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经意看到这个,向叔,胡叔,你们俩诚心逗我们玩是吧?让我们对CFC有了一个更加模糊的认识。

不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吵架都是打情骂俏.

@何夫人 ,有人跟你老公打情骂俏 ...

俺家老何数次表示过他对咪咪不一边大的妹子性趣不大。;)
 
俺家老何数次表示过他对咪咪不一边大的妹子性趣不大。;)
他得先上手,才知道咪咪是否一边大。 对不对。
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问题是, 检着,验着, 鬼知道兴趣会不会越来越大呢。
 
CFC上也有自己的左右派吧,从一端到另一端我把他们分三种 - 痛恨中共;不恨中共但不喜欢毛;喜欢毛。这里好在可以辩论,没有要搞阶级斗争的。
分的相当好,可惜在CFC他们分别被冠以 反华;爱国;战斗在敌人心脏的斗士 的称号 :tx:
 
简单点讲,CFC把反土共派说成是右派,拥护土共的是左派(也有号称不是拥共是拥中)
而左右两派之间最好的浆糊就是民族主义。。。。
 
【读图识政治】中国的左派与右派

leftright.jpg
 
你可以给这三种起另一套名字。 但是 他们不符合 “左派”/“右派” 的原始定义。

而且 “左右派” 跟 “阶级斗争” 的绑定,是CCP自己搞出来的。 说白了, 就是山寨的。

中国人之间说什么“左右派”, 以及阶级斗争, 就跟你现在拿一个白色外壳的山寨手机,愣说它就是iPhone一样。

********************************************************************************************

当然, 你可以搞再定义。 问题是, 这样就会把原本清晰的概念给搞混乱了。
V为什么代表电压?
R为什么代表电阻?
I为什么代表电流?
都是有原因的。因为这套规则本来就是欧洲人定义的。

当然, 你可以另搞一套, P代表电阻, I代表功率, m代表电压。。。。。 但是这就搞混乱了。 而且没有意义。

你有本事,先于欧洲人搞一套规则和概念出来呀, 有本事,用方块字,而不是拉丁字母来定义参数啊。 你先搞出来, 人家接受了, 那就走方块字的一套规则, 你没搞出来, 人家搞出来了, 而且,你也接受了, 那就只好走拉丁字母。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这算不算另搞一套?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这算不算另搞一套?
看你怎么说了:
首先, 猛一看貌似可以, 为啥? 因为你加了定语“中特”。
再一想, 定语只能改变主语的某一个特性, 并不能完全改变主语的概念。 中特社会主义, 依然必须是社会主义才行。 请问中国现行的可是社会主义吗? 不是。 既然不是, 管你加了定语 “中特” 还是 “西特” , 既然你不是社会主义, 那么你也就不是“中特”社会主义了。

当然, 你也可以撕开了,干脆不要脸了:
说, 我重新定义:中特社会主义,不是“中特的社会主义”, 它就是一个完整的没有定语的概念, 就是whatever中国现行的制度。 换句话说, 我开创一个新概念, 叫做中特社会主义, 其内涵、外延以及边界定义, 都由现行中国社会来定义。 中特社会主义 <> 社会主义。 后面的主语只是发音和字形看起来像而已。

那当然没问题。

就像你可以定义十个数字从大到小排列: 1,2,3,4,5,6,7,8,9,10
其中, 10最小, 1最大。 不就是符号嘛, 我重新定义一下内涵就可以了。
 
【读图识政治】中国的左派与右派
这个很有趣。只是我以前不相信国内会有多少人肯定毛时代,反对资本主义。现在看来这样的人还不少。
 
http://zh.wikipedia.org/wiki/左派和右派

左派右派兩詞通常被用來對政治立場意識形態政黨進行分類。左派右派通常用來表達完全對立的看法,盡管某個團體或個人可能對某些事物采取左派的立場卻對另一些事物采取右派的立場。

在概念上,左派指支持社會平等,反對階級統治;[1][2][3]右派認為社會分層有其自然性和不可避免性。[4] [5] 在範圍上,左派通常包含進步主義共產主義社會自由主義綠色政治社會民主主義社會主義民主社會主義左派自由主義世俗主義女權主義自治主義反帝國主義反資本主義,以及無政府主義[6][7][8] [9]右派通常包含保守主義反動主義新保守主義傳統主義資本主義新自由主義右派自由主義右派獨裁主義君主主義神權政治右派民粹主義民族主義,以及法西斯主義[10]

一般“左派”主张積極改革,主张把旧的意识形态和制度革除,从而建立新的意识形态和制度。激进者一般自认为左派;一般“右派”主張保守,主张稳妥、秩序、渐进、緩慢的改革方式,强调維護舊有傳統。保皇黨一般自认为右派。左派与右派都是相对而言,在不同背景下两者主张的具体内容不会相同,不能以静态的“主义”或“阶级”划分。兩詞是相當廣泛的形容用詞,用以作為一種廣泛的辩证法解釋方式,可以用作形容或區分一種政治立場、一種政治意識形態、或是一個政治黨派。除非是將其套用至多維的政治光譜上,否則這兩詞通常是用以描述兩種完全相對的立場。
 
老毛好像说过,左派对国家的危害常常比右派更大。我觉得这个说法是对的。
那他老人家为何反右?
 
  • 反對自由市場造成的不均等為左;而接受之則為右:通常,政治上的爭論都是聚焦於政府究竟應該(干涉主義)或不應該(自由放任)介入經濟以救濟貧窮的問題上。諾蘭曲線將這個差異作為左派和右派兩大差異的軸線之一。不過,政府的干涉並不一定就代表重新分配財富或平等主義的政策:一些形式的干涉是為了滿足某些財團公司的利益,例如社團主義的政策。所以左派往往支持对于少数民族、中下层民众等弱势群体进行援助、保护,而右派偏好顺其自然、自由竞争,即使其结果是造成主导种族、阶层对政治和经济的掌控。
  • 偏好一個「更大的」政府為左;偏好一個「更小的」政府為右:政府的大小在這裡可以視為是政策和立場的差異,雖然政府雇員的數量通常被用以作為主要指標。不過,一些人也注意到某些政治流派如無政府共產主義自由社會主義的存在與這種政治光譜不相合,反而如同諾蘭曲線一般垂直於左右派之外。
  • 平等為左;自由為右:提出這種區隔的是哲學家諾貝托·波比歐(Norberto Bobbio)和Danielle Allen。波比歐主張唯一準確的左右派差異是有關人們對平等理念的態度,因為只有左派會想要保護或促進平等,而右派則會想要維持或增加不平等。左派和右派也同樣都宣稱同時追求平等和自由兩者,然而他們對這兩詞卻又有不同的解釋方式。
  • 一個現世政府為左;一個宗教政府為右:這種差異在美國、印度和歐洲的天主教國家特別明顯(這些地方也是反教權主義代表左派的區域),有時候也包含中東
  • 集體主義為左;個人主義為右:不過,1960年代的反文化浪潮便是以強調個人自由為特色,而這波浪潮主要則被歸類為左派,而在宗教/現世的衝突上,現世主義者往往更傾向於強調個人的自由和宗教自由超越集體的信仰價值。不過,被許多人視為右派的法西斯主義也強調「國家的組織概念」,抱持著集體主義的概念,將國家看作是一個集體的實體。
  • 革新為左;保守為右:雖然在一些國家裡「右派」和「保守派」往往被視為同義詞,但這一區分在討論左派右派的光譜時很少獲得重視。
  • 支持跨國家團體為左;僅支持獨立國家和政府為右:一些左派團體可能會被右派視為恐怖份子、但卻可能被左派視為自由戰士。右派的運動通常支持他們自己國家的主權並反對其變動。在歐洲,支持歐盟者通常來自左派,而支持國家主權至上者則來自右派。
  • 国际主义世界觀為左;國家利益為右:經濟民族主義贸易保护主义在左右兩派都可以發現,左派的保護主義是以確保國內的工作機會為目標,而右派的保護主義則是為了保護本國的公司和經濟。
  • 認為人性和社會為可變性的為左;認為它們為固定性的為右:這是先天与后天之間的爭論例子之一。最先以此定義左右派的是美國經濟學家湯瑪斯·索威爾(Thomas Sowell)。
  • 社會主義為左;資本主義為右:這是近代最廣為所知的分法,多數媒體中提到左右派時也多半是指此種分法。這裡的社會主義泛指高税收、高福利、高政府干預調控的政治体制,而不一定是共產黨主張的無產階級專政
 
那他老人家为何反右?
右派对他老人家伤害大。
结论:他老人家的利益跟中国利益相反。
 
在加拿大我左派 在中国我成右派 我是宇宙苹果派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