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3-11-24
- 消息
- 36,373
- 荣誉分数
- 9,550
- 声望点数
- 373
在这篇文章里首先我会穿插自己的一些见闻来阐述德国的难民政策,然后再介绍一些难民安置的常见问题和与难民群体接触的一些方法,在文章的最后我通过一些具体的分析来纠正部分国内媒体对难民的错误报导。
提起难民,我们的第一印象往往是一群因为战争,政治或宗教原因受到迫害而不得不离开原来国家去其他国家寻求庇护的人。但是人们往往会忽略的是根据联合国《难民地位公约》难民还有在接收国获得受教育,公共教育等方面获得国民待遇的权利。同时接收国还要尽可能的帮助难民融入当地社会,并提供入籍机会。正是这些规定,给了许多来自欠发达国家的居民动力,去发达国家申请难民身份以寻求更好的生活。一般我们把这些人称作经济移民。而德国也是这些发达国家中备受难民和经济移民青睐的一员。
一个普通难民申请者在德国经过难民审核后会遇到三种不同的裁决。最常见的两种就是被接收与被拒。一个难民申请者在正式获得难民身份之后,就会得到一系列的帮助。比如免费的德语课程,相关的职业培训与工作机会。在满足居住年限等要求后难民还可以申请加入德国国籍或者获得德国的永久居留权。在这期间难民所有的住宿,医疗费用全部由政府承担,难民每月还可以获得约300欧的现金收入,同时还可以按时获得衣物券来满足着装的需求。难民申请者的子女(无论父母是否获得正式的难民身份)都将获得和德国国民一模一样的受教育权,享受从小学到大学的全部免费教育。在成年后他们也可以自己选择加入德国籍或者领取德国的永久居留签证(前提是18岁前在德国居住满6年)。与之相对的,假设一个人的难民申请被拒,理论上来说他应该立即被遣返回国,但是事实上有相当部分人因为各种原因无法被遣返。但是由于人权保障的需要,除去工作权外,他们可以享受和正式难民差不多的福利。
提供一个例子,一个可能来自中国新疆的难民申请者,在斯图加特居住,每周去餐厅后厨工作6天,每天6小时,每小时可以获得10欧的收入,一月就是1600欧,加上发给难民的零用钱和衣物券,他每月有超过2000欧的收入,同时有政府提供的免费住房,饮食与医疗。假设他将来有子女的话也可以获得和德国人一样的教育。日常生活最大的抱怨就是只能在德国境内旅游(难民申请者不可以离开德国境内)。这样的生活状态绝对可以让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的人民羡慕。很多人自然也会借机前去德国追求这样的生活。但是事实上很多难民的生活状态却并不能达到这样的水准,原因我下文会讲。
第三种裁决很特殊,一些人不符合难民申请的条件,但是因为一些特殊原因依旧被允许在德国居住。我14年时在萨克森州见过这样的一个案例:中国人,使用假名偷渡至德国近20年,一直没有获得正式难民身份。而后他加入了当地教会,戒烟,同时改变生活习惯,诚实使用真名重新递交申请。裁判官以他新信仰的基督教会禁止接受输血,同时他本人也有心血管疾病,假设遣返回中国无法得到足够的医疗保障为由,向他提供了三年的签证。在这期间他可以像德国人一样工作,而后入籍德国,在不久的将来他也可以以一个归国华侨的身份重新回中国探访自己的家人或者把家人接到德国居住。但是这一类的裁决非常稀少。原因是这类裁决往往需要申请者借助律师帮助收集和整理大量材料,费用非常高昂,个人很难承担。比如上面这个案例,相关的律师费用就是当地教会支付的。
接着就是一个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为什么不符合难民申请条件的人很难被遣返?
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这些申请者资料造假。要遣返一个人必须要有相应的国家接收。发展中国家又往往没有完善的人口登记制度。要确定一个人的身份往往需要三个要素:姓名,出生地,出生日期。只要有一项没有对上接收国就可以拒绝接收。比如这次叙利亚难民危机中就有超过70%的人“自称”来自叙利亚,但是他们当中相当部分人没有可以证明自己身份的任何资料。原本在这样的情况下德国可以援引都柏林规则把这些人送回他进入登记的第一个欧盟国家,但是在这次叙利亚难民危机时德国为了尽可能快的帮助难民,单方面暂时废止了都柏林规则,允许难民申请者不经过登记直接进入德国,而这也必将导致大量的经济移民无法被遣返,长期滞留在德国。
对这些希望到德国找工作的经济移民来讲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德国的难民分配方式。德国政府是按照各个州的人口数量和经济情况在各地随机分配难民的。于此同时,因为德国的经济发展并不平衡,很多原属东德的地区自身失业率就很高,当然不可能给这些人提供打黑工的机会,所以大量被分配到原东德地区的难民申请者会逃离安置地,在德国四处流窜寻找工作机会,这也给德国当地的治安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接下去的内容是关于难民申请者宗教信仰的。
这次叙利亚危机中绝大多数的难民申请者都信仰伊斯兰教。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伊斯兰教派系林立,相互之间差距非常之大。比如德国原来就有大约300万穆斯林,其中大多数来自土耳其。这些人中相当部分其实生活方式非常世俗化,还有部分也会和德国人通婚,所以德国原来相对其他欧洲国家整体上并没有太尖锐的宗教矛盾。真正引起普通人甚至是许多穆斯林巨大恶感的是穆斯林中的原教旨主义者。这些人在穆斯林中大约占15%-25%,比例相当不低。他们坚持复古并推行中世纪的穆斯林生活方式与律法,并在这期间与其他人产生了大量的矛盾。
比如难民营中的公共厕所。今年10月在汉堡兴建的难民营中就有一个19岁的居住者因为厕所的使用问题纵火烧毁了新建的难民营,在这之前还有很多因为使用厕所而爆发的群殴事件。公共厕所一直是很多难民营的大难题。原教旨主义者采取中世纪的方法,在使用厕所后用手清洁,而后在洗脸池中用清水冲洗。这样的方式很容易引起其他使用厕所人的不满。同时他们还时常禁止他人在自己经常使用的公共厕所中使用卫生纸。这样的行为自然也很容易诱发冲突。
当然最受人诟病的还是他们对待女性的态度。一般来说他们会根据穆斯林法把女性分成遵守穆斯林法的贞洁女性和与之相对的不贞女性。对不贞女性的性侵害行为往往被他们视为一种惩罚,所以类似的性侵在难民营中非常难以禁绝。一般来说并不推荐女性单独在难民营中进行志愿服务,假使一定要去的话请一定要保证自己身边随时都有两名以上可以信赖的成年男性。
在和这类穆斯林女性接触的时候还有一些技巧需要注意。比如你敲开一户穆斯林家庭的门进行询问,假设开门的是头戴黑纱的女性,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立即向后退一步,拉开与她的距离,同时询问能否和他的丈夫或者兄弟说话。在像这类穆斯林家庭问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先男后女的顺序,或者干脆不问候女性。告诉我上述这些的那位就曾经因为一个微笑和一句向女性问候的“Hello”失去了六颗牙齿。还有需要注意的就是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千万不能长时间注视穿黑纱蒙面的女性,这会被她家庭中的男性家人视为挑衅行为。
中国留学生应该在任何时候都尽可能避免和这类难民的冲突,警察在这些情况下很难保护到你。这些人往往都是群体出动,非常团结。警察不可能把他们全部投进监狱,因为相关的诉讼实在太耗时。同时一般的罚款对他们根本没有影响。因为他们大都没有收入,相关的现金补助出于人道主义也不会被扣发。在开姆尼茨曾经有男性志愿者因为妻子在难民营打扫卫生被人骚扰而和这类人起过冲突,之后长时间家中玻璃一直被砸,汽车车胎多次被扎破。报警甚至装监控没有任何作用,因为每次来的人都不一样。警察不可能因为一个人砸碎一块玻璃而把他投进监狱,同时这些人也没有钱赔偿。最后这个德国人只能搬到15公里外重新租房。
还有需要注意的是假设因为被偷东西或者其他原因与穆斯林难民进入警察局,也千万不可以在任何情况下发表对于穆斯林群体不尊重的言论。这很有可能导致你获得种族歧视言论的污点记录,影响到你将来申请签证与找工作。
接着讲一下国内一些媒体对难民群体的常见误解。
部分报导中描述德国这次接收叙利亚难民是因为他们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同时又是当地的中产阶级,有一定的资产,来到德国之后可以成为新的劳动力。
这其实是两个误解。第一是关于难民定位的。就像我上文说的,很多难民只是自称来自叙利亚。这其中很多自称来自叙利亚的黑人难民申请者大都来自非洲,本身游荡在管制较松的东欧国家。大都没有受过系统教育,只能说少量英语。来的叙利亚人中也有相当部分读写都成问题,这些人绝大多数的财产都是在叙利亚的不动产,已经随着战争灰飞烟灭了。
第二是关于欧洲需要难民充当劳动力的。因为在通常的印象里欧洲是一个人力成本很高的国家,所以很多人会觉得难民会在接收难民的国家成为廉价劳动力,帮助这个国家经济腾飞。这其实是因为对欧洲福利体系缺乏认识产生的误解。我们可以注意一下我们对欧洲的另一个印象:欧洲的体力劳动者相对我们国内生活要体面的多。而让他们生活体面的基础就是高昂的人力成本。正是体力劳动者相对紧缺才导致他们的高工资和相对较高的生活水准。我举一个自己遇到的例子。我和同学在德国租房退房时,房东要求给房屋做基础的粉刷。84平米的房子普通公司报价是960欧,同时难民营里难民报价只有350欧。同样的工作在国内大概只需要1500人民币。普通公司的报价当中包含了高昂的税收和社会保险,同时他的员工每月还必须缴纳高额的所得税来供养难民。而难民不需要缴税,同时还可以享受与德国人基本相同的医疗保险。
(关于难民保险这里做一个补充,德国法律规定没有获得正式难民身份的人只可以接受基本的医疗保障,只有急性传染病和骨折之类会造成直接痛苦的疾病能够得到医保治疗。但是为了防止难民被歧视,在德国一些州里所有难民申请者都可以拿到和普通德国人一样的医保卡,接受一样的医疗保障。同时难民因为没有合法收入,所以难民药品全部免费拿。同时难民营中还有各类公益医疗组织,所以一般认为难民有比普通德国人更好的医疗保障。)
于此同时,德国宣布接受100万难民,每个难民每月最少的支出是670欧,一年就是80亿欧元,加上相关的安保和兴建难民营的开支,最保守估计每年也要支出100亿欧元。这些钱自然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目前默克尔承诺不加税,那么最可能的也就是像著名经济学家Hans-Werner Sinn说的那样,延长现在德国人67岁退休的退休年限,同时调低德国人的最低工资标准。假设德国真的是为了廉价劳动力才接收难民,那德国边上类似文化的波兰,捷克的工人很明显是更好更廉价的选择。
还有就是一般国内很多自媒体因为缺少对德国媒体的认识,经常会做出很多错误的辟谣。比如前段时间有英文媒体做了一个报导,讲述德国开姆尼茨一个德国妈妈带着7岁女儿散步,而后女儿被强暴,怀疑嫌疑人是穆斯林的报导。这篇报导在被中文翻译后广泛传播,而后有中文媒体在找到德文原文后进行了辟谣,因为最早报导中仅仅提到嫌疑人是北非人外型(Nordafrikaner),所以仅仅可以认定嫌疑人来自北非,相关媒体造假。
但是这个辟谣是错误的。这里的北非人外型指的就是嫌疑人很可能是穆斯林。整件事情警方在案发后根据口供做出判断,然后媒体报导寻求群众提供线索。虽然穆斯林流民外型特点非常鲜明,但是相关媒体为了防止激起民愤,往往会避免这类明显的描述。所以北非人外型就是一个春秋笔法。北非国家很多,有埃及,阿尔及利亚等等,警察当然不可能做出判断说嫌疑人来自北非。但是北非的共同的特点就是穆斯林信仰占主导,所以这里的北非人外型指的就是穆斯林外型。当然这样的描述很多时候也让很多德国人摸不到头脑。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让大家对叙利亚难民危机多一个侧面的认识。
转载注明出处即可,但请不要删改。谢谢)
网址:http://weibo.com/p/1001603903654460558101
提起难民,我们的第一印象往往是一群因为战争,政治或宗教原因受到迫害而不得不离开原来国家去其他国家寻求庇护的人。但是人们往往会忽略的是根据联合国《难民地位公约》难民还有在接收国获得受教育,公共教育等方面获得国民待遇的权利。同时接收国还要尽可能的帮助难民融入当地社会,并提供入籍机会。正是这些规定,给了许多来自欠发达国家的居民动力,去发达国家申请难民身份以寻求更好的生活。一般我们把这些人称作经济移民。而德国也是这些发达国家中备受难民和经济移民青睐的一员。
一个普通难民申请者在德国经过难民审核后会遇到三种不同的裁决。最常见的两种就是被接收与被拒。一个难民申请者在正式获得难民身份之后,就会得到一系列的帮助。比如免费的德语课程,相关的职业培训与工作机会。在满足居住年限等要求后难民还可以申请加入德国国籍或者获得德国的永久居留权。在这期间难民所有的住宿,医疗费用全部由政府承担,难民每月还可以获得约300欧的现金收入,同时还可以按时获得衣物券来满足着装的需求。难民申请者的子女(无论父母是否获得正式的难民身份)都将获得和德国国民一模一样的受教育权,享受从小学到大学的全部免费教育。在成年后他们也可以自己选择加入德国籍或者领取德国的永久居留签证(前提是18岁前在德国居住满6年)。与之相对的,假设一个人的难民申请被拒,理论上来说他应该立即被遣返回国,但是事实上有相当部分人因为各种原因无法被遣返。但是由于人权保障的需要,除去工作权外,他们可以享受和正式难民差不多的福利。
提供一个例子,一个可能来自中国新疆的难民申请者,在斯图加特居住,每周去餐厅后厨工作6天,每天6小时,每小时可以获得10欧的收入,一月就是1600欧,加上发给难民的零用钱和衣物券,他每月有超过2000欧的收入,同时有政府提供的免费住房,饮食与医疗。假设他将来有子女的话也可以获得和德国人一样的教育。日常生活最大的抱怨就是只能在德国境内旅游(难民申请者不可以离开德国境内)。这样的生活状态绝对可以让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的人民羡慕。很多人自然也会借机前去德国追求这样的生活。但是事实上很多难民的生活状态却并不能达到这样的水准,原因我下文会讲。
第三种裁决很特殊,一些人不符合难民申请的条件,但是因为一些特殊原因依旧被允许在德国居住。我14年时在萨克森州见过这样的一个案例:中国人,使用假名偷渡至德国近20年,一直没有获得正式难民身份。而后他加入了当地教会,戒烟,同时改变生活习惯,诚实使用真名重新递交申请。裁判官以他新信仰的基督教会禁止接受输血,同时他本人也有心血管疾病,假设遣返回中国无法得到足够的医疗保障为由,向他提供了三年的签证。在这期间他可以像德国人一样工作,而后入籍德国,在不久的将来他也可以以一个归国华侨的身份重新回中国探访自己的家人或者把家人接到德国居住。但是这一类的裁决非常稀少。原因是这类裁决往往需要申请者借助律师帮助收集和整理大量材料,费用非常高昂,个人很难承担。比如上面这个案例,相关的律师费用就是当地教会支付的。
接着就是一个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为什么不符合难民申请条件的人很难被遣返?
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这些申请者资料造假。要遣返一个人必须要有相应的国家接收。发展中国家又往往没有完善的人口登记制度。要确定一个人的身份往往需要三个要素:姓名,出生地,出生日期。只要有一项没有对上接收国就可以拒绝接收。比如这次叙利亚难民危机中就有超过70%的人“自称”来自叙利亚,但是他们当中相当部分人没有可以证明自己身份的任何资料。原本在这样的情况下德国可以援引都柏林规则把这些人送回他进入登记的第一个欧盟国家,但是在这次叙利亚难民危机时德国为了尽可能快的帮助难民,单方面暂时废止了都柏林规则,允许难民申请者不经过登记直接进入德国,而这也必将导致大量的经济移民无法被遣返,长期滞留在德国。
对这些希望到德国找工作的经济移民来讲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德国的难民分配方式。德国政府是按照各个州的人口数量和经济情况在各地随机分配难民的。于此同时,因为德国的经济发展并不平衡,很多原属东德的地区自身失业率就很高,当然不可能给这些人提供打黑工的机会,所以大量被分配到原东德地区的难民申请者会逃离安置地,在德国四处流窜寻找工作机会,这也给德国当地的治安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接下去的内容是关于难民申请者宗教信仰的。
这次叙利亚危机中绝大多数的难民申请者都信仰伊斯兰教。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伊斯兰教派系林立,相互之间差距非常之大。比如德国原来就有大约300万穆斯林,其中大多数来自土耳其。这些人中相当部分其实生活方式非常世俗化,还有部分也会和德国人通婚,所以德国原来相对其他欧洲国家整体上并没有太尖锐的宗教矛盾。真正引起普通人甚至是许多穆斯林巨大恶感的是穆斯林中的原教旨主义者。这些人在穆斯林中大约占15%-25%,比例相当不低。他们坚持复古并推行中世纪的穆斯林生活方式与律法,并在这期间与其他人产生了大量的矛盾。
比如难民营中的公共厕所。今年10月在汉堡兴建的难民营中就有一个19岁的居住者因为厕所的使用问题纵火烧毁了新建的难民营,在这之前还有很多因为使用厕所而爆发的群殴事件。公共厕所一直是很多难民营的大难题。原教旨主义者采取中世纪的方法,在使用厕所后用手清洁,而后在洗脸池中用清水冲洗。这样的方式很容易引起其他使用厕所人的不满。同时他们还时常禁止他人在自己经常使用的公共厕所中使用卫生纸。这样的行为自然也很容易诱发冲突。
当然最受人诟病的还是他们对待女性的态度。一般来说他们会根据穆斯林法把女性分成遵守穆斯林法的贞洁女性和与之相对的不贞女性。对不贞女性的性侵害行为往往被他们视为一种惩罚,所以类似的性侵在难民营中非常难以禁绝。一般来说并不推荐女性单独在难民营中进行志愿服务,假使一定要去的话请一定要保证自己身边随时都有两名以上可以信赖的成年男性。
在和这类穆斯林女性接触的时候还有一些技巧需要注意。比如你敲开一户穆斯林家庭的门进行询问,假设开门的是头戴黑纱的女性,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立即向后退一步,拉开与她的距离,同时询问能否和他的丈夫或者兄弟说话。在像这类穆斯林家庭问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先男后女的顺序,或者干脆不问候女性。告诉我上述这些的那位就曾经因为一个微笑和一句向女性问候的“Hello”失去了六颗牙齿。还有需要注意的就是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千万不能长时间注视穿黑纱蒙面的女性,这会被她家庭中的男性家人视为挑衅行为。
中国留学生应该在任何时候都尽可能避免和这类难民的冲突,警察在这些情况下很难保护到你。这些人往往都是群体出动,非常团结。警察不可能把他们全部投进监狱,因为相关的诉讼实在太耗时。同时一般的罚款对他们根本没有影响。因为他们大都没有收入,相关的现金补助出于人道主义也不会被扣发。在开姆尼茨曾经有男性志愿者因为妻子在难民营打扫卫生被人骚扰而和这类人起过冲突,之后长时间家中玻璃一直被砸,汽车车胎多次被扎破。报警甚至装监控没有任何作用,因为每次来的人都不一样。警察不可能因为一个人砸碎一块玻璃而把他投进监狱,同时这些人也没有钱赔偿。最后这个德国人只能搬到15公里外重新租房。
还有需要注意的是假设因为被偷东西或者其他原因与穆斯林难民进入警察局,也千万不可以在任何情况下发表对于穆斯林群体不尊重的言论。这很有可能导致你获得种族歧视言论的污点记录,影响到你将来申请签证与找工作。
接着讲一下国内一些媒体对难民群体的常见误解。
部分报导中描述德国这次接收叙利亚难民是因为他们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同时又是当地的中产阶级,有一定的资产,来到德国之后可以成为新的劳动力。
这其实是两个误解。第一是关于难民定位的。就像我上文说的,很多难民只是自称来自叙利亚。这其中很多自称来自叙利亚的黑人难民申请者大都来自非洲,本身游荡在管制较松的东欧国家。大都没有受过系统教育,只能说少量英语。来的叙利亚人中也有相当部分读写都成问题,这些人绝大多数的财产都是在叙利亚的不动产,已经随着战争灰飞烟灭了。
第二是关于欧洲需要难民充当劳动力的。因为在通常的印象里欧洲是一个人力成本很高的国家,所以很多人会觉得难民会在接收难民的国家成为廉价劳动力,帮助这个国家经济腾飞。这其实是因为对欧洲福利体系缺乏认识产生的误解。我们可以注意一下我们对欧洲的另一个印象:欧洲的体力劳动者相对我们国内生活要体面的多。而让他们生活体面的基础就是高昂的人力成本。正是体力劳动者相对紧缺才导致他们的高工资和相对较高的生活水准。我举一个自己遇到的例子。我和同学在德国租房退房时,房东要求给房屋做基础的粉刷。84平米的房子普通公司报价是960欧,同时难民营里难民报价只有350欧。同样的工作在国内大概只需要1500人民币。普通公司的报价当中包含了高昂的税收和社会保险,同时他的员工每月还必须缴纳高额的所得税来供养难民。而难民不需要缴税,同时还可以享受与德国人基本相同的医疗保险。
(关于难民保险这里做一个补充,德国法律规定没有获得正式难民身份的人只可以接受基本的医疗保障,只有急性传染病和骨折之类会造成直接痛苦的疾病能够得到医保治疗。但是为了防止难民被歧视,在德国一些州里所有难民申请者都可以拿到和普通德国人一样的医保卡,接受一样的医疗保障。同时难民因为没有合法收入,所以难民药品全部免费拿。同时难民营中还有各类公益医疗组织,所以一般认为难民有比普通德国人更好的医疗保障。)
于此同时,德国宣布接受100万难民,每个难民每月最少的支出是670欧,一年就是80亿欧元,加上相关的安保和兴建难民营的开支,最保守估计每年也要支出100亿欧元。这些钱自然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目前默克尔承诺不加税,那么最可能的也就是像著名经济学家Hans-Werner Sinn说的那样,延长现在德国人67岁退休的退休年限,同时调低德国人的最低工资标准。假设德国真的是为了廉价劳动力才接收难民,那德国边上类似文化的波兰,捷克的工人很明显是更好更廉价的选择。
还有就是一般国内很多自媒体因为缺少对德国媒体的认识,经常会做出很多错误的辟谣。比如前段时间有英文媒体做了一个报导,讲述德国开姆尼茨一个德国妈妈带着7岁女儿散步,而后女儿被强暴,怀疑嫌疑人是穆斯林的报导。这篇报导在被中文翻译后广泛传播,而后有中文媒体在找到德文原文后进行了辟谣,因为最早报导中仅仅提到嫌疑人是北非人外型(Nordafrikaner),所以仅仅可以认定嫌疑人来自北非,相关媒体造假。
但是这个辟谣是错误的。这里的北非人外型指的就是嫌疑人很可能是穆斯林。整件事情警方在案发后根据口供做出判断,然后媒体报导寻求群众提供线索。虽然穆斯林流民外型特点非常鲜明,但是相关媒体为了防止激起民愤,往往会避免这类明显的描述。所以北非人外型就是一个春秋笔法。北非国家很多,有埃及,阿尔及利亚等等,警察当然不可能做出判断说嫌疑人来自北非。但是北非的共同的特点就是穆斯林信仰占主导,所以这里的北非人外型指的就是穆斯林外型。当然这样的描述很多时候也让很多德国人摸不到头脑。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让大家对叙利亚难民危机多一个侧面的认识。
转载注明出处即可,但请不要删改。谢谢)
网址:http://weibo.com/p/100160390365446055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