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素的发现是对中医中药可信度底的最好证明

我接着安纳金的试错说吧。。Trail and Error 是一个基本的科学方法。。

前人的试错总结出了几百个方子,屠呦呦们正是站在前人的试错的基础上,继续试错,找到了对的。。

美国人同样也是在试错,可惜他们是from scratch。。因为他们没《本草纲目》, 没《肘后急备方》。。。

没有中医古书的老外也做过植物海选找药的工作,也成功过: 抗癌药紫杉醇
 
没有中医古书的老外也做过植物海选找药的工作,也成功过: 抗癌药紫杉醇
你也觉得找疟疾药这次中医药典一无用处, 如方舟子比喻的“拿着一本《中国植物志》一个一个往下筛选的效率差不多”?

他方舟子怎么不从大白菜筛起呀?最可气的是老闹子,方的那篇文章他居然读出了正能量的中心思想。。语文当年肯定是教数学的何叔教的:(:(:(
 
最后编辑:
治病的药方啊! 怎么也不能有效率几百分之一吧.
 
美国在越战中也一直在找治疟疾的新药,有文章说筛选了二十万中化合物,还是没有结果。。。你能conclude现代科学无用?
小地主锐利。:good:
 
也许他们认为屠呦呦能在中医药典指导下,避免海量筛选,避免茫无头绪的大海捞针,仅梳理了两千多方子,就能把研究重点集中在两百种草药的三百多种提取物上,并且在青蒿开始疗效不稳定的时候,能够坚持下去,依然是在古方中找到灵感,最终试验成功,提验出青蒿素,都不算什么。就最后写出个分子式来才叫科学。这种思维相当于一个人责怪店主,如果他吃了第三个包子就饱了,为什么要卖给他第一,第二个啊?骗他钱啊?:rolleyes: 笑笑算了吧,思维不在同一层次,无法理解。
我老木瓜争取向菲菲的思维层次爬进:下定决心,不怕转基因,排除两包子,争取上层次。 :jiayou: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