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节还是武昌起义纪念日和辛亥革命纪念日,很有历史意义的纪念日。
https://zh.wikipedia.org/wiki/國慶日_(中華民國)
清宣统三年八月十九(时为农历辛亥年),即公元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发动武昌起义,并且成为清朝末年以来第一个成功的共和革命起事。武昌起义成功后,各省陆续响应革命运动宣布脱离清朝独立,至阳历12月时,全中国22个省中已有13个省由革命党人掌握。经过筹备与选举后,独立各省在南京组成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12年1月1日,孙文在南京就任第一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于隔日宣布改元民国、改采阳历历法,定公元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这些象征着中华民国的正式建立。
辛亥革命爆发后,中国一度陷入南京的临时政府、与北京的清廷南北分治的局面。双方经过议和后,清廷于宣统三年十二月廿五(即1912年2月12日)颁布《退位诏书》,中国从原本的南北分治再度归于统一,清朝的统治也正式告终,中国历史迈入民国与共和政体的新时代。
由于武昌起义对中华民国的建立起了最关键的作用,北迁北京后的临时政府在1912年9月28日通过临时参议院的决议,将武昌起义的爆发日——阳历10月10日,定为中华民国的国庆日[2]。而中华民国真正建立的日期——阳历1月1日(元旦),则在孙文就任临时大总统时定为“中华民国开国纪念日”[3][4][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國慶日_(中華民國)
清宣统三年八月十九(时为农历辛亥年),即公元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发动武昌起义,并且成为清朝末年以来第一个成功的共和革命起事。武昌起义成功后,各省陆续响应革命运动宣布脱离清朝独立,至阳历12月时,全中国22个省中已有13个省由革命党人掌握。经过筹备与选举后,独立各省在南京组成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12年1月1日,孙文在南京就任第一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于隔日宣布改元民国、改采阳历历法,定公元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这些象征着中华民国的正式建立。
辛亥革命爆发后,中国一度陷入南京的临时政府、与北京的清廷南北分治的局面。双方经过议和后,清廷于宣统三年十二月廿五(即1912年2月12日)颁布《退位诏书》,中国从原本的南北分治再度归于统一,清朝的统治也正式告终,中国历史迈入民国与共和政体的新时代。
由于武昌起义对中华民国的建立起了最关键的作用,北迁北京后的临时政府在1912年9月28日通过临时参议院的决议,将武昌起义的爆发日——阳历10月10日,定为中华民国的国庆日[2]。而中华民国真正建立的日期——阳历1月1日(元旦),则在孙文就任临时大总统时定为“中华民国开国纪念日”[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