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IIX保健美白皮肤深度是传销吗?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Arp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ARIIX是:

  • 直销

    选票: 0 0.0%
  • 传销

    选票: 8 72.7%
  • 美白效果不错

    选票: 0 0.0%
  • 没有美白效果

    选票: 2 18.2%
  • 有副作用

    选票: 1 9.1%
  • 没有副作用

    选票: 0 0.0%
  • 我会买

    选票: 0 0.0%
  • 我不会买

    选票: 3 27.3%
  • 我会推荐别人买

    选票: 0 0.0%
  • 我不会推荐别人买

    选票: 3 27.3%

  • 全部投票
    11
真巧,看到这篇文章。

深扒美国几大传销公司,你可千万别上当
京港台:2017-11-13 06:04| 来源:北美新文

  
1510524196186125.jpg



  前段时间,求职者李文星通过招聘软件 Boss 直聘找工作,误入传销组织后溺水身亡的案件引起了国内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国的新闻媒体对“传销” 一直都有着极高的关注程度,而性质恶劣的传销组织违法案件也是层出不穷。

  相比之下,美国社会对于“传销”的关注度就没有那么高了。准确的来说,美国的“传销”是以“直销” (Direct Selling) 或者叫“多层次营销” (Multi-level Marketing) 的形式存在的,并没有直接对应国内法律定义为“传销”的类似概念。美国对于这一类型“直销”也不直接在法律上定义为“违法” (但美国的证监会 SEC 对层压式传销 Pyramid Scheme 是判定为违法的)。

  然而,美国的这些“直销”的危害性可一点不比中国的“传销”小 - 很多的新移民(专题),留学生(专题)甚至是在美国生活了有一段时间的老移民都会在不经意间被朋友,同学和亲人“绑架”进直销的陷阱中:他们中的有些人投入了自己毕生的积蓄,有些人耗尽了所有亲戚朋友的人际关系,却落得一场空...... 今天,北美新文为你揭露美国常见的传销骗局,让你避免成为下一个“直销”的受害者。

  (SEC 列举的三大传销特征)

  在开始为大家深扒美国的直销骗局之前,我们先带大家了解一下美国法律中对多层次直销(Multi-level Marketing) 和金字塔式层压传销 (Pyramid Scheme) 的区分:

  “在 MLM 计划中,你通常从自身及下线的销售商出售的产品或服务中获取报酬。然而,金字塔式层压传销的参与者差不多全依赖通过招募其他成员参与计划从而获取利益,是一种欺诈行为”。-----来自于美国证监会 SEC官方网站的中文“反传销”警示文件。

  那么,SEC的这个定义究竟是什么意思呢?给大家举个例子,国内流行的Tupperware 特百惠其实在美国是一个直销公司,他们的销售利润是通过销售特百惠产品和招募下线获取提成两种方式产生的,属于直销。但是,如果某一公司声称自己是“直销”,但基本所有的利润都是靠招募下线提成而非实际的产品销售产生的,那这个公司就是以“直销”之名行“传销”之实了。

  好了,那我们就开始为大家深扒美国几大传销公司吧!注意,这些公司大多数声称自己为“直销”公司,而我们的目的并非是控诉这些公司的“传销”本质 (不过,这些公司基本都在 SEC 官司缠身了),而是让大家提高警惕,不要被这些公司所宣传的“加入我们就可以迎娶白富美,出任 CEO, 走上人生的巅峰” 所欺骗。

  1. 金融保险理财类:PFA/ WFG

  骗术:以“免费理财课”的方式忽悠你入伙,当然咯,想要入伙,先给自己买个全保险,然后再交一笔不菲的“培训费”去考保险销售证书。交了培训费和每个月的保险费之后,你就可以去拉亲戚朋友和更多的下线买保险了。准确的来说,PFA/WFG 是有保险产品的,只不过这些保险产品是次品-不仅保费高昂,还包含大量的“Service Fee”, 而这些服务费用实际上就是给上线的佣金。

  PFA/WFG 还有误导保单内容 (Misrepresentation) 的做法 - 寿险经纪人会用模棱两可的语言来描述金融产品,把他们所代理的低端产品说成是顶尖的保险计划,把正规保险公司的产品说成是次品。还长期以“高达 8.5% 每年的投资回报” 来误导客户。

  这两个公司曾经多次被多个州政府起诉,起诉的原因包括“销售非授权证券”, “用免费午餐讲座误导客户” 等等。

  套路:和美国大多数直销公司一样,这两个公司的人(华人居多)经常利用社交媒体 (Facebook, Twitter) 等等去招募人员。套路就是,在社交媒体网站上打造出一幅“成功人士”的样子:经常各地旅游拍照,‘感恩’ 公司给予他们的财富和旅游机会。他们还会晒出爱马仕的包包,各种“高级定制”的时装,“总裁”的名号...... 仔细一看,似乎这个公司人人都是“总裁”,人人都年薪五百万。

  2. 保健品类Market America (美安),Ariix/Usana (爱睿希,优莎娜),婕斯,Nu Skin (如新),Herbalife (康宝莱)等等....... 保健品行业是美国直销公司最集中的产业!

  骗术:用“保健品”的名义大肆发展下线,在华人群体中尤为张狂,牢牢抓住了华裔(专题)中老年群体对保健品的盲目相信心理。近来,保健品直销业有向年轻人群体蔓延的趋势,尤其是打着能够让女性“减肥”, “提高代谢” ,男性 “增肌”,“强肾”旗号的保健品。 这些保健品经销商声称自己的产品可以治疗肿瘤,心脏病,高血压,但实际上这些保健品甚至可能造成很严重的副作用。

  套路:这些保健品传销骗术套路很多,会利用各种机会钻入到你的生活中:大学生小李在学校的论坛上看见“招聘生物学毕业生”的广告,没想到却被拉去参加所谓的“集体面试”-直销产品宣传。家庭主妇张女士在华人家长群中被孩子同学的家长忽悠,不但买了好多保健品,还交了一笔不菲的“会员费”。为了赚回这笔“会员费”,张女士不得不去发展下线,大量购入“库存”。没想到,一个月后,不仅张女士的亲戚朋友把她的微信都拉黑了,库存也堆在了家里。
  
  3. 服装饰品,化妆品类: Lularoe / Jamberry / Lipsense 等等

  骗术:

  相比前两类来说,这一类直销公司有着相对比较明确的“产品”。这类直销公司往往要求参与者购入大量的库存,并在社交网络上招募下线。而这类直销公司的“产品” 往往溢价严重,销售价格虚高,所以销售效果往往很差。这些公司对销售渠道也有很严格的控制:成员不允许开网店销售,只能在社交媒体上销售或者以实地去朋友家开“产品销售 Party” 的方式销售。

  套路:

  这类直销目前还没有在华人圈子里流行起来,主要针对的是美国文化程度不高的家庭主妇。对于这类直销,也存在着很多的争议:有的人声称自己的确通过销售产品赚取了利益。但有的人说,自己一分钱都没赚到,库存全都堆在家里落灰了。往往陷入到这些直销中的家庭主妇经济都比较困难,本想用直销发家致富,却最后落得血本无归。

  4. 车险,旅游类: MCA,WV 梦幻之旅等等

  骗术:

  一边玩,一边挣钱? 都是骗人的!旅游类的传销公司往往声称自己可以给予成员非常梦幻的旅游产品价格,然而,在实际中,这些公司的旅游产品价格根本没有任何显著的优惠折扣。而且,有些旅游公司根本没有获得旅游业经营许可,赚钱全靠拉人头,入会费。

  那么我们怎么才能识别传销的特征呢?根据美国证监会的宣传资料,传销有以下几个特征:

  没有真实的产品或服务,或者出售的东西具有投机性/价格不合理。

  短期内的高投资回报之承诺,这代表着该公司的佣金是来自新成员投资,而非产品销售。

  没有证明从零售中获取的利益,例如CPA 注册会计师审计过的财务报表等证据证明该公司的大部分利益是从产品销售中取得的。

  复杂的佣金结构。

  强调招募新人员,招募其他人所获取的酬金比销售产品的酬金还要高。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牢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如果你看到有人在宣传 “在家工作,轻松赚钱,工作时间灵活” 的话,就要小心了!
 
老婆给我看她闺蜜照的几年的自拍都做成电影,皮肤光泽是越来越白,老婆好羡慕,所以我也一再劝她需要再加大点剂量。我只是有时侯看着她喝的想吐也挺纠结的。

她闺蜜照片可以p[emoji38]
 
老婆给我看她闺蜜照的几年的自拍都做成电影,皮肤光泽是越来越白,老婆好羡慕,所以我也一再劝她需要再加大点剂量。我只是有时侯看着她喝的想吐也挺纠结的。


皮肤颜色可以通过简单地色差调整得到。
 
我觉得楼主是想换老婆。
 
我觉得楼主是在秀他的诙谐幽默:D:D这篇微小说在坛子上还是立题新颖的,给A+:D
 
如果你深信她的闺蜜,就不应该来问这个。
如果你怀疑什么,先从怀疑闺蜜的言行开始。
 
我不吃那东西,我也是冬天比夏天白夏天比冬天黑。:tx:

省了吧! 

不过,女人要是认准个事儿,你扭转很吃力。只要还吃得起,你就让她吃吧。什么时候吃得吐了,他自己就不吃了。:D
春长滑雪吗?
 
鸭子脸上都是毛没法试验,他是让村长滑雪作这个试验, 然后再吃点美白保健品。
upload_2017-11-13_15-0-54.jpeg
 

附件

  • upload_2017-11-13_14-59-3.jpeg
    upload_2017-11-13_14-59-3.jpeg
    6.7 KB · 查看: 30
后退
顶部