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民主已成爲大陸的負面樣板
我是個深藍偏紅人士,爺爺福建過來的,爸爸是堅定的統派,所以我思想裏的大中華意識是根深蒂固的。我比較熟知兩岸的政治風土人情,所以想誠懇地和各位聊聊。我這文風有點嚴肅,感覺像是五毛的風格,但我真不是五毛。我只想分享幾個觀點:
一、大陸幷不是像多數臺灣人想的那樣專制獨裁。兩岸人有個比較大的區別,就是大陸人如果對事物有某種判斷或者結論,會去查證和論證這結論是否站得住脚,臺灣則比較主觀情緒化,一般不會去查證,認定了是這樣就這樣。比如學生上街反服貿,大部分學生甚至不清楚服貿內容,甚至有很多學生認爲服貿是指服裝貿易。我作這麽多鋪墊,是想說,多數臺灣人潜意識裏認爲大陸是高度專制獨裁的,却不去研究大陸的政治制度。其實,大陸幷非如臺灣人想像的那樣高度專制。就政治體制來說,大陸有人民代表大會,相當于西方的議會,國家領導人是由參加大會的人民代表選舉出來的,即使多數時候流于形式,但至少選舉制度是存在的。而在决策層面,中央政治局的九位領導,經常爲决策的時候爭吵得很激烈的,幷不是臺灣人想像的那樣一言堂。但只要經過討論形成的决策,就會貫徹到底,執行力非常高效。而在社會層面,民主生態隨處可見,住宅小區的業主委員會是選舉的,國有企業裏的中層晋升形式是競聘,即通過演講,然後領導或者全體員工投票决定的。社會上評選先進、杰出青年、感動人物等活動,都是面向社會統一投票的。
但即使如此,大陸社會上仍然不乏民主的聲音。中央每年都說要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其實意思就是要逐步向進一步民主推進。而社會上有很多民主派,比如南方系,即指南方周末、南方都市報、新快報等媒體,經常有很開放的討論,在網上就更加激進,網易、新浪、搜狐等經常有觀點很激烈的文章,在每個新聞後面的評論,這些網站的BBS,討論民主,要求進一步民主的聲音都不會有人管制,經常有駡共産黨的言論,可見大陸幷不像臺灣人想的那樣獨裁。
二、大陸遠比臺灣更多元。臺灣人經常說臺灣是多元社會,幷以此爲傲。其實大陸遠比臺灣更加像一個多元社會。列舉幾個事例說明:
花蓮縣民政處長周杰民說一句兩岸必將統一,就被逼辭職下臺;
謝啓大因爲在大陸的電視臺批評臺灣學生不理性,就被逼辭職,被剝奪退休金;
郭冠英因爲以筆名在媒體上撰文理性評判大陸的優點,就被辭退,連退休金也被沒收;
學運中,有一部分學生表達不同的觀點時,就被圍攻、恐嚇、被删除好友;
唐湘龍、蔡正元在電視上說了一句大陸的好話後,却在住宅門口被圍攻;
藝人葉瑋庭說一句我來自中國臺灣,就被全民討伐、逼得無處可去;
政治人物都像菜市小販一樣低俗地拿厠所來攻擊大陸;
張志軍訪問臺灣被潑油漆;
赫伯村唱曾經是國軍軍歌的義勇軍進行曲,自由時報居然在頭條用“逆賊赫伯村”
……
這樣的例子,在臺灣每天都上演。這是多元嗎?猪才會認爲這是多元。
而反觀大陸,才是真正的多元:
賴清德在上海發表台獨言說,部分大陸人微微一笑,不置可;才是多元和民主;
廣西玉林舉辦狗肉節時,有大陸狗粉組隊去玉林制止;有大陸人在網上說我不吃狗肉,但我尊重你的飲食文化;有人抨擊沒人性;有人辯解狗文化與西方不一樣。大家各自自由表達立場,但相互尊重對方的存在。這才是多元和民主;
南方系的媒體如南方周末、南方都市報等媒體極力鼓吹西式民主的時候,官方媒體人民日報、新華網、人民網等媒體常常在宣揚主旋律;
賀衛方、朗鹹平等美分鼓吹西方制度、抨擊國內制度的時候,同樣有孔慶東、張維維等五毛捍衛國內制度主體;
張國立、趙微等明星移民國外的時候,溫兆倫、吳奇隆等港臺明星紛紛移民內地。但沒人對明星移民有什麽攻擊語言, 每個人的選擇都得到尊重……這才是多元和民主。
在互聯網上,網易論壇、新浪論壇、天涯社區雜談版等BBS,激烈抨擊國內制度;新華網,人民網,天涯社區國際觀察版、臺灣風雲版却在爲國內辯解,這才是多元和民主。
在大陸,任何一種生活形態,任何一種價值取向,任何一種政治傾向,都不會像臺灣一樣受到攻擊,不同的人都能在這個社會中融洽地相處,這才是多元。
三,臺灣的民主已經成爲大陸民主發展的負面樣板。如上所說,大陸一直有民主的聲音,有民主的追求,甚至有不少人靜觀臺灣,以臺灣作爲榜樣的思想。但現在,臺灣的民主却給了大陸保守人士把柄,以此作爲反擊激進人士的力量。而原來看好臺灣民主的極右人士,也只有嘆氣,這確實不是大陸追求的民主。
大陸人認爲,民主是一種促進社會發展、賦予人民更多權利、提升人民幸福感的一種手段,但臺灣把這當成了高于一切的目的。這明顯是本末倒置。民主不是在野黨永遠扯執政黨後腿的惡性循環,民主是一種理性的制度。當學生攻占國家機關,當學生圍攻警察局,當學生圍攻電視臺,而政府對此不作爲、警察對此不作爲的時候,這怎麽會是民主,在美國,這些學生早被打得頭破血流或者抓去坐牢了,這方面香港警察就做得很好。最可笑的是,服貿决議時,民進黨爲了不讓决議正常進行,就派幾十人霸占著主席臺,另有幾十人霸占通道,阻止張慶忠主持會議,結果張慶忠從會議室門口到主席臺這20米距離,走了15分鐘,都到達不了主席臺,這才導致30秒通過的事件;上星期,民進黨爲了阻止國民黨立委投票,就派人圍住投票箱,阻礙國民黨立委取票投票,幷洋洋得意地以此爲驕傲。
天啊,這就是民主嗎?大陸人正在吃住飯都會噴得滿屏幕都是啊。如此低級,低賤的民主,大陸怎麽可能會羡慕,只會嘲笑和討厭吧。
現在,當我看到臺灣人說臺灣是多元社會,是民主社會,我就感覺很諷刺。
我是個深藍偏紅人士,爺爺福建過來的,爸爸是堅定的統派,所以我思想裏的大中華意識是根深蒂固的。我比較熟知兩岸的政治風土人情,所以想誠懇地和各位聊聊。我這文風有點嚴肅,感覺像是五毛的風格,但我真不是五毛。我只想分享幾個觀點:
一、大陸幷不是像多數臺灣人想的那樣專制獨裁。兩岸人有個比較大的區別,就是大陸人如果對事物有某種判斷或者結論,會去查證和論證這結論是否站得住脚,臺灣則比較主觀情緒化,一般不會去查證,認定了是這樣就這樣。比如學生上街反服貿,大部分學生甚至不清楚服貿內容,甚至有很多學生認爲服貿是指服裝貿易。我作這麽多鋪墊,是想說,多數臺灣人潜意識裏認爲大陸是高度專制獨裁的,却不去研究大陸的政治制度。其實,大陸幷非如臺灣人想像的那樣高度專制。就政治體制來說,大陸有人民代表大會,相當于西方的議會,國家領導人是由參加大會的人民代表選舉出來的,即使多數時候流于形式,但至少選舉制度是存在的。而在决策層面,中央政治局的九位領導,經常爲决策的時候爭吵得很激烈的,幷不是臺灣人想像的那樣一言堂。但只要經過討論形成的决策,就會貫徹到底,執行力非常高效。而在社會層面,民主生態隨處可見,住宅小區的業主委員會是選舉的,國有企業裏的中層晋升形式是競聘,即通過演講,然後領導或者全體員工投票决定的。社會上評選先進、杰出青年、感動人物等活動,都是面向社會統一投票的。
但即使如此,大陸社會上仍然不乏民主的聲音。中央每年都說要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其實意思就是要逐步向進一步民主推進。而社會上有很多民主派,比如南方系,即指南方周末、南方都市報、新快報等媒體,經常有很開放的討論,在網上就更加激進,網易、新浪、搜狐等經常有觀點很激烈的文章,在每個新聞後面的評論,這些網站的BBS,討論民主,要求進一步民主的聲音都不會有人管制,經常有駡共産黨的言論,可見大陸幷不像臺灣人想的那樣獨裁。
二、大陸遠比臺灣更多元。臺灣人經常說臺灣是多元社會,幷以此爲傲。其實大陸遠比臺灣更加像一個多元社會。列舉幾個事例說明:
花蓮縣民政處長周杰民說一句兩岸必將統一,就被逼辭職下臺;
謝啓大因爲在大陸的電視臺批評臺灣學生不理性,就被逼辭職,被剝奪退休金;
郭冠英因爲以筆名在媒體上撰文理性評判大陸的優點,就被辭退,連退休金也被沒收;
學運中,有一部分學生表達不同的觀點時,就被圍攻、恐嚇、被删除好友;
唐湘龍、蔡正元在電視上說了一句大陸的好話後,却在住宅門口被圍攻;
藝人葉瑋庭說一句我來自中國臺灣,就被全民討伐、逼得無處可去;
政治人物都像菜市小販一樣低俗地拿厠所來攻擊大陸;
張志軍訪問臺灣被潑油漆;
赫伯村唱曾經是國軍軍歌的義勇軍進行曲,自由時報居然在頭條用“逆賊赫伯村”
……
這樣的例子,在臺灣每天都上演。這是多元嗎?猪才會認爲這是多元。
而反觀大陸,才是真正的多元:
賴清德在上海發表台獨言說,部分大陸人微微一笑,不置可;才是多元和民主;
廣西玉林舉辦狗肉節時,有大陸狗粉組隊去玉林制止;有大陸人在網上說我不吃狗肉,但我尊重你的飲食文化;有人抨擊沒人性;有人辯解狗文化與西方不一樣。大家各自自由表達立場,但相互尊重對方的存在。這才是多元和民主;
南方系的媒體如南方周末、南方都市報等媒體極力鼓吹西式民主的時候,官方媒體人民日報、新華網、人民網等媒體常常在宣揚主旋律;
賀衛方、朗鹹平等美分鼓吹西方制度、抨擊國內制度的時候,同樣有孔慶東、張維維等五毛捍衛國內制度主體;
張國立、趙微等明星移民國外的時候,溫兆倫、吳奇隆等港臺明星紛紛移民內地。但沒人對明星移民有什麽攻擊語言, 每個人的選擇都得到尊重……這才是多元和民主。
在互聯網上,網易論壇、新浪論壇、天涯社區雜談版等BBS,激烈抨擊國內制度;新華網,人民網,天涯社區國際觀察版、臺灣風雲版却在爲國內辯解,這才是多元和民主。
在大陸,任何一種生活形態,任何一種價值取向,任何一種政治傾向,都不會像臺灣一樣受到攻擊,不同的人都能在這個社會中融洽地相處,這才是多元。
三,臺灣的民主已經成爲大陸民主發展的負面樣板。如上所說,大陸一直有民主的聲音,有民主的追求,甚至有不少人靜觀臺灣,以臺灣作爲榜樣的思想。但現在,臺灣的民主却給了大陸保守人士把柄,以此作爲反擊激進人士的力量。而原來看好臺灣民主的極右人士,也只有嘆氣,這確實不是大陸追求的民主。
大陸人認爲,民主是一種促進社會發展、賦予人民更多權利、提升人民幸福感的一種手段,但臺灣把這當成了高于一切的目的。這明顯是本末倒置。民主不是在野黨永遠扯執政黨後腿的惡性循環,民主是一種理性的制度。當學生攻占國家機關,當學生圍攻警察局,當學生圍攻電視臺,而政府對此不作爲、警察對此不作爲的時候,這怎麽會是民主,在美國,這些學生早被打得頭破血流或者抓去坐牢了,這方面香港警察就做得很好。最可笑的是,服貿决議時,民進黨爲了不讓决議正常進行,就派幾十人霸占著主席臺,另有幾十人霸占通道,阻止張慶忠主持會議,結果張慶忠從會議室門口到主席臺這20米距離,走了15分鐘,都到達不了主席臺,這才導致30秒通過的事件;上星期,民進黨爲了阻止國民黨立委投票,就派人圍住投票箱,阻礙國民黨立委取票投票,幷洋洋得意地以此爲驕傲。
天啊,這就是民主嗎?大陸人正在吃住飯都會噴得滿屏幕都是啊。如此低級,低賤的民主,大陸怎麽可能會羡慕,只會嘲笑和討厭吧。
現在,當我看到臺灣人說臺灣是多元社會,是民主社會,我就感覺很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