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美带娃看急诊,这位妈妈说“是一种想死的体验”(图)

中加医疗体系万千不同,其实没有多少可比性。中国没有primary health care provider,大事小事就是医院。最近两年开始做签约家庭医生的(中国叫全科医生)试点,就是要想从另外一个角度试一下。

最重要的一点是,不去学习基本医学知识,不去了解加拿大医疗系统怎么运做的话,能做的也就只有吐槽了。我还真知道几个人,有本地人也有到加拿大近20年的移民,还真是大事小事就往ER跑,等个8,9个小时后见医生,然后再回头骂这啥医疗啊。每个人的learning curve 长短不一样,真的是这样。

每次回这样的帖子我都会说:好的家庭医生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


找不到好的家庭医生怎么办?
 
好的家庭医生怎么定义?
不知道,还没有家庭医生,楼上说找好的家庭医生很重要,但好像家庭医生很多不接受新病人
 
不知道,还没有家庭医生,楼上说找好的家庭医生很重要,但好像家庭医生很多不接受新病人

咱有个家庭医生,有个专科医生还有个营养师一直follow up着,平均一个月看一个,有啥问题基本上都能及时解决.家庭医生跟专科医生他们对我的一切资料用药量和化验结果都是共享的,咱自己有问题有要求就尽管提出来,家庭医生解决不了的都会及时转去专科医那儿,不知道这算不算好的家庭医生?[emoji15]
 
Okay,这事我最近经历了一次。

12月20号我家娃开始发烧,烧到38度5我开始给泰诺,药劲一过,一般是5个小时,马上就又烧上去。给药半小时后体温就下来。

发烧超过三天就要看医生了。我们看病都是去家庭医生那里,这种情况下都安排当天。这场碰巧了,家庭医生的诊所从23号开始放假过节了。有对应的after hour clinic,下午到晚上开门。我当时已经开始怀疑是细菌引起的发烧,可能会需要blood work,就决定去儿童医院了。

23号上午10点进的CHEO停车场,刚过中午,不到12点半吧,就看完病出来了。进ER后先找护士“报道”,不到20分钟Triage护士叫名字量体温并给了退烧药,回外面的waiting room等待。过20分钟正式registe,然后去里面的waiting room等。又过20分钟,从第二个大waiting room到了单独的房间等医生。这时离我们进医院刚好一个小时。

在单独的房间等了50分钟,期间护士给了腊笔和stickers, 来了俩学生问相关问题。不到12点,进来一attending,一番检查后认为是病毒性流感。交待1)别让娃缺水; 2)泰诺和Advil交替使用来降温; 3)如果娃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我们要回来看医生的

出门时走过护士站,娃把自己在单间里等医生时的“大作”送给护士。护士转身从一大袋子stuffed animal拿出个玩具猫送娃。我家娃觉得丑,没要。

我交完parking ,等一烧了三天的三岁娃慢悠悠得走到车旁,刚好12点20。

全程2个小时20分钟,其中一半时间是在单间。

做为在中国医院里长大的医生子女,我实在想不出能挑剔什么了。

那那天你比较luchy,加拿大医院平均等待是4-5个小时。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