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中美海南空战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mike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mike

知名会员
注册
2002-01-19
消息
1,763
荣誉分数
97
声望点数
158
30年前中美海南空战揭秘

1965年4月9日,美国4架“鬼怪”式战斗机入侵我海南岛上空,向我战鹰发射了6枚导弹。格斗中,我军一枪一弹未发,却使美机射向我方的导弹击落了美方自己的同伴,堪称我军空战史上的一项奇迹。日前,记者在海军青岛浮山干休所采访了当年参加空战的飞行员、战斗功臣谷德合。
  
鲜为人知
  1964年,美国借口越南北方舰艇对美国军舰进行了攻击,蓄意制造了一个北部湾事件。美军派出由四五艘航空母舰组成的庞大战斗群,耀武扬威地停泊在南海上。他们每天出动数百架飞机,在对越南北方实施轰炸的同时,加紧对我中南地区、特别是海南岛上空的渗透侦察。美军倚仗装备的先进,吹嘘在东南亚无人可以匹敌。
  1965年4月9日8时许,我警戒雷达在榆林正南110公里处,发现从航空母舰上起飞的美国4架F-4B型“鬼怪”式战斗机,朝我领海线内飞来。担负战斗值班的大队长谷德合与战友们驾驶4架歼5型战斗机,呼啸着飞向作战空域。
  谷德合和战友们与敌机斗智斗勇。谷德合突然听到护尾器发出刺耳的尖叫声,转头向后观察,发现一架敌机已跟踪上来咬尾,便立即命令4号机作战术动作脱离。4号机非常冷静地一个急转弯摆脱敌机,使咬尾的敌机一下子冲到了他前面,紧接着又来个倒扣,将瞄准距光环紧紧套住敌机。
  这时,隐藏在4号机后面的另一架敌机赶上来,妄图支援他的“难兄难弟”,慌忙下导弹发射按钮。就在导弹射出的一刹那,4号机突然一个跃升。导弹从4号机的机腹下闪过一道白烟,像长了眼睛似地不偏不倚正中前面美军自己的飞机。万米高空只听“轰”的一声巨响,敌机顿时起火冒烟,坠落在海南岛的西海岸边上。眼瞅着自己的伙伴命归黄泉,敌人气急败坏,连连向我发射导弹攻击,但均在我机腹下穿过爆炸。无奈,敌机只好垂头丧气地离去。
  这次空战创下3个第一:第一次在国土防空作战中与美军性能最好的飞机交战,第一次在同温层与美军飞机作战,第一次与美国带导弹的飞机作战。在17分钟的战斗中,敌机共向我发射6枚“麻雀”Ⅲ型导弹,而我方严格执行上级对敌不首先开炮的指示,未一枪一弹,无一伤亡,却使美机击落了自己的同伴,创造了我军空战史上“以劣胜优”的一大奇迹。由于当时中美关系和国际斗争形势的策略需要,空战后的第二天,人民日报发表了《祖国领空不容侵犯》的社论,但对这次空战的实况却始终没有公开报道。这段空战秘闻也就深深地埋藏在历史的记忆之中。

  真相大白

  1994年4月16日,已经离休的谷德合突然接到海军政治部联络部打来的电话,请他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北京海军第一招待所。原来美国国防部派来了一支由5人组成的特遣队专门调查1965年“4.9”空战详情,寻找当年失踪的飞行员。
  4月19日上午,会晤在北京长城饭店举行。双方互致问候后,美方特遣队队长科英先开口道:“在那次不愉快的对抗中,我们有一名飞行员找不到了。能否请你谈谈当时的情况?”为了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谷德合对空战过程作了尽可能详细的介绍。没料到科英突然发问:“你当时在空战中,有没有看到飞机上掉下来什么东西?”谷德合微微一愣,但霎时就明白了对方提出这个问题的真实用意。
  “噢,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那天是复杂气象,云层很厚。飞机被你们自己的导弹击中时我看到了,但飞机掉到云层里以后我就什么也看不见了。”谷德合坦诚、巧妙的回答十分精彩,没有给对方任何可乘之机。
  “原来如此,”科英两手一摊,耸耸肩说道,“很遗憾,那天是因为我们的飞机误入了你们的国土。”
  谷德合闻听此言,当即脸色一沉,义正词严地说道:“不对!你们这是有意的挑衅。如果是误入,为什么头一天派出两架飞机来试探?那天遇到我机拦截为什么还不退出,却向我方接连发射6枚导弹?”谷德合有理有据的发问,直逼得科英哑口无言。
  随后科英又自我解嘲地狡辩说:“当然了,我们的飞机比你们的强,但你们的飞机转弯性能好。”
  谷德合反驳道:“此话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全对,因为人的因素你没有考虑进去。我们这些飞行员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取得胜利是以我之长、击你之短,是靠正义和勇敢。”
  科英似有所悟地点点头。谷德合随即反问道:“能否介绍一下你们当时的情况?”
  “嗨,别提了!”科英把手往上一扬,边比划边说道,“那天我们从航空母舰上起飞的时候,就不小心摔了一架……”听完科英的介绍,谷德合的脸上露出了一丝不易觉察的神情。科英介绍的这段意外“插曲”,无疑为这次原本就很罕见的空战,又增加了一道更加传奇的戏剧性色彩。
  30年岁月弹指一挥间。记者在采访中,看到了战斗功臣谷德合当年收藏的一些关于这次空战的资料,其中有一则是日本一家通讯社的报道:“中国说打掉了美国一架飞机,美国说打掉了中国一架飞机,究竟是谁打掉了谁,现在还是一个谜。”
  今天,这个“谜”真相大白了。
 
"在17分钟的战斗中,敌机共向我发射6枚“麻雀”Ⅲ型导弹,而我方严格执行上级对敌不首先开炮的指示,未一枪一弹,无一伤亡,"

敌开火后也不还击? 上级的指示是对敌不首先开炮,不是不准还击!难以理解. 怀疑文章的真假.
 
最初由 phonecard 发布
"在17分钟的战斗中,敌机共向我发射6枚“麻雀”Ⅲ型导弹,而我方严格执行上级对敌不首先开炮的指示,未一枪一弹,无一伤亡,"

敌开火后也不还击? 上级的指示是对敌不首先开炮,不是不准还击!难以理解. 怀疑文章的真假.

nod!
 
最初由 phonecard 发布
"在17分钟的战斗中,敌机共向我发射6枚“麻雀”Ⅲ型导弹,而我方严格执行上级对敌不首先开炮的指示,未一枪一弹,无一伤亡,"

敌开火后也不还击? 上级的指示是对敌不首先开炮,不是不准还击!难以理解. 怀疑文章的真假.

就你来说,难以理解的事情少说也有一箩筐呢。:D
 
60年代的中美海南岛空战


60年代,随着美国侵略越南北方的战火日益扩大。中国南部边境的安全遭到严重威胁,美海军舰只频繁地在中国南海游弋,美机不断侵犯中国领空,甚至袭击中方商船和渔船。1965年初,毛泽东主席亲自点将,命令海军航空兵第4师开进海南岛,抗击入侵挑衅的美机。

一、跃升18000米,无人之境落美机

当时,美空军经常使用无人驾驶飞机侵入中国领空,进行侦察活动。这种AQM―34A“烽火”式飞机机体很小,全靠无线电摇控或程序控制,最大时速为0.96马赫,高度18600米至20000米。而随航4师远征海南岛的中国歼―6飞机实用升限只有17500―17900米,高度差成为指战员们遇到的首要难题。

1965年2月20日,航4师参谋长辛英元奉命带领10团大队长张炳贤、副大队长舒积成、中队长王相一等空地勤人员,配备歼―6型机2架,组成机动作战小分队,首批开进海南岛海口机场,专门对付美军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

面对高度难关,大家认为,歼―6飞机虽然在理论上飞行高度不够,但还有潜力可挖,可以向极限高度跃升。所谓极限定度,是指某型飞机所能到达的最大高度。飞机上升率为每秒0.5米的高度叫作实用升限。达到实用高度后,如果不采取降低高度的措施,飞机还能继续跃升一定高度,这就是极限高度。

在极限高度上,飞机的推力小于阻力。能停留的时间极短,不能作稳定平飞。该个时候,操纵稍加不慎,飞机就有可能进入螺旋,升力小,开炮时强烈的后座力也容易使飞机进入危险的飞行姿态。。

小分队对美国无人驾驶飞机进行了详细分析后认为,无人机的特点是按程充飞行,遇到情况不会随机应变;受攻击时不会机动,也不会寻找反击目标,就像是靶机。因此,只要达到这个危险的高度,就有可能打下美机。

小分队开始了突破实用升限的极限跃升。经过认真演练,第一次跃升试飞就达到了18200米。后来他们冒着更大的危险,终于达到了18600米的高度。

高度虽然达到了要求,但要在极短暂的停留时间里,稳、准、狠地开炮命中敌机,还必须苦练射击本领。飞行人员不仅在空中反复演练,回到地上也苦心琢磨在极限高度时的射击要领。

1965年3月24日美军派出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二架侵入海南岛万宁上空。王相一受命单机起飞截击。13点50分,王相一在高度16000米、距美机3800米时跃升逼近,连续3次开炮。美机左翼冒烟,坠落海中。中国海军航空兵取得了截击美机的第一次胜利。

5天后,一架美军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再次犯境,10团副大队长舒积成奉命单机起飞截击。他在距离39公里处发现了高空拉烟的美机,为了确保命中,他一直迫近到距敌110米,此时敌机的投影已超出了瞄准具光环,黑影几乎罩住他的座舱益。舒积成果断接动炮钮,敌机左右两翼被打得冒起火星。差点撞在舒积成的飞机上。舒积成一压杆闪过了敌机。美机坠落在三亚以北地区。

4天后,舒积成被国防部授予“战斗英雄”称号,之后又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

1965年8月21日,舒积成以同样沉着稳住的动作,在海南岛上空再次击落美军无人驾驶高空侦乘机一架。

二、4比4持平 美机“麻雀”不认自家人

1965年4月9日,美军8架F- 4B型“鬼怪”式超音速战斗机突然侵入中国海南岛上空。第一批4架向莺歌海靠近,接着经过白龙尾岛,随后循原航线逸去。第二批4架窜入中国领海后,从黄流入陆继续北犯。

这种F―4B型战斗机最大时速2338公里,实用升限15300―18000米。飞机上装有搜索警戒雷达,携带4枚麻雀―3导弹,杀伤半径12~15米,可在任何气象条件下发射。

接到作战命令后,海军航空兵第8师立即派大队长谷德合带领2号机程绍武、3号机魏守信、4号机李大云驾驶歼―5飞机向战区飞去。鉴于第一批美机已从原路逸去,航8师决定打击尚在中国领海领空扰乱的第二批美机。

谷德合率队按地面指挥引导穿出云层后,李大云首先发现目标,并迅速逼近美机至300米左右,请示攻击。

当时,本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则,中央军委指示海军航空兵对美机一般不主动攻击。谷德合严格执行这一政策,虽然知道李大云战位极佳,仍命令他退出。

李大云退出时,美3号机突然迫近李大云后方。李大云急忙左转,迅速反扣过来,再次逼近美3号机,占领战位,一面瞄准,一面再次请示攻击。李大云还没有听到指挥员的回答。美4号机已旋风般逼近李大云身后,连续施放2枚麻雀―3导弹。

由于李大云正好侧身急转,这2枚导弹并没有击中李大云,却弄巧成拙,击中了在前面的美3号机。美3号机立即起火,坠落在海南岛莺歌海地区。

这时传来师指挥所愤怒的声音:“坚决回击!”此时美机两架正在编成左梯队迅速向谷德合金近。魏守信、李大云当即向美机扑去,美机射出剩下的导弹,爆炸点偏离谷德合的飞机甚远。魏守信和李大云乘美机发射导弹后分别向左右转弯之际,准备实施截击,美机却以大坡度下滑逃脱。考虑到飞机燃油已剩下不多,地面指挥所下令返航。

这次空战,中美双方使用的兵力是4:4。在美机的性能和武器都占优势的情况下,谷德合中队始终坚持4机一体,集中兵力近战格斗。战术上可谓技高一筹。在与美机周旋过程中,谷穗合中队既严格执行对敌斗争的政策,又不给对方以可乘之机,而美机连续施放导弹,反而击中了自己,在技术和心理上,都显得逊色了。

当天航8师的战斗日志上写道:美国飞机在中国海南岛上空,施放“麻雀”导弹,击中美国F-4B战斗机一架!

三、接好“擦边球” 美机坠毁在中国领海

自美机发射导弹,主动向我机攻击后,我方对美机入侵的政策,便由原来的一般不予攻击,改为坚决打击。

而美机遭此挫折,也愈发小心谨慎,改变了原先直进直出的入窜方式,采用了在中国领海线上空作“S”形飞行,忽进忽出的“擦边球”战术。这种战术包藏着阴险的诡计:若被中国飞机击中后坠落在公海上,美国就可以借此制造事端。

现代飞机时速可达2000公里以上,一秒钟之内飞机可前进数百米,因此,中国飞机必须在美机入侵领海的瞬间将其击落。。

截击入侵美机的海空斗争出现了新的难点,南海舰队航空兵指战员认真研究对付“擦边球”的对策。大家认为:只要我机能适时起飞到一定空域待战,选择好时机,抓住有利战机攻击,就完全能将窜犯领海的美机歼灭,让它坠毁在中国领海。

1965年9月20日,美国一架F-104C型战斗机飞临海南岛西岸,向北移动,随后在白马井以西海域上空忽进忽

出,擦边挑衅。

F-104是美国当时的先进飞机,最大时速2400公里。机上除机关炮外,还可携带2―4枚“响尾蛇”导禅。

接到战斗警报,航4师10团大队长高翔、副大队长黄凤生迅速驾驶歼―6起飞截击。

狡猾的美机始终在中国领海上空时出对入。南海舰队航空兵指挥所机智地把高翔双机引导到加来地区,迷惑敌人。美机果然改变航向,横穿雷州半岛。指挥员即令高知前去拦击。

高翔和黄风生按照地面引导迅速折回,在距离目标30公里时,以最快速度构正在爬高的美机扑去。

高翔从距离291米处开炮,直打到30米,美机顿时凌空爆炸,连高翔自己的飞机也被美机爆炸的碎片击伤了13处,一台发动机停车。高翔沉着冷群地依靠另一台发动机,驾驶着飞机同黄风生一起胜利返回机场。

被击落的美机飞行员菲利普・史密斯跳伞被海南民兵生俘。

事后,美国电台惊呼:这样先进的飞机被中国击落,政府感到“震惊”,军方也感到“不可理解”,因为这是F-104C战斗机第一次在空战中被击结。

一次空战失败,并没有打消美国打“擦边球”侵犯我领海领空的图谋。

1967年6月26日,在海南岛文昌县东南135公里上空发现美F―4C战斗机一架,高度8500米,时速850公里。

当时负责海南岛空中防务的海军航空兵6师指挥员判断:美机可能从海南岛东部入侵,沿国际航线南下,以国际过航机为掩护,从铜鼓角以南到陵水一带进行活动。

为争取时间,指挥员立即命令16团副大队长王桂书和飞行员吕纪良出战。双机起飞后,迅速赶到战区。

复杂的气象条件严重影响了战斗的展开。9000米上空有大面积浓积云和积雨云,600米低空则雷雨交加。王桂书驾机爬高到10000米,正准备左转对敌机发起攻击时,美机突然左转下降高度,溜出了中国领海线。几分钟后,美机从万宁以东又钻进中国领空。王柱书又一次准备,美机却再次突然飞出了领海城。

美机跟我机在空中玩起了“捉迷藏”游戏。领航员以静制动,根据指挥员意图,决定采用“敌向外、我向内,敌反转、我拉出”的方法,引导王柱书和吕纪良在海岸线上巡逻待机。当美机在陵水55公里处右转第3次侵入中国领空时,王桂书立刻向左急转,迅速逼近,在距离250米时3炮齐射,一直打到距敌204米,将美机右水平尾翼打掉。接着吕纪良又补了几抱,美机当即爆炸坠毁。

四、从高空高速打到低空低速

1967年11月,美机对越南北方机场和河内地区狂轰滥炸。越南北方飞机由于无处栖身,曾迫降于广西宁明机场。对此,美军气势汹汹地宣称:地面要越过柬埔寨和老挝,空中要追至中国,轰炸越南飞机在中国境内使用的基地。

l968年2月14日,天空中阴云密布。美军A-l型舰载机2架,在陵水以东海面230公里处向中国领海靠近。A―l型舰载攻击机别名“空中袭击者”,专门用于特种战争。机上配备有两门20毫米炮,12枚127毫米火箭,还可投掷炸弹、鱼雷和小型核弹。A―1型飞机的特点是擅于低空、低速,而且盘旋半径小,机动性能较好。

航6师奉命“严密监视、入陆即打”。副师长矫式峰判断:敌机可能在陵水和万宁之间侵入我领海领空,遂命令18团副大队长陈武录和飞行员王顺义驾驶歼―5型机起飞,到万宁和乐会之间的领海线上空巡逻待机。

美机依靠低空、低速、灵活的优越性能侵入我国领空后,果然直扑万宁上空。

航6师地面领航员根据美机的位置将陈武录双机引导到与美机航线成60到90度交叉角,背向阳光占据有利位置。

陈武录在距离15公里处发现目标,但由于美机速度慢,陈武录速度快,引导出击时机稍晚,不利于攻击。陈武录机智地让美机冲过侧后方,再向左急转隐蔽进入攻击,连续3次开炮,从距离310米打到231米,将美僚机击落,美飞行员跳伞逃命。王顺义迅速扑向美长机,两次开炮,从距离326米打到91米。美机被击伤后逃不多远,坠落在南越岘港海面。

从1965年到1968年,海军航空兵奉命在海南岛上空抗击入侵美机,以劣势装备对抗优势装备,先后击落美机7架,击伤1架,已方却无一伤亡,创造了8:0的辉煌战绩。

(李晓峰)
 
最初由 mike 发布


就你来说,难以理解的事情少说也有一箩筐呢。:D

对人来讲都有难以理解的事情,但发现有事情不理解至少说明用大脑想过或者是还有大脑.有脑不用或无脑可用可是可悲加可怜,这样的人和飞虫走兽和木头有区别吗?讲的好听点也就是行尸走肉或者应声虫.:D
 
最初由 mike 发布
30年前中美海南空战揭秘
第一篇里有这样的细节描写:

这时,隐藏在4号机后面的另一架敌机赶上来,妄图支援他的“难兄难弟”,慌忙下导弹发射按钮。就在导弹射出的一刹那,4号机突然一个跃升。导弹从4号机的机腹下闪过一道白烟,像长了眼睛似地不偏不倚正中前面美军自己的飞机。

第二篇有这样的细节描写:

美4号机已旋风般逼近李大云身后,连续施放2枚麻雀―3导弹。
由于李大云正好侧身急转,这2枚导弹并没有击中李大云,却弄巧成拙,击中了在前面的美3号机。美3号机立即起火,坠落在海南岛莺歌海地区。


应该讲的是一件事情吧?为何有明显不同呢?

跃升和侧身急转应该完全是两回事情吧?

能给大家介绍介绍是如何一回事吗?

还有一点不懂,按理讲敌机侵犯领空应该坚决击落,可我军执行的却是不先开火这又是为何?

对不起忘了一点:咱只是对两文中疑点有兴趣,胡胶蛮掺,或者开口骂人就请免了吧.
如果也不知道那也没啥,但是谈历史因在事实的基础上为好.
 
可能打不到人家,干脆不开火
 
美国人当时也不能理解为什么上甘岭没打下来
 
胡叫蛮缠是民主们的招牌
 
>还有一点不懂,按理讲敌机侵犯领空应该坚决击落,可我军执行的却是不先开火这又是为何?

我觉得这是中国航空兵的管理体制问题。中国航空兵继承了苏联的空战指挥方式和思想,即陆地指挥所拥有完全的指挥权限,包括飞行为止,动态,到是否可以开火,没有指挥官命令开火,回来会受处分。这点可以从

>当时,本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则,中央军委指示海军航空兵对美机一般不主动攻击。谷德合严格执行这一政策,虽然>知道李大云战位极佳,仍命令他退出。

>李大云退出时,美3号机突然迫近李大云后方。李大云急忙左转,迅速反扣过来,再次逼近美3号机,占领战位,一面瞄准,一面>再次请示攻击。李大云还没有听到指挥员的回答。美4号机已旋风般逼近李大云身后,连续施放2枚麻雀―3导弹。

>这时传来师指挥所愤怒的声音:“坚决回击!”此时美机两架正在编成左梯队迅速向谷德合金近。魏守信、李大云当即向美机扑.>去,美机射出剩下的导弹,爆炸点偏离谷德合的飞机甚远。魏守信和李大云乘美机发射导弹后分别向左右转弯之际,准备实施截>击,美机却以大坡度下滑逃脱。考虑到飞机燃油已剩下不多,地面指挥所下令返航。

看出,没有开火是因为没有得到地面指挥所的命令。估计当时地面指挥所要向上请示,说不定要请示到中央军委才能开火。

这就是中美两种空战体制的体现。

美国的空战管理是有一定原则,比如尽量不开火,但是如果敌人套牢了我,比如导弹雷达或瞄准镜,飞行员有权开火自卫,击落敌机。在战时,美空军飞行员有是否开火的决定权,而不是地面指挥所。所以当李大云用瞄准镜套住美机后,美国飞行员认为我飞行员要开炮攻击自己人,而不知道我飞行员还没有得到命令,所以先行开火,保护战友。

美国的空战管理比较灵活,美空军飞行员有一定的自主权,但容易出现擦枪走火,我觉得这次空战就是意外走火事件。苏式的空战管理比较死板,但作战时瞬息万变,容易贻误战机。

另外,我觉得这几次空战还有别的原因,比如美军是在空袭越南北部,离中国领空很近,中国为了帮助越南(越共)防空,借机干掉美军飞机,使美军哑巴吃黄连。
 
最初由 WSH 发布
>还有一点不懂,按理讲敌机侵犯领空应该坚决击落,可我军执行的却是不先开火这又是为何?

我觉得这是中国航空兵的管理体制问题。中国航空兵继承了苏联的空战指挥方式和思想,即陆地指挥所拥有完全的指挥权限,包括飞行为止,动态,到是否可以开火,没有指挥官命令开火,回来会受处分。这点可以从

>当时,本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则,中央军委指示海军航空兵对美机一般不主动攻击。谷德合严格执行这一政策,虽然>知道李大云战位极佳,仍命令他退出。

>李大云退出时,美3号机突然迫近李大云后方。李大云急忙左转,迅速反扣过来,再次逼近美3号机,占领战位,一面瞄准,一面>再次请示攻击。李大云还没有听到指挥员的回答。美4号机已旋风般逼近李大云身后,连续施放2枚麻雀―3导弹。

>这时传来师指挥所愤怒的声音:“坚决回击!”此时美机两架正在编成左梯队迅速向谷德合金近。魏守信、李大云当即向美机扑.>去,美机射出剩下的导弹,爆炸点偏离谷德合的飞机甚远。魏守信和李大云乘美机发射导弹后分别向左右转弯之际,准备实施截>击,美机却以大坡度下滑逃脱。考虑到飞机燃油已剩下不多,地面指挥所下令返航。

看出,没有开火是因为没有得到地面指挥所的命令。估计当时地面指挥所要向上请示,说不定要请示到中央军委才能开火。

这就是中美两种空战体制的体现。

美国的空战管理是有一定原则,比如尽量不开火,但是如果敌人套牢了我,比如导弹雷达或瞄准镜,飞行员有权开火自卫,击落敌机。在战时,美空军飞行员有是否开火的决定权,而不是地面指挥所。所以当李大云用瞄准镜套住美机后,美国飞行员认为我飞行员要开炮攻击自己人,而不知道我飞行员还没有得到命令,所以先行开火,保护战友。

美国的空战管理比较灵活,美空军飞行员有一定的自主权,但容易出现擦枪走火,我觉得这次空战就是意外走火事件。苏式的空战管理比较死板,但作战时瞬息万变,容易贻误战机。

另外,我觉得这几次空战还有别的原因,比如美军是在空袭越南北部,离中国领空很近,中国为了帮助越南(越共)防空,借机干掉美军飞机,使美军哑巴吃黄连。

good point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