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垂死挣扎

我跟你说不可以啊?[/QUOTE
追求幸福生活是人类天赋的权力,那时候回去的,应该肠子都悔黑了:evil:当时不留下的,和现在不少移民了却忍受水生火热死也不回的,都是反人类的怪物:monster:
开玩笑,用北美崔哥的话,刚觉得自己在美国混出点人样有点钱想着回国探亲,没想到国内遍地都是土豪。。
现在移民过来的几个没钱过来的。。这里开着豪车住着豪宅玩着游艇,也不需要工作。。有钱了才享受人生懂么?
 
嘿嘿,这里老移比较多,你也问问,90年以前出国的,有几个是靠着干净的钱和途径出国的,出了国,又有几个是靠着干净的方式留下来的。:evil:
你的后半句对,前半句错.
90年左右, 没几个人有钱.博后两万是高的.有车人极少. 当时大部分中国学生是公派.极少几个自费. 80年代初,更少学人,渥村屈指可数. 几乎全公派. 所以当时学生的钱肯定干净,都是透明的. 没听说从国内往外带钱,反而是省钱买八大件.
6.4 血卡的人肯定不少但不知道具体数量. 听说有些人当时像打了鸡血一样.
 
追求幸福生活是人类天赋的权力,那时候回去的,应该肠子都悔黑了:evil:当时不留下的,和现在不少移民了却忍受水生火热死也不回的,都是反人类的怪物:monster:
这样说确实木错,不过你以为90年以前能走公派途径出国的人真干净的比例很大?如果不是裙带关系,起码也是特别能拍各方领导马屁的吧?
就我有限的了解,这类人永远是站在时代的巅峰的:当年拍土共马屁最积极的是他们,64后抨击土共最猛烈的很可能还是他们。:evil:
按老向的心理学理论,一定是童年到青年都笼罩在看人脸色拍人马屁的阴影中了,太不幸了。:monster:
 
你的后半句对,前半句错.
90年左右, 没几个人有钱.博后两万是高的.有车人极少. 当时大部分中国学生是公派.极少几个自费. 80年代初,更少学人,渥村屈指可数. 几乎全公派. 所以当时学生的钱肯定干净,都是透明的. 没听说从国内往外带钱,反而是省钱买八大件.
6.4 血卡的人肯定不少但不知道具体数量. 听说有些人当时像打了鸡血一样.
看来我低估了90前公派的比例呀。公派就是拿着土共的钱出的国么?学费不是钱?生活费不是钱?既然在国内经商创业挣的钱都不干净,那直接从土共手里接的钱就干净?
虽然这么说,我还是相信公派里也有一部分人确实才华横溢,对得起那个公派的机会,这样的人在应该哪里都有能力生存,不太容易偏激走极端。
我瞧不起的是靠关系公派出国,又靠血卡留下来,然后还要靠骂母国寻找优越感的人。
 
看来我低估了90前公派的比例呀。公派就是拿着土共的钱出的国么?学费不是钱?生活费不是钱?既然在国内经商创业挣的钱都不干净,拿直接从土共手里接的钱就干净?
虽然这么说,我还是相信公派里也有一部分人确实才华横溢,对得起那个公派的机会,这样的人在应该哪里都有能力生存,不太容易偏激走极端。
我瞧不起的是靠关系公派出国,又靠血卡留下来,然后还要靠骂母国寻找优越感的人。
顶一个!做个有骨气的中国人。。麦克杰克逊洗白了还是黑人,你换个加拿大护照出国,人家还当你中国人看待。。就是如此,有些人自我感觉良好而已。。
 
这样说确实木错,不过你以为90年以前能走公派途径出国的人真干净的比例很大?如果不是裙带关系,起码也是特别能拍各方领导马屁的吧? 就我有限的了解,这类人永远是站在时代的巅峰的:当年拍土共马屁最积极的是他们,64后抨击土共最猛烈的很可能还是他们。:evil: 按老向的心理学理论,一定是童年到青年都笼罩在看人脸色拍人马屁的阴影中了,太不幸了。:monster:
那时候公派出来人不多,我知道的一些都是业务拔尖的。回去以后再出来的也有,都是不能拍各方领导马屁,给挤兑出来的
 
那时候公派出来人不多,我知道的一些都是业务拔尖的。回去以后再出来的也有,都是不能拍各方领导马屁,给挤兑出来的
这种人有的,我也听说过一些。但是,老木瓜说90年前后绝大部分都是公派出来的。以我的了解也是,80年代出国的总体少,但是相比公派的,自费出来的更少。
 
看来我低估了90前公派的比例呀。公派就是拿着土共的钱出的国么?学费不是钱?生活费不是钱?既然在国内经商创业挣的钱都不干净,那直接从土共手里接的钱就干净?
虽然这么说,我还是相信公派里也有一部分人确实才华横溢,对得起那个公派的机会,这样的人在应该哪里都有能力生存,不太容易偏激走极端。
我瞧不起的是靠关系公派出国,又靠血卡留下来,然后还要靠骂母国寻找优越感的人。


演说可结束了,再把红圆圆招来。 他们都怕了,以咪咪哥为首的反动派农民之流都羞愧得回巢困觉了。 我也撤了,,,
 
看来我低估了90前公派的比例呀。公派就是拿着土共的钱出的国么?学费不是钱?生活费不是钱?既然在国内经商创业挣的钱都不干净,拿直接从土共手里接的钱就干净?
虽然这么说,我还是相信公派里也有一部分人确实才华横溢,对得起那个公派的机会,这样的人在应该哪里都有能力生存,不太容易偏激走极端。
我瞧不起的是靠关系公派出国,又靠血卡留下来,然后还要靠骂母国寻找优越感的人。
你这么说只能说明你的父母是竞争的失败者. 80年代出国不是可以走后门能来的(不能说一个都没有,但肯定不是主流). 许多国家都有奖学金. 加拿大的NSERC对学业优良的学子一样提供资助。如果你认为中国和加拿大的奖学金有本质的区别,只能说明你无知或故意。
 
那时候公派出来人不多,我知道的一些都是业务拔尖的。回去以后再出来的也有,都是不能拍各方领导马屁,给挤兑出来的
80年代-90年代的初期出来的基本都是公派的。。
 
你这么说只能说明你的父母是竞争的失败者. 80年代出国不是可以走后门能来的(不能说一个都没有,但肯定不是主流). 许多国家都有奖学金. 加拿大的NSERC对学业优良的学子一样提供资助。如果你认为中国和加拿大的奖学金有本质的区别,只能说明你无知或故意。
你说的这些也是凤毛菱角而已。。
 
这样说确实木错,不过你以为90年以前能走公派途径出国的人真干净的比例很大?如果不是裙带关系,起码也是特别能拍各方领导马屁的吧
就我有限的了解,这类人永远是站在时代的巅峰的:当年拍土共马屁最积极的是他们,64后抨击土共最猛烈的很可能还是他们。:evil:
按老向的心理学理论,一定是童年到青年都笼罩在看人脸色拍人马屁的阴影中了,太不幸了。:monster:

 @heureux 您同意么?
 
这种人有的,我也听说过一些。但是,老木瓜说90年前后绝大部分都是公派出来的。以我的了解也是,80年代出国的总体少,但是相比公派的,自费出来的更少。
90年前平民百姓几乎就没可能自费。 靠的是考。几乎是当时唯一的出路。出来后,即时拿到加方的资助,也是上交的(能得到1/4)。
 
你说的这些也是凤毛菱角而已。。
全国当时就2000人左右。是不多。正因为不多,每个名额都被关注,后门不容易(肯定还是有,只是少而已)。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