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几个不是老陕乡党的人谝肉夹馍,还不如摆渡一哈看看正宗货是个啥式子。
肉夹馍
(肉夹馍介绍)
编辑 锁定
肉夹馍是古汉语“肉夹于馍”的简称,中国陕西省传统特色食物之一。
2016年1月,肉夹馍入选陕西省第5批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
腊汁肉夹馍”、宝鸡西府的肉臊子夹馍(肉臊子中放食醋)、潼关的潼关肉夹馍(与
白吉馍不同,其馍外观焦黄,条纹清晰,内部呈层状,饼体发胀,皮酥里嫩,火功到家,食用时温度以烫手为佳,且老潼关肉夹馍是热馍夹凉肉,饼酥肉香,爽而不腻)。肉夹馍是陕西著名小吃。
外地人首次听说肉夹馍,都认为是病句,这是与古汉语有关,肉夹馍,其实是"肉夹于馍"。“肉”字放在前面起到强调的作用,引人垂涎。
中文名
肉夹馍
英文名
Chinese hamburger
主要食材
面粉,猪腿肉
分 类
西北小吃,关中小吃,西府小吃
口 味
咸、鲜、香
别 称
中式汉堡
目录
- 1 名称由来
- 2 历史渊源
- 3 腊汁肉夹馍
- 4 制作方法
- ▪ 原料
- ▪ 做法
- ▪ 制作过程
- 5 家常做法
- ▪ 做法
- ▪ 馍的做法
- ▪ 小贴士
- 6 其他做法
- ▪ 用料
- ▪ 辅料
- ▪ 调料
- ▪ 做法
- ▪ 烹饪技巧
- 7 营养价值
- 8 食用须知
- 9 常见问题
- 10 省级非遗
- 11 婚俗
- 12 特色新吃法
- 13 相关新闻
编辑
英文名:Chinese hamburger(中国汉堡)[2]

各地肉夹馍(6张)
把馍(烧饼)掰开加食材的吃法,就叫夹馍。夹肉的叫肉夹馍,夹菜的叫菜夹馍,还有大油夹馍、辣子夹馍等。
肉夹馍,实际是两种食物的绝妙组合:
腊汁肉,
白吉馍。肉夹馍合腊汁肉、白吉馍为一体,互为烘托,将各自滋味发挥到极致。馍香肉酥,肥而不腻,回味无穷。腊汁肉历史悠久,闻名中国,配上白吉馍,有着中式汉堡的美誉,扬名中外,深受人们喜爱。腊汁肉夹馍由三十多种调料精心配制而成,由于选料精细,火功到家,加上使用陈年老汤,因此所制的腊汁肉与众不同,具有色泽红润,气味芬芳,肉质软糯,糜而不烂,浓郁醇香,独特风味。[2]
馍夹肉”,方言听起来像“没夹肉”“没夹肉”,没夹肉怎么办?就一心急,叫成了“肉夹馍”,听起来也好多了。[2]
拌面的,西安另一道著名小吃“
腊汁肉揪面片”就如此。然而真正欲领略其风味,最好配刚出炉的热白吉馍夹着吃,这便是所谓“肉夹馍”。关中产面,关中人也善于食面,这白吉馍是用半发开的面,团捏成饼,在火炉里烤熟的。因制饼时用了特殊的手法,用刀轻轻划开,其内部竟天然地一分为二,只需把腊汁肉切碎了向里填充就行了。现在的城镇人最不喜欢吃肥肉,但此肉肥而不腻

,瘦则无渣,深为食者所好。肉夹馍之用肉亦有三种,纯瘦,肥瘦,肥皮。卖家只需看你点名要哪一种,就知道你吃肉夹馍的历史和道行。一般的年轻人,以直提纤瘦身的女子居多,喜欢吃纯瘦;有些个食馍年头的,要肥瘦,这东西要肥瘦均匀才香;骨灰级食客,是要吃肥皮的,顾名思义,就是肉皮和它下面的少许脂肪,肥而不腻,胶糯香滑,是腊汁肉中的精品。[2]
乌龙茶,因为稀罕,发明了装腔作势的茶道;西洋人路途遥远,只有消受发酵的红茶,还要加柠檬汁、方糖、视若享受。在老陕的眼里,这是“扎势”,还是“本地狗扎个狼狗势(
东施效颦之意)”。吃肉夹馍有点必要的讲究,不是“扎势”,是正确享受这一美味。每到一地,初涉新奇事物,当入乡随俗,留意请教。这样不仅增长阅历,更可体验地方风土人情。[2]
编辑

腊汁肉夹馍
据史料记载,腊汁肉在战国时称为“寒肉”,当时位于秦晋豫三角地带的韩国,已能制作腊汁肉了,秦灭韩后,制作工艺传进长安。文昌门内的馆子命名为
秦豫肉夹馍,隐喻着自己是正宗的腊汁肉名店。腊汁肉的做法是:选用上等硬肋肉,用盐、姜、葱、草果、蔻仁、丁香、
枇杷、桂皮、冰粮、大香等20多种调料汤煮而成,煮汤者是历代流传下来的陈汤,较少加水,腊汁肉其所以有名,与已有近80年历史的腊汁汤密切相关。据说是从清代小贩毕仁义作坊买的,而毕仁义作坊的陈汤是从他曾祖父那里传接的,当然火工也需特别讲究,地道的腊汁肉色泽红润,酥软香醇,肥肉不腻口,瘦肉满含油,配上热馍夹上吃,美味无穷。[2]
编辑
腊汁肉夹馍,是西安驰名的风味食品。腊汁肉以猪肉为原料,其历史可追溯到战国时代,那时称“寒肉”,唐代又称“腊肉”,世代流传,历经演变。腊汁肉的特点是色亮红润、软烂醇香、肥肉不腻、瘦肉不柴、入口即化、久贮不变,与腊汁豆腐干、鸡蛋细切拼盘,为佐酒好菜。用“虎背铁圈菊花心”的白吉馍夹着吃,是快餐美食。[4]
编辑
猪腿肉(约900克,半肥瘦最好,但喜欢瘦一点的)、1锅老卤汁、1瓣蒜、2枚
香叶、2颗直提纤、4颗丁香、2枚八角、1/4杯酱油、1大勺老抽、2大勺白糖、1/4杯料酒、1块姜(拍扁)、1茶勺
花椒、1把干红辣椒、1/2茶勺十三香、1段桂皮、1茶勺
蚝油、1枚草果,拍破、盐适量、水适量、4个青辣椒、1小把香菜。[2]
编辑
材料1:五花肉500克、干辣椒一个、姜3~4片、草果1个、甘草2片、山楂3个、冰糖几颗、香叶2片、桂皮、八角各1个、丁香十余颗、酱油两勺、生抽一勺、盐一小勺、清水适量
材料2:普通面粉500克、清水225克、油一大匙、白糖5克、酵母3克
编辑
酵母粉2克
冰糖50克
编辑
猪肉为人类提供
优质蛋白质和必需的脂肪酸。猪肉可提供血红素(有机铁)和促进铁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铁性贫血。
编辑
食用猪肉后不宜大量饮茶。因为茶叶的
鞣酸会与蛋白质合成具有
收敛性的鞣酸蛋白质,使肠蠕动减慢,延长粪便在肠道中的滞留时间,不但易造成便秘,而且还增加了有毒物质和致癌物质的吸收,影响健康。[2]
编辑
香味不浓
严格按配方配料:不要买假料、质次的料或存放时间太长的料 ;香料保存在阴凉密封处:香料用时不要粉,一包料能煮约200 斤肉,及时换包,新汤加水不要太多。
出肉率
一般来说,每斤生肉能出腊汁肉 6 - 7 两,根据肉的肥瘦及煮的软硬略有不同,偏瘦的肉煮的硬,出肉率高。
面饼发酵中的问题
面发不起来可多试几种面,以干燥新面为最好,冬天要在温和的地方发面,每天发面时,发酵面要充分揉匀,要用温水,面不能太软,打馍炉铁鏊要充分预热。
发过的面加面粉,碱面揉和即可,夏天面发得快,注意一次不要发太多,用发过的面打的馍发酸,碱加得太多馍发黄,碱揉不匀馍发苦。
钢炭与木炭
传统上打馍都是用木炭吊炉,钢炭炉是为缺少
木炭的地方设计的,两种炉子各有长短。
木炭炉活力旺,馍胀发好,口感好,观赏性强,但灰尘大,持续活力不强,每日都有重新生火,操作不便。[2]
黑米)搭配,秋冬一般和米线,粉条,紫菜
粉丝汤,粉汤羊血,混沌搭配。[2]
编辑
2011年,潼关“肉夹馍”、“南街背芯子”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6]
编辑
旧时澄城县,称男子结婚曰“索(读色)媳妇”,称女方结婚曰“发落娃”。结婚年龄一般在15岁至17岁。结婚仪程是:婚前,男方择吉日良辰(俗称“日头底”)交媒人送至女家,女家言允后双方各自备办婚用,亲友则为待嫁女子送首饰、衣物,俗谓“添箱”。婚前数日,男家将所备办之婚用衣物、首饰、钱币托媒人送至女家,是谓“行礼”。婚日清晨,女方聘请女中尊长者为其开脸上头(拔除额头和颈部汗毛,挽发辫于脑后。男方先在堂屋供奉祖先牌位,再聘请四名轿夫在族中尊长的带领下,用四抬花轿至女家迎亲,女家设宴招待后,新娘头顶红盖头、身穿凤袍、脚穿绣花红鞋,由弟兄或兄嫂挽扶上轿。上轿后,由兄或弟在轿前骑马压轿,其他家属和亲友压嫁妆尾随。轿至男家村口彩门下停住后,新郎头戴插花礼帽、身穿长袍、肩披红绸搭红、骑大红马,在执事人引导下至彩门前对轿深揖,然后拨转马头,引轿至家门。在鞭炮鼓乐声中落轿后,先以四个
肉夹馍在花轿四角轮番投掷,再以干草火把绕花轿三圈,待执事人吆喝相克属相人回避后,陪伴女二人扶新娘下轿,在新郎引导下进门、入庭院。随即由新郎揭去新娘盖头,新郎新娘一起首拜天地,再拜祖先、父母,后新郎新娘互拜。拜毕,新郎新娘入洞房。次早,为新娘举行上锅灶,认大小礼。礼毕,亲族中的老年长辈妇女领新娘挨门挨户拜认族人、邻舍。新郎则在长辈的带领下到岳丈家“认门”,“认大小”。[7]
编辑
土耳其烤肉夹馍
土耳其烤肉夹馍的特色是利用十余种调料对牛、羊、鸡等肉类进行浸泡腌制后。
老潼关肉夹馍鸭片汤
都知道陕西人爱吃肉夹馍,可这肉夹馍跟肉夹馍还不一样,眼见得街面上到处都是卖肉夹馍的,这流派不同特色却又各不雷同。老潼关肉夹馍有啥特色?馍干、脆、酥、香,肉是肥而不腻,除此之外,最大的特色是吃老潼关肉夹馍时一定要配鸭片汤。
肉夹馍原名烧饼夹馍,传说当年
李世民食过连赞“妙、妙、妙,吾竟不知,世间有此美食矣”,还号称是“中国式的汉堡包”。不过另一面牌匾上关于鸭片汤的说法更能吸引我,看罢方知这鸭片汤并不是由鸭子肉烹制而成,而是用猪的里脊肉制作,原名烩里脊。
一个小竹筐端上来,里面一个纸包,内装一个烤得焦黄酥脆、鼓满了肉肉的馍馍,哈!俺每次见到肉夹馍都跟吸血鬼见到了月光一般,迫不及待地一把抓起来往嘴里送,嗯!真是香!肉咸香无比,馍也酥脆,混在一起很是受用,片刻间已经大半个下肚了,这里的特色——鸭片汤,人家早端上来就放在咱手边,一心急给忽略了。你还别说,这鸭片汤绝对是鲜美消食的夹馍绝配!一口汤、一口馍,满口留香,这哪里是吃饭?分明是放纵自己享受来咧!老潼关肉夹馍与本地最大众化的路边肉夹馍相比,略微小一圈,
肥瘦的3元/个,
精瘦的3.5元/个,既是品尝来,当然要带点儿肥的才好。鸭片汤小碗4元,对我来说已足够矣,加起来7、8块钱,已经吃得很开心了,真正是大众美食啊。
咸阳特色的肉夹馍
咸阳距西安城区只有大约20公里,如此接近的两个城市之间,人们的往来是非常频繁的。周一到周五咸阳人来西安工作,周六到周日西安人到咸阳休闲旅游,这已成为不少市民的生活常态。最近两年更有不少西安市民在咸阳购房,两地的电话区号也已经统一,由此可见西安人对咸阳这座城市的熟悉程度。
一个称为“北大街”的地方,刚刚离开开阔的十字路口,转眼间眼前却呈现出一片古色古香的老街景象。两旁的建筑看上去都有些沧桑感,多为木质或仿木结构,街面上行人不多,铺面也大都很小。这店内只三张不大的桌子,挂在墙上的菜单更是简单明了:稀饭
凉皮、锅盔牙子1.5元/个——真是够简陋的!这锅盔牙子,类似大名鼎鼎的肉夹馍,但形状、做法却似乎要比肉夹馍精致许多。锅盔呈半圆形,锅盔牙子的外皮首先酥脆裂成了许多小块,弹到舌尖上、嘴唇边,一不小心还弹到了桌子上、地上,真是酥脆无比。接着,是柔韧的面香与肉香交织在一起,美味充斥了口腔内的每一只味觉神经。
锅盔乃陕西特产,通常所说的锅盔是用大锅烙成的,厚约两寸、大如锅盖,足够一家人吃好几天的。可这锅盔牙子却秀气地让人顿生爱怜,它所用的只不过是小小一块面团,挤压成巴掌大小一个薄薄的面饼;放入平底锅中,待烙至七成熟的时候,用刀拦腰一截两断,继续用文火慢慢烙熟出炉;再用一把小刀划开,填入炖好的肥瘦相间的腊汁肉,最后用油纸一裹,拿到手里还烫着呢!
不过既然叫
锅盔牙子,那就说明它秉承了
锅盔的一部分特点,而“
牙子”二字却又说明它不同于锅盔,仅仅是一个牙子、一点点而已。只有在亲自见到了、吃了之后才发现,这名字起的是既形象又生动。而之所以这锅盔牙子的名气并不是很大,原因却与这“牙子”太小、卖不上高价有关,因咸阳消费偏低,加上咸阳人不擅长做广告宣传,也就没能把招牌打出去。[2]
编辑
吃"习连套餐"得看清店面 肉夹馍不是想夹就能夹
习大大用家乡美食宴请“乡党”连战带火了陕西的泡馍、肉夹馍和biangbiang面。这让陕西的小伙伴兴奋不已,一些本地的商家也适时抓住“商机”推出了陕西版的“主席套餐”。但本地的朋友很快发现,“习连套餐”里的泡馍和肉夹馍有点儿“混搭”风格,想吃到一起还大有学问。
“习连套餐”大有讲究 肉夹馍不是想夹就能夹
一般来说,陕西人普遍会把“肉夹馍”理解为腊汁肉夹馍,另有一种夹腊牛羊肉的夹馍,陕西人大多称为“腊牛羊肉夹馍”,前者是深受汉民喜欢的小吃,后者则是地道的清真美食。
“腊牛羊肉夹馍一般是早上吃清真胡辣汤时的配餐,陕西市面上的肉夹馍一般指的都是腊汁肉的。”陕西当地美食达人“老妖带你吃西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而在陕西,主营“习连套餐”中另一重要美食——泡馍的大多数是清真餐馆,因此,能在这种餐馆里吃到的只能是腊牛羊肉夹馍。
想品尝正宗“习连套餐”的朋友就得格外注意,在清真餐馆里这个馍可不是想夹就能夹的。
正宗美食还得分开吃 “习连套餐”请进汉族餐馆
陕西的一些汉民餐馆适时地推出了“习连套餐”,套餐中包含了陕西泡馍、肉夹馍(腊汁肉夹馍)以及biang biang 面等陕西美食。
“陕西人都知道牛羊肉泡馍和肉夹馍是不可能同时出现在清真餐厅的,所以目前西安市面上的‘习连套餐’都是在汉民餐馆里。”老妖说。但他也表示,如果有朋友真要想在一家餐馆全部“搞定”这些美食也是可以的,但在点餐之前一定要看清楚是不是清真餐馆,如果是的话就一定记得“免开尊口”了。
“我还是建议,想吃正宗的陕西美食最好还是分开吃,毕竟术业有专攻,专门做一样美食的地方味道还是更正宗一些,尤其像泡馍和肉夹馍这两种美食,分别到地道的馆子吃才是良策。[2]
肉夹馍、
牛羊肉泡馍、
葫芦头泡馍、
biangbiang面、
蓝田荞面饸饹在内的5种西安地方
小吃将有统一的地方标准。[8]
白吉馍需要“取110克面剂用纺锤形
擀面杖擀制成直径约11.5
厘米、厚度2厘米的圆形
馍坯”,同时,制作
腊汁肉时,新鲜生
猪肉前腿、后腿、肋条的比例是3∶4∶3,肥瘦比例是3.5∶6.5,腊汁肉成品质量应是“肉色泽红润、软烂醇香”,出肉率是“每100
公斤净
猪肉,可出55公斤腊汁肉”。并且,对肉夹馍的英文名称也
进行了统一,为“Rougamo”。[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