足狂奔.....为什么要跑呢?IRIS觉得困惑,她好累......她能听到自己重重的鼻息,很重,每一次呼吸都非常用力,似乎不这样就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她非常清晰地记得那种异常吃力的喘息:一次,两次,三次,四次,每一次都更慢长更沉重更加的吃力,她的身体越来越不听使唤,意识越来越迷离,眼前忽然出现一片刺眼的白光.....


最后那一刻,她分明地感到他的慌乱,他在摇晃着自己,好像在喊着什么,她什么也听不清,一切都变得遥远,梦嘎然而止,好像断了电的放映机。


出什么事了吗?IRIS猛地睁开眼睛,睡梦中粗重的呼吸依旧在耳边萦绕,到底怎么了,为什么最后一刻呼吸会停止,为什么是一片耀眼的白色? 难道自己就是那样死掉的吗?猛然间,IRIS心口一阵剧痛,她有种强烈的感觉,如果真的有前世今生,梦中一定是一个曾经存在过的自己,自己曾经那样死去.....



梦中的那个男人是谁?她苦苦思索着。每次直视内心,很多平时被刻意压抑和忽略的感情就会又一次被鲜血淋漓地翻出来,心底的那个角落是IRIS不愿轻易触碰的,那里躲着一个委屈的自己,一个伤心哭泣的小女孩。

在年少时大段大段无人到来的时光中,在许许多多被书籍和日记埋藏的青春里,她从来没有遇到过他,他是谁,为什么一直没有出现?她依旧记得被他紧紧抱住放足狂奔的感觉,即便是生命的最后一刻,也因为有他的守护而感到无比欣慰,不过他们现在已经看不到对方了,在迷雾般的时光中,她不再是她,他也不在是他,谁也不记得谁了。


IRIS从未忘记那天在街上的意外相遇,那么突然地撞入他的怀中,手中的冰水撒了自己一身,而他竟然那么及时地抓住了自己,她只一眼就知道他是她喜欢的类型,也记得那双有力而温暖的手......可是她还是在第一时间推开了他,她不敢了,她已经死过一次了,再也没有力气去爱谁了。不要相信什么一见钟情的鬼话,不要轻信灵魂相遇的谎言,人早就没有所谓的灵魂了,剩下的只是无数次轮回后杂乱无章的记忆残骸.....


她走到窗口,将窗帘掀开一角,这是一个下着雨的早晨,天空阴暗而潮湿,呆板的楼房和一动不动的树木疲惫地矗立在阴霭之中。如果不仔细看是看不到雨丝的,反而有点儿像电视机上的雪花点,胡乱的交错在半空中,充斥了目光能及的整个儿空间,街道上到处都是步履匆匆的赶着去上班的人们,没有人停下来看雨,更没有人注意到地下室窗口后的那双忧郁的眼睛。忙碌的一天又要开始了。她忽然很想喝一杯咖啡,热气腾腾的足以让她温暖起来的咖啡。

眼泪又一次不争气地掉下来,心头一遍一遍都是那首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旋律。

《Tears》
All alone I have started my journey

To the darkness of darkness I go

With a reason, I stopped for a moment

In this world full of pleasure so frail

Town after town on I travel

Pass through faces I know and know not

Like a bird in flight, sometimes I topple

Time and time again, just farewells

Donde voy, donde voy

Day by day, my story unfold

Solo estoy, solo estoy

All alone as the day I was born

Till your eyes rest in mine, I shall wander

No more darkness I know and know not

For your sweetness I traded my freedom

Not knowing a farewell awaits

You know hearts can be repeatedly broken

Making room for the harrows to come

Along with my sorrows I buried

My tears, my smiles, your name

Donde voy, donde voy

Songs of lovetales I sing of no more

Solo estoy, solo estoy

Once again with my shadows I roam

Donde voy, donde voy

All alone as the day I was born

Solo estoy, solo estoy

Still alone with my shadows I roam
一个人的路本来就走得不轻松! 单亲母亲带着一个小孩子生活的路就更加举步维坚! 腊八细腻, 情节写得很真实. 仿佛身如其境! 那个母亲淹死自己孩子的故事放在这里很合适! 一个人在绝望的时候往往会作出超出理性的决定! 一旦作出错误决定并付诸行动, 则是一生一世的悔恨!
 
支持劇情~
女主角是不是遇見了俗稱的 "鬼壓床" :p 原因是太勞累。
> 到底怎么了,为什么最后一刻呼吸会停止
加上 sleep apnea (睡眠呼吸中止症),仰睡不利,可以多側睡。
义贼好冷静啊!
 
看非诚勿扰有一个感受,就是上台来的男嘉宾,只要没有好工作,最后基本都是被一致灭灯。特典型的就是健身教练这类的,又帅身材又好,最后几乎都会被灭掉。印象深的有一个阳光男孩叫杨光,年轻,个子高又帅气,弹的一首好吉他,看着真是阳光。。。但是好像大学毕业没什么好工作,最后依然被所有的女嘉宾灭灯,包夸那些号称不物质的女嘉宾。

当然非常勿扰不是特别具有代表性,但是普遍的感觉,中国女孩比国外女孩更物质一些。拿北京来说,北京女孩现在找对象,大多都要男方自己有房(不是租房,是自己的房),北京的房价那么贵,男的靠自己的力量挣出钱来买一套自己的房子的,很少很少,还不都是靠家里给买房,家境不好的,无形之中增加了很多负担,有的要到处凑钱给儿子买房,背很多债。我有个亲戚,从农村来,两口子一直做服装生意,卖抵挡牛仔裤挣不了多少钱,自己这么多年来舍不得买房子,儿子要结婚了,必须得给儿子买房,在北京郊区买一套房子,好像也挺贵的,找我姐姐借钱。买了房子之后,儿子结婚也需要钱,又找我姐姐借钱。因为是亲戚,姐姐就把自己的定期存款取出来,给了那个亲戚。我姐夫就不太高兴,倒不是觉得损失利息,而是觉得他们恐怕以后都还不上。我觉得这个恐怕不是个别现象,是好多从外地来,在北京生活的家庭具有的共同问题。
这方面,我觉得国外的就好多了,自己租房子,两个人有了积蓄之后,一起供房贷。
中国现在一切都是"向钱看"!
 
老默哼哼唧唧地说:“吃饭是小事,我什么时候在乎过吃饭的钱?我生气的是爱占小便宜还把你当傻子的做法.....礼物照收,饭局照赴,勾肩搭背牵手拍照,玩小暧昧,把人勾得痒痒的,再啪唧一声告诉你是普通朋友,一整个晚上就听见她在说什么化妆品不能低于兰蔻,背包不能次于LV,穿衣服最坏也不能差于宝姿....赤裸裸的物质女孩!”

我觉得在现实中,这种人过得有滋有味的,比他人都过得好。反而那种无私奉献关爱他人的人象是傻子似的。
宁愿做个傻子!
 
作者有很多深刻有趣的見解啊 :good:,但現在單純就寫作形式討論一下。
例如這一段為例子:

尽管古澹不能否认有这种可能,但是 他凡事不做则已,一旦承諾下来必定全力以赴。说起来在工作上这种严谨认真的劲头还是受到了当外科医生的父亲的影响。

是不是可以挪到後頭,用他的成品來帶出這個意思。不然後面他做出成品又要再講一遍。
我讀到這個描述,第一個反應是:"不做則已,一做必全力以赴" 其實是很多人自誇的話。如果我們把社會上自稱 "全力以赴" 的人從 1% 常態分布到 99%,這個角色是幾分呢?資料不足無法判定。就變成一種讀者懷疑的心態在裡面。

或許是我自己的問題,我承認自己無時不刻在懷疑的,(但盡量不懷疑人際善良動機),所以對宗教偽科學神馬的有比較高的免疫力,缺點就是不輕信作者 :p

據說 (不見得 100% 適用) NB 的作者把最重要的東西讓讀者自己發現並且相信,次 NB 的作者把最重要的東西藉角色的心/口說出來。ZB 的作者卻把很簡單的東西故弄玄虛用自己的嘴說出來 (絕不適用本作)。參考一下。
 
我还有个二姐,也很好,她上高中的时候,还想着每天中午从学校回来给我做午饭。我哥哥也对我很好。我觉得还是挺幸运的,哥哥姐姐姐夫嫂子都很好,都互相谦让,和和气气的。
难怪拥抱是这样一个体谅和关怀别人的人!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