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签个新房,现在新建的小区哪个配套比较好的小学和中学?

华裔孩子这信心还是要有的。

是孩子有信心,还是家长有信心?:D

最近这几年都是每年招160人。

每年有多少华人孩子升到9年级。
 
是孩子有信心,还是家长有信心?:D

最近这几年都是每年招160人。

每年有多少华人孩子升到9年级。

很大部分孩子不会去考IB, 村长应该说下录取率。
 
高中最好的新区在Orlean's。10分钟公车直达Colony BY IB,Gifted学区是Lisgar, 公车也就15分钟。Minto 和大大小小的Builder都在那里开盘。http://valecraft.com/bradley-estates-site-plan/
要是不得已, 谁想老搬家呀。不如一次搞定。
CBY 就不要想了,与房子在哪无所谓的,全ottawa 都可以去的。
Kanata 这边每天有三个校车,barhevan 有两个车。
进gifted, 哪个学校也无所谓啦。
当然离的近些最好。
 
最后编辑:
很大部分孩子不会去考IB, 村长应该说下录取率。
瞎估计,每年160,中国小孩大概有1/3吧。其他大部分还是当地人。每年考试的有一千左右。工效有7万2学生,12个年级。大概一个年级6000学生,再加 Catholic等,每年取160个。
录取也不是靠成绩的。不少进去后考试就30分或40分不及格也不少的。
我知道的,CBY 毕业后大部分还是进了一般的国内大学,他们与以前的非CBY 的在大学又在一起了。
 
最后编辑:
瞎估计,每年160,中国小孩大概有1/3吧。其他大部分还是当地人。

嗯,如果是1%的录取率,确实是很厉害的,如果是50%的录取率,也没啥可骄傲啊!
 
:p
嗯,如果是1%的录取率,确实是很厉害的,如果是50%的录取率,也没啥可骄傲啊!
上一般学校可以骄傲,上好学校当然也能骄傲吧
 
嗯,如果是1%的录取率,确实是很厉害的,如果是50%的录取率,也没啥可骄傲啊!

看这个录取率,怎么算了。每年录取160人,参加考试的有一千左右。

两年下来,大概剩下100-120人在IB吧。只要能读下来,就很不错了。
 
最后编辑:
是孩子有信心,还是家长有信心?:D

最近这几年都是每年招160人。

每年有多少华人孩子升到9年级。
村长,为什么不能每年招320人,东面西面各一所学校有IB program?
 
村长,为什么不能每年招320人,东面西面各一所学校有IB program?

不知道教育局出于什么考虑。经费问题?

目前这160人/年,最后进IB课程的大概100-120(有自己退出的,有被劝退的(淘汰的))。
 
不知道教育局出于什么考虑。经费问题?
还有别的理由吗?

我要是说现在的IB是一cost neutral program ($300 each student annually to cover the fee),而教育局花的大头是每年接送ib生75万的校车费用呢?
 
最后编辑:
看这个录取率,怎么算了。每年录取160人,参加考试的有一千左右。

两年下来,大概剩下100-120人在IB吧。只要能读下来,就很不错了。
 
每年考试的有一千左右。工效有7万2学生,12个年级。大概一个年级6000学生,再加 Catholic等,每年取160个。
录取也不是靠成绩的。不少进去后考试就30分或40分不及格也不少的。

哦,录取不是靠成绩的?那怎么保证那些望子成龙的家长所期望的学习氛围呢?困惑:)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