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非常感谢!给你分享下我五年的经验吧。
我以前申请大学的时候,因为之前在Saskatchewan上的高中,所以对安大略这边是一无所知,当时家里人亲戚什么也都没有上大学的孩子,所以没人能给我任何建议。所以当时自己绝对是摸着黑走过来。结果就是累死累活五年大学上下来,才知道上大学选专业这事可真是人生大事,你稍不小心,就走了一大弯。。。
我就总结一下我认为一个合理的选大学的步骤吧
长话短说了,第一,抛开所有因素不谈,先要想想,你的孩子有哪些的兴趣或者天赋,选的专业最好要跟这些挂钩,因为四五年的大学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学习生活,如果你对你学的东西没有任何passion,就是热情,那么你的大学生活会是极其痛苦和煎熬。这对一个正在心智成长的年轻人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第二,在选好专业后,这时候再去看大学的对比,以长远角度来说,有Co-op的专业比没有的要好很多很多,coop的优点太多了,最主要的优点就是毕业后找正式工作的时候,你已经有行业经验了,这个对雇主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那些只在大学上课没有coop的学生,这时候会明显感到竞争的压力。(我就是这类苦逼)
值得一提的是,在对比大学的时候,太多的华人父母会注重大学的名声,把名声看的太重,我想告诫这些父母,名声的确有用,但没有你们想像的那么有用。而且名声是把双刃剑,如果一个大学名声太好,那他们就会堂而皇之的增加各种不必要的费用,我在Queens五年深有感触,我上学时候已经是公民了,可是我们的学费每年以至少8%的速度增长,大一学费不达5000,我大五毕业的时候,学费已经到7000了。这样的速度已经让很多当时在校的学生有怨言,大家也都纷纷签名抵制抗议。可是结果谁都知道,没用的。Queens的名声在那里放着,他们就是在把学费升到1万,每年也会有无数人申请,而且每年的留学生暴增,大家都知道,留学生的费用是当地学生的4倍到5倍之多,所以说,大学根本不去consider学生的经济条件,如果你很优秀,会有很多奖学金帮你,可是如果你是中等或者偏下的,只能自掏腰包。而对于那些没有特别大名声的学校来言,他们要为生源而考虑,太贵了是绝对会影响生源的。这也许就是为什么美国常春藤每年学费4,5万的数不胜数。
OK,我抱怨太多了。anyway在确定一个大学之后,你们的工作还没有完,这个大学到底值不值得去还有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距离!为什么呢,这个原因是也是我自己的感悟吧。Kingston距离我在Regina的家有3000多公里,我上学五年,只回过3次家。离家如此远的距离,是非常锻炼人的。。原因大家也能够理解吧,你想想,当一个人最无助,最伤心的时候,你的心里就想找一个能保护自己,安慰自己的地方,那个地方就是家。可是,人生中有太多不幸,太多挫折,你如果每当自己软弱伤心的时候,就飞奔到家,你是永远无法自立长大的。你就像一个飞不远的小鸟,只要有刮风下雨,你就宁愿呆在鸟窝里和爸妈在一起。。我离家上学五年,有太多数不尽的那种辛酸难过的时候,可就是因为无法即使回家寻找安慰,我才有机会学会自己安慰自己,自己给自己打气,以至于以后的日子里,我不再那脆弱,那么不堪一击。
所以说吗,要想成人,你只能什么都自己来,“变形记”大家都看过吧?那些穷人家的孩子大家都看在眼里酸在心里,可是现在的苦难却成就他们未来的坚韧。
感叹太多,总之,要成人,第一步就要学会离家。我倒真是建议安生的家长把孩子都送到UBC,Calgary U这些地方。
ok就讲这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