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搞一个幽默集锦

visitor

知名会员
注册
2002-02-25
消息
3,760
荣誉分数
12
声望点数
148
记得以前有过一个幽默集锦,收集了多位前贪官在位时的豪言壮语,今天又看到一个关于程维高的幽默,看样子,那个幽默集锦完全可以搞成一个连续剧,直到永远,甚至可以压过西方一些写了几十年的幽默专栏。

有心人不妨收集一下正在台上的诸公之大义凛然的语录,估计在不久的将来,其中的一部分人,便可以陆陆续续收录进这个连续幽默集锦了。您也就可以凭此,当上个专栏幽默作家了。素材不用发愁,中国的大小官员们,早已是前腐后继了。



[ZT]有一种幽默叫“程维高”。

  据中新网8月9日报道:“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对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原 主任程维高严重违纪问题进行了审查,决定给予其开除党籍处分,撤销其正省级职级待遇。 ”

  经查“程维高在担任河北省主要领导期间,插手行政事务,为他人和其子程慕阳谋利, 给国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放任配偶子女利用其职务影响,进行违纪甚至违法犯罪活动;利 用职权,对如实举报其问题的郭光允同志进行打击报复;与其配偶收受他人翡翠摆件等一批 贵重物品;前后两任秘书吴庆五、李真违法犯罪分别被依法判处死缓和一审判处死刑,程维 高对他们利用其职务影响进行犯罪活动,负有重要责任……”

  另外“中央纪委常委会认为,程维高曾担任河北省省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等重要领导职务,本应带头遵守党的纪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但他放松了思想改造,个 人主义恶性膨胀,自恃位高权重,目无党纪,独断专行,最终走上了严重违纪的道路,辜负 了党组织和河北人民的期望……。”

  按理说“程维高”是个好同志,不久前我学习他的一篇讲话,就曾经为中国有这些卓越 的、能驾驭复杂情况的、有高屋建瓴理论水平的领导人感到自豪。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心里 荡漾的的那份幸福感久久不能散去。

  另据《河北日报》网络版11月19日,省人大常委会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法制委组成人 员、机关部门负责人集中学习传达十六大精神。程维高在讲话时指出:“党的十六大作为我 们党发展史上的一座新的里程碑,在回答和解决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上实现了重要创 新。第一,系统总结了13年来党领导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基本经验。第二 ,大会通过的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的报告和党章修正案,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马克思列 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 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第三,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

  程维高不但是学习“三个代表”的“楷模”,也是“消除司法腐败、确保司法公正”的 “旗手”。今年三月份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直抒已见:“反对司法腐败是司法机关的性 质、地位和重大职责所决定的,是社会司法制度赖以巩固的重要基础,是确保司法公正的前 提和保证。”他历数了司法腐败的种种恶习“在一些司法机关和司法人员中,也确实存有贪 赃枉法、以案谋私、枉法裁判、伪造法律文书、刑讯逼供等消极腐败现象……,司法机关要 确保公正司法,首要的一条是率先从自身的反腐败抓起,用最大的努力遏止腐败现象滋生蔓 延”云云……

  从上面几则报道看,程维高为我们玩了一把黑色幽默。一个官员的行为在短期内产生如 此大的反差,对国际政坛而言,对勤政务实而言,确实开了“跨越式”发展的先河。不服不行!

  有一种幽默叫“程维高”,但一个人玩幽默并不可笑。可笑的是台上的那些赵维高、钱维高……N维高们,还一本正经的向百姓宣讲三个代表、还始终代表着人民、还义正词严 的呵斥着腐败。他们在台下都干了些什么?他们明天的结局会怎样?的确让人遐想万千。

  有一种幽默叫“程维高”,他正颠覆着我们固有的思维模式。“今天你程维高了吗”将 替代“今天你吃饭了吗”,成为时代的流行语,以丰富我们匮乏的精神生活。

  “今天你程维高了吗?”――让我们拭目以待
 
[ZT] 余杰:中共腐败官僚的“信仰”

大部分中国人都是没有信仰的,因此“忏悔”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过于奢侈的品格。我注意到一种有趣的现象,喜欢“忏悔”的往往是那些已经倒台的中共官僚们。是不是因为他们因为“信仰马克思主义”而具备了“忏悔”的能力呢?

安徽省阜阳市原市长肖作新在法庭上作最后陈述时的讲话,标题极为煽情:“一想到给党抹了黑,我就悔恨终身!”直到此时此刻,他还想扮演“忠党爱国”的典范,比周星驰的电影还要搞笑。有人用“三段论”来概括肖作新的“忏悔秀”:一为“出身论”,二为“功劳论”,三为“赎罪论”。

所谓“出身论”,肖作新一开场就迫不及待地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我出身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父亲在我两个月的时候就去世了,我和我的母亲相依为命。我是吃助学金长大的,是党把我从一个无知的孩子,培养成大学生、研究生。”有了这段铺垫,肖作新接著便历数了党对他的关怀:“二十八岁的时候被提拔为原阜阳行署教育局副局长,三十八岁时当上地委委员、宣传部长,最后把我放到有著千万人口的大市,在阜阳市人代会上以仅失五票的高票当选市长。”中共是一个讲“出身”的党,它很看重“根正苗红”。“革命后代”当然是“自己人”,而“贫下中农的孩子”也是值得信赖的。当年遇罗克因为反对“出身论”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可见“出身论”在中共的意识形态体系中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肖作新紧扣“出身论”作文章,不愧为高学历、高智商的知识官员。

所谓“功劳论”,肖作新在法庭上说:“为了报答党,报答阜阳人民,我在工作上是踏踏实实、兢兢业业的。”为自己表白还不够,他还见缝插针地为一同受审的老婆周继美表白一番:“她为人热情,性格耿直。一生忙了两件事:一是忙于工作,二是操持家务。正是因为她忙于家务,才使得我能够超脱于家务之外,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这番“动了些感情”的话,却经不起稍微的推敲:作为市长夫人,在家里干些煮饭、炒菜、洗衣之类的家务,是家庭主妇的平常事,怎么一下子就成了对一千多万阜阳人民的奉献和牺牲了呢?

所谓“赎罪论”,肖作新在二审法庭的最后陈述中说:“最后我要强烈表达的是,我期盼著神圣法律的公正判决,若能得到从宽处理,我将倍加感谢和珍惜,认真改造,重新做人。”他还想继续为“党和人民服务”。但是,我感到迷惑的是,正是因为前几年他在市长任上兢兢业业地“为人民服务”,才聚敛了一千九百万人民币的财富;倘若让他继续“服务”下去,人民的损失又会增加多少倍呢?

与肖作新的“忏悔秀”不同,丛福奎打在受审时打的却是“佛教牌”。作为河北省前常务副省长、省委常委的丛福奎,因贪污受贿数千万元人民币而被捕。案发之后,丛福奎不仅拒不交待贪污腐败的具体情况,反而在书写材料的时候大书特书“佛教治国”的论调。办案人员发现,丛福奎迷信一个名叫殷凤珍的“女大师”,他对这个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农村女子崇拜得五体投地。丛福奎在石家庄和北京的住宅内,不仅设有佛堂、供奉著佛像,还设有供道台、供神台。在卧室的被褥下面,铺著一大块红布,上面衬著黄绫,四周还缀有铜钱,黄绫下面压著五道佛令,枕头底下还有五道道符。“女大师”告诉他,有了这群菩萨的保佑,他就万无一失了。

然而,这一切还是没有挽救丛福奎的垮台。丛福奎案发之后,“女大师”也身陷牢笼。像丛福奎这样一名中共高级干部,居然放弃党章上首要的规定“信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转而加入佛教信徒兼道教信徒的行列,这对于中共这个奉行僵硬、单一而顽劣的意识形态的政党来说,不啻是一种莫大的讽刺。后来,丛福奎交待说,作为有二十多年党龄的党员,“理想信念动摇”的原因,是得知自己在仕途上没有了进一步升迁的可能。由于无法再往上爬,他便“改换门庭”,从“党啊亲爱的母亲”的怀抱扑向了装神弄鬼的“女大师”的圈套。

再说被判处死缓的云南省前省长李嘉廷,贪官们怎么看都像是“难兄难弟”。比丛福奎幸运的是,李嘉廷摘掉了官衔前的“副”字,实现了成为一省之长、封疆大吏的梦想。但是,李嘉廷是否就坚守住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呢?办案人员从李嘉廷家马桶的水箱中搜出五本不同国家的护照来。看来,李省长信仰不是“马列主义”和“三个代表”,而是“西方资本主义没落腐朽的生活方式”。其实,道理很简单,以李嘉廷的清华学历和聪明才智,他不难作出这样的基本判断:“共产主义”作为一种“信仰”在全球已经死亡,“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制度”在全球已经没落。于是,他就像泰坦尼克号上敏感的老鼠一样,及早地觉察到了中共这艘巨轮即将沉没,早就办好了西方各国的护照,这些护照被他看成是逃上救生艇的“船票”。

肖作新、丛福奎和李嘉廷都是中共的高级干部,他们一边敛聚数以千万计的财产,一边“改辕易帜”而“别投他宗”。老百姓们会算一笔简单的账目:安徽、河北和云南都是中国经济比较落后的省份,几千万的财产可以救济多少失业工人、破产农民和失学儿童呢?而我更加关注贪官们的信仰──就在丛福奎事败之前几天,他还在河北某市主持“三讲”教育工作,脸不红心不跳地大讲人生观、世界观问题。有哪一个富有想象力的小说家能够设计出如此荒诞的情节来呢?说到底,无论是“毛主席的革命理想”还是“江核心的三个代表”,他们都没有丝毫的兴趣,他们真正信仰的只有权力和金钱。

其实,在“世界观、人生观”问题上,几乎所有的中共官僚都与肖作新、丛福奎、李嘉廷等人没有本质的区别。在中共夺取政权之前,“共产主义”作为一种能够实现“富国强兵”的“伪信仰”,曾经迷惑了无数在苦难中挣扎的民众。然而,由于在经济上取消私有财产、在政治上剥夺个人的基本人权和自由、在文化上毁灭一切异质思想,这种“伪信仰”最后只能走向暴力镇压和专制统治。在经历了漫长的“文革”和天安门的大屠杀之后,这种“伪信仰”破灭了。虽然它依然存在于党报和政治教科书上、存在于官员们在大会和电视屏幕上的讲话之中,但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它已经沦落为一种谁也不会当真的“笑话”和“大话”了。
 
中国贪官越来越幽默?! --- 柳已青


  最近中央先后查处了原贵州省委书记刘方仁和原河北省委书记程维高的腐败案,将两人分别开除出党籍。

  纵观近几年落马的官员,贪污受贿的数额不论大小,查处的官员不论级别,反腐败的力度越来越大。考察贪官落马前后的言行,发现贪官越来越幽默,是因为他们“高明”的表演自相矛盾。贪官东窗事发沦为阶下囚,再看其转变“角色”后的表白,活像一幕荒诞剧,丑态百出,令人啼笑皆非。


  

   “领导干部严禁收受红包……”

  广西某县原县委书记汪某疯狂收受贿赂、玩弄女性长达7年之久。在“三陪女”中周旋时,他的身份是老板,在人民面前又俨然是个县委书记。汪在做廉政演讲时说:“春节快到了,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严禁收受红包……”而演讲刚一结束,在一旁等候多时的纪检干部走上前去,宣
布对其实行“双规”。

   口吐莲花大唱廉政歌,心怀鬼胎暗藏贪污罪。这是贪官的自画像。

  

  “我要拼命给党干!”

  “生命是党给的,我要拼命给党干!”这是河南某市原地税局副局长卫某的铮铮誓言。他被检察机关立案查处时,反映他“廉洁”事迹的小品正在巡回演出中。这可以称得上最幽默的小品。

  他的誓言不过是表面文章,可以理解为“我的权力是党给的,我要拼命利用它敛财。”这也是大多数贪官的权力观和思维逻辑。

  

  大话高手

  前面的这两位,比起接下来的这三位,可谓小巫见大巫了。河南省接连有三任交通厅长“前赴后继”,一个紧随一个堕落,而且一个比一个贪,而这三任厅长都是说大话的高手。假如一位官员只会说漂亮话,那就值得警惕了。真正的公仆从来都是铺下身子像黄牛一样默默,可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们不妨这三位是怎样的吹牛皮。

  首任厅长曾锦城不管大会小会,总是信誓旦旦,表示要廉洁奉公,还举出自己一两个拒贿的例子:“一个副市长给我送一万元,我非常生气,骂他说,我就值一万元!”“有人送给我一条香烟,我发现里面有一万元,立刻让他拿走。”

  不过,就是此人在被纪律检查部门审查的七个月期间,被卖了八次,受贿八万元人民币。于是,“我就值一万元吗”成了当地百姓的流行常用句了。

  第二任交通厅长张坤桐上任伊始,就提出一句他原创的名言:“让廉政在全省高速公路上延伸。”此句比上任厅长的名句更有文采更有力度。他每次下基层视察,临返回时总要打开坐车的后备厢,检查是否有礼品。他说:这不是礼品,而是糖衣炮弹;不是给他补身子,而是挖陷阱。不过,他很快心甘情愿地钻进“陷阱”。他在任职期间,挪用公款10万元人民币,收受他人贿赂款物68万元人民币、4万美元。

  第三任交通厅长石发亮的名言“凝练简洁”:“一个廉字值千金”,附带两条原则:不义之财分文不取,人情工程一项不上。但不多久,他做了一笔大交易。一个价值6400万元人民币的高速公路标段中标后,开价的回扣是400万元,结果他同样身败名裂。

  贪官们的表演让任何一位高明的演员都自愧弗如,他们的言行掩耳盗铃一样可笑。贪官多是双重人格,铿锵有力的反腐名言创造者反而成了贪官,完全走向他们所说大话的反面。贪官徒留笑柄,为人不齿。

  

  苦肉计式的作秀

  上述贪官无一不是在台上夸夸其谈,也有“讷于言敏于行”的典型,武汉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原局长明九斤,平常穿着破袜子,甚至连住房也未装修的“廉政局长”,因涉嫌受贿47万余元被武汉市检察院提起公诉。

  可见贪官多么善于作秀、隐蔽自己。他们的演戏水平超出了老百姓的想象力,显然,这类贪官,心理上根本不存在煎熬、冲突、自责、纠缠。他们早就知道,他们平日的形象,在人前台上的形象,只是一个角色,跟他本人根本就是两回事。既然是角色,就得讲角色该讲的话,展现角色该有的气质风度。唯其知道自己是在演戏,所以才特别会入戏,特别投入,特别逼真。唯其知道自己是在演戏,因此他们非常明白角色对自己的意义,无此角色,哪会有人自动把好处送来呢?唯其知道自己是在演戏,因此他们会有一种外人无从体会的快乐,在别人眼里,他们是被艳羡的达
官贵人,而他们自己随时可以换下戏服,回复本来面目的。

  

  “出污泥而不染”的君子

  也有附庸风雅的“高手”。曾任深圳市宝安区区委书记的虞德海喜欢读书,很爱看《历代警世格言》。爱好填词绘画,在几次美术作品展览会上,都有他画的荷花。暗示自己是“出污泥而不染”的君子,其实早已投入污泥温柔的怀抱并露出马脚。风雅只不过是他遮挡接受巨额贿赂的面纱。

  贪官大多爱好广泛,业余时间往往比上班时间还忙,许多挖空心思把官员拉下水的送礼者,就是以官员的兴趣、爱好为突破口,投其所好。岂不知,官员的爱好特长无形中成了人性的弱点。贪官有的爱跳舞,有的爱赌,有的爱嫖,有的爱美食,虞德海和他们相比,境界高出一筹,但隐蔽,不易为组织和群众觉察。

  

  让领导干部都到监狱呆上一段时间

  还有的贪官提出富有想象力的建议。有“河北第一秘”之称的巨贪李真在狱中建议:如果可能的话,让领导干部都到监狱呆上一段时间,尝尝失去自由的滋味,腐败现象可能就会少多了。

  李贪官真有“创意”,说其荒诞不经吧,有些“挫伤”他的积极性,毕竟人家是“深有感触、发自肺腑”的话语,更何况他也是为我党的反腐事业“考虑”。尽管这个建议有点离谱,但仔细想来确也有几分道理。如果能够珍惜自己手中的权力,何至于此?失去自由才知可贵,何必当初?

  

  “我想不通,不想活了。”

  当然也有在法庭受审“想不通”的。受贿153万余元、号称“山东第一贪”的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潘广田被判处无期徒刑后,多次说:“比我受贿数额大的人多的是,为什么要抓我?我想不通,不想活了。”

  有什么想不通的,还振振有辞,可见并无反思悔过之心,有的倒是心理的不平衡。殊不知,正是心理的不平衡,使得不少官员抱着侥幸心理以身试法。

  

  视金钱如粪土的贪官

  视金钱如粪土的贪官?滑稽!贪官中饱私囊,把国家的财富鲸吞为己有,有的一掷千金,纸醉金迷,挥霍人民的血汗;有的费尽机关算计受贿,受贿以后挖空心思藏赃款。于是就人把赃款藏在粪坑里。

  在江苏省建设厅原厅长徐其耀受贿案中,其亲友藏匿赃款赃物的手段可谓费尽心机。检察官费尽周折,在其亲属家的屋檐下、树缝里、墙缝里、灰堆里、稻田里、菜地里、粪坑中等地方起获赃款人民币200余万元、美元1.5万余元及一些金银首饰。真可谓有什么样的贪官就有什么样的亲属,其不可告人的肮脏龌龊心理令人震惊。

  

  “靠山吃山”送春药

  十个贪官九个色。贪官多有情妇,因为他们有了“玩”的可能性,捞了钱就想玩女人;有情妇的官吏多贪官,因为他们有“贪”必要性,即女人需要有钱去开销。占有女人与占有金钱往往同步实施。南宋时的权相韩胄有十个准“爱妾”,要靠走他的门子飞黄腾达的赵师就送十顶“百珠冠”。今人未必再送“百珠冠”,却可以送豪华住宅,还有的送春药。

  从1997年到2001年间,浙江省缙云县计生局一些干部“靠山吃山”,挪用计划生育专项资金7万余元,购买大量性药具,送给一些前来“考察”的部门和乡镇干部。缙云县审计局去年在对计生局原局长陶国方进行离任审计时发现,此类清单多达几百张,所列的性药内容五花八门。该县许多干部群众暗地里把陶国方戏称为“春药局长”。可见,贿赂者抓住了贪官的心理需求,一拍即合,合作默契。

  

  钱给了哪个燕子?

  站在法庭被告席上的何联升,在领导派头上,往日做中国银行顺德市支行行长时的风采不减。

  何联升贪污、受贿这么多钱都用到什么地方去了呢?何联升供述,1993年8月26日,他一次性给澳门葡京的桑拿按摩小姐就是10万港币。1993年4月27日,他一次就将100万元的港币给了一个情妇赵某。庭审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他有两个“燕子”:一个叫林青燕,另一个叫林燕青,法官问他有几笔几十万元的钱到底哪一笔给了哪一只“燕子”,他竟大言不惭地说;“这两个燕子我也分不清,她们要就给,至于哪笔给了哪个燕子,我哪能记得这么多。”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无耻的嘴脸暴露无遗。

  

  后悔没有喝过路易十三

  还有更无耻之尤的。广东省惠州市公安局原局长洪永林,因犯贪污罪被判极刑。死期就在眼前,洪某也像其他贪官一样“悔”了一回,因其“悔”语精微,现不妨抄录于下:

  其一,去广州、深圳、香港、澳门那么多次,住过无数豪华宾馆,既有权住又有钱住,却没住过总统套间;其二,整日花天酒地,几乎吃遍世上的山珍海味,喝尽人间的玉液琼浆,既有权喝又有处喝,竟没喝过路易十三!更亏的是,家里还放着四瓶,却被抄了。

  说实话,洪某的“悔”,打破了其他贪官“悔过书”的记录。一些贪污犯在死期来临之际,常作视死如归状,面不改色心不跳,说该吃的吃了,该喝的喝了,该去的去了,该玩的玩了,饱尝人间美味,这辈子活得值。看来,他们也太知足了,岂不知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追求”应该无止境,他们比起贪官洪某,只能望“洪”兴叹。你看,洪某住过豪华宾馆,还“悔”其没有住过总统套间;喝尽人间的玉液琼浆,还“悔”其没有喝过路易十三。真可谓“心存高远”啊!

  

  结束语

  贪官之所以成为贪官,肯定是有原因的。客观上有社会的因素,但不少贪官往往不是从他们自身找原因,总试图将自己打扮成受害者,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为自己受贪辩解的最大幌子。贪官们的“江湖”到底是个什么样?为什么会让那么多人一入江湖,就身不由己呢?一个贪官就像一个邪恶的标本,剖开它的内里,腐败的土壤就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反腐败重在塑造阳光下的政府、透明的行政,重在发挥新闻、舆论、公众的监督作用,重在健全法治、完善制度。

  贪官的死灵魂。可悲,可叹,可笑。其实,一想到贪官的社会危害,一点都不幽默。岂能一笑了之,应该深刻反思。

  注:这篇文章是根据近年新闻报道中的素材撰写,向原文作者表示感谢!
 
"一度被称作为中国首富的南德集团前主席牟其中,二零零零年八月二十二日终审裁定牟其中犯信用证诈骗罪,并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一审判处牟其中信用证诈骗罪成的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主持业务的副院长胡昌尤,终审裁定牟其中罪成的湖北高级法院的常务副院长许亚飞,均先后因经济犯罪现与牟其中在同一监狱服刑。"
 
腐化的官员都是幽默剧。

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比以上的文章写得好多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