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 艺术 - 文学 - 创造力 - 原创性

耶书仑

世事洞明皆学问
注册
2008-09-27
消息
10,585
荣誉分数
6,818
声望点数
393
我们从事科学的只能发现,坛子里的文人墨客才是原创,恭喜!

如果没有牛顿,一定会有马顿或养顿取而代之。因为苹果总要从树 上掉下来,万有引力总要被发现。然而如果没有达芬奇,莎士比亚 和曹雪芹,也许我们永远不会知道人类还能创造《蒙娜丽莎》《哈姆雷特》和《红楼梦》这样的不朽之作。

真正的作家艺术家的价值在于他们作品的原创性。他们的个性越是伸展自如,生命力越是自由洋溢,艺术的原创力也越精彩飞扬。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人类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潜藏着巨大的隐患。小小键盘把一切变得轻而易举。按按电钮使得一切变得舒舒服服。趣同与一律化正在扼杀文化的生机。如马尔库赛指出的技术统治社会的“单面人”的危险不再是杞人忧天。

人正在渐渐丧失人类最宝贵的东西 - 创造力 - 原创性
 
如果没有牛顿,一定会有马顿或养顿取而代之。
節日快樂。我個人不反對傳教,就是站在科學從業者與寫作者的雙重角度說一句,歡迎討論。

科學的起步是很卑微的,但它是累進的,但是到今天,一個先進的科學定理是要大量優秀人才,耗費大量精力與資源,一點一滴累積的知識才能發現的,不再是看見蘋果掉下來這麼簡單的事情。雖然也有造假的,抄襲的,心理已經假設好堅信的答案再去想辦法證明的,但大多數研究還是起到了知識累積的作用。

創作者也可以站在巨人的肩上更進一步,但藝術缺乏制度化的品質管制機制,主觀性強,沒有門檻,不學無術又從頭建構者居多,而且面向大眾,大眾喜歡的東西就算"成功",再說為創新而創新本身就是推倒重來。比較起今日的科學來,很大比例的創作是粗製濫造,例如小說沒有文學價值,思想淺薄矛盾,角色幼稚,劇情不合理,世界謬誤百出,只知道抄襲其他人的風格。(不是說別人啊,說我自己的東西。) 當然對於創作者、受眾的心理健康還是很有幫助。所以我也贊成創作。但說句公道話,追求知識與真理,再傳給後代,比較不浪費生命。
 
最后编辑:
傳教也是有需要,对象要对,如果见一个人就傳教,最后只留下他自己和他的教了(笑:连老婆都会丢掉)。不管你信什么,先要成为有 TRUST 和 CREDIT 的人。楼上高见,"追求知識與真理,再傳給後代,比較不浪費生命"。
 
《徐志摩》那些令人心动的话

8e8fd7bfgw1e72war8zt8j205i06sgll.jpg

1.
走着走着, 就散了, 回忆都淡了;
看着看着, 就累了, 星光也暗了;
听着听着, 就醒了, 开始埋怨了;
回头发现, 你不见了, 突然我乱了。
2.
我的世界太过安静, 静得可以听见自己心跳的声音。
心房的血液慢慢流回心室, 如此这般的轮回。
聪明的人,喜欢猜心 ,也许猜对了别人的心 ,却也失去了自己的 。
傻气的人,喜欢给心 ,也许会被人骗 ,却未必能得到别人的 。
你以为我刀枪不入, 我以为你百毒不侵。
3.
一生至少该有一次 ,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 ,
不求有结果 ,不求同行 ,不求曾经拥有 ,
甚至不求你爱我 ,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 ,遇到你 。
ps: ··· 一生 再也不敢那么勇敢,为你 ···
4
你说你不好的时候 ,我疼 ,疼的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你 ,
你说你醉的时候 ,我疼 ,疼的不能自制 ,思绪混乱 。
我的语言过于苍白 ,心却是因为你的每一句话而疼 。
太多不能 ,不如愿 ,想离开 ,离开这个让我疼痛的你 。
转而 ,移情别恋 ,却太难 ,只顾心疼 ,我忘记了离开 ,
一次一次 ,已经习惯 ,习惯有你 ,习惯心疼你的一切。
5
许多往事在眼前一幕一幕,变的那麼模糊,
曾经那麼坚信的,那麼执着的,一直相信著的,
其实什麼都没有,什麼都不是... 突然发现自己很傻,傻的不行。
我发誓,我笑了,笑的眼泪都掉了。
笑我们这麼傻, 我们总在重复著一些伤害,没有一个可以躲藏不被痛找到。
却还一直傻傻的期待,到失望, 再期待,再失望..
 
曾经以为爱是幼稚,曾经以为心痛是懦弱。 曾经以为彩虹是一种轻浮; 要用浓厚的乌云盖去。。。。。。
 
我们从事科学的只能发现,坛子里的文人墨客才是原创,恭喜!

如果没有牛顿,一定会有马顿或养顿取而代之。因为苹果总要从树 上掉下来,万有引力总要被发现。然而如果没有达芬奇,莎士比亚 和曹雪芹,也许我们永远不会知道人类还能创造《蒙娜丽莎》《哈姆雷特》和《红楼梦》这样的不朽之作。

真正的作家艺术家的价值在于他们作品的原创性。他们的个性越是伸展自如,生命力越是自由洋溢,艺术的原创力也越精彩飞扬。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人类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潜藏着巨大的隐患。小小键盘把一切变得轻而易举。按按电钮使得一切变得舒舒服服。趣同与一律化正在扼杀文化的生机。如马尔库赛指出的技术统治社会的“单面人”的危险不再是杞人忧天。

人正在渐渐丧失人类最宝贵的东西 - 创造力 - 原创性
原创的领班拥抱就是一个文理双全的有才之人啊!
 
歌德的科学研究“成就”

歌德的科学研究“成就” 歌德是文学家,这是世人皆知的。他还从事过“科学研究”,这就不是许多人知道的。

现代科学是伽利略开始,牛顿集大成者。牛顿的成就的代表是牛顿力学,还有光学及微积分。

牛顿的开拓性创造,在欧洲大陆上总遇到许多怀疑与批评。当然,真正的科学批评是极有用的。自然,某些批评基本就是攻击,毫无价值的。牛顿创造的微积分,德国的莱布尼茨就和他抢过发明权。牛顿代表英国皇家学会的一个委员会作结论说:他是唯一的发明人。牛顿是那个委员会的主席!现在认为,二人是各自独立发明的。牛顿的导数符号是f’ ;而df/dt则是莱布尼茨用的。现在二者都用,各有各的好处。牛顿对“导数”的名称是“流数”,不过,今天,已经没有人去“流”了,只去“导”。 中国的什么百科上说:“他从事研究的有动植物形态学、解剖学、颜色学、光学、矿物学、地质学等,并在个别领域里取得了令人称道的成就。”

歌德是德国著名的文学家。他于1810年出版两卷本《论色彩学》,论述关于颜色的。主要是反对牛顿的光学理论。他认为这是自己最重要的科学著作。该书于1840年被翻译成英文。 尽管歌德观察的和仔细和很准确,由于他对于实验的方法根本是陌生的,对于数学基本是一窍不通,对于如何从实验数据中提炼成理论,更是门外汉,所以,他对牛顿理论的驳斥,基本是没有任何价值的。

科学上,对于出现的新理论或者是假说,不是专门去打圆场,或者吹捧的研究文章才有价值,许多时候,打中对方要害的质疑研究,更有价值。但歌德的文章不属于这种类型的。有人可能问:歌德的观点是支持光的粒子说,还是波动说?他哪样都不知道的。 他对于人眼睛如何对光线作出生理反应的部分,好像有某种价值。他作了细致的观察。这部分的英文翻译,现在网上还能找到的。

德国曾花了几个月的时间,长途跋涉于西西里岛,努力寻求一种“原型植物”。他相信所有别的植物都是受环境的影响从这种“理想的”植物蜕化而来的。这是歌德头脑中一种稀奇古怪的念头,自然不会有什么价值的。 他好像搜罗了1万7千块岩石标本。搜罗之勤,你不能不佩服的。能收罗这么多岩石标本的地质学家,好像也很少的。岩石的采集,必须知道它采自于什么地层,各个地层间的相互关系,哪个地点。没有这些信息,标本基本丧失了研究的价值。

歌德显然不具备此类的知识,他好像也没有什么收获。地质学家们常说,岩石是一本大书,记录了地球演化的历史。但这本书,你必须知道每页前后相接的其他页码。书的每页上,你还必须知道文字之间的前后顺序,这样才能读懂的。歌德的收集,就像把活字印刷排版好的版面,完全打翻,一堆活字再被胡乱摊开。那样的文章,有人能读懂吗?写文章的人,不就是把文字作自己的排列吗?没有了顺序,写文章的人的所有价值不都消失了吗?

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必须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才能得到有价值的结论,否则,再多的汗水,换来的只能是衣服上的臭味,而没有其他的东西。

歌德的科学著作,后来有人读吗?奥本海默在学校时,读过歌德关于光学的书。他有什么收获?我们不知道的。

有趣的一点是:许多艺术家,就是“文科生”,他们对科学都有一套稀奇古怪的念头。像柯南·道尔、萧伯纳、惠特曼、等等。名单可以列很长的。
 
歌德的科学研究“成就”

歌德的科学研究“成就” 歌德是文学家,这是世人皆知的。他还从事过“科学研究”,这就不是许多人知道的。

现代科学是伽利略开始,牛顿集大成者。牛顿的成就的代表是牛顿力学,还有光学及微积分。

牛顿的开拓性创造,在欧洲大陆上总遇到许多怀疑与批评。当然,真正的科学批评是极有用的。自然,某些批评基本就是攻击,毫无价值的。牛顿创造的微积分,德国的莱布尼茨就和他抢过发明权。牛顿代表英国皇家学会的一个委员会作结论说:他是唯一的发明人。牛顿是那个委员会的主席!现在认为,二人是各自独立发明的。牛顿的导数符号是f’ ;而df/dt则是莱布尼茨用的。现在二者都用,各有各的好处。牛顿对“导数”的名称是“流数”,不过,今天,已经没有人去“流”了,只去“导”。 中国的什么百科上说:“他从事研究的有动植物形态学、解剖学、颜色学、光学、矿物学、地质学等,并在个别领域里取得了令人称道的成就。”

歌德是德国著名的文学家。他于1810年出版两卷本《论色彩学》,论述关于颜色的。主要是反对牛顿的光学理论。他认为这是自己最重要的科学著作。该书于1840年被翻译成英文。 尽管歌德观察的和仔细和很准确,由于他对于实验的方法根本是陌生的,对于数学基本是一窍不通,对于如何从实验数据中提炼成理论,更是门外汉,所以,他对牛顿理论的驳斥,基本是没有任何价值的。

科学上,对于出现的新理论或者是假说,不是专门去打圆场,或者吹捧的研究文章才有价值,许多时候,打中对方要害的质疑研究,更有价值。但歌德的文章不属于这种类型的。有人可能问:歌德的观点是支持光的粒子说,还是波动说?他哪样都不知道的。 他对于人眼睛如何对光线作出生理反应的部分,好像有某种价值。他作了细致的观察。这部分的英文翻译,现在网上还能找到的。

德国曾花了几个月的时间,长途跋涉于西西里岛,努力寻求一种“原型植物”。他相信所有别的植物都是受环境的影响从这种“理想的”植物蜕化而来的。这是歌德头脑中一种稀奇古怪的念头,自然不会有什么价值的。 他好像搜罗了1万7千块岩石标本。搜罗之勤,你不能不佩服的。能收罗这么多岩石标本的地质学家,好像也很少的。岩石的采集,必须知道它采自于什么地层,各个地层间的相互关系,哪个地点。没有这些信息,标本基本丧失了研究的价值。

歌德显然不具备此类的知识,他好像也没有什么收获。地质学家们常说,岩石是一本大书,记录了地球演化的历史。但这本书,你必须知道每页前后相接的其他页码。书的每页上,你还必须知道文字之间的前后顺序,这样才能读懂的。歌德的收集,就像把活字印刷排版好的版面,完全打翻,一堆活字再被胡乱摊开。那样的文章,有人能读懂吗?写文章的人,不就是把文字作自己的排列吗?没有了顺序,写文章的人的所有价值不都消失了吗?

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必须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才能得到有价值的结论,否则,再多的汗水,换来的只能是衣服上的臭味,而没有其他的东西。

歌德的科学著作,后来有人读吗?奥本海默在学校时,读过歌德关于光学的书。他有什么收获?我们不知道的。

有趣的一点是:许多艺术家,就是“文科生”,他们对科学都有一套稀奇古怪的念头。像柯南·道尔、萧伯纳、惠特曼、等等。名单可以列很长的。

楼主的描述很有趣,喜欢这样的探讨。我想科学是很迷人的,因为它在寻求一种内部的看不见的( Intangible) 本质和规律。全人类对于科学的目的不言而喻;个人对对自然科学的目的和兴趣就很不相同了。 有的人生活中总是希望理清事物的原因,凡事总是希望找到一种好的方法去做;这是一小部分人的生活状态。

科学的范畴也更加广泛。很多原来属于人文的, 心理学的也被纳入科学的范畴。 科学是对我们生活的理性的思维。受教育程度直接影响人对科学认识的水平和对待科学的态度。

现实中,似乎理科生拥有更高的智商,文科生情商高一些。 但是又不尽然,想想每个家庭每天的争执都是在不同的思维轨道里难以接轨。

歌德的研究阐述缺乏那些理科思维的科学逻辑元素;所以难以和其他人接轨;就像是两个宽度不同的铁路, 火车通不过去了。歌德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那个领域的科学把自己的研究解释清楚。 也许他的研究里涵盖非常有价值的东西。

门捷列夫一直非常吸引我。 觉得他的元素周期表,简直就是一个神话。我一直惊叹他能用这样一种方法让人们认识物质。 而且,他还给几个未知的元素留出位置。

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表的故事

如果有谁能知道怎样把文字也排列得那么奇妙, 眼前不是会出现极光那样的神奇景观了吗?

自然科学对文科生也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如果文字里总有那些清晰的纹理,文章会有一种特殊的凝重的魅力。
 
楼主的描述很有趣,喜欢这样的探讨。我想科学是很迷人的,因为它在寻求一种内部的看不见的( Intangible) 本质和规律。全人类对于科学的目的不言而喻;个人对对自然科学的目的和兴趣就很不相同了。 有的人生活中总是希望理清事物的原因,凡事总是希望找到一种好的方法去做;这是一小部分人的生活状态。

科学的范畴也更加广泛。很多原来属于人文的, 心理学的也被纳入科学的范畴。 科学是对我们生活的理性的思维。受教育程度直接影响人对科学认识的水平和对待科学的态度。

现实中,似乎理科生拥有更高的智商,文科生情商高一些。 但是又不尽然,想想每个家庭每天的争执都是在不同的思维轨道里难以接轨。

歌德的研究阐述缺乏那些理科思维的科学逻辑元素;所以难以和其他人接轨;就像是两个宽度不同的铁路, 火车通不过去了。歌德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那个领域的科学把自己的研究解释清楚。 也许他的研究里涵盖非常有价值的东西。

门捷列夫一直非常吸引我。 觉得他的元素周期表,简直就是一个神话。我一直惊叹他能用这样一种方法让人们认识物质。 而且,他还给几个未知的元素留出位置。

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表的故事

如果有谁能知道怎样把文字也排列得那么奇妙, 眼前不是会出现极光那样的神奇景观了吗?

自然科学对文科生也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如果文字里总有那些清晰的纹理,文章会有一种特殊的凝重的魅力。

感慨一下,我发现在我认识的搞科学的,做的好的,怎么"文的功底"也相当深厚,好多例子,不是一个。
 
感慨一下,我发现在我认识的搞科学的,做的好的,怎么"文的功底"也相当深厚,好多例子,不是一个。
也许是文理兼备,思路更宽吧。 :good:
 
最后编辑:
【難解的三題數學題】

一七九六年的一天,德國哥廷根大學,一個很有數學天賦的十九歲青年吃完晚飯,開始做導師單獨佈置給他的每天例行的三道數學題。前兩道題在兩個小時內就順利完成了。

第三道題寫在另一張小紙條上:要求只用圓規和一把沒有刻度的直尺,畫出一個正十七邊形。

他感到非常吃力。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第三道題竟毫無進展。這位青年絞盡腦汁,但他發現,自己學過的所有數學知識似乎對解開這道題都沒有任何幫助。

困難反而激起了他的鬥志:我一定把它做出來!他拿起圓規和直尺,他一邊思索一邊在紙上畫著,嘗試著用一些超常規的思路去尋求答案。

當視窗露出曙光時,青年長舒了一口氣,他終於完成了這道難題。見到導師時,青年有些內疚和自責。

他對導師說:「您給我佈置的第三道題,我竟然做了整整一個通宵,我辜負了您對我的栽培?」

導師接過學生的作業一看,當即驚呆了。他用顫抖的聲音對青年說:「這是你自己做出來的嗎?」

青年有些疑惑地看著導師,回答道:「是我做的。但是,我花了整整一個通宵。」

導師請他坐下,取出圓規和直尺,在書桌上鋪開紙,讓他當著他的面再做出一個正十七邊形。 青年很快做出了一個正十七邊形。

導師激動地對他說:「你知不知道?你解開了一樁兩千多年歷史的數學懸案!阿基米德沒有解決,牛頓也沒有解決,你竟然一個晚上就解出來了。你是個真正的天才!」

原來,導師也一直想解開這道難題。那天,他是因為失誤,才將寫有這道題目的紙條交給了學生。

每當這位青年回憶起這一幕時,總是說:「如果有人告訴我,這是一道有兩千年歷史的數學難題,我可能永遠也沒有信心將它解出來。」這位青年就是數學王子高斯。

有些事情,在不清楚它到底有多難時,我們往往能夠做得更好!由此看來,真正的困難並不是困難本身,而是我們對困難的畏懼。

10801864_10153084574802074_4501556493229788482_n.jpg
 
文學家的語文表達能力真非同凡響!



莫言 --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解釋關於「我」字。

有一天
【我】字丟了一撇,
成了【找】字,
為找回那一撇,
【我】問了很多人,
那一撇代表什麼?

商人說是金錢,
政客說是權力,
明星說是名氣,
軍人說是榮譽,
學生說是分數…

最後:
《生活》告訴《我》
那一撇是:
【健康和快樂】
沒有它們,
什麼都是浮雲!

莫言自嘲說:
他年輕時怕多言,
易於開罪別人,
所以筆名《莫言》
結果是他言(寫)了許多的話,一直言到拿諾貝爾文學獎。

特别是他說:

1) 我敬佩兩種人:
年輕時,
陪男人過苦日子的女人
富裕時,
陪女人過好日子的男人

2) 我遠離兩種人:
遇到好事就伸手的人;
碰到難處就躲閃的人。

3) 我掛念兩種人:
相濡以沫的愛人;
肝膽相照的朋友。

4) 我謝絕兩種人:
做事不道義的人;
處事無誠意的人。

5) 我負責兩種人:
生我的人;
我生的人。

6) 我珍惜兩種人:
肯開口規勸我的人;
會真心牽掛我的人!

我喜歡莫言
講這樣簡約的話,
真不愧是
諾貝爾獎得主!
 
The latest science scam: Peer-reviewing your own paper

http://ottawacitizen.com/technology/science/the-latest-science-scam-peer-reviewing-your-own-paper

A few professional scientists have found a sneaky way to cheat their way up the career ladder: They evaluate their own research by pretending to be someone else.

Scientists publish their research findings through academic journals, which check the work with independent experts before running with it.

This independent checking is called peer review. But journals have retracted dozens of research papers in recent months after learning that peer reviews were faked.

In Pakistan, for example, one economist has been named and shamed for faking positive reviews on 16 papers printed by the giant publishing company Elsevier.

The practice has moved the issue of research fraud out of the realm of shadowy, “predatory” websites that print anything for money and squarely into the mainstream of academic publishing.
Here’s how the scam works.

Suppose you’re a scientist and you do some research. You want a journal to publish it. And the journal asks you who has the expertise to do the peer review.

Everyone knows Prof. Smith is the go-to expert. The problem is, he or she might not like your work. So you set up a fake email account, using a slight tweaking of Smith’s name or university, and you ask the journal to send your work there for review. The editor agrees.

Now you have the keys to the bank, so to speak. You can review your own work, pretending to be Prof. Smith. And since peer review is often done anonymously, poor old Smith will never know a thing.

The scam is rare among the more than one million research papers published each year. But organized agencies have begun marketing fraudulent peer review as a commercial service to scientists who aren’t able to fake it themselves, according to the Committee on Publication Ethics, an international body that supports academic journals.

The committee has issued a special warning, saying it “has become aware of systematic, inappropriate attempts to manipulate the peer review processes of several journals across different publishers. These manipulations appear to have been orchestrated by a number of third-party agencies offering services to authors.”

It says evidence “suggests that some agencies are selling services, ranging from authorship of pre-written manuscripts to providing fabricated contact details for peer reviewers during the submission process and then supplying reviews from these fabricated addresses. Some of these peer reviewer accounts have the names of seemingly real researchers but with email addresses that differ from those from their institutions or associated with their previous publications, (while) others appear to be completely fictitious.”

How bad is it?

Retraction Watch, an independent blog that tracks retractions both for innocent mistakes and for misconduct, says it has found more than 100 papers with faked peer reviews.

A single (major) publisher, BioMed Central, found more than 50 cases. One journal on sound and acoustics, Journal of Vibration and Control, retracted 60 from a single author who had used 130 email accounts.

Two more cases popped up in December. The journal Medicine announced in each case: “A review, based on which the editorial decision had been made, was found to be falsified. Using a fictitious account, a review was submitted under the name of a known scientist without their knowledge. Consequently, the Editor supervising the review process was misled.”

Bruce Dancik is the editor-in-chief of Ottawa-based Canadian Science Publishing. He first heard of the practice at a conference last year.

“The person from a medical journal who first caught this came up (and described it). We all had quite a chuckle and wondered: ‘How could this happen?'”

That case was detected “because the author was stupid enough to return (complete) a review within 24 hours. And it never happens that fast. Never, ever happens. And it was a glowing review, which caused them to look extra hard. . . . We couldn’t believe the chutzpah of the author.”

Mostly he believes the scam is hitting medical journals. But he has also warned the editors of his company’s 16 journals to watch for it.

Retraction Watch advises editors to be “alert but not alarmed” because the practice is not widespread.

tspears@ottawacitizen.com
twitter.com/TomSpears1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