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亩三分地
资深人士
- 注册
- 2014-05-23
- 消息
- 13,145
- 荣誉分数
- 3,863
- 声望点数
- 273
华人丁克家庭的话就可以了,周末去伦墩吃吃Fish & Chips,巴黎喂鸽子,瑞士滑滑雪那是人老外几代修行出来的,敢花呀,活得潇洒
咱们国人才脱离贫困,有钱都不敢花,15万-20万收入了,还过着紧巴巴的日子,您还要求坐飞机参加伦敦马拉松?
华人丁克家庭的话就可以了,周末去伦墩吃吃Fish & Chips,巴黎喂鸽子,瑞士滑滑雪那是人老外几代修行出来的,敢花呀,活得潇洒
咱们国人才脱离贫困,有钱都不敢花,15万-20万收入了,还过着紧巴巴的日子,您还要求坐飞机参加伦敦马拉松?
就是啊,别急着高兴,这些钱都是借来的。土豆爹当政时就拼命借钱发福利,后来加拿大经济陷入了长时间的衰退。看发钱觉得好,可这钱全是借的,总是要还的。
昨天跟朋友聚会讨论这个牛奶金,四个家庭,全是中西合璧的家庭,都是孩子爸爸上班,妈妈全职在家看孩子我真的看到好几家木木就是十几岁开始生,我看过34就有孙子的。也就是我们繁衍两代人的时间他们可以繁衍三代。
有的你一问年龄,就能推算是手里抱个刚几个月的,肚子里已经又有一个。
我家没太高收入,但是也买足额RESP昨天跟朋友聚会讨论这个牛奶金,四个家庭,全是中西合璧的家庭,都是孩子爸爸上班,妈妈全职在家看孩子
第一家高薪家庭,家里孩子每月牛奶金160,收入太高,没有其他的了
第二家私营业主,家里孩子每月牛奶金300+160=460
第三家老公是技术工人,不少挣,但连个周末都休息不上,加班是常事,忙得不可开交,家里孩子每月牛奶金30+160=190
第四家是我家,老公在学校,比工人挣的少,但比他可轻松太多了,家里孩子每月牛奶金50+160=210
谈到私营业主这家,也就是第二家,感觉实际收入应该也不少,但福利确实拿了不少,谈到第一家时,只有160时,第二家妈妈说,她们已经挣的够多了,不差那点福利,没有就没有吧,您听听,那就是说挣的多的没福利就是应该的,我这朋友虽不是木木,但从侧面也应该能了解真正能拿福利的人的真实想法,那就是享受这些是应该的
再说存教育基金resp,只有私营业主家的孩子是存的满额的250/月,剩下的有的存,有的根本就没存,我家存了,但也没存满额
按这逻辑,同样都生10个娃,20万的一分没有,不工作的能收入6万多/年,政府这是鼓励低收入的多生,高收入的最好不生联邦预算中明确讲了,家庭税前收入达19万,孩子牛奶金一分没有。这就是说在自由党人眼里,收入达到这个水平的家庭,肯定不差钱。哪怕同样生15个孩子的家庭。
10个娃, 6万多一年可不够啊。按这逻辑,同样都生10个娃,20万的一分没有,不工作的能收入6万多/年,政府这是鼓励低收入的多生,高收入的最好不生
穆斯林妇女一日不解放,十个娃贫困家庭就会继续增多。按这逻辑,同样都生10个娃,20万的一分没有,不工作的能收入6万多/年,政府这是鼓励低收入的多生,高收入的最好不生
同意你这说法,可能那面都不用自己买,政府都给准备好了前面都说了,各有各的烦恼。
怎么不够,吃面汤呗,10刀一大袋。
平等不是公平。
自由党办人民公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