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zhu 借帖子一用啊,歪一下楼
又是一个黑幕,与身在加拿大的你切身相关(你还留着发票么,如果是在costco买的,估计系统里有记录)
=====================引文====================
先说一句,如果下面要八的这个案子挡了做代购的同学的财路,请见谅。
每次到了回国前一段时间,基本上就得知会家里的三姑六婆,亲朋好友,基本上就是一个目的:你们要不要带点啥?
几回以后可能也意识到我也真的就住在个大农村,要买点名牌包包啦,新款的鞋子,才出的彩妆什么的估计还不如国内方便呢,而且我这头还有15%的税……所以基本上他们的要求最后都大同小异:带点保健品呗~~~~~~~~
但是我最不爱带的就是这个……很多时候我都很想说:我直接带钱成不?
算算年头,我到今年八月就正式拿到护士的执照整十年了,我
老公资 格更老,他92年的时候就拿到了药剂师执照,到今年已经24年了。但是我家药柜里头的药一只手能数出来,除了几样常见的退烧止痛药以外,除了一瓶儿童维生 素,没有其他什么保健药。事实上我认识的跟医科沾点边的基本上也没人吃这些,最多就是吃点复合维生素,从来没有见过有人一大把一大把的吃。
我自己也就是孕期和哺乳期坚持的吃过专门的维生素,因为需要补铁,但是断奶以后马上就停了,没有贫血的症状而过度补铁的话非常容易便秘~~~~~
但是我妈还是要求要带带带,像我奶奶八十多岁了,每天就爱吃点这样那样的药片补这补那,如果我不给她带,她也会通过乱七八糟疑似传销的渠道去买,那个成分说起来可能还不如我这头带的放心……
没办法,在孝顺的前提下,我每次回国以前只好拿着单子一样一样的去卖,讲实话,连我
老公这样的老资格药剂师都没听过这些保健品,很多都只能在中国城的那些小旮旯的中药房或者礼品店里头找到,至于有什么效果,咳咳,我能说保健品的效果主要都体现在心理上么?
加拿大人其实吃保健品么,他们也吃!这边也有这样的专卖店,统计表明,去年一年的保健品销售额是16个亿!
但是这些保健药如果单纯的就是没有效果还好说……
就拿我们最常见的维C来说吧,服用维C的概念是在七十年代后期提出来的,提出这个的 人叫做Linus Pauling,是个非常牛逼的化学家和生化学家,得过两次诺贝尔奖(其中包括一次和平奖),是个名副其实的学术和人权大拿。他倡导每人每天都要吃 1000mg的维生素C,如果觉得出现了感冒的症状就要把这个计量增加到4000mg。
一个正常的成年人一天需要的维C是75mg-90mg,女性和儿童的需要量更小,不到这个Pauling博士倡导量的十分之一。
这么说可能形象一点:1000mg的维C含量是你在超市里面看到的中等大小哈密瓜整整八个!谁没事会每天吃下去这么多水果补充维生素,猩猩猴子都做不到!
当年这个Pualing博士却认为这个计量的维生素C能够治疗感冒(对,吃维C治感冒就是这个人提出来的,数据来源不到10个人,主要是他自己的家人和 学生),甚至杀死癌细胞~~~这个治疗癌症的说法据他说只基于一个案例,就是他自己……但是在他1993年发表文章说维生素C能够对癌症期左右以后不到一 年,他自己就死于前列腺癌,去世之前经历了非常痛苦的放疗和化疗,他服用的大剂量维生素C没有起到任何延缓病情的作用。
为什么会是维C呢?很大可能性就是在那个年代,维C是最便宜最容易得到的人工合成维生素~~~如果那个年代的技术合成的是别的成分,他估计也会介绍吃那样~~~~~~~
在八十年代这个维C治感冒的说法就已经被打脸了,没有任何双盲试验能够验证维C对感冒有效果,但是这个论点到现在都依然在流传,当然,现在好像升级了,我还在天涯的某个帖子里头楼主介绍大量吃维C美白……
美白到底有没有用这个也是没有经过试验的,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大量的服用维生素C会引起头痛,腹泻,长期服用会引起肾结石!对,就是三鹿奶粉的那个肾结石!
现在已经不是动不动就要得败血病得大航海时代了,我们吃点水果蔬菜什么的已经足够~~~~~~
对了,多废话一句,那些维C精华化妆品什么的,如果不是深色玻璃包装的话,同学们最好还是拔草吧,维C这种成分是种很娇气很脆弱的小婊砸,那怕包装运输制作所有所有到位,你开封以后最多不过三个礼拜里面的成分就全部氧化了。
另外一个很容易氧化的小婊砸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那个Omega 3,就是那个以深海鱼油为主打的玩意,后来被各种神话,各种添加,连婴儿食品婴儿奶粉里面都添加得有这个玩意。
这个东西是好东西么?是!它是一种在医学上证明了有效减轻炎症的成分,而且它对神经系统的发育也贡献突出,在有些研究里,还发现它对受损的神经有修复作 用。但是就像维生素C一样,这个成分非常脆弱,非常容易氧化,很多时候在制作提取的过程中,里面的有效成分就已经被氧化得七七八八了。
而且这个玩意是来源于动物脂肪,氧化后会产生各种毒素,想象一下猪大油被放在室温氧化后的悲惨情形,你吃得下去么?
但是厂家说了,这个问题我们早就知道了!所以我们在里面添加了维生素E来抗氧化!!!但是维生素E又是个神马玩意呢?
当当当,维生素E过量服用会把男性患前列腺癌的可能性在10年中增加30%甚至更高,加拿大的权威机构Health Canada已经明确的表示不会建议没有缺乏症的人服用含有维生素E的保健品。
对了,我家还真有维生素E,我们一般用这个纯维E的药膏来擦冬天开裂的手脚,效果非凡,但是我们是不会往肚子里头放的。
去年的检测结果表明,在加拿大市面上只有31%的鱼油里面Omega 3的含量达标,几乎所有都含有维生素E抗氧化,这些胶囊里面成分最高的一种里面的鱼油含量也只有20%。
这是另外一种营销手段,100%纯鱼油不代表这个胶囊里面全部是鱼油,是指的里面添加的是纯鱼油,至于加了多少~~~~~~我就不告诉你~~~~~~~
那么这些各式各样的保健品又是怎么回事呢?其他国家的情况我不太清楚,但是在加拿大,药品和保健品是两回事,药品必须要经过严格的测试,要通过相当规模的 双盲测试:把受测试人分成两组,一组用真正的药物,另外一组用安慰剂糖片,完全排除心理因素对效果的影响。并且要出具严格的毒物测试报告,跟踪受试者相当 长的一段时间找出可能存在的副作用和产生比例……等等等等,一项新药从临床试验得到生产批号,常常要经过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如果不是资金非 常雄厚的制药公司,否则根本耗不起。这也是为什么在北美基本上看不到小制药厂的原因。
但是保健品相对就非常容易进入市面上了,因为它们是“食品类”的一个分支,只要通过了毒性测试,制作工艺上面符合标准,不到十天就能够拿到批号。至于效果嘛:人家都说了是食品了,吃不死人就已经很对得起你了,要啥疗效?讨厌~~~~~
废话了这么多的背景,我要八的下一个案子就是有关这么一个到底是食品还是药品的一个怪胎。
这个畸形儿的名字叫做Cold Fx,研发者是咱们的一个同胞,名叫单婕 Jacqueline Shan。根据她自己在加拿大出版的自传The Jacqueline Shan Story

ursuing a dream ,never giving up,里面的内容来看,她从小体弱,靠着老中医一副一副中药加血才打Boss升级最后进入了中国中医药大学(也有说是上海医科大学药学系,她自己的自传跟 她自己的访谈都说法不一)。
后来她出国以后就跟很多留学生一样,在加拿大的冬天感冒了一场又一场,没了老中医的草药加成了怎么办?于是她自学成才,利用北美相对比较容易得到的“北美人参”(其实就是西洋参)研制了一个神奇的配方,专治感冒流感,一吃见效~~~~~~~
听着励志有木有?听着神奇有木有?听着耳熟有木有?我记得小时候家里定的那些什么《大众保健》,《中药健身》,《中华气功》甚至《知音》这种杂志里头这样的故事一抓一大把,每本都有,换汤不换药~~~~~
这个故事听着还是还是励志的,氮素楼主一看到书名里头有啥Dream字样的马上就看不下去了~~~告诉我我不是一个人!
她用自己的励志故事包装出了这种叫做Cold Fx的中成药,据她自己说这个配方只有她一个人才能掌握,西洋参里面的有效成分的提取方式也是她自己的专利,不仅原料全部选用加拿大本土出产的西洋参和各 种名贵药材,而且加工也全部是在加拿大境内完成,所以这个药品上贴着红艳艳的枫叶图案:加拿大荣誉出品。Proudly Produced in Canada.
但是不管包上什么样的皮,都还是不能改变这个产品的本质:这个产品没有药品批号,只是一种作为“食品”范畴内的保健品。
而且这个保健品还卖的很不便宜:最便宜的一种150粒包装的要加币70往上,如果按照说明书上要求的一天一粒,一年下来也要个一百七八十块的。
没有价格优势,市场定义不明,增加免疫力到底是有多大效果也说不清楚,Cold Fx在一开始被市场上其他的保健品挤的两眼翻白,几度都在破产的边缘挣扎。直到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Cold Fx抱上了加拿大大名人Don Cherry的大腿。
这个老头是加拿大最出名的一个冰球解说员,除了解说犀利,见解独到以外,他还有一个特色是每次出场都让人很想给精神病院打电话:你们昨天关门了么?是不是跑丢了人?
这个老头吃了厂家赞助的Cold Fx之后中气更足,气色更好,腿脚更结实,穿得更像精神病~~~~反正是干嘛都上了一个台阶,于是他全力为Cold Fx加持,在加拿大的冰球界大力推广服用这个药来抗感冒。
而且他自己也经常在冰球解说中打小广告,用他的话来说:这个药好使!你感觉有点感冒开头的时候就开始吃,多吃几片都无妨,我跟你保证,你十天以后绝对会痊愈,一点毛病没有!
这个~~~~~~~大爷我很想跟你说,感冒这个病,你就是啥药不吃,干喝水,你十天以后也肯定包好~~~~~~~~~
在这个大爷的全力宣传下,Cold Fx开始在民众的认知中产生了一种错觉:这个是个感冒药,治感冒用的。很多家里都开始备上一瓶,感冒了就开始吃~~~~~
明明知道这个是种误导,但是以单婕为首的出品公司却在里面看到了巨大的商机,他们干脆就打起了擦边球,在药瓶上印上“缩短感冒时间,降低感冒频率,减轻 感冒症状“等等宣传词,甚至还专门打出了“加拿大药剂师首先推荐品牌”。No.1 Recommended by pharmacist.
为了这个俺还专门问了我家有26年工龄的药剂师老头,他毫不犹豫的摇头:我不干这缺德事,我从来没跟人推荐过这个……
那你给那些得了感冒的人推荐啥?
我的首先推荐是:好好休息~~~~~~~~
好像突然知道了我家老头为毛干了24年还是个吃死工资药剂师,没有升级成药房合伙人的真正原因~~~~~~~
但是每年被感冒和流感折磨得死去活来的加拿大人却很卖账,很快Cold Fx就成为市面上同类产品的销量冠军,赞助了当年的温哥华冬奥会,广告越打越NB。
不仅如此,它还走出了国门,我在好几次回国的时候都有人指名道姓的要这个药,我再是磨破了嘴皮子都没人听,人家就信了广告有啥办法?我还听说有有人回国带了几千块钱的Cold Fx,还有专门代购的(再说一遍,挡了财路对不住啊),好像淘宝上也有人专门卖这个……
不过保健品就是保健品,这样的擦边球打多了很容易出事,被以“夸大疗效,虚假广告”告上法庭是迟早的事情,而且这个官司如果开打,肯定会被告得脱裤……
于是在2004年,Cold Fx的奠基人单婕公开宣布,他们将会进行双盲试验,为申请药物批号铺路。
八个月以后,领导这次双盲试验的Gerry Predy博士表示试验非常的成功,Cold Fx摘掉“保健品”的帽子,作为一个“药品”进行销售指日可待。
但是这个“指日可待”指日了十年都没有结果~~~~~~~~~~
首先是加拿大药品监管机构指出这次的双盲试验在某些年龄段的人数太少,最后得出的指数不能令人信服,无法达到国家药品要求。
厂商对这个结果表示不服,提出上诉,但是在两年后被驳回,这次双盲试验的结果被认为无效。
Don Cherry老头为了这个Cold Fx专门穿了招牌孔雀装去渥太华的国会山庄进行了情愿,他把胸脯拍的咚咚响:这个药就是有效!你看看我就是例子!!
但是他的情愿很快被直接驳回:这个不是卖大力丸!!你说了没用,我们要看数据!!!
可是在这次以后,Cold Fx再也没有官方的进行过双盲试验。他们继续在药瓶上宣传这个产品对感冒和流感有奇效,但是上面却加了一行小字“建议配合流感疫苗一起使用”。
我以前也八过一次,流感疫苗是种有效率奇低的疫苗,那为什么这个产品开始强调要跟流感疫苗一起使用才会有理想效果呢?这个原因可能不言而喻:这个玩意需 要有流感疫苗的支持才能够让服用者有“预防流感”的效果,至于是谁起的效果那就不清楚了,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这玩意如果离了疫苗的作用,有效率肯定比效 果糟糕的疫苗还低……
为了表达一下脑残粉的支持,Don Cherry大爷也身先士卒来了一针,还把照片放上了Cold Fx的官网进行宣传。
2008年,Cold Fx推出了一款新产品,一种饮用型的产品,原理是将胶囊里面的有效成分溶解在糖浆中。但是这批产品在出厂以前就发现了封口膜鼓出的现象,经过检测以后发 现,这批产品中含有危险的大肠杆菌E.coli,这些大肠杆菌很可能是混在有效成分粉末里面的,进入糖浆之后大量繁殖,造成了鼓膜。
Cold Fx随后宣布召回市面上的所有糖浆产品,并且将库存全部销毁。
加拿大卫生组织强制要求厂商检测其他产品生产线,包括市面上最畅销的胶囊产品。结果在某一个批号的胶囊粉末中检验出了另外一种叫做E.Hermannii的细菌感染,这种细菌是大肠杆菌的近亲,但是毒性微弱,所以并没有在市面上进行回收。
但是问题是,这种E.Hermannii的细菌在加拿大并不常见,那么到底是怎么出现的呢?
在进一步的调查中,食品和药品监督人员发现Cold Fx并不像他们宣传的那样“加拿大原料,加拿大生产,加拿大荣誉出品”,这些原料粉末全部是进口来的,而来源是:中国X大生物制药公司~~~~~~这个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里面会出现在高纬度地区少见的细菌感染……
对不住了代购的同学们~~~~但是这个玩意真的就是中国生产,中国加工,最后就是在加拿大装了个胶囊的皮~~~~~~~~
2012年,针对Cold Fx的第二次双盲测试在中西部三个省份进行,这次测试是在法庭的决议下强制进行的,其中包括四组:只服用Cold Fx的测试者,只服用安慰剂的测试者,只打流感疫苗的测试者,还有又打流感疫苗又吃Cold Fx的测试者。这些人群的选择符合国家标准,涵盖了各个年龄,体质,人种,体重~~~~~~
结果是非常可悲的,针对预防感冒的测试 中,17个服用Cold Fx超过六个月的样本中,只有一个人侥幸逃脱了一次感冒,但是后几次都没躲过~~~~~~~~~预防流感的测试中,只服用Cold Fx的试验者全军覆没,在治疗流感和感冒的测试中,那一组吃安慰剂糖片的人效果甚至还好些……
2015年,针对Cold Fx“误导民众,提供虚假广告”的集体诉讼正式展开,此案到现在还没有开庭,但是已经是加拿大
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起针对保健品市场的集体诉讼。
比较搞笑的是,在这个试验结果出来以前,当年Cold Fx的脑残粉Don Cherry 老头就公开的表示自己已经好几年没有吃这个药了~~~~原因是~~~~~这家公司换了老板,新来的老板木有给他免费送药了~~~~~~
你说这是个啥事~~~~~~~~~~
不过Cold Fx的研发团队的领导人单婕究竟怕不怕就不是很清楚了,因为她在2009年就被控内部交易,阿尔伯塔省证监委称她在2006年和2007年把产品推向美国的时候虚报了营运收入,公司被罚了69万加元,单婕本人认罪以后被要求四年内不得担任董事。
2011年的时候加拿大魁北克制药巨头Valeant Canada收购了这间公司,其实现在在市面上还能够看到Cold Fx的销售。
其实实事求是的说,这个玩意就是没效果,但是也没有什么有害成分,就是种吃不死人的中成药,就是卖的死贵~~~~~~
毕竟那些冰球运动员当年在老头的带动下也吃,但是药检什么的都没事,也说明这个可能真的没啥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