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 白云的故乡 —— 新西兰

三十一 但尼丁市区的古典建筑 The Historical Buildings of Dunedin City,
奥塔哥大学Universityof Otago,奥塔哥博物馆Otago Museum

浏览附件496082

但尼丁火车站

浏览附件496083
圣保罗大教堂

浏览附件496085

但尼丁市商会

浏览附件496087

在但尼丁斜街随处可见

浏览附件496088

奥塔哥博物馆的轮船模型​

但尼丁是一个典雅而辉煌的城市City of Grace and Grandeur。

第二天我们来到了但尼丁市中心。游览了在八角广场 (Octagon, Moray Place)和周围的古典建筑。昨晚人声鼎沸的夜生活场景划上了一个临时休止符号。相对昨晚而言,这里变得安静,只有游人和工作人员。这个广场本身就是一层比一层高的地势。雄伟的圣保罗教堂和周围的建筑,都非常典雅,气势恢宏。来到这个古老的但尼丁火车站,站台和火车都保留着100年前的风貌。它已变成一个客运和游览双重意义的车站了。这座美丽的山城的许多建筑建在半山腰。整个城市具特有的有立体感和层次感,好像一幅放大的Google Earth画面。名建筑见附录. 

奥塔哥大学 (University of Otago),即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建筑,更是一座著名的学府。成立于1869年,是新西兰最早成立的大学。多年来,学校在学术研究和教学的许多领域达到卓越的国际水平。是全新西兰第一所医学院,也是南岛的医学研究中心。它有全国唯一的牙医学院,其国际排名在前十名内,亦为大洋洲第一名。

但尼丁海湾智牙Harbour Mouth Molars。在市中心的港湾水边,有六枚巨大智牙雕塑,有汽车那么大。是用奥马鲁特有的石头雕塑而成。为纪念但尼丁的奥马鲁大学医学院以及其成就而建立。这是一个独特的景观, 既突出了这个城市的主要特色,又增添了城市优雅的科学文化氛围。  

这座美丽的山城的许多建筑建在半山腰。所以整个城市感觉是立体的,通往山上的道路陡峭,街道倾斜。斜街处处。鲍德温大街BaldwinSt是最著名的有人居住的斜街,45度角。因为陡峭,站在上面似乎要滑倒,每天吸引大批游人。

奥塔哥博物馆Otago Museum

如果有时间,很喜欢多看各个地方的博物馆。在那里可以更多,更深刻的了解一个地区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科学等。遗憾的是,很多时候旅游,时间都不允许。这次有时间走进了但尼丁的博物馆。 

一层楼展示毛利文化。我们终于有机会坐下来,倾听空灵,优美的毛利语言,感受那些深沉而又热烈的声音。从毛利的创世纪传说中,我们理解了它深厚的文化韵含,她的精神精髓。淳朴中孕育的饱满,简单中孕育的神圣。

As I walk among these ancestral artefacts and contemporary artworks, I am reminded I am part of something, bigger, connected through Whakapaka bloodlines to the Taonga before me. It reminds us of the greatness of our ancestors – their oneness with the land and their gift for seeing potential and importance in the environment. Where we arefrom, who we were, and who we are.

Convey the spirit of Ngai Tahu culture, tenacity, sustainability and innovation. It is contemporary understanding of our past and beyond to the future.

当我在这些祖先的文物和当代艺术品中走过,它提醒我:我是属于一个更大的群体的一部分,连接whakapaka的血统;它提醒我,我们祖先的伟大,他们与土地合为一体;他们看到自己的天赋与潜力和自己在自然环境中重要性。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曾经是谁,现在我们又是谁?

它传达着Ngai Tahu民族的文化,韧性,持久精神和创新精神。这是我们现在对我们的过去和遥远未来的理解和向往。(晓韬编辑翻译)

他们对着苍天的吟诵,诘问展示了一个民族对精神的渴求探索和强大的精神力量。那种和大自然的对话虔敬坦白。那苍凉而又空旷的声音震撼着倾听者;让我更深地理解了这个民族。

另一个展厅的自然博物馆,展览了很多丰富多彩的生物。

南阿尔卑斯山脉的塔尔羊Tahr塔尔羊引起了我们的兴趣。它们来自喜马拉雅山。从英国运到到了新西兰,最初他们被运来是用于比赛娱乐。这里更适合它们生活,所以迅他们速繁殖。它们生活在高原上;和藏羚羊很相近;身体高大,腿很长;它的毛很粗很长。它们习惯在高山的石逢间活动。在它的故乡喜马拉雅山,它被视为珍奇动物。目前,世界上塔尔羊主要分布在南美,墨西哥,加利福尼亚和安大略。新西兰是唯一可以自由捕猎这种动物的地方。人们发现它们繁殖很快,数量庞大,已危害高山植物,造成山体滑坡,石土流矢。新西兰政府曾组织猎杀,起初用猎枪,后来用药物。政府也鼓励打猎者,把它列为有害动物Pest。由于他们生活在高山顶上非常险峻的地方,那里其他生物难以生存。打猎要在停车后攀几个小时的山岭,才能到达猎场。有时候,打猎的人可以打死很多只塔尔羊,却带不下来。因为需要翻山越岭,能扛下一只已经很不容易了。

看到塔尔羊在高山雪地里的岩石间疾速奔驰是一生难忘的景象。它象一只雄狮,颈子上的长长鬃毛随着奔跑飘扬,一起一伏!它奔跑的节奏和灵敏让人心跳加快,非常振奋!     

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观看一个美国人拍摄的捕猎塔尔羊的过程。新西兰塔尔羊:

New Zealand Tahr

海洋展览馆非常引人入胜。这个展厅展示了一付鲸鱼骨架和英国历史上一些有重大意义或经历的船舶模型。我一一驻足在模型前,没有时间细读每一艘船舶的详细经历。从早期的帆船到后来的巨轮,英国航海历史和造船工业的发达可见一斑。船舶本是也非常吸引人。

记得小时候六岁或七岁吧,爸爸待我去哈尔滨海员俱乐部看了一个电影纪录片:中国的万吨远洋巨轮下水。影片中还有对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船舶进行比较,我记得很清楚,有英国和日本的船舶。虽然不是内部片子,但也仅仅限于海员和科技领域的人员看。因为老百姓也不会喜欢这样没有情节的电影。当时我觉得那个电影异常冗长,枯燥。可是爸爸却非常喜欢。看完电影,问了我好多问题,我都不太明白。爸爸说了很多具体数字,我当时很奇怪爸爸怎么能记得那么清楚。这部电影怎么会对爸爸有那么大的吸引力?而且经爸爸一讲,好像电影确实很好有趣。我心里也更敬佩爸爸。后来记得爸爸每当讲起科学领域的事情,总有无限的热情。他在科技领域里工作,阅读广泛,知识丰富。他非常热爱这种科技文献性的电影。

今天站在这里,忽然想起已故去多年的父亲。如果他来到这个展览馆,他一定会长久逗留,非常感兴趣。 

附录: 

1.圣保罗大教堂St Paul Cathedral Church, 在市中心八角广场上。是非常宏阔的建筑,很高。很不容易才找到一个角度拍下这美丽的建筑。这是一个天主教堂,建于1915-1919年。

2.市商会Municipal Chambers,位于八角广场,为多利亚时期意大利结风格建筑, 于1880年完成。

3. 第一长老会教堂First Presbyterian Church,位于市中心Moray Place,建于1873年。

4.火车站 Railway StationDunedin Railway Station 位于市中心Anzac Avenue。第一个正规新西兰火车站。1904年7月建成。内外都呈现非常恢宏的气势。 

5. 法院大楼Law Courts,位于市中心斯图尔特大街Stuart Street。建于1899年。

看到斜街我就想,那里的冬季大概没有很多冰雪吧,要是有冰雪,下面的车开不上去,上面的车会出溜下来刹不住。
教堂和火车站那些古建筑很好看。
 
看到斜街我就想,那里的冬季大概没有很多冰雪吧,要是有冰雪,下面的车开不上去,上面的车会出溜下来刹不住。
教堂和火车站那些古建筑很好看。
拥抱好! 是的, 幸亏没有雪。城市里的斜街太多了。
 
拥抱好! 是的, 幸亏没有雪。城市里的斜街太多了。
我去过一次旧金山,觉得那里的斜坡就有问题,天气好的时候开车上坡都费劲儿,老担心红灯转绿灯,车换档时会倒着滑下去
 
三十一 但尼丁市区的古典建筑 The Historical Buildings of Dunedin City,
奥塔哥大学Universityof Otago,奥塔哥博物馆Otago Museum

浏览附件496082

但尼丁火车站

浏览附件496083
圣保罗大教堂

浏览附件496085

但尼丁市商会

浏览附件496087

在但尼丁斜街随处可见

浏览附件496088

奥塔哥博物馆的轮船模型​

但尼丁是一个典雅而辉煌的城市City of Grace and Grandeur。

第二天我们来到了但尼丁市中心。游览了在八角广场 (Octagon, Moray Place)和周围的古典建筑。昨晚人声鼎沸的夜生活场景划上了一个临时休止符号。相对昨晚而言,这里变得安静,只有游人和工作人员。这个广场本身就是一层比一层高的地势。雄伟的圣保罗教堂和周围的建筑,都非常典雅,气势恢宏。来到这个古老的但尼丁火车站,站台和火车都保留着100年前的风貌。它已变成一个客运和游览双重意义的车站了。这座美丽的山城的许多建筑建在半山腰。整个城市具特有的有立体感和层次感,好像一幅放大的Google Earth画面。名建筑见附录. 

奥塔哥大学 (University of Otago),即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建筑,更是一座著名的学府。成立于1869年,是新西兰最早成立的大学。多年来,学校在学术研究和教学的许多领域达到卓越的国际水平。是全新西兰第一所医学院,也是南岛的医学研究中心。它有全国唯一的牙医学院,其国际排名在前十名内,亦为大洋洲第一名。

但尼丁海湾智牙Harbour Mouth Molars。在市中心的港湾水边,有六枚巨大智牙雕塑,有汽车那么大。是用奥马鲁特有的石头雕塑而成。为纪念但尼丁的奥马鲁大学医学院以及其成就而建立。这是一个独特的景观, 既突出了这个城市的主要特色,又增添了城市优雅的科学文化氛围。  

这座美丽的山城的许多建筑建在半山腰。所以整个城市感觉是立体的,通往山上的道路陡峭,街道倾斜。斜街处处。鲍德温大街BaldwinSt是最著名的有人居住的斜街,45度角。因为陡峭,站在上面似乎要滑倒,每天吸引大批游人。

奥塔哥博物馆Otago Museum

如果有时间,很喜欢多看各个地方的博物馆。在那里可以更多,更深刻的了解一个地区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科学等。遗憾的是,很多时候旅游,时间都不允许。这次有时间走进了但尼丁的博物馆。 

一层楼展示毛利文化。我们终于有机会坐下来,倾听空灵,优美的毛利语言,感受那些深沉而又热烈的声音。从毛利的创世纪传说中,我们理解了它深厚的文化韵含,她的精神精髓。淳朴中孕育的饱满,简单中孕育的神圣。

As I walk among these ancestral artefacts and contemporary artworks, I am reminded I am part of something, bigger, connected through Whakapaka bloodlines to the Taonga before me. It reminds us of the greatness of our ancestors – their oneness with the land and their gift for seeing potential and importance in the environment. Where we arefrom, who we were, and who we are.

Convey the spirit of Ngai Tahu culture, tenacity, sustainability and innovation. It is contemporary understanding of our past and beyond to the future.

当我在这些祖先的文物和当代艺术品中走过,它提醒我:我是属于一个更大的群体的一部分,连接whakapaka的血统;它提醒我,我们祖先的伟大,他们与土地合为一体;他们看到自己的天赋与潜力和自己在自然环境中重要性。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曾经是谁,现在我们又是谁?

它传达着Ngai Tahu民族的文化,韧性,持久精神和创新精神。这是我们现在对我们的过去和遥远未来的理解和向往。(晓韬编辑翻译)

他们对着苍天的吟诵,诘问展示了一个民族对精神的渴求探索和强大的精神力量。那种和大自然的对话虔敬坦白。那苍凉而又空旷的声音震撼着倾听者;让我更深地理解了这个民族。

另一个展厅的自然博物馆,展览了很多丰富多彩的生物。

南阿尔卑斯山脉的塔尔羊Tahr塔尔羊引起了我们的兴趣。它们来自喜马拉雅山。从英国运到到了新西兰,最初他们被运来是用于比赛娱乐。这里更适合它们生活,所以迅他们速繁殖。它们生活在高原上;和藏羚羊很相近;身体高大,腿很长;它的毛很粗很长。它们习惯在高山的石逢间活动。在它的故乡喜马拉雅山,它被视为珍奇动物。目前,世界上塔尔羊主要分布在南美,墨西哥,加利福尼亚和安大略。新西兰是唯一可以自由捕猎这种动物的地方。人们发现它们繁殖很快,数量庞大,已危害高山植物,造成山体滑坡,石土流矢。新西兰政府曾组织猎杀,起初用猎枪,后来用药物。政府也鼓励打猎者,把它列为有害动物Pest。由于他们生活在高山顶上非常险峻的地方,那里其他生物难以生存。打猎要在停车后攀几个小时的山岭,才能到达猎场。有时候,打猎的人可以打死很多只塔尔羊,却带不下来。因为需要翻山越岭,能扛下一只已经很不容易了。

看到塔尔羊在高山雪地里的岩石间疾速奔驰是一生难忘的景象。它象一只雄狮,颈子上的长长鬃毛随着奔跑飘扬,一起一伏!它奔跑的节奏和灵敏让人心跳加快,非常振奋!     

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观看一个美国人拍摄的捕猎塔尔羊的过程。新西兰塔尔羊:

New Zealand Tahr

海洋展览馆非常引人入胜。这个展厅展示了一付鲸鱼骨架和英国历史上一些有重大意义或经历的船舶模型。我一一驻足在模型前,没有时间细读每一艘船舶的详细经历。从早期的帆船到后来的巨轮,英国航海历史和造船工业的发达可见一斑。船舶本是也非常吸引人。

记得小时候六岁或七岁吧,爸爸待我去哈尔滨海员俱乐部看了一个电影纪录片:中国的万吨远洋巨轮下水。影片中还有对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船舶进行比较,我记得很清楚,有英国和日本的船舶。虽然不是内部片子,但也仅仅限于海员和科技领域的人员看。因为老百姓也不会喜欢这样没有情节的电影。当时我觉得那个电影异常冗长,枯燥。可是爸爸却非常喜欢。看完电影,问了我好多问题,我都不太明白。爸爸说了很多具体数字,我当时很奇怪爸爸怎么能记得那么清楚。这部电影怎么会对爸爸有那么大的吸引力?而且经爸爸一讲,好像电影确实很好有趣。我心里也更敬佩爸爸。后来记得爸爸每当讲起科学领域的事情,总有无限的热情。他在科技领域里工作,阅读广泛,知识丰富。他非常热爱这种科技文献性的电影。

今天站在这里,忽然想起已故去多年的父亲。如果他来到这个展览馆,他一定会长久逗留,非常感兴趣。 

附录: 

1.圣保罗大教堂St Paul Cathedral Church, 在市中心八角广场上。是非常宏阔的建筑,很高。很不容易才找到一个角度拍下这美丽的建筑。这是一个天主教堂,建于1915-1919年。

2.市商会Municipal Chambers,位于八角广场,为多利亚时期意大利结风格建筑, 于1880年完成。

3. 第一长老会教堂First Presbyterian Church,位于市中心Moray Place,建于1873年。

4.火车站 Railway StationDunedin Railway Station 位于市中心Anzac Avenue。第一个正规新西兰火车站。1904年7月建成。内外都呈现非常恢宏的气势。 

5. 法院大楼Law Courts,位于市中心斯图尔特大街Stuart Street。建于1899年。
“今天站在这里,忽然想起已故去多年的父亲。如果他来到这个展览馆,他一定会长久逗留,非常感兴趣。”
最后那段对爸爸的回忆非常TOUCHING,有时候是这样的,童年时和父母在一起的一些回忆,特别的美好,值得怀念。
 
我去过一次旧金山,觉得那里的斜坡就有问题,天气好的时候开车上坡都费劲儿,老担心红灯转绿灯,车换档时会倒着滑下去
实际上有的车会溜下去的。 尤其是手挡。 我的车是大众自动挡。每次当脚从闸上面抬起来, 就再也踩不下去,除非完全抬起来。 那时候,手挡也不能完全控制。所以就左手拉闸,左脚控制闸, 右脚踩油门。 特别害怕那些上坡离我特别近的人。 悉尼的坡路也不少。 有时候开车就能看见天, 看不见路,接下来还可能是一个急转弯; 如果不是特别熟悉,真是不敢快开。渥太华虽然冬天是冰雪,但是大马路又宽又平,觉得开车还是很轻松;宽阔的街道总觉得自己象在开飞机一样。
 
“今天站在这里,忽然想起已故去多年的父亲。如果他来到这个展览馆,他一定会长久逗留,非常感兴趣。”
最后那段对爸爸的回忆非常TOUCHING,有时候是这样的,童年时和父母在一起的一些回忆,特别的美好,值得怀念。
感谢灵兮! 父亲在我的记忆中很深刻,给我的影响也很多。
 
最后编辑:
三十二 返回基督城,Return to Christchurch
告别新西兰Leaving New Zealand

upload_2015-3-16_20-35-17.jpeg


基督城市中心夜晚街景 摄影: 一尘

upload_2015-3-16_20-36-27.jpeg


市中心的铁麦穗和有轨车道 摄影: 一尘​

2011年1月15日,我们返回基督城。住进我们来时住的宾馆。傍晚到市中心去观看夜景。基督城宁静和谐,晚霞和夜光中建筑同样美丽,另有一番别样的感觉。拍下很多珍贵的照片,大教堂,铁花瓶,铁麦穗。没想到竟然在一个月之后,这里发生了强烈地震,一切都不复存在。城市毁掉一大部分;那些美丽的景物照片成了永久珍贵的纪念了。

第二天上午,我们又来到市中心,想在白天再看一看那些美丽的建筑。这里就是2011年2月23日发生大地震的中心地带。我们在基督城的时候正是地震发生过程中。仔细想,避开了地震强震动发生时间,真是幸运。终于在白天日光下摄下了大教堂和铁花。拍下了教堂广场的街头象棋,和有轨电车。美丽的基督城以后的重建会大不一样了。我走进基督城天主教大教堂,礼拜刚刚结束,人们从教堂往外走。我请求和一位神职人员拍一张照片;她欣然答应了。她和蔼的脸上带着慈祥的笑容,竟然那么美丽。每次来到教堂,都想在长木凳上静静地坐一会。没有受过洗礼,却很喜欢那种庄严宁静的气氛,肃穆华美的内外建筑和圣歌及钟声。

从市中心离开时,找不到停泊的汽车。因为各处都是教堂,每条街都相向。我在第二十一章中写过。 

午后1点到达机场,送还了租赁的汽车。走进候机厅,我们等候搭乘阿联酋飞机返回悉尼。

再见,新西兰! 

1999年9月16日,告别了居住近四年的新西兰,来到澳大利亚悉尼生活。总是怀念这个第二故乡,因为那里有我们非常珍贵的一段经历,那里也改变了我们的人生。  

挥手告别一段人生旅程
挥手向着往昔的岁月
离开蓝天下的白云之乡
记下山山水水那多情的风景
 
最后编辑:
后记

我以地域和行进路线做章节的划分进行描述。希望即能描述风景,又能包括风土人情;能反应人文地理的双重景致。有一些欣慰,亦有很多遗憾。欣慰的是终于完成一桩心愿。并且在写作过程中,学到很多知识,同时给自己一个深入思索和体味的机会。这么美丽的景致终于可以留下一点东西。尽管做了很大的努力,依然有几点重大的遗憾:

1. 文章不够简练,文字篇章有待推敲。很多地方还需要进一步编辑。
2. 文章不够完整,遗漏一些重要的内容。重访中没有去惠灵顿也是一个遗憾。 
3. 翻译有失一致性和准确性。中文翻译的用词很难定夺。因为有很多地名,中国没有权威性的翻译。现有的翻译多半是根据广东话译出来的。这会给中国大陆的读者造成很多疑虑。

地名,人名的翻译一直是一个很难把握的地方。
1. 不能完全音译,因为有一些历史形成的习惯说法。
2. 不能生造;有时又不得不生造。因为没有现成的权威翻译可以引用。
3. 广东话最早给很多地方命了中文名,给准确的音译带来影响和障碍。
4. 即使不存在语音上的歧义,依然有文字的使用问题。象“斯”,“思”和“丝”。有人名,性别上的区分,亦有其他因素的影响。

翻译中的金律“信”“达”“雅”显然不能解决这些问题。一篇好的翻译作品,读者从人物的姓名中就可以读到原文的韵味。那细微的用心让人几乎难以察觉,但是却使作品大为不同。最好的例子就是傅雷的译著了。那个时代出现那么多好的翻译者。而且有的人还那么年轻。英语翻译朱森豪是在25岁时开始翻译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李尔王】【哈姆莱特】等作品。法语,傅雷翻译了【约翰*克里斯多夫】,【巨人三转】等作品。俄语,草婴翻译了托尔斯泰的【复活】,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等作品。他们用准确优美的中国文字再现了外国文学原著的浩然风采。他们是语言大师,用他们的翻译作品唤让人看到西方世界人性的光辉。他们的出现让中国文学的地平线泛起海浪般壮美的波光。应该向大师们学习,做一个严谨的翻译者。这一点在这里做了很大的努力,但仍有一些遗憾。 

感谢跟读的朋友们热忱的支持鼓励! 感谢为游记添加很多珍贵内容的金歌!

感谢拥抱,书仑, 灵兮和慢慢得等朋友的珍贵的评语和补充!
 
最后编辑:
后记

我以地域和行进路线做章节的划分进行描述。希望即能描述风景,又能包括风土人情;能反应人文地理的双重景致。有一些欣慰,亦有很多遗憾。欣慰的是终于完成一桩心愿。并且在写作过程中,学到很多知识,同时给自己一个深入思索和体味的机会。这么美丽的景致终于可以留下一点东西。尽管做了很大的努力,依然有几点重大的遗憾:

1. 文章不够简练,文字篇章有待推敲。很多地方还需要进一步编辑。
2. 文章不够完整,遗漏一些重要的内容。重访中没有去惠灵顿也是一个遗憾。 
3. 翻译有失一致性和准确性。中文翻译的用词很难定夺。因为有很多地名,中国没有权威性的翻译。现有的翻译多半是根据广东话译出来的。这会给中国大陆的读者造成很多疑虑。

地名,人名的翻译一直是一个很难把握的地方。
1. 不能完全音译,因为有一些历史形成的习惯说法。
2. 不能生造;有时又不得不生造。因为没有现成的权威翻译可以引用。
3. 广东话最早给很多地方命了中文名,给准确的音译带来影响和障碍。
4. 即使不存在语音上的歧义,依然有文字的使用问题。象“斯”,“思”和“丝”。有人名,性别上的区分,亦有其他因素的影响。

翻译中的金律“信”“达”“雅”显然不能解决这些问题。一篇好的翻译作品,读者从人物的姓名中就可以读到原文的韵味。那细微的用心让人几乎难以察觉,但是却使作品大为不同。最好的例子就是傅雷的译著了。那个时代出现那么多好的翻译者。而且有的人还那么年轻。英语翻译朱森豪是在25岁时开始翻译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李尔王】【哈姆莱特】等作品。法语,傅雷翻译了【约翰*克里斯多夫】,【巨人三转】等作品。俄语,曹婴翻译了托尔斯泰的【复活】,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等作品。他们用准确优美的中国文字再现了外国文学原著的浩然风采。他们是语言大师,用他们的翻译作品唤让人看到西方世界人性的光辉。他们的出现让中国文学的地平线泛起海浪般壮美的波光。应该向大师们学习,做一个严谨的翻译者。这一点在这里做了很大的努力,但仍有一些遗憾。 

感谢跟读的朋友们热忱的支持鼓励! 感谢为游记添加很多珍贵内容的金歌!

感谢拥抱,书仑, 灵兮和慢慢得等朋友的珍贵的评语和补充!
祝贺一尘完篇!一尘的散文和游记都非常美,有图有真相,感谢一尘将美丽的新西兰风光带到了我的眼前。
在这篇游记里不但跟着一尘的足迹游山玩水,理解了毛利人的文化历史,和新西兰的建筑和名胜,更处处见到一尘的身影,对于一尘描述的四姐那一段记忆犹新,景点尤其喜欢库克山峰Mount Cook ,普卡基湖 (Lake Pukaki)。
给一尘提个小建议,能否请一尘给每一章节起一个名字,在前面再给出一个目录,方便读者查阅回顾!
谢谢一尘的辛勤写作,期待你给大家带来新的篇章!
 
最后编辑:
祝贺一尘完篇!一尘的散文和游记都非常美,有图有真相,感谢一尘将美丽的新西兰风光带到了我的眼前。
在这篇游记里不但跟着一尘的足迹游山玩水,理解了毛利人的文化历史,和新西兰的建筑和名胜,更处处见到一尘的身影,对于一尘描述的四姐那一段记忆犹新,景点尤其喜欢库克山峰Mount Cook ,普卡基湖 (Lake Pukaki)。
给一尘提个小建议,能否请一尘给每一章节起一个名字,在前面再给出一个目录,方便读者查阅回顾!
谢谢一尘的辛勤写作,期待你给大家带来新的篇章!
感谢灵兮!感谢朋友们耐心跟读,赐评! 给每一章节起名字,这个建议太好了!我回头有时间就做。 :p
 
后记

我以地域和行进路线做章节的划分进行描述。希望即能描述风景,又能包括风土人情;能反应人文地理的双重景致。有一些欣慰,亦有很多遗憾。欣慰的是终于完成一桩心愿。并且在写作过程中,学到很多知识,同时给自己一个深入思索和体味的机会。这么美丽的景致终于可以留下一点东西。尽管做了很大的努力,依然有几点重大的遗憾:

1. 文章不够简练,文字篇章有待推敲。很多地方还需要进一步编辑。
2. 文章不够完整,遗漏一些重要的内容。重访中没有去惠灵顿也是一个遗憾。 
3. 翻译有失一致性和准确性。中文翻译的用词很难定夺。因为有很多地名,中国没有权威性的翻译。现有的翻译多半是根据广东话译出来的。这会给中国大陆的读者造成很多疑虑。

地名,人名的翻译一直是一个很难把握的地方。
1. 不能完全音译,因为有一些历史形成的习惯说法。
2. 不能生造;有时又不得不生造。因为没有现成的权威翻译可以引用。
3. 广东话最早给很多地方命了中文名,给准确的音译带来影响和障碍。
4. 即使不存在语音上的歧义,依然有文字的使用问题。象“斯”,“思”和“丝”。有人名,性别上的区分,亦有其他因素的影响。

翻译中的金律“信”“达”“雅”显然不能解决这些问题。一篇好的翻译作品,读者从人物的姓名中就可以读到原文的韵味。那细微的用心让人几乎难以察觉,但是却使作品大为不同。最好的例子就是傅雷的译著了。那个时代出现那么多好的翻译者。而且有的人还那么年轻。英语翻译朱森豪是在25岁时开始翻译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李尔王】【哈姆莱特】等作品。法语,傅雷翻译了【约翰*克里斯多夫】,【巨人三转】等作品。俄语,曹婴翻译了托尔斯泰的【复活】,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等作品。他们用准确优美的中国文字再现了外国文学原著的浩然风采。他们是语言大师,用他们的翻译作品唤让人看到西方世界人性的光辉。他们的出现让中国文学的地平线泛起海浪般壮美的波光。应该向大师们学习,做一个严谨的翻译者。这一点在这里做了很大的努力,但仍有一些遗憾。 

感谢跟读的朋友们热忱的支持鼓励! 感谢为游记添加很多珍贵内容的金歌!

感谢拥抱,书仑, 灵兮和慢慢得等朋友的珍贵的评语和补充!

谢谢一尘的辛劳,这是我跟读最完整的一篇,学到许多新东西,对新西兰有了深入的了解,仿佛是自己去过一般,如果我有机会去新西兰,算重游了。
 
返回基督城,Return to Christchurch
告别新西兰Leaving New Zealand

浏览附件496267

基督城市中心夜晚街景 摄影: 一尘

浏览附件496268

市中心的铁麦穗和有轨车道 摄影: 一尘​

2011年1月15日,我们返回基督城。住进我们来时住的宾馆。傍晚到市中心去观看夜景。基督城宁静和谐,晚霞和夜光中建筑同样美丽,另有一番别样的感觉。拍下很多珍贵的照片,大教堂,铁花瓶,铁麦穗。没想到竟然在一个月之后,这里发生了强烈地震,一切都不复存在。城市毁掉一大部分;那些美丽的景物照片成了永久珍贵的纪念了。

第二天上午,我们又来到市中心,想在白天再看一看那些美丽的建筑。这里就是2011年2月23日发生大地震的中心地带。我们在基督城的时候正是地震发生过程中。仔细想,避开了地震强震动发生时间,真是幸运。终于在白天日光下摄下了大教堂和铁花。拍下了教堂广场的街头象棋,和有轨电车。美丽的基督城以后的重建会大不一样了。我走进基督城天主教大教堂,礼拜刚刚结束,人们从教堂往外走。我请求和一位神职人员拍一张照片;她欣然答应了。她和蔼的脸上带着慈祥的笑容,竟然那么美丽。每次来到教堂,都想在长木凳上静静地坐一会。没有受过洗礼,却很喜欢那种庄严宁静的气氛,肃穆华美的内外建筑和圣歌及钟声。

从市中心离开时,找不到停泊的汽车。因为各处都是教堂,每条街都相向。我在第二十一章中写过。 

午后1点到达机场,送还了租赁的汽车。走进候机厅,我们等候搭乘阿联酋飞机返回悉尼。

再见,新西兰! 

1999年9月16日,告别了居住近四年的新西兰,来到澳大利亚悉尼生活。总是怀念这个第二故乡,因为那里有我们非常珍贵的一段经历,那里也改变了我们的人生。  

挥手告别一段人生旅程
挥手向着往昔的岁月
离开蓝天下的白云之乡
记下山山水水那多情的风景
基督城的夜景真美,感谢一尘这么耐心地写下这么长的游记,有图有文,以前都不知道新西兰这么美丽,现在有了直观印象了。
新西兰旅游局该给一尘发一个大大的奖牌
 
谢谢一尘。游记写得相当棒。每天下班回到家总想: 一尘的游记又有update吗? 澳大利亚及新西兰原本不在我的旅行规划中,可现却有了冲动,应该去一趟,希望一尘有时间再带我们遊澳大利亚。
 
基督城的夜景真美,感谢一尘这么耐心地写下这么长的游记,有图有文,以前都不知道新西兰这么美丽,现在有了直观印象了。
新西兰旅游局该给一尘发一个大大的奖牌
感谢拥抱褒奖! 我应该去旅游局啊! 我原来贴过, 但是没有这次完整,有几个旅游局的人直接拿去用到他们的网站上了。 我看了又好气又笑。 后来想, 自己有利于价值,也算是个安慰。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