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队以前在“大规模陆战”思想的指导下,生产、储备了数量可观的武器、弹药,这一数量的惊人程度从中国军队换装“81”式步枪时可见一斑----为了不使天文数字的7.62MM步枪弹报废,中国陆军放弃了小口径的选择!
但是这些生产于上世纪7、80年代的装备,已经成为中国军队的包袱,因为其没有什么使用价值、储存费用高、保质困难、销毁又及其危险。大量的军费、技术、人力都耗费在如何处理这些装备上。2000年9月8日,几十辆满载待销毁弹药的军车在乌鲁木齐闹市爆炸,官方报道伤亡300人,但实际数字可能更惊人!
海军数量最多的护卫舰、驱逐舰、常规潜艇群舰龄很多都在15年以上,有些达到30年,虽然西方舰艇的寿命可达40-50年,但中国的材料技术还不能达到西方的水平。
尽管舰上设备经过了多次改进,但落后的技术和不合理的设计已经使他们的潜力发挥到了极限,而且舰体结构强度也发生问题,尽管多次加固,但还是影响了出勤率。即使中国引以为豪的091核潜艇,也在改造。这些舰艇的数量占中国海军实力的大半以上,如果他们退役,其战力真空将是几艘“现代”级无法弥补的。
空军的问题也是一样,很多航校还在飞老式的歼6,歼7的出勤率也不高。中国飞机的寿命始终是其一大痼疾,过高的故障率影响了飞行员的训练水平。空军值得庆幸的是这些老飞机本来就该退役,没有出现海军左右为难的情况。但中国空军将无法继续保持机队的规模,这一趋势的影响是将无法保持一只足够数量的飞行员队伍,从而影响其空军持续战斗能力。
陆军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他们的麻烦最大的在于如何处理过期弹药,各种弹药的装药在长期储存后开始变的不稳定,保质困难,销毁更加危险。
如果没有上世纪8、90年代的中越战争,这个问题将更加突出。同时,陆军储备的各种大量的火炮、枪械、车辆也是不小的问题,随着陆军规模的缩小和对装备要求的提高,这些储备可能会永远成为储备。
与这些问题对应的是,中国新装备的生产严重不足,很多军工厂已经转为民用,而且其老式设备和粗糙的工艺无法生产合格的产品。
有军事家指出,大陆高技术装备的储备是目前决定海峡何时开战的重要因素。
但是这些生产于上世纪7、80年代的装备,已经成为中国军队的包袱,因为其没有什么使用价值、储存费用高、保质困难、销毁又及其危险。大量的军费、技术、人力都耗费在如何处理这些装备上。2000年9月8日,几十辆满载待销毁弹药的军车在乌鲁木齐闹市爆炸,官方报道伤亡300人,但实际数字可能更惊人!
海军数量最多的护卫舰、驱逐舰、常规潜艇群舰龄很多都在15年以上,有些达到30年,虽然西方舰艇的寿命可达40-50年,但中国的材料技术还不能达到西方的水平。
尽管舰上设备经过了多次改进,但落后的技术和不合理的设计已经使他们的潜力发挥到了极限,而且舰体结构强度也发生问题,尽管多次加固,但还是影响了出勤率。即使中国引以为豪的091核潜艇,也在改造。这些舰艇的数量占中国海军实力的大半以上,如果他们退役,其战力真空将是几艘“现代”级无法弥补的。
空军的问题也是一样,很多航校还在飞老式的歼6,歼7的出勤率也不高。中国飞机的寿命始终是其一大痼疾,过高的故障率影响了飞行员的训练水平。空军值得庆幸的是这些老飞机本来就该退役,没有出现海军左右为难的情况。但中国空军将无法继续保持机队的规模,这一趋势的影响是将无法保持一只足够数量的飞行员队伍,从而影响其空军持续战斗能力。
陆军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他们的麻烦最大的在于如何处理过期弹药,各种弹药的装药在长期储存后开始变的不稳定,保质困难,销毁更加危险。
如果没有上世纪8、90年代的中越战争,这个问题将更加突出。同时,陆军储备的各种大量的火炮、枪械、车辆也是不小的问题,随着陆军规模的缩小和对装备要求的提高,这些储备可能会永远成为储备。
与这些问题对应的是,中国新装备的生产严重不足,很多军工厂已经转为民用,而且其老式设备和粗糙的工艺无法生产合格的产品。
有军事家指出,大陆高技术装备的储备是目前决定海峡何时开战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