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就光喊口号了,国内外观察结果都是,政治、经济、法治均出现倒退。
1989年六四事件过后,对改革开放国策的质疑之声,一浪高过一浪。其后,苏联的解体、东欧国家的剧变。那时候可以说在外忧内患的情形下,从上到下,形成了一股否定改革开放的力量。这股力量的特征有两个:一是,借“农村社会主义教育”的名义,否定农村改革的伟大成果;一是,以“反和平演变”的名义,全面否定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改革开放路线。
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为改革再次拨正航向,明确表示谁不坚持改革开放谁就下台。邓在南方的谈话得到田纪云等人的积极响应。1992年4月25日,田纪云在中央党校发表讲话,力挺改革开放国策。部分讲话内容如下:
“如果我们不清理一下‘左’的东西,不把小平同志关于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这个问题稍加具体化,光空喊加快改革步伐,实质上是加不快的。‘左’的积习根深蒂固,改革开放的阻力主要就是来自这种‘左’的积习。‘左’的东西的表现很多:你要多宣传一点改革开放,他就会说,这会破坏来之不易的大好形势,丧失治理整顿的成果,他就没有想一想大好形势是怎么来的,大好形势是改革开放带来的;你说要多利用点外资,他就会说,多一个外资企业,就多一分资本主义,就会威胁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你要划出一块地方给外商承包开发,他就会说,这是出卖国家主权,丧权辱国;你要多发展一些乡镇企业,他就说,乡镇企业是不正之风的风源,会腐蚀我们的干部,把乡镇企业视为对社会主义的威胁;你要多发展一些私营企业、个体户,他就会说,这会改变社会主义性质;你讲要搞厂长负责制,他就说,这是削弱党的领导;你讲家庭联产承包制不能动摇,他就说,这是走单干的道路,不利于集体经济的发展和共同富裕。如此等等。”
“邓小平同志谈话,光跟在那里重复,说上千遍万遍,没有用,重在落实和执行。特别要警惕那些风派人物,这种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一有机会就跳出来反对改革开放。这些人一旦掌握了国家大权,对国家,对人民都将是一种灾难。”
邓小平对讲话的评价:没有问题。
万里对讲话的评价:你在党校讲话讲得好,抓住了要害,有骨气![3]
1989年六四事件过后,对改革开放国策的质疑之声,一浪高过一浪。其后,苏联的解体、东欧国家的剧变。那时候可以说在外忧内患的情形下,从上到下,形成了一股否定改革开放的力量。这股力量的特征有两个:一是,借“农村社会主义教育”的名义,否定农村改革的伟大成果;一是,以“反和平演变”的名义,全面否定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改革开放路线。
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为改革再次拨正航向,明确表示谁不坚持改革开放谁就下台。邓在南方的谈话得到田纪云等人的积极响应。1992年4月25日,田纪云在中央党校发表讲话,力挺改革开放国策。部分讲话内容如下:
“如果我们不清理一下‘左’的东西,不把小平同志关于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这个问题稍加具体化,光空喊加快改革步伐,实质上是加不快的。‘左’的积习根深蒂固,改革开放的阻力主要就是来自这种‘左’的积习。‘左’的东西的表现很多:你要多宣传一点改革开放,他就会说,这会破坏来之不易的大好形势,丧失治理整顿的成果,他就没有想一想大好形势是怎么来的,大好形势是改革开放带来的;你说要多利用点外资,他就会说,多一个外资企业,就多一分资本主义,就会威胁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你要划出一块地方给外商承包开发,他就会说,这是出卖国家主权,丧权辱国;你要多发展一些乡镇企业,他就说,乡镇企业是不正之风的风源,会腐蚀我们的干部,把乡镇企业视为对社会主义的威胁;你要多发展一些私营企业、个体户,他就会说,这会改变社会主义性质;你讲要搞厂长负责制,他就说,这是削弱党的领导;你讲家庭联产承包制不能动摇,他就说,这是走单干的道路,不利于集体经济的发展和共同富裕。如此等等。”
“邓小平同志谈话,光跟在那里重复,说上千遍万遍,没有用,重在落实和执行。特别要警惕那些风派人物,这种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一有机会就跳出来反对改革开放。这些人一旦掌握了国家大权,对国家,对人民都将是一种灾难。”
邓小平对讲话的评价:没有问题。
万里对讲话的评价:你在党校讲话讲得好,抓住了要害,有骨气![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