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终于发现一个讨论的好主题

这几种情况,都是中国文化。

西方文化里,不会递烟,不会劝喝、劝吃。
西方文化里,不会递烟............:shy::shy::shy:
要么你不抽烟,要么你太抠没人找你要....:D

要不抠的话,先转个10万8万给我赌赌球?
 
从本质上说这是送礼文化, 人情事故文化, 和权威主义文化, 和烟本身没有关系。
死脑筋,这些抽象的文化内涵都是通过烟这个具体的载体来体现的,还跟烟本身没有关系。哎,孺子牛难教也。:D:D
 
烟文化,没听说过么?抽烟在中国男性占多数的场合几乎就是社交的一种方式,互不相识的人,借个火就搭上话了,要联络下感情找个方便什么的,先递只烟过去,敬烟跟敬酒一样,都是下级对上级表示敬重或者讨好的常用方式,官场和生意场上,烟和酒都是送礼的常选物品。。。西方文化里,抽烟没那么多“内涵”吧?
这不是文化,是陋习。
 
不是每個家庭都用得起烘衣機,或者有室內空間曬衣服。曬在外面挺好的。
節能減排,回歸自然 :good: 支持。
內衣褲充氣娃娃神馬的穿眼而過,覺得有問題的是自己心裡的問題。
 
最后编辑:
这不是文化,是陋习。
啊,“文化”又是个沾不得灰的高大上词儿吗?
维基百科上查了查,“广义上的文化包括文字、语言、建筑、饮食、工具、技能、知识、习俗、艺术等”。
我以为只要是习俗,陋不陋的,都可以划进文化的范围。
至于说问个路先递支烟过去,借个火就趁机聊两句天算不算陋,估计有得讨论。
 
西方文化里,不会递烟............:shy::shy::shy:
要么你不抽烟,要么你太抠没人找你要....:D

要不抠的话,先转个10万8万给我赌赌球?

还有路边讨钱的呢。"Would you spare one quarter, please, sir?" "No, it's 1:30.":p

哭穷,是吧。
 
啊,“文化”又是个沾不得灰的高大上词儿吗?
维基百科上查了查,“广义上的文化包括文字、语言、建筑、饮食、工具、技能、知识、习俗、艺术等”。
我以为只要是习俗,陋不陋的,都可以划进文化的范围。
至于说问个路先递支烟过去,借个火就趁机聊两句天算不算陋,估计有得讨论。

没错。丑陋也是文化。
 
我观察过了,目前为止还没见到过有晒小内内和小裤裤的,不信你看村长和大锤上的片片,顶多就是小褂褂。:p:D
从现在开始见谁家晒衣服,我就去观察,以前都是一扫而过没注意
 
最恶心就是把月经洗不干净的裤衩和早已旧的不能再旧的胸罩飘扬在阳台上!:kan:见过,也是华人。
 
最恶心就是把月经洗不干净的裤衩和早已旧的不能再旧的胸罩飘扬在阳台上!:kan:见过,也是华人。
您这都是在哪儿看见的啊?!
 
“尽管没有法律禁止”,,,“但接到投诉后,警方同样会上门执法”
没法律禁止,你执什么法?
 
“尽管没有法律禁止”,,,“但接到投诉后,警方同样会上门执法”
没法律禁止,你执什么法?
不是美国“警方”脑子进水了,就是所谓《侨报》小编瞎编。海外华人一小撮自我“立法”自我设限自我批判的事情多了,透着自卑心态,某些人也是煽风点火无事生非习惯了,没事扯脚心痒痒。
 
多大点事儿。爱晾外头晾外头,爱烘干烘干。晾外头注意弄得美观一些,别丑啦吧唧就行了。 不喜欢的习俗可以不遵守,但审美总是要考虑的。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