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教育和课外活动花费统计

孩子教育和课外活动花费(每家庭每年)

  • 小于2500元

    选票: 9 16.1%
  • 2500元到5000元

    选票: 7 12.5%
  • 5000元到7500元

    选票: 7 12.5%
  • 7500元到10000元

    选票: 3 5.4%
  • 10000元到15000元

    选票: 10 17.9%
  • 15000元到20000元

    选票: 7 12.5%
  • 20000元到30000元

    选票: 4 7.1%
  • 30000元到40000元

    选票: 3 5.4%
  • 40000元到50000元

    选票: 0 0.0%
  • 50000元到75000元

    选票: 0 0.0%
  • 75000元到100000元

    选票: 6 10.7%

  • 全部投票
    56
从上高中时在学校玩玩到能进省队,可能也就一两年时间,这一步如果不是极具体育天赋是做不到的。当然您要是把打羽毛球看得象玩弹球那么容易就另说了。
要是极具体育天赋,自己有那么努力,怎么没有出成绩呢?
 
你儿子和你朋友的孩子应该都是极具体育天赋的牛娃。我知道的打羽毛球的孩子都是十多岁甚至更早开始在俱乐部训练,到了十二、三岁进入competitive level就要家长带着或随俱乐部到处打比赛挣积分。安省省一级比赛都在多伦多地区,渥村及附近有级别的比赛很少。听你的介绍你儿子好象没怎么去过外地比赛,积分估计不会太高,但能进省队想必是每次比赛表现得都非常出色。而且渥村这边能把孩子教到省队一级的教练没有什么活雷锋非营利的,所以免费教你儿子估计是看他是个好苗子。
你朋友的孩子也牛的不行。高中快毕业时打青少年比赛市里第二应该是U19年龄组。前两天刚好看过一场这样的冠亚军比赛,两个选手都是准专业水平,技术速度力量可以任意吊打一般俱乐部里的业余高手。你朋友的孩子在没接受什么正规训练的情况下能达到这个水平,如果没有继续下去就太可惜了。
好像加拿大在世界羽联排名最靠前的那位女选手也是只在多伦多的Lee 俱乐部训练,还需要到处拉资助。现在可能没省队了。
 
要是极具体育天赋,自己有那么努力,怎么没有出成绩呢?
即使极具体育天赋,出成绩要靠钱砸出来。满世界的打积分赛,那得花多少银子。
 
即使极具体育天赋,出成绩要靠钱砸出来。满世界的打积分赛,那得花多少银子。
反正体育竞争和利益混在一起就是如此。不过自古两者都是混在一起,所以真抱怨花钱的就别整体育了,自己累孩子也累。:jiayou:
 
说起孩子参加体育活动,我从来没想过让他去训练,他开始大概就在学校玩玩,也参加学校比赛,应该还不错。放寒暑假时,就去RA,因为那里有场地,当然要付RA 会员费 (门票费?),不是很贵,一个暑假3个月 $100多吧。在这玩的期间,不知哪位老师看上了他,然后他就慢慢开始加入了其它比赛。那时总是听他说有比赛。很惭愧,我从不看他比赛,因为紧张。我只送他去过一次 Cornwall, 回来他是搭他队友的车。一些大的比赛,都有一辆中型面包车在接送他们,特别是到了省青少年队。确实从没付过什么专门的费用。现在想想,可能他一开始遇上的教练,是位非营利组织的?因为当时,在同一场地,有些与他一块玩的孩子,是由私人教练带着的。但无论怎么说,这个省青少年队的资格,让他去西安大略加了分。其实,我一位朋友的孩子,也是没参加任何科班训练,也没付过什么培训费,最后快高中毕业时,打到了渥太华青少年队的第二名。
这里的体育比赛, 没有省队的概念吧,应该是够参加省级比赛资格的运动员, 即便是全国比赛,都是以俱乐部为单位的, 哪里来得省队? 但是比赛分国家级, 省级, 等等.
 
即使极具体育天赋,出成绩要靠钱砸出来。满世界的打积分赛,那得花多少银子。
有些项目国家还是有资助的,比如网球,U14如果能打进蒙特利尔或是多伦多的两个训练营。。大部分的travel cost Tennis Canada会包的,Shapovalov & co. 都是这么出来的。。
不过青少年竞技体育现在的趋势,快赶上军备竞赛了:(
 
俺知道夏天渥村的网球俱乐部如果雇佣高中/大学生,其本人拿的最低工资中,国家有补助部分,鼓励俱乐部雇佣年轻人。记得最低工资11刀时,其中政府补助俱乐部2刀。所以孩子们申请俱乐部的工作一举两得。
 
我觉得吧,渥太华这地方本身就留不住人.把孩子花大代价培养好了么进了外地大学后就等于和大人没半毛钱关系了.那些读了美国大学和加拿大名校的优秀书呆子,有哪个愿意回咱村继续陪父母的?不是建议别培养孩子,只是强调这些不可避免会发生的情况的存在.咱们这是渥村.

我是主张教育(尤其语数外)穷养(B就ok),兴趣酌情富养,人格绝对富养.至于早期培养孩子的钱等以后孩子真正进入社会后需要钱的时候再给他们让他们爱怎么花怎么花去. 说穿了一辈子按照固有模式的读书深造还不就是为那几个票子嘛.不满勿喷 :)
我觉得吧,渥太华这地方本身就留不住人.把孩子花大代价培养好了么进了外地大学后就等于和大人没半毛钱关系了.那些读了美国大学和加拿大名校的优秀书呆子,有哪个愿意回咱村继续陪父母的?不是建议别培养孩子,只是强调这些不可避免会发生的情况的存在.咱们这是渥村.

我是主张教育(尤其语数外)穷养(B就ok),兴趣酌情富养,人格绝对富养.至于早期培养孩子的钱等以后孩子真正进入社会后需要钱的时候再给他们让他们爱怎么花怎么花去. 说穿了一辈子按照固有模式的读书深造还不就是为那几个票子嘛.不满勿喷 :)

支持你说的培养情商,小孩情商很重要,甚至比学习成绩更重要。

但你说的半毛钱关系实在不敢苟同。如果养小孩就是为了陪父母我们这些出国插队的人都没有做到,如果养小孩就是为了陪你你就别养小孩,建议你养几条狗,我保证他们一个都不会离开你。小孩有自己的人生,有自己的想法,以后也会有自己的家庭,你不能要求他一直陪你,你当初离开父母不也是这个理由,还很理直气壮。
 
强烈支持在本地读大学!
大部分学习好的孩子,如果家庭条件允许,都会到外地读书。如果咱村有1-2所名校,孩子们也不远走了,比如 queens, waterloo, mc'gill, 等。问题是村里两所学校的竞争性不是很强。孩子们翅膀硬了,都是要飞走的。没有办法。
 
你养孩子是为了投资啊? :shale:

还真很多这样认为的人。也许跟他们自己生长环境有关。祖辈的有,父辈的有,同一辈在这里工作生活的人,把养孩子当投资还真不多见。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